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古代末世,靠着家底搞基建 第140章

作者:玖菜花叶 标签: 穿越重生

  赶路途中太过于危险,士兵需要随时保持高度警惕,在外漂泊的大半年时间,所有人几乎从未睡过一日安稳觉。

  昨日在军营安顿下来,一到安全的地方,再也不用担心外面那些随时随地会出现的怪物,不用担心夜里遭人袭击,不少人睡了个天昏地暗。

  但他们还保持着卫家军纪律,留有人在执勤换岗。

第197章 新熔炉

  卫曦音松了口气,“那便好,反正没事,堂弟跟我们一起进去转转吧。”

  卫凌自然答应,他早过来一会儿,但营地就在城门边上,还没来得及进去看看。

  铁匠铺……不对,这边得叫兵工厂了,占地极广,且规划的位置偏僻,是当初卫曦音与褚钰一同选的地。

  周边房屋稀少,不用拆除房屋后再建,比起其他地方进度可谓非常快。

  卫廷自从卫曦音去运送矿石的第二日,便带着自家瓦匠及家中下人来到县城,亲自盯着瓦匠勘察实地,画具图纸,之后一直住在县衙里,没有回过坞堡。

  听闻三叔伯带着人回来,但那日正是新熔炉开炉实验的关键时期,族里也没通知他回去。

  卫廷便不着急,专心致志地留在城里,对新设计的熔炉进行修改。

  他翻遍坞堡群书,将熔炉分出不同类型,专门用来打造兵器的锻炉、冶金炉、鼓风炉等,也有专门用来生产锁子甲、箭矢等口径大的熔炉,可以放进大型模具。

  这样每个炉子的功能区分开来,日后兵器制造将事半功倍。

  而熔炉的间隔全都做出调整,一间说话都有回音的大房间,仅有一个熔炉,防止再出现因夏季炎热,不得不熄火的情况。

  目前整座兵工厂还未修好,只有三间熔炉房打造完毕,其余地方正在修建当中,根据提前规划好的功能,先起了一个提炼铁矿石的冶炼炉,与两个炼制枪头的锻炉。

  可容纳数万人的县城,目前只有千名百姓在这边干活,进度可想而知,至少要等县城四面城墙修好,才能腾出更多的劳动力过来。

  卫曦音等人过来时,卫廷正带着铁匠实验熔炉的功效。

  昨日发现一个小问题,他熄火改造后,今日又重新开炉。

  见到他们进来。

  卫廷表现得十分惊讶,连忙起身行礼,“侄儿见过三叔伯,因事忙没回坞堡迎接,还请叔伯恕罪。”

  卫明渊将他从头打量一遍,才缓缓道:“一家人何必虚礼,正事要紧。”家中晚辈变化太大,他都不敢相认。

  原本温润如玉的翩翩郎君,如今变成了一个打铁的汉子。

  卫明渊这些年虽没回来过,但嫡系几房一直都有书信往来,他对这几房的晚辈也有了解。

  他们进来时。

  刚才卫廷正毫无仪态地蹲在熔炉口,正趴在地上,由下往上观察炉子里动静。

  与他所知的好像完全不是一个人。

  卫廷倒不知三叔伯所想,连连告罪,又与凌堂弟见礼。

  之后才扭头看向卫曦音,“五堂妹来得正好,今日在试新熔炉。”

  卫曦音闻言顿时来了兴趣,“哦?我看看。”

  兄妹二人一起往炉子边凑。

  卫曦音瞧着外形与坞堡的炉子有些不一样,惊讶道:“堂兄又对炉子做了改造。”

  不是疑问,而是肯定。

  眼前的熔炉,比铁匠铺后院的那个大熔炉还大个两三倍,而且居然有三个炉口,三个炉口的形状还完全不一样。

  卫廷点头,“考虑到要放置不同模具进去,我将熔炉口重新设计了一下。”

  “但在昨日发现点小问题,炉口增加导致里面的温度有所变化,不过现在已经解决了,正在重新开炉准备试试效果。”

  他们进来的时机正好,炉子的熊熊烈火已经烧了一会儿,只等达到合适温度,将模具放入。

  卫曦音兴致勃勃地拿起一旁模具仔细查看,要知道有了不同模具,日后就不用铁匠亲自动手挨个打造。

  速度提升可不止一点。

  卫廷在一旁讲解,“枪头的模具做的两面,到时候合上直接将钢铁以液态形式灌入,等它冷却成型后,只需打磨一下枪头就成。”

  模具只能定性,枪头必须做到尖锐无比,需要靠人力抛光打磨,这个到时候交给学徒就成。

  “新熔炉一次性就能出来二十个枪头,目前我们的缺口还差八百左右,速度快的话用不了几日就能完成,不过目前矿石原料的存量还跟不上……”

  第一批运送回来的矿石都在坞堡里,这边拉来两车用来做实验,要等有足够的原材料补给,打造速度才能跟上。

  卫曦音摆手道:“廷堂兄已经解决了最大的难题,原材料可以再加派一批人过去开采。”

  原本还担心耗费时间,武器装备跟不上。

  谁知最大的难题已经被廷堂兄解决。

  她不由感到奇怪,曲奇昨日也问她要人,明明已经有一万多人了,怎么还是到处缺人?

