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恶女,只想造反 第82章

作者:闫桔 标签: 豪门世家 情有独钟 爽文 穿越重生

  他们对黑店兴致颇高,因为没有切身体会过那种恐惧。但更多的还是魏县接二连三的事迹,实在引人好奇。

  特别是有关陈九娘的事迹,一个女流之辈,把魏县搞得天翻地覆,人们不免猎奇。

  那青衫男子性情外向,嘴没停过,又从黑店扯到王家刨坟,说起何家女失踪奇案,听得众人津津有味。

  还有什么坐牢赚钱的法子,人们既稀奇又骂骂咧咧,算是开了眼界。

  余奉桢听得有趣,忍不住插话道:“你们魏县这么混乱吗?”

  青衫男子道:“谁知道呢,要知道以前但凡提到薛大善人,无不交口称赞,哪曾想背地里埋了这么多伤天害理之事。”

  “嗐,哪个地方不是如此呀?这世道,黑白不分,官商勾结比比皆是,谁不想捞钱?”

  “就是,苦的还是咱们平头百姓,不过这回魏县想来会干净许多了。”

  “这可说不准,现在父母官还没派下来,谁知道下来的人是什么东西,若又跟郑县令那般,谁说得清呢?”

  人们七嘴八舌议论。

  当天陈贤树跟余奉桢体验了一回住“黑店”的滋味,跟平常没什么两样。

  翌日他们又去了一回乡下,向一老儿问路,随口八卦了几句黑店的事。

  那老儿说道:“我听说了的,人面兽心呐,去年时疫,咱们村还受了薛大善人的接济,哪曾想背后全是卖人血的玩意儿,简直比那北方的胡人还禽兽!”

  余奉桢:“我沿途过来听说这边以前不大太平。”

  老儿摆手,“以前有山匪,上头派了兵来剿匪,有头没尾的,害得周边怨声载道。

  “这回九娘子下来可算干了漂亮事,据说山匪被一网打尽了,也难怪以往衙门不管事,原是官商勾结通了气儿的。”

  余奉桢故意问:“哪个九娘子啊?”

  老儿激动道:“你没听说过吗,淮安王府的陈九娘,可厉害了。”又道,“咱们村张二郎家的田地被王家霸占,还是她亲自下乡来给他们想法子讨回来的,村里都夸她是活菩萨!”

  余奉桢笑了起来,陈贤树半信半疑问:“老丈可莫要哄我,那般矜贵的人,怎么可能亲自下乡来?”

  老儿急道:“你还别不信,我亲眼见过,生得贼俊,年纪也不大,看着娇滴滴的。当时身边还跟着好几位官兵呢,还有一位婢女,黑壮黑壮的。”

  听他这般说,陈贤树这才信了。

  他们只是随便问问,不曾想陈九娘的口碑这般好。

  之后又去到县城,走访街巷,提及陈九娘,无不交口称赞。

  余奉桢只觉得微妙,先前担心士绅煽动百姓生乱,如今看来,当地士绅的名声被搞得臭名昭著,百姓提及无不破口大骂,哪里还会抱团生事?

  也难怪魏县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还没出岔子,中间的微妙之处值得观摩。

  吴应中得知他们前来,将其迎到官舍安顿。

  对于二人的考察,吴应中知无不言,有关衙门里的各种记录账簿皆呈给余奉桢他们看。

  不仅如此,还带他们看从士绅手里追缴而来的布匹粮食等物。

  余奉桢笑得合不拢嘴,因为这些东西算是意外得来的,倘若惠州每个县都有这种意外,那才叫高兴呢!

  实地考察的书信快马加鞭送回州府,呈递到陈恩手里,写了好几页。

  尽管先前崔珏已经说过,但听到余奉桢亲口夸赞,陈恩还是放心不少。

  此次剿匪官兵们立下大功,陈恩命崔珏把人员名单列上去论功行赏。

  崔珏心中高兴,让徐昭列名单,徐昭试探问:“我以后是不是有机会带兵了?”

  崔珏:“莫急,徐兄想要领兵,得让陈九娘找机会。”又道,“若有机会领兵,需得提拔自己人,收拢人心,为以后立足打下根基。”

  徐昭点头,“这得向九娘子学。”

  崔珏笑道:“开了个好头,以后惠州的机会多着呢,想来过不了多久,其他县也会跟着清理一遍。”

  徐昭满怀希望,“照魏县那么清理下去,惠州何愁不强?”

  崔珏:“只要把郑家压住,别让他们插手,这事便有盼头。”顿了顿,“主公多疑,以后我们行事需得谨慎,切莫让他察觉我们跟陈九娘走得太近,省得他打压。”

  徐昭:“文允所言甚是,只做纯臣。”

  崔珏:“至少表面上是这般。”

  徐昭似想起了什么,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陈九娘是儿郎就好了,她这般有才干,若有手段,日后极有可能承爵。”

  崔珏沉默了阵儿,“且看她怎么选,还得看她有没有那个野心。”

  徐昭:“那便等着看日后。”

  梨香院那边得了不少锦缎珠宝,是碧华堂管事送来的。

  许氏高兴得合不拢嘴,她拿起一支金钗,啧啧道:“我儿这般上进,往后咱们肯定要发大财。”

  陈皎笑眯眯地看着她摆弄那些首饰,没有跟她说她自己还有一个小金库,就存放在法华寺放贷,托崔珏给她办的。

  此次魏县之行她受了不少贿赂,怎么可能全部上交,总得留一条退路。

  许氏欢喜道:“我得多给阿英攒嫁妆,日后风风光光的出嫁。”

  陈皎:“……”

  出息!当富婆养小白脸不好吗?

