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实力扶持反派崽崽登基 第44章

作者: 一七令 标签: 爽文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孙明达!”陈御史恼羞成怒地跳出来,“圣上面前,岂容你随意污蔑众臣?”

  孙明达心说,不是你们先污蔑国子监的吗?

  他瞅了对方一眼,气定神闲:“你们能污蔑,我便不能实话实说?”

  “你难道就不是出身世家?”

  孙明达呛道:“我是世家出身,但如今我更是国子监祭酒。”

  众人不服:“世家子弟文武兼备,如何比不上平民?”

  “是么?”孙明达从袖口里面抽出一沓纸,上面画着奇形怪状的图标,只见他抖了两下,道:“此乃上半年国子监联考,世家子弟与平民子弟成绩对比的表格。”

  成安顺势接过,立马呈给皇上。

  皇上扫了一眼,发现上面是两个奇奇怪怪的图案,一个画的是世家子弟分值图,横向是分值,竖向是人数,另一幅则是平民子弟的分值。两张图表对比清晰,世家那边绝大多数是丁等,成绩稀烂;贫民子弟最差也是中流,绝大部分成绩为甲等和乙等。这么一比,当真是高下立判。

  这表格似乎有说明力,但是不够全面。

  世家大族的确把持科举不假,但是他们的学识真的没有这么废,事实上,能科举入仕的近乎七成都是世家大族子弟。只不过这两年能考中的那一拨优秀子弟都上去了,留了个断档,剩下来的二代三代们普遍不行,在上进好学的平民子弟对照之下,才会显得这么废。

  皇上心知肚明,但是不会点出来,如今事态发展仍在他所期望的范围内,皇上对着成安道:“传下去给诸位爱卿看看。”

  好事儿的杜尚书头一个接过来看,这一看便觉得有意思,再想细看的时候已经被御史台的人给拿走了,他们看过之后脸色黑黢黢的。

  杜尚书却问:“不知这图表是何人所作?”

  他觉得可以在户部用上一用。

  孙明达道:“国子监监生杨毅恬所画。”

  杨二叔立马挺直腰杆,他侄子还有这样的能耐?出息了啊。

  孙明达放出表格不是为了炫耀国子监有能人,而是为了佐证观点:“国子学、太学收的大多是达官贵族的子弟,他们享受着最好的教育却不珍惜,整日游手好闲,但凡考试便要落后旁人许多。若是他们成绩尚可那也就罢了,一样能为国出力。可偏偏他们如此不争气,也就别怪人家寒门子弟奋起直追了。朝廷开科考试,乃是为了江山社稷选取有识之士、有才之人,某些人仗着出身占据位置,还想将真正有才学之人挤出科举,其自私自利,简直令人发指!”

  孙明达简直不给同僚一点面子,有人逼急了,便开始口不择言起来:“哟,看来孙大人对世家意见很大啊?别忘了这如今是谁在为朝廷尽忠。”

  他们劳心劳力,家中子弟受些余荫乃是应当的。比起他们,平民百姓为国家做过什么?

  孙明达睨了他一眼,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人挑衅,孙明达也到了忍耐的极限了。眼下看还有人不知死活地跳出来,孙明达张口就道:“张大人好狂妄的口气!只是不知,这大魏是天下人的天下,还是你们高官显贵的天下?”

  张大人吓得当即跪下。

  喧闹的朝堂为之一静。

  杜尚书默默远离了孙明达,三位不参与争执的丞相都倒抽了一口凉气。这国子监祭酒怎么这么敢说,皇上还在上面坐着呢!

  孙明达说完,也自知失言。可方才那话说完,他大抵便跟世家权贵彻底站到了对立面,再没有重修旧好的可能性了。事到如今,孙明达竟然有种如释重负之感,大概是今儿怼人怼得太多了,也大概是破罐子破摔了,孙明达竟然不过大脑便说了一句:

  “圣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两年来,世家占据国子监生源的名额却毫无建树,长此以往只怕民意沸腾、怨声载道。不如快刀斩乱麻,直接改革监生生源,由原先以父辈、祖辈官阶进国子监变为以学识成绩入国子监。国子学、四门学不再设官阶门槛,凡是品学兼优者,无论家世贵贱,皆可以入国子监读书。唯有如此,才好彰显天家公允。”

  孙明达言之凿凿,底下的一众官员彻底傻眼。

  孙明达在说什么,他疯了么?

