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桔
吴应中点头,“九娘子提醒得是,他跟了主公好些年,算是起家的老人,在主公跟前说话颇有分量,若九娘子能把他笼络过来,日后自有益处。”
陈皎摆手,“勿要太过刻意。”又道,“切莫在他跟前把我跟崔郎君牵扯上,我爹多疑,若是知晓我跟崔郎君结盟,定有想法,恐对我们不利。”
吴应中愣住,倒没有想到这茬儿,陈皎继续道:“崔郎君之所以能在我爹跟前立足,皆是因为他谁也不牵扯,只依靠我爹。
“我陈九娘能有今日,也是因为我跟谁都扯不上关系,只靠我爹给荣耀。
“若是被他知道我俩站到了一起,岂不就跟大房和二房那般各为其利,以后他用人定会猜忌。
“那余簿曹是爹的人,能深得他信任,可见有几分本事。你们过去了行事万万谨慎,只需干实事,让他省心就好。其余的,他心中自有定论评判。”
得了她的提醒, 吴应中连声应是。
二人又细说了一番,就太守府那边的事讨论了许久。
远处的裴长秀双手抱胸,见两人嘀咕了好一阵子,忍不住问马春道:“他们在说啥呢?”
马春:“我家小娘子行事稳重,许多事情想得周全,定是要交代吴都官的。”
裴长秀很是怀疑陈九娘行事稳重,之前在长姑县和西山县干的那些事迹,可没有一样稳重。
但精明倒是真的。
当天下午一行人又开始分道扬镳,吴应中他们还是原班人马奔赴春阳,陈皎等人则继续前往大都。
在他们去往大都的途中,另一边的崔珏陪同韩有进在魏县调查。
之前崔珏曾跟他说过魏县的情形,韩有进过来走访当地百姓,结果对王家的口碑一致唾骂,无非是骂他们家草菅人命,霸占田地,官绅勾结等语。
韩有进有些无语,之后二人又去了一趟王家。
王家虽憎恨陈九娘,但对崔珏的印象还行。这回崔珏特别会做人,给机会让韩有进跟王家人单独相处。
趁着空档,他去衙门见了一回张寿珂,问起他上任后县里的情况。
张寿珂是被他忽悠来的,忍不住抱怨牛马生活。
崔珏抿嘴笑,端起茶盏道:“先前我跟韩监察走访过,百姓都对你这位父母官夸赞,说你甚好说话,比前头那位好。”
张寿珂拱手道:“托崔别驾的福,这破差事下官不知得干到猴年马月。”
崔珏无耻道:“活到什么岁数就干到什么岁数罢。”顿了顿,“张县令总得多替你的后辈想一想,日后他们也得在州府里谋出路不是?”
张寿珂:“……”
这丑陋的嘴脸!
崔珏意味深长道:“为官者,需得自个儿先吃饱饭才行,这世道哪能黑白分明呢,若连自己都顾不上,哪还有闲心去管他人。”
张寿珂没有答话,崔珏理了理宽大的袖口,“这边的士绅可收敛些了?”
张寿珂点头,“被陈九娘整治过,安分老实许多。”
崔珏:“你若遇到什么难处,尽管与我说,等会儿我还得去应付王家的事。”
张寿珂皱眉道:“此事若未处理好,恐留后患,毕竟十郡都要清理。”
崔珏:“无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看一步。”
两人就县里的琐事议了议,王家那边也大吐苦水,王震秋提及陈九娘,无不恨得牙痒。
韩有进先前受了贿赂,又见过当地百姓对王家的态度,只想和稀泥了事,说道:
“这便是你们王家行事疏忽,现在州府里有王家的不少案底,若真要较真,提到司隶校尉那儿去,他淮安王也是有说法的。”
王震秋闭嘴。
韩有进无奈道:“朝廷知晓你们家的情形,差韩某走了这趟,我总得回去交差,王老爷子想要怎么处置陈家呢?
“说句不好听的,那淮安王手里养着兵,在南方算得上一方诸侯。就算是朝廷,也不敢轻易动他,一旦生乱,谁都担不起后果。且你们王氏还有把柄握在他手里,本官也不能随意扣帽子,真真是无从下手啊。”
王震秋不服气道:“淮安王拥兵自重,朝廷就放任不管了吗?”
韩有进:“怎么可能呢,但不是这会儿。现在朝廷还不想动他,伤筋动骨的,闵州那边的民乱还没理清楚,哪有精力去应付惠州这些琐碎?”
王震秋郁闷了。
韩有进和稀泥同他说了许多现今的局势,无非是让王家忍耐等待时机。
晚些时候崔珏过来,之后两天韩有进都在王家周旋,崔珏丝毫未插手,因为没有必要。
正如韩有进所言那般,在乱世唯有手里握有兵丁才是王道。
现在中原那边不提,南方这边时不时来一场农民起义,朝廷应付得几头忙,若敢轻易动淮安王,无异于自掘坟墓。
就算把淮安王一锅端,那也是伤筋动骨,哪里吃得消?
