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 第101章

作者:画三春 标签: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整套仪式结束,莫拉阿嬷脚下一个踉跄。

  “阿嬷!”明窈心口一跳,顾不得祭袍,忙不迭起身将人扶住。JSG

  仿佛只是一瞬间的事,莫拉阿嬷眼尾的皱纹更深了,呼吸也粗重了许多,她闭着眼睛,好半天才缓过来。

  “公主去吧。”她缓缓说道,“冬祭就要开始了,我今天就不去了,让我歇一歇就好了。”

  明窈看着莫拉阿嬷满身疲态,根本无法放心离开。

  她搀扶着老人回到床上,又给她喂了小半杯温水,想了想说:“阿嬷您等等,我叫念桃来陪您好吗?”

  “我没事,公主放心去吧……”

  “我这就去喊念桃,阿嬷等我一会儿!”明窈并不听她的拒绝,转身跑了出去。

  念桃和青杏她们亦为冬祭准备了许多,然公主有求,她们连迟疑都没迟疑,将头上腕上的花环取下,紧跟着就随明窈去了莫拉阿嬷那。JS?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莫拉阿嬷已经闭上了眼睛。

  进帐的刹那,明窈差点被她起伏微弱的胸脯吓到,还好在她喊了几声后,莫拉阿嬷睁开一条小小的缝隙。

  老人笑了笑,仍是那副慈祥面容:“公主放心去吧,我心里有数,不会有事的,两个丫头也跟着,这可是公主头一回主持冬祭呢。”

  冬祭的吉时是早早定下的,不可能因为一两人耽搁了全族,明窈无法,只得先走一步,但不管莫拉阿嬷怎么说,念桃和青杏坚持留下了。

  等明窈收拾好形妆,匆匆赶去祭场时,方圆数十里已成了彩旗的海洋。

  族人们用砖木垒砌了新祭台,比平地高出三五尺去,祭台上摆了长桌,桌上依次摆放着牛羊猪肉,烩菜小炒和点心。

  整个祭台周围点满了火把,再往外则是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们,他们跪坐在祭台下,双手抚肩,头颅半垂。

  顺着祭台向四周扩散,熙熙攘攘的族人和各种祭品混在一起,或许左边还是族人,右边就成了尚在炙烤的肥羊。

  还有无数半人高的酒坛伫立在空地上,酒旗与彩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打眼一看,竟有了几分齐齐比齐秋祭的规模。

  公主主持冬祭,在场所有人皆添了两分期待。

  伴着鼓号声响起,只见明窈缓步踏上祭台,她穿着庄严肃穆的祭袍,全身都被笼在祭袍中,唯有一双眼睛精亮,还有额间一点红艳得刺眼。

  擂鼓乍响,她仰天长拜,再随着鼓点直起腰身,黄酒碗碎地,是向神明祈福的正吉时。?SG

  明窈的祈福舞多了年轻人的轻快和力道,抬手甩腿间,却不显半分轻浮。

  台下族人屏住呼吸,只觉全部注意力全落在祭台上那个并不高大的身影上,心神随舞姿而动,再伴着一声带有哑意的“拜”,同时跪地祭拜神明。

  祭典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明窈只在最开始时紧张,到后面几乎全身心都沉浸到了仪式里,有那么片刻时间,她的灵魂仿佛飘出躯壳,伴着微风,在草原上空翱翔,看辽远草域,看大小生灵。

  相传许多古老部族中的祭祀有沟通天地神明的本事,明窈没那么大能耐,也不知沟通天地神明是何种体验,但至少从站上祭台那一刻起,总什么不一样了。

  这回的冬祭仍是三天,祭拜结束后,族人们直接在旁边堆起火柴,因此地距离部族很近,今晚的篝火会上,年轻男女们就算彻夜歌舞,恐也不会被家人说骂了。

  就在族人们欢庆节日时,明窈已避开族人,先拽着狄霄去了莫拉阿嬷帐里。

  她大早离开时,老人还气息微弱,然这半天过去,莫拉阿嬷竟恢复了几分精神,如今已经能自己站起坐下了,有人搀扶着,还能到外面走两步。

  见到莫拉阿嬷和蔼的笑容,明窈提了一整天的心落下大半。

  但她又不能完全放心,硬是把巫医和医官全请来了,先后给莫拉阿嬷看过。

  医官说:“阿嬷近日略有操劳,注意休息,暂无大碍。”