  孙明达还真就豁出去了,他不妨再得罪得狠些:“如今只京城一处国子监,可收生源太少,民间还有许多沧海遗珠不曾被选入朝堂,不若在江南令设一处国子监,分南北两监,共同为圣上选贤择优。”

  皇上也木了。他知道孙明达能说,可他没想到孙明达这么能说。

  他要怎么接……

  孙明达说完还跪下身:“臣所言皆为是圣上分忧,并无半分私心,纵然来日被人排挤唾弃、丢官弃命,臣也认了。那都是微臣的命,不怪任何一位同僚。是臣口不择言自作自受,也是臣命数已至、该早死给旁人让路,绝不是旁人蓄意陷害,也绝非是御史台等诸位高官大臣联合下的死手。只盼着圣上看在微臣一心为国的份儿上,能保臣留个全尸。臣携国子监与天下读书人,叩谢皇恩!”

  孙明达说完,行了大礼,还以袖抹泪。

  皇上彻底目瞪口呆。

  朝臣们无语凝噎,偌大的朝堂,没有一个人敢动的。

  这番唱念做打,他们服了,他们真的服了……

  御史大夫怨念地看了一眼陈御史,开始后悔自己为何听信陈御史的话,让御史台率先对孙明达发难。瞧瞧孙明达说得什么话,他不是暗指,简直是明示御史台与今日弹劾他的人要谋害他的性命。

  众臣只觉得自己像是吞了一只苍蝇一般恶心。

  孙明达,好狠的一个人!

  一场闹剧,最后以皇上出面打岔结束,生源改革一事众人都默契地不敢再提。但是有这件事在前面,国子监发的那本新书已经不算什么了。

  卖就卖吧,多大点儿事?

  国子监卖书似乎也没有那么过分,可以接受。

  孙明达从大殿上起身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愿意拉他,还是成安公公看不过去,上前扶了一把。

  等退朝后,众人自觉与孙明达保持距离,再不忿、再憎恶,他们眼下也不能将气往孙明达身上使。别回头真有人忍不住灭了孙明达,还得将屎盆子往他们身上扣。

  今儿这朝会上的,众人已经精疲力尽了。

  孙明达接收到了周围的寒光,此时此刻,也就只有他所讨厌的杨直还愿意与他同行了。

  杨直对孙明达还挺佩服的,起码他就不敢当着众人的面说出那样不要命的话。行至宫外,杨直还是问了一句:“孙大人,您说生源改革真的能推行吗?”

  孙明达心累,不太想说话,摆了摆头示意自己也不知道。

  能不能改,要如何改,他们说了都不算,得圣上所了才算。他今日实在不想动脑子了。

  孙大人在大朝会上的壮举,很快被传扬了出去。不同于朝中诸位大臣一致反对,京城一带的读书人都对国子监以及孙明达本人无比拥护。

  孙大人不愧是国子监掌权人,这才是一心为读书人着想、为大魏文教呕心沥血的典范,是他们读书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往后若是谁敢动孙大人,便是与他们读书人为敌。

  御史台弹劾孙大人,攻歼国子监,那是御史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无耻之尤!

  有些读书人已经磨刀霍霍,准备写文章向国子监投稿,抨击御史台行径。孙大人都发声了,他们也不能畏畏缩缩。

  就连傅朝瑜也对孙明达刮目相看了,原是他狭隘了,先前竟然觉得孙大人泥古不化,人家孙大人即便固执了些,思想也是超前的,起码比起朝中其他人已经超前太多了。

  眼下人已经回了国子监,傅朝瑜便打着去找先生请教的由头,去跟孙大人问个好。

  众人里,唯有杜宁心情最为复杂。

  为何在这种关键时刻竟然有杨毅恬的身影?他想不通,遂合上书x,心有不甘地问杨毅恬:“你几时有那样的本事了,画的什么图还能让孙大人带去朝堂?”

  杨毅恬回得平静:“先前孙大人让我统计的,用的是怀瑾教给我的法子,意外得好用。”

  杜宁内心再次涌起嫉妒的毒汁。

  比起自己的失败,昔日好友的成功更令人揪心。

  两人闲聊之际,傅朝瑜已经见到了孙明达。

  孙大人这会儿静坐在王纪美身边,全然看不出他曾舌战群儒不落下风的威风模样,反而有股淡淡的疲惫感,眼下的青黑色也愈发明显了。

  傅朝瑜原本想打听些事儿,见他如此倦色也不好再打听了。

  反而是孙明达一眼扫过便知道他想问什么,自顾自地开口:“生源改革一事牵扯甚广,我在朝中也不过顺嘴说了出来,皇上压根未曾表态。再者,世家沆瀣一气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今又没有法子牵制他们,想要推行生源改革实在太难。兴建两个国子监,兴许可行些。”

  傅朝瑜闻言,只觉得跟自己猜想的也差不多。他也不指望别的了,就盼着世家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捅个大娄子。