  卫曦音很快将此事抛开,并没有过于纠结,等回坞堡去明镜堂问问人员分配便知。

  她想了想,问道:“对了,其余护具的缺口还差多少?”

  “锁子甲缺口很大,大约一千五左右。”

  卫廷叹气,“主要没有原材料,制作锁子甲的炉子还未开始砌,要等再过两日房子修好,才能开始建造熔炉,瓦匠需先对房子进行通风设计,不然又会跟坞堡的铁匠铺一样。”

  卫曦音同样叹气,“那确实没办法,不过我在外找到了制冰方子,等会儿抄一份给堂兄,这样在这边也不至于太热。”

  说着她不由多看了卫廷两眼。

  自夏季到来,大家都晒黑了好几度,结果卫廷的皮肤还与从前一样,肤色白皙如初。

  卫曦音不由琢磨,怎么会一点都没被晒黑?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冷白皮?

  太不公平了!

  明明大家都是一个老祖宗。

  卫廷不知她所想,听闻这世上居然有制冰方子,他瞳孔震惊,“堂妹在哪找到的?我从未听说过世上还有制冰方子。”

  卫曦音含糊应道:“去采矿的时候,路过一个山洞,山洞里捡的。”小说里不都写着山洞捡秘籍,她说成捡个方子,应该不过分吧。

  卫廷不由感叹道:“那日后的日子必定不会太难熬。”

  “是啊。”卫曦音连连附和,转移话题,“之前与堂兄说的护甲涂保护层的事,如今可有进展了?”

  卫廷道:“隔壁的染坊建造顺利,你给的方子已经让人试过,外出的护卫护甲上已经涂上,效果不错,同样要等隔壁的染坊弄好,才能开始大规模改造……”

  卫明渊见兄妹二人聊得起劲,似乎完全忘记他这位长辈,他边笑边摇头,带着儿子走出屋子,在兵工厂里闲逛。

  外围的地盘已经圈定妥当,里面却是四面狼藉,许多材料杂乱地堆放在地面上,规划出来的一排排的库房正在打地基……

  走了一会儿,还看不到头。

  卫凌一脸诧异,“这里居然比营地还大,五堂姐与廷堂兄将作坊修这么大做什么?”

第198章 水位下降

  卫明渊目光深邃,并没有回答儿子的问题。

  将打造兵器之地修建到如此规模,看来接下来五娘会有大动作。

  是想平定翼州?

  还是想去京都接回长房一家?

  或者两者皆有。

  但无论哪种,身为卫家人,他必不会袖手旁观。

  后辈人才济济。

  即便世道混沌,卫氏一族又有何愁。

  父子二人逛了一圈,对如今县城情况已有大致了解。

  卫曦音与卫廷说完话,才发现三叔伯父子俩不在屋里。

  候在门外的卫家军见此禀道:“将军见这边无事,出门去营地了,让属下留在此地告知女郎与郎君一声。”

  卫家军除了在沿途路上搜刮到的破烂,什么都缺,要在县城安顿下来,后续事还有很多。

  卫明渊不想太麻烦族里,见两个小辈聊得起劲,也没有打扰他们,留下士兵在此,先去营地视察一番,缺什么的让士兵尽量自己动手。

  卫曦音与卫廷对视一眼,连忙告罪,“既如此我们先不打扰三叔伯,晚点再一起回去。”

  说完俩人扭头接着聊。

  熔炉已经达到温度,一旁的铁匠将提炼好的钢铁放置炉中烧融,当着两人面取出,灌入模具当中。

  枪头的模具与其他护具模具不同,倒不用放进炉中,可直接灌入。

  铁匠操作着工具,合上模具,观察一番是否严丝合缝,再放入一旁的井水里冷却定型。

  现在缺水,盆里的水都是省着用,先计算好模具大小,放进去后水刚刚没过模具。

  盯着盆里那点可怜的水,堂兄妹二人脸上都出现肉疼的表情。

  卫廷见此说道:“让人实验过了,县城里的井水没被污染,但现在水位下降太快,原先的辘轳长度已经不够,将水桶扔进井中,半天碰不到水面。”

  井口设置的摇架叫辘轳,打井水时的放桶和提桶就指望它,一旁设有手柄,摇动手柄就能转动辘轳绳子。

  水位持续下降,导致现在绳子的长度不够,县城这边的人只好找来麻绳,自个儿动手。

  卫曦音沉默片刻,才问道:“这边可有屯水?”

  “自然有,就是不多。”卫廷叹气,“得知井水无碍,我们马上就开始打水屯水,但盛水的工具不够,仓库里的大水池才修好,目前的蓄水量才到池子一半。”

  “井水已经快要枯竭,像今日,绳子放完才打了几桶水上来,想来过不了几日就没水用了。”

  这是天灾,人力无法抵抗。

  卫曦音闻言思索片刻,说道:“刚三叔伯说明日让卫家军出来帮忙干活,等会儿我跟三叔伯提,让他们出去寻找水源。”

  山上确实有几十个大水池,但坞堡现在又多了几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