作者:丁珰
三人成虎,传言越来越离谱。
李晓诗对此却浑然不知,直到周五她拎着书包准备回家却被钱子轩几人神秘兮兮地叫住,她才“啊”了一声,恍然:“要模型和拼图的是吧?”
钱子轩:“啊!!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
李晓诗:“……那你们原本是想干嘛的呀?”
小胖老板咳嗽一声,不大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就是……你的直播间,能不能让我们关注一下?我们想看看你怎么做主播的,也想为山区孩子出一份力,做个房管啥的还是可以的。”
李晓诗:……??
什么山区孩子,什么房管。
几人你来我往掰扯好一会儿L,她才弄懂这几个人的意思,顿时哭笑不得。
“我不是给山区……上课……”那是古代人。
“我就是……给他们讲讲历史而已……”那也不能叫“孩子们”啊。
“房管也不用了,我已经有啦……”一个0022顶好多房管呢。
然而面对几张饱含着祈盼的脸,李晓诗越说越说不下去,她顿了顿,还是退让了一步:“那这样吧,你们想表达一下心意的话,可以给他们寄点东西……我帮你们寄过去。”
寄东西?
几人闻言一愣,随后一合计,都应了下来。
临了出校门分手各回各家时还对李晓诗交代:“明天在家等我们哈,哪里也别去!我们带着东西去找你!”
李晓诗连连点头,这才把几位送走。
但走在回家的路上,想想大家都送礼物了,她当然也是得借机表达一下心意,于是脚下一转,换了辆公交车去了批发市场。
上次的笔和本子给了她灵感,这次来李晓诗目的很明确,就是来买纸笔的。
铅笔水笔圆珠笔以及那种打小就在用的虽然纸质不太好可胜在便宜量大的软皮本子,李晓诗一次性买了一大堆,也没把在书包里层随身带着应急的三张大钱给花光,于是她一转弯,趁没人注意把东西收回空间,又转去买了一些画着插图的拼音纸。
把几张票子花光,李晓诗这才悠悠踏上回家的路。
翌日,李晓诗在房间写作业,就听到窗外有人扬声喊她,她探身一看,差点脚下一个趔趄没站稳——几个同学都在楼下站着,其中不知道是谁骑了个带斗的三轮车来,车上装得满满当当的纸箱,看不到里边都装的是什么。
李晓诗:……
谁家送温暖这么大架势?
她跑下楼打开门,把几位同学迎进小院,这才几人围坐起来查看对方都送了什么。
最受瞩目的无疑是那辆三轮车——那是钱子轩带来的。
“这两箱是我小学时候的衣服,我妈一直嫌放家里占地方,我就一块带来了,山区的孩子们应该穿得着吧?不会嫌弃我吧?”钱子轩一开始还有点得意洋洋,但说到后边,也不免得有点担忧,送人东西,送旧的好像确实不太好。
李晓诗摇头:“不会的,不管是什么,他们都不会嫌弃的,你一片好心,大家都会知道的。”
对于那些冬天都没有什么防寒衣物的农民孩子们来说,有的穿就是最好的了。而且他们也不比那些王公贵族,有上好的衣料可以穿,现代的衣物对他们而言绝对是好东西,怎么会嫌弃呢?天大地大,性命最大,说白了都是心意,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钱子轩这才放下心来,又去介绍剩下的几箱东西。
“这里头是我之前上学没用完的本子,我妈把写了两页的都撕掉扔了,剩下没用过的部分就存了起来,不知不觉就这么多了,我现在肯定不会用这种本了,也拿去送给他们吧,当个演草纸也行呀——还有这两箱,这是我的一些课外书,哎呀放心吧,没有漫画,都是些故事书,还有一点那种带着插图的少儿L文学中外名著,书都很新的!”
穿的用的,还有一些泡面,零零碎碎算下来,他竟然把衣食用全带了一遍,也难怪有这么多东西了。
小胖老板那边也不甘示弱,他带的没钱子轩多,但也不算少,也有好几个大包袱,里边塞的都是些七八成新的毛毯被褥衣服之类,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带过来的。
短发女生则是拍了拍手边两个封得严严实实的箱子,有点不好意思地凑到了李晓诗耳边,小声交代了一下里边的东西——她买了整整两大箱卫生巾。
不是什么贵的好的,但以她的零花钱来说,也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了。
剩下的几个同学带的也都是些书啊衣服啊之类的,林林总总加起来,李晓诗家小院堆了一座小山出来。
——李晓诗动容不已。
哪怕不说是给古代的,就是真的纯粹给到山区的贫困孩子们,这也足够是一份巨大的礼物了,包含着的心意更是难以衡量的。
“你们等下。”
在几人告辞的前夕,李晓诗转身上楼,叮叮哐哐抱了一大堆东西下来。
“之前答应你们的模型,来拿吧!”