  孙明达警告:“你不可自作主张。”

  傅朝瑜端正身子:“大人放心好了,学生不会的。”

  王纪美倒了一杯茶递过来给孙明达:“他有分寸。”

  孙明达嘴角抽搐。

  赶走傅朝瑜后,孙明达才决定跟王纪美好好说道说道:“你还是少纵容他些为好,这小子外表看的彬彬有礼,实则心里比谁都傲,性子还倔,九头牛都拿不回来。不管什么事想到了就去做,也不反思一下此事有多骇人听闻。如今他是在国子监里,有你这个先生护着,更有我这个祭酒在外挡着,暂且能遮一遮他的锋芒。来日他果真入朝,还有谁能挡得住他?难不成他真以为世家大族都是如纸糊的一般,不堪一击?这段时间国子监能顺风顺水,乃是圣意在国子监,而非世家无力。”

  王纪美压压手,示意他稍安勿躁:“你这是关心则乱,为何你偏就不愿意相信他们这些年轻人呢?”

  “相信?相信他们能把天捅一个窟窿,还是相信他们能将官场搅一个天翻地覆?”

  王纪美正色:“若官场本就是错的,为何不能改?”

  孙明达惊疑地瞪着王纪美。是了,细究一番,王纪美好像确实一直都是这个性子。当年王纪美年轻的时候在朝中同样搅风搅雨,一刻也不曾消停。他那个徒弟,竟真的与他一脉相承。

  孙明达眼皮子又开始跳了,直觉要出事儿。

  也不知是傅朝瑜运气太好,还是他的信念太强,几日后,还真有一件大事儿撞到了他手上。

第46章 恶事

  这日沐休, 傅朝瑜带好稿纸叫上陈淮书,准备去请几个木工瓦匠先去庄子修缮房屋。原本一切都挺顺遂,傅朝瑜定好了人选交了稿纸甚至连价钱都谈拢了, 正带着人去京郊时, 意外横生。

  京郊的路不必城里好走。

  傅朝瑜掀着车帘,与陈淮书抱怨京城的路也这般难行之际,忽然听到“扑通”一声, 似有重物摔入水中。

  长道两侧枝桠重叠, 杂草遍地,隐约可见路旁有几个影影绰绰的身形。

  “停车。”傅朝瑜心中一凛,立即开口。

  那几个人影听到动静似乎也受了惊, 匆忙跑开了,眨眼间便不见了踪影、

  傅朝瑜下了车之后便赶紧拨开杂草,果然见路后有一片宽阔的水域。水边尚且留下了几道凌乱的脚印, 再往下看, 原本清澈的河水忽然变得浑浊起来, 源源不断的黄泥从水底翻涌上来,却听不见水底有什么声音。

  陈淮书心中直跳:“刚刚被丢下去的是物,还是人?”

  只怕是人, 傅朝瑜脱了衣服就准备下水, 叮嘱陈淮书:“你在这等着, 我下去找一找。”

  几个木工瓦匠里也有熟识水性的, 立马下去帮忙。

  一通摸索,还真被他们找到了。被丢入水中的竟是一个捆住双手双脚,被死死捂住嘴的老者。

  众人合力将他抬上来, 然而来了岸上,落水的人已经昏迷倒地了。

  傅朝瑜探了探鼻息:“还活着, 但有些气息不稳。”

  陈淮书认识这一带:“此处向南走半里地有一家草堂,里面有个坐堂大夫,医术还算不错。”

  众人马不停蹄,赶紧将老人家送去了医馆。

  一剂汤药下去,老者有了动静,但仍是不见醒。傅朝瑜让陈淮书留下看着,自己与众人都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傅朝瑜这衣裳还是从木工他们手里借来的,衣裳并不合身,但他出门也没有带什么换洗的衣服,只能凑合着穿。他让陈淮书帮忙照一番,自己则带着那些木匠带去了庄子。

  做工的人已经找到了,监工的还是从陈国公府借来的,否则他一个人分身乏术,还真的料理不起来这偌大的庄子。等庄子修好,他一定要给陈淮书分一个大大的单间,再好好摆一桌犒劳犒劳他们。

  安排好了之后,傅朝瑜才返程去了医馆。

  他回来时,那位老者已经醒了,正坐在床上哭诉。

  陈淮书是个多愁善感的,除了不能跟他兄长共情,跟谁他都能共情。见到傅朝瑜回来之后,陈淮书赶忙擦了擦眼角的泪,抽了两下才跟傅朝瑜道:“怀瑾,这位老伯实在太可怜了。”

  傅朝瑜无奈地上前与他坐在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