  忽听外头传来马春的声音,原是四房听雨堂苏氏过来恭喜了。

  陈皎颇觉诧异,看向许氏,她道:“你不在府里的日子,我与四房走得近些。原因无他,苏氏没有子嗣傍身,这样的人没什么功利。她主动示好,想来也是筹谋自己的晚年有个安稳。”

  陈皎:“阿娘与她可合得来?”

  许氏点头,“能说上话,没有其他几房那般勾心斗角。”又道,“平日解解闷倒是挺不错的。”

  陈皎“嗯”了一声,“在府里少树敌总有好处。”

  那苏氏四十出头的年纪,无儿无女,性子也和软,是江南人。

  她在府里没有争的底气,故而行事低调,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陈皎很少见过她。

  许氏同她在偏厅说话,高展过来了一趟,说淮安王有事要商议。

  “商议”二字用得甚妙,算是对她才干的一种认可。

  陈皎去到碧华堂,主动交了陈恩当初给她的玉牌。不曾想便宜爹倒是大方起来了,说道:“阿英收着罢,日后还得继续用。”

  陈皎心中得意,却故意道:“这么重要的东西,爹就不怕儿拿着它胡作非为吗?”

  陈恩埋汰道:“就你一个小姑娘,还想令三军呐?你当老子手底下养的那帮东西不认人么?”

  陈皎抱怨道:“惠州的兵个个都跟土匪似的,叫不动。”

  陈恩叉腰道:“你能使唤得动徐昭,就很有一般本事了。他在中原可是悍将,让他听令与你,可不容易。”

  陈皎道:“儿给他画大饼,说只要他跟着爹混,日后定有一番大作为!”

  陈恩失笑,心情似乎还不错。

  陈皎动了心思,想借助魏县功绩打压郑家,继续道:“儿其实有一个想法,就是从徐都尉那里得来的。”

  陈恩跂坐到榻上,指了指她,“你稀奇古怪,有什么点子,说来听听。”

  陈皎严肃道:“徐都尉说他上过四十多回战场,想要活命得靠本事,光靠运气是不行的。”

  这话陈恩认同,点头道:“战场上刀剑无眼,没有一点真本事,还真不容易苟活。”

  陈皎背着手,“如此说来,军功比文绩更难挣,是这样吗?”

  陈恩没有反驳,显然是认可的。

  陈皎继续道:“儿曾听吴主记说过,现下咱们州府里选拔人才,全靠朝廷派下来的大中正评品论级,且特别注重家世背景。

  “倘若我有家世,哪怕品行一般无甚才干,因为能拼爹,入仕于我来说是不是极其容易?”

  陈恩:“有个士族爹给你拼,那也是人家会投胎。”

  陈皎:“万一没有爹拼,但自身才干了得,岂不就被埋没了?”

  陈恩不以为意,“这世间不公允的事何其之多,你若是生在北方,连命都没法保,哪还敢妄想发挥才能?”

  陈皎反问:“那爹可曾细想过,朝廷派到咱们惠州的大中正——听说是荥阳郑氏,由他们评选举荐的官员,郑姓家族的门生是不是已经布遍州府了?”

  这话戳到了陈恩的痛处,绿着脸没有吭声。

  陈皎像不懂看眼色似的,继续作死道:“何止是州府,只怕那朝廷高官,也早就被门阀世家霸占完了,哪还有他人的机会?

  “中正握在世家手里,由着他们去选官,只看门第高下,有爹拼的平步青云,没爹拼的只能在底下扑腾。纵使你满腹才华,也绝无上爬的机会,爹难道不觉得这有问题吗?

  “且先不论中正评品论级是否合理,我若有这个权力,举荐自己的门生理所应当。

  “今日这里是我的门生,明日那里是门生的门生,说到底,咱不都是一家人吗?

  “再往坏一点想,倘若这群人拧成一条绳来,做主子的岂不就成为了寡王,如何撼动得了他们?”

  陈恩:“……”

  继续保持沉默。

  陈皎火上浇油,严肃道:“爹,你不觉得可怕吗?州府如此,上头的朝廷也是如此。

  “他们官绅一体,氏族一体,大家都拧成一条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只要这群人愿意支持新来的主子,哪怕换了天,他们的日子也照样过,是不是这个道理?”

  陈恩看着她,心里头明白她所指何处,知道她还有下文,耐心道:“我儿有何见解?”

  陈皎:“不瞒爹,儿从徐都尉的战场论得到启发,生出了一个想法。

  “徐都尉说上战场的人需要真本事,那文官也得需要真本事才行,光凭家世背景就断定一个人的前程,实在不应该。”

  陈恩点头,“是这个道理,往日你爹我不过是个马贩子,一样能做到如今的家业。这便足以证明我陈恩不靠家世背景一样能成事。”

  陈皎附和道:“儿就是这个意思,现如今朝廷的中正已经不复当初,早就被世家大族给操控了,单靠中正评品论级弊端甚多。

  “一来靠他们举荐容易结党,现如今州府里的郑氏就是例子;二来对其他有才干而无人脉背景的士子不公允。

  “儿以为,爹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爬上来打断州府被郑家垄断的局面,扶植新兴势力为你所用。

  “这样你才是真正有话语权的家主,不怕底下的人抱团违背你的意愿。”

  这话陈恩表示认同,理了理宽大的袖口,“我儿说得甚有道理。”

  因为崔珏就是个活例子,一来他有心扶植手中刀,二来那小子也长出息,递根竹竿就晓得往上爬。

上一篇:御膳厨娘有读心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