  巫医配了一碗黑漆漆泛红的药汁,放到桌上后,默念一句:“草原之神会保佑福泽深厚之人的。”

  族里最权威的两位医者都没看出问题,饶是明窈心底不安,也没有旁的办法了,思来想去,索性把念桃和青杏留下。

  莫拉阿嬷睡得早,他们探望后,先后退出毡帐。

  明窈拉着念桃和青杏在一旁说话:“麻烦你们多看顾阿嬷一段时日,我记着仓房有两根人参,是之前陪嫁来的,等明日我取来,你们给阿嬷煮些参汤。”

  “或者有什么其他补身子的,缺什么找我要。”说完,明窈有些愧意,“可惜耽误你们参加冬祭了,等明日典礼之后,我来替换你们可好?”

  两人并无怨言,笑着说了不用:“冬祭年年都有,不缺这一回的,公主放心,我们会照顾好莫拉阿嬷的。”

  她们两人做事最是细心,明窈略微心安,轻叹一声,各自回去休息。

  之后两日冬祭举行得依旧顺利,明窈虽是第一回主持,但三日冬祭结束,不曾出现半分纰漏,连最严苛最挑剔的族人也说不出半点不好来。

  而祭典上用过的牛羊猪肉、各类炒菜炖菜,还有叫很多人觉得新奇的点心,则在祭拜结束后分给了大家,其中点心最受欢迎,到最后甚至还出现了用一整条羊腿换两块点心的画面。

  明窈看得哭笑不得,只得承诺:“等下回再去大瑜,我一定嘱托首领多买些回来,好歹叫大家都尝尝。”

  “或者等过些日子,我叫上几个人一起研究研究,宁湘她们好多人都会做点心,比在点心铺子买来的更精细更美味,只是不知道材料够不够……”

  一听有人会做糕点,当即有那等不及的,跳着脚喊:“公主缺什么尽管说,大家伙儿一起帮着找!”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

  冬祭过后,族人们很是过了几天兴奋日子。

  狄霄和明窈歇了半天,又有族人找来想分耕田。

  明窈仔细询问过家中人口,给他划分好了田地,又给了他一个刻好字的木牌,等明年春可凭木牌领种子。

  送走了族人,两人这才想起来——

  “之前在风锦关,是不是还询问了大瑜的均田制度?”狄霄问。

  明窈点点头:“大瑜现下的土地制度还是以均田为主,但因现实制约,很多地方又没有完全落实。”

  “因大瑜有皇族有官员,为彰显皇亲和官吏的尊贵,他们所分得的田地是不依照均田制的,而是有礼部另起新法,或者说全凭当权者喜好。”

  明窈开了个玩笑:“比如说首领你就是喜欢阿玛尔,偏要分给他一百亩田,因首领地位至高无上,族人不得反抗,这一百亩田就全是阿玛尔家的,甚至在阿玛尔死后无需归还,还能继续传给后代。”

  “拔都儿部并无地位高低之说,此处可以忽略?”狄霄问。

  “是,只要族里不出现王公贵族,就不会与均田制起冲突,但还有第二点制约,恐是所有国家都避不开的。”

  明窈不乐观道:“眼下族中人口数远不及草原面积,但几百年后呢?”

  “总有一天,按照人头所需要的耕田远远超出了族人所需,就像现在的风锦关,那日我问的阿婆就说,风锦关的外来人口已不能分得土地了,非是官府不愿,而是根本就没有田地可分,或经商或租田,总归没有免费的田地了。”

  “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了另一土地法,即土地归百姓私有。”

  “私有……”狄霄稍一思考,很快找出关键所在,“既是私有,岂不是可以随意处置,不再受律令管束?”