把王家安抚后,韩有进一点都不想在这个破地方多待。他还有其他差事要办,没过两日就走了,要去其他州。
崔珏送走他后,前往怀安郡。
去年曾跟陈皎通过信函,当时他们在长姑,现在应该在大都,因为太守府那边有余奉桢在。
几人快马加鞭前往大都,果然在陈皎他们抵达大都后还没几日就汇合了。
当时崔珏还是有点小兴奋,这几月都不曾见过面。
哪晓得跑过去就不大痛快,因为陈皎那厮色心不改,不知从哪里拐来一群年轻儿郎,个个都人模狗样的,瞧着委实扎眼。
陈皎没料到他会过来,颇觉诧异,也很是欢喜。上回那家伙给她举荐一些老头儿,她贼有出息,亲自去拐来一群小朋友,跟献宝似的向崔珏炫耀。
崔珏:“……”
呵呵。
第57章 崔珏吃醋
大老远奔过来见到一群生机勃勃的年轻人,崔珏的心情一时挺复杂。
陈皎不知他的微妙,兴奋的跟他介绍方孝宣。
方孝宣上前行礼,道:“久闻崔别驾大名,今日得见,是方某之幸。”
崔珏跪坐于榻上,不动声色打量他。
那儿郎身量挺拔瘦削,五官也生得端正,眉清目秀的,因着出自官绅家庭,气质极佳,颇有文士风范。
色心不改!
崔珏有意刁难,似笑非笑问:“崔某在惠州有何大名?”
方孝宣不由得愣住,总不能说他活阎罗的名号如雷贯耳吧。
气氛顿时有些尴尬,陈皎忙打圆场道:“崔郎君说笑了,是故意逗阿齐玩儿呢。”
崔珏挑眉,“阿齐?”
方孝宣忙道:“是方某的小名。”
崔珏轻轻的“哦”了一声,目光把他上下扫了一圈。
啧,还挺熟络,都唤小名了。
方孝宣敏感地意识到这个男人不太好相与,主动退了回去。接着陈皎又一一介绍郭续和上官临等人。
从头到尾崔珏都挺冷淡的,给他们的第一印象皆是活阎罗的名号果真名不虚传,一张棺材脸,看人的时候跟戳冰窟窿似的不太好相与。
把新人介绍完后,崔珏有话要说,陈皎挥手,他们退了出去。
崔珏端起茶盏,指腹轻轻摩挲光滑盏壁,看向陈皎道:“这些人的来头九娘子可都查问清楚了?”
陈皎:“问清楚的。”当即把西山县跟方家的来往细说一番。
崔珏沉吟许久,方道:“九娘子到底年幼,不知人心险恶。你说方家在朝廷里有人,可曾想过把方孝宣安排在身边,那你的所作所为他都清楚。倘若捅到了朝廷里去,岂不是埋下隐患?”
陈皎摆手,“这茬儿我考虑过的,眼下我们干的皆是得罪官绅的事,如果方家拿方孝宣做饵,就得考虑他能不能在我手里活下来。
“那方家人极其聪慧,如果因着我陈九娘就把嫡亲的孙子舍出去,代价未免太大。
“且若我利用好方孝宣,有他做联系,日后方家朝廷里的人也能为州府所用,何乐而不为?”
崔珏浅浅抿了口茶,一针见血道:“方家舍出方孝宣,也是在为家族谋退路。
“日后淮安王若被朝廷清除,他们便可依靠朝廷;若朝廷混乱四分五裂,他们则可依靠淮安王。方家进退皆有路,九娘子可明白其中的道理?”
陈皎没有答话。
崔珏淡淡道:“用方孝宣等人可以,但得多留个心眼,以防他们投靠朝廷,出卖州府。”
陈皎盯着他看会儿,皱眉道:“崔郎君是不是对有官绅背景的人都充满着审视与敌意?”
崔珏嗤笑,“好端端的哪来的敌意?”
陈皎指向外头,“刚才你看方孝宣等人的眼神,老别扭了,人家一看你就是个刺头。”
崔珏无比淡定地反问:“我什么时候不像个刺头?”
陈皎:“……”
崔珏:“还是我平时看起来很容易引人亲近?”
陈皎:“……”
欸?
好像无法反驳。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陈皎被他噎得说不出话来。
崔珏转移话题道:“我过来之前曾去过魏县,替你收拾烂摊子。”
陈皎问:“那边现今情形如何?”
崔珏:“太平安稳。”
陈皎很是欣慰。
崔珏继续道:“御史台派了人来查王家之事,我把他打发走了。
“主公让我提醒九娘子,下次处理官绅之前谨慎行事,莫要再捅篓子到朝廷,回数多了,恐引起波澜,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陈皎点头应是。
崔珏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高冷又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