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余
施元夕这次去往江西,不光只是为抄那谢家的家业,她看着周瑛,目光幽沉而深远:“谢氏倒台后,各世家暂且偃旗息鼓,明面上瞧着,是在忙着与谢家划分界限,实则却是想要趁此机会,退居地方。”
京里不少人,已经开始琢磨如何成为下一个徐氏了。
可徐氏以门生为主,京中各大小世家却是以血缘为纽带,真让他们借机离开,时日一久,还不知道要养出多少个类似于江西江家这样为所欲为的地方世家来。
这样的地方世家,虽对京城难以构成威胁,可却会直接影响到各地百姓。
对殿上的统治者不利,同样,也不利于改制。
“大梁建朝百余年,滋生无数世家,奸佞能除,祖制却实在难改。”周瑛沉声道。
施元夕轻点头,朝上遵守旧制的人不再少数,有些事情只能慢慢来。
她抬眸看向周瑛,缓慢却又坚定地道:“若想要破除积弊,也并非毫无办法。”
施元夕目光明亮地道:“掌舵之权,皆在太后手中,而大梁沃土之下,必定能诞生出许多的能人异士。”
“臣以为,想要打断门阀垄断,第一步,便是破除晋升之壁垒。”
施元夕说罢,将袖中的一份奏折呈递给了周瑛。
周瑛接过,仔细查阅后,眼眸微动。
“这是我在江西寻到的一位女夫子,她与国子监内的女夫子不同,并不擅长琴棋书画,女红针织,反倒擅长四书五经和治国论。”
施元夕微顿,缓声道:“在大梁,像臣这样的女子亦是不在少数,她们和臣唯一的区别,便是没有臣这一番奇遇。”
她这番话,是真正的肺腑之言。
她在穿越现代之前,虽说也算聪慧机敏,可依旧没办法依据本心而活。
她在京城只能算是微末,可放眼整个大梁,她的出身和所能接触到的一切,已经算得上是顶层。
对普通女子而言,真正铸成壁垒的,甚至都不是身份,而是教育。
教育将她们隔绝在江山社稷外,困在后宅之内。
而生活在底层的百姓,就更是如此了。
施元夕没有再多深入地去说这些东西,而是定声道:“臣以为,只要朝上能够破格提拔,重用非世族之人,以及曾囿于后宅的女子,和无法通过正常手段晋升的底层百姓。”
“世家垄断之像,便会不攻自破。”
但想要做成这些事情,便不是一两天内可以轻易达成的。
冬日风冷,施元夕坐在这亭内却察觉不到半点寒意,她目光如火,声色明朗地道:“一切大事,当从微末处着点。”
“兴办女学,对底层百姓开放男女皆可入席的免费私塾,由朝中贴补免费私塾费用,同时推进科举改制,让更多富有才干之人,破开世俗之见,走入朝堂。”
“以此,我大梁王朝,方可延绵不息,千秋万代!”
这番话说出口后,不光是面前的周瑛,连带着站在这亭中的晚红、施雨烟二人,都忍不住同时抬眸看向了她。
施元夕也清楚,她说出的是一番何等惊骇世俗的话。
只她也相信,眼前的人当初既然能破开成见,与她联合,如今身处高位,也必然能够看到朝中弊害,知晓民生苦楚。
周瑛不是从前的魏太后和江太妃之流,她眼里是看得到普通百姓的。
亭内安静了许久,只能闻到亭外传来的阵阵梅香。
施元夕轻垂眼眸,就见面前的人,一步步走至她的跟前。
周瑛与她对视,她眼中盛满了光彩,柔声道:“打从我第一次见到你开始,我便知道,你会带给我一个截然不同的未来。”
她面上带着几分清浅的笑意,目光却尤其笃定:“从前是,如今亦然。”
周瑛目光灼灼:“若想要达成所愿,只怕需要耗费诸多心力,或许……比起从前有过之而不及。”
走至施元夕这一步,她其实便已经达成了从前谢郁维做不到的事。
权势富贵唾手可得。
她却还要去为天下人争一份输赢。
“如此,你也不后悔?”
施元夕闻言起身,她转过头,看向四方。
入目之处,是御花园内被白雪覆盖的盛景,再远处,则是皇城中巍峨绵延的红墙。
周瑛和她一起看向四方,所想到的,却是此前她们站在青云寺山巅远眺,目光所及的,是大梁的江河浩海,山川日月。
身侧的人回身侧目,定声道:“海晏河清,四海生平,乃臣毕生所愿。”
“臣愿以微薄之力,铸得大梁昌盛繁华。”
“有生之年,绝不后退。”
周瑛看着她,道:“好。”
“你既不后退,那哀家便以皇帝之名应许你——纵有千难万险,也可与日月争辉。”
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皆如是。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