  “是,私有就代表着耕田可以随意买卖,像那经商的人家,可以把田地卖给农户,以佃户交租为生的地主,也可以不断买入耕田,再分给贫苦劳工。”

  “长此以往,耕田难保不会出现集中在某一人或某些人手中的局面。”

  没有什么制度是完美无缺的,而大瑜建国多年,各类制度和律令更是维系了许久,有好的,自然也有不好的,更有无数弊端暴露出来。

  拔都儿部唯一幸运的,便是能追在他们后面,只挑好的学,实在避不开的坏处,也能提前改进。

  狄霄沉默良久:“我会再想办法的。”

  明窈对他向来信任,闻言便不再多说,只添了一句:“有需要我的地方尽管找我就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也变得冷起来,族人们进入到最熟悉也最繁琐的备冬过程中。

  有了那一大片青麦,今冬的口粮已不成问题,畜棚的牛羊这半年又繁育了不少,虽然不至于数不胜数,但也比先前多了一倍不止。

  听谷辛说,等到明年秋天,族里的牛羊还能再添两倍。

  能饱腹的食物充足了,大家就忍不住想寻些稀罕的,像那爽口的冬菜,软糯的土豆,香甜的蕃薯,族人们四处搜寻不得,不经意发现了王帐后的试验田。

  “公主呀。”几个人蹲在试验田边,喊着明窈,视线却落在田地里,“您这蔬菜都种了好些时日了,看这大片大片的叶子,可是成熟了?”

  说来惭愧,这一小片试验田,明窈只开始两三个月上心,后头要不忙着分耕田,要不准备冬祭,已经好些日子没打理了。

  要不是有狄霄记着,隔三差五就来浇浇水除除草,这片试验田还不定会成什么样子,此刻的翠绿叶片,多半是狄霄的功劳。

  明窈算了算日子,这些菜是八月种下的,如今是十二月底,土豆和蕃薯应该差不多成熟了,冬菜还要再等一两月,而辣椒早蔫死了。

  她说:“不然,挖出来瞧瞧?”

  守在旁边的族人的好奇心不比她少,闻言更是跃跃欲试,撸起袖子,起身就要下田,还好被明窈喊住:“等等等等,下去一个人就行了!”

  “多骨力你挖边上这一株,我怕没有成熟,先别碰深处的。”

  大家能理解她的顾虑,多骨力赶紧靠到田边上,弓着身,撅着屁股,双手沿着根茎往下挖,一直到半个手掌都进到土壤中,他才惊呼一声:“摸到了摸到了,有个圆圆的东西!”

  “顺着果实向外面蔓延,小心不要压断根茎,这一株上可能不止一个。”

  依着明窈的指点,多骨力的动作更是小心,他小心地将表层土壤挖开,终于看见一点黄色,再往周围挖一挖,果然如明窈所说,一株的果实不止一个。

  七八个人守了将近一刻钟时间,这一株土豆才算挖出来。

  而挖出的土豆有大有小,大的比成年男子的拳头还要大,小的甚至比不上一粒碎石子。

  “这算成熟了吗?”

  明窈一时愣了,只能先回王帐取了一把短匕,把土豆切开,里面的果肉是乳白色的,泛着一点点微红,仅从外观看,确实与成熟时无疑。

  但这一株上有五个果实,两个都是小的。

  明窈纠结半天:“要不再让它们多长半个月吧。”

  其余人对土豆的种植也没什么了解,听公主这样说,只能失望地应是。

  明窈又说:“再挖一株蕃薯出来,看看蕃薯怎么样了。”

  有了挖土豆的经验,多骨力很快把一整株蕃薯挖出来,他选的这株果实尤其多,大大小小结了七个蕃薯,虽然没有个头特别大的,但长度粗细都格外均匀。

  他又问:“蕃薯可算成熟了?”

  蕃薯是否成熟,只要尝上一口就知道了。

  看见明窈直接把蕃薯削了皮,切下一小块放进族里,族人被吓了一跳:“公主这蕃薯还没煮呢!”

  然一股甜丝丝的滋味在嘴里蔓延开,明窈眼睛一弯:“是甜的,熟了!”

  “啊?”

  明窈说:“蕃薯是可以生吃的,生蕃薯也是甜丝丝的,只是没有蒸熟后的软糯,大家可以尝尝看。”

  她把剩下那多半只蕃薯分给大家,等几人都尝过了,才招呼多骨力:“我们再来挖几株蕃薯看看。”

  “其余人要是也想试试,也能寻一株,注意不要踩到旁边的菜哦。”

  这些甚至不用明窈嘱托,族人们只会比她更小心。

  又过了一刻钟后,又七八株蕃薯被挖出来。?S?

  这些蕃薯植株上每个果实都结了不少,最少的有五个,最多的一株甚至出了八个果实,当然,与之对应的,果实越多越小,只有五个的那株每个蕃薯都有两个拳头大。

  明窈一一检查过,迎着众人的期许说:“全都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