钱子轩顿时眼睛一亮:“霍去病,我的——都别抢!”
……
嘻嘻哈哈过去,送别几位同学,拿着他们塞过来的“寄给陌生人的一封信”,李晓诗立在原地发了会儿L呆,然后把礼物都收回了系统,带回了楼上。
和之前送吃送喝分享现代美食的时候不一样,李晓诗这次把家中富裕、或处于上层阶级的全部排除在了外边,和送圆珠笔时候差不多,仅仅把目标定在了极度需要帮助的人群之中,然后设置流程。
——细分类别,挑选目标群体。
李晓诗极有耐心地,一点一点地,把这些东西都理了一遍。
衣服毛毯等的名额从家庭贫困、或孩子众多的百姓群体中抽取;吃的则针对性地放给正处于□□时期中的人群中;纸笔书本等面向全体好学愿学求学的贫困家庭投放,至于卫生巾,当然是给那些不受家庭重视、饱受磋磨的女孩子们了。
把礼物一一送出,李晓诗长长出了口气,这才坐回桌前,定下心来继续写作业。
力所能及地……希望大家都能过得好一些。!
第161章 第一百六十一课
收到礼物的古人各有各的反应,但那都是李晓诗看不到的。
她把礼物寄完,老老实实把自己的作业先写完,然后准备起了直播相关的事宜。
属于明朝的部分——
第十五课十六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和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等差不多都已经被糅在零碎的地方、借由各个同学的嘴巴在直播间里跟大家讲过了。
而且比起课本上记录的内容,还补充了一些旁的课外的内容,比如明朝的一些弊政、陋习等,一定程度上也算是相当全面了。
所以李晓诗翻过课本后综合考虑了一下,打算从第十七课开始继续她的直播。
也就是“明朝的灭亡”这一章节。
其实这一节课的一些内容差不多也都是已经讲过的了。
就像明朝为什么会灭亡,朝廷朋党官员们的争权夺利、皇帝的胡作非为、土地兼并剥削民众等等,但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章节,李晓诗身为“时序直播历史”主播,总归还是不能跳过的。
当前期准备整理完毕,李晓诗才打开直播软件,再次开启直播——
天空之上,万人身前,熟悉的场景出现,终于回归了以往见到最多、最习惯的那个“直播背景”,李晓诗的房间,画面上也是李晓诗熟悉的面庞,不少人心中都是一定。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听骂他们的皇帝和朝廷官员们很痛快,但这个主播还是让李晓诗来做,才最让他们习惯、以及觉得舒适。
好像这样才该是应该有的日常。
而在观众群体中,也有些或被全家当成宝,或偷偷藏起了仙童姐姐送的礼物不给家长看到、只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们,都在对天幕表示着感谢,微微红了眼圈。
“大家好呀,我是李晓诗。”
照常开启直播的李晓诗笑着招了招手,完全没有生疏的感觉,十分泰然地进入了一名“打工人”的职业状态:“又过去一周啦,明朝的部分想来大家都了解得差不多了,那这次直播就继续往下讲了、一起来了解一下明朝的灭亡、以及满清的兴起——明朝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和文化上都很繁荣昌盛,但是最终它还是走向了灭亡,明朝是怎么灭的?又是怎么被推翻的?谁推翻的?明朝灭亡之后的华夏是什么样的?”
朱元璋:我其实不太了解,所以你可以再细致的讲讲吗?比如怎么能让大明避免灭亡?
毛概课你不给上,马列书你不给,那总该多讲几节,让咱们再缓缓想想法子吧?
就那什么,大明的灭亡,你说仔细点,哪个地方的、谁,怎么样,把大明推翻了——仔细一点!
他这些话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是被弹幕的过滤系统给滤掉了,李晓诗没看到,但其实就算看到了,也不会真的答应的。
寻找自己弹幕无果的朱元璋气了个倒仰。
李晓诗板板正正:“这节课同样还是要分成三个部分的,分别是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还有最后一个部分:满洲的兴起和清兵入关。”她道,“关于第一部 分的内容上周在‘历史角’中已经被那几位同学讲了,我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大概提两句概括、然后把重点放在后边的内容上好了。”
“明朝社会的隐患有很多是从明初、还有明朝刚建立时候就埋下的,虽然大家提到明朝的衰败一般都是会说,这是从土木堡之变开始的,但在上次同学的介绍之下,大家应该也了解了,连带明朝被提及最多的那两位功绩相对来说很大的皇帝、朱元璋和朱棣,都也是明朝衰败的推手,对明朝的灭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不过朱祁镇那里是把一切隐患给搬到台面上来了而已——土木堡之变的时候,如果不是于谦镇守北京,明朝估计当时就没了。但即便在于谦和景泰帝的努力下,明朝被救回来了,可在后来层出不穷的各种奇葩皇帝、勾心斗角结党营私争权夺利的官员们手下,明代的朝政还是一片混乱,整个王朝不可避免走了下坡路。”
“明代中后期,法纪松弛,贪腐成风,各级官员抱团玩政斗,贪赃枉法、对百姓层层剥削,疯狂兼并土地,导致大量农民成为流民,无家可归,朝廷税收更难——恶性循环之下,致使整个朝政机关基本瘫痪。”
李晓诗笔尖在笔记上点了点,来到一个被加了星号的关键词上:三饷。
“上次小胖老板提到过,在明朝末年,朝廷财政危机深重,收不上来钱。只是这时候朝廷做了什么呢?”李晓诗摇头,“当时的朝廷不去想别的办法,不像汉武帝时候那样一旦需要钱了就千方百计从富人、宗室、藩王地主等那些人嘴里抠钱,反而在官官相护之下、对那些家财万贯富可敌国的贪官污吏士绅豪强继续放纵,他们‘赚钱’的方式,只是一味地增加对百姓农民的赋税——除了原有的税务项目,因为要敌对辽东北方的外敌,朝廷加了个‘辽饷’,然后为了镇压内部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朝廷加了个剿灭叛贼的‘剿饷’,最后还有平时训练军队以备不时之需的‘练饷’,合称三饷……”
她叹息:“在这种高压之下,百姓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那时候陕西连年大旱,饿殍遍野,但是官府依旧不管民众死活,不赈灾救民也就算了,还照常征税——其实赈灾救民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有也跟没有一样,因为朝堂上下贪腐成风,就算有赈灾款,一层一层下来,到百姓手里的还能有一粒米吗?……可想而知呀,那时候的阶级矛盾有多么尖锐。所以,本来就很多的农民起义就更多了,大家都握起了武器,对抗明朝政府,反抗朝廷的统治。”
“而在各地的起义军中,有一支队伍迅速发展,很快就成为了起义的主力军。这支队伍也在最后成功进驻北京城、彻底结束了明朝的统治,它就是闯将、李闯王率领的起义军队伍。”
这么说,明朝最后还真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
那这个跟明朝很像啊?
明朝不也是朱元璋率领的农民起义成功攻占元大都,打跑了元朝的蒙古人,才成为了新的政权吗?
只是……这个“闯将”的队伍,好像不是下一个朝代,那个“清”的队伍?
后边还有个“满洲兴起”“清军入关”呢?这又是怎么回事?
蹲守在直播间的众观众心思各异,也都认真听着李晓诗讲话,顺便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弹幕。
自从有了这个功能,大家看直播就更认真了:和弹幕一起看直播的体验,确实和以前不一样。
于是,在这时,不少人就都看到,其间有一条加了积分特效的弹幕明晃晃地飘了过去。
那个特效不同于之前刘彻他们用的那种一看就贵的,这个弹幕特效明显花的积分要便宜很多,没那么华丽,可见它的主人是省着积分的。
但即便如此,这条弹幕仍然被很多人一眼就看到了。
只因为它的前缀,那个名字,是刚刚才从李晓诗嘴里听到过的,很熟悉的——
李自成。
【李自成:明朝建立于农民起义,毁灭于农民起义,朱元璋,你悔吗?】
李自成,也就是刚刚李晓诗在介绍课文的“三部分”时说过的、推翻了明朝的那个人……他在质问明朝的开国皇帝。
他在问,他在等。
等朱元璋开口,等朱元璋的回应。
李自成的一生也不怎么一帆风顺,甚至和朱元璋还有点相似——他也做过和尚。
他小时候做和尚,少时给地主放羊,十几岁时父母去世,当过驿卒,也被抓去严刑拷打、逃亡当兵……种种种种,他都经历过。
后来,明朝政府因为发不起俸禄而裁撤官员机构、他们裁撤的当然不是什么“最花钱的机构”用来为朝廷节省开支,已经完全被朋党支配的明政府,裁撤掉的自然是在朝堂上最没有话语权的那些机构们、即便那些机构能够养活无数人,即便那些机构对于一个国家的基层运转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只要没话语权,就注定会被裁掉——李自成所在的驿站,就在其中,所以李自成又一次失业了。
他这一生不可谓不艰苦,堪称多灾多难,但、这却是那时候一个普通人极其普通的一生,多么常见,多么屡见不鲜的经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