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诗情
“一千斤?晒干后呢?”朱厚熜知道,湿的自然要重很多。
可是这破千斤了!千斤!
赵云惜沉吟:“玉米要剥皮,还有玉米棒子要去除,还要晒干,大概净玉米能有五六百斤?”
朱厚熜没忍住摸了摸绿皮,震惊不已:“五六百斤?净粒?”
赵云惜笃定点头。
这还是古代没有化肥,只能用普通的农家肥和草木灰,要不然产量还能翻。
就这,朱厚熜也高兴坏了。
“好好好!不错!不错!”朱厚熜抿了抿唇:“这个怎么吃?”
赵云惜懂了。
她上前挑玉米,嫩的炖排骨吃,做玉米饼饼吃,很快就做出来好几样。
“玉米晒干后,可以打成粗粒煮粥,也可以磨成面,做粥,做粗粮馒头也可以加进去……跟面的吃法一样多。”
朱厚熜觉得,面前这赵娘子说的话,是他听过最好听的。
“好!”
赵云惜微微一笑,垂眸侍立。
玉米果然香甜,独特的味道很快征服了嘉靖,他将桌上都要吃干净了,拍着圆滚滚的肚子,笑得满脸和气:“极好!极好!此乃神种!”
一想到这样好的东西,亩产五六百斤,他就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
他的千古一帝,好像真的触手可得了。
做皇帝的气运也至关重要。
“剩下的玉米,都拿来做种子!”
他已经开始想推广方案了,这样好的东西,要真正发到百姓手里,并不容易。
让谁来负责呢……
朱厚熜捏了捏眉心,好多人脸在眼前浮现,却被他否定了。
他满脸若有所思。
若此物做军粮……军粮……
朱厚熜眉眼低沉,静静地敲击着桌面。
*
玉米收完后,就该红薯了。
三番五次的震撼,让人心态都要麻木了。
第三回 。
朱厚熜已经很有经验了。
“你去做饭来吃。”他说。
赵云惜:?
她听话的先捡了红薯,又舀了一勺玉米面,打算做个玉米红薯糊涂,再炒个酸辣土豆丝,再做个土豆焖鸡,想了想,可能不够吃,再烤个红薯,烤个玉米、烤个土豆……
炸着也行……
放着一群人的面,赵云惜都快忙成小蜜蜂了。
她猜测,吃惯了山珍海味,珍馐美食,才会喜欢她做的农家菜。
第121章
……
赵云惜做好饭,叫张白圭和叶珣摆在桌上,在皇帝面前露露脸也是好的。
赵云惜捧着水盆,递给一旁伺候的女官,让她端去给嘉靖洗手。就算是洗手这么简单的活,在皇帝面前也有很多的规矩。
她伺候不来。
朱厚熜坐在农家小凳上抿茶,满脸坦然自若。他看似平静,却在打量着面前的一群人。
从低眉顺眼的赵夫人,到文采过人相貌出众的两个官员,还有黑炭江陵县侯。
他满脸若有所思。
赵云惜能感受到若有若无地打量,但她无所谓。皇帝对她评估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自处便是。
只要对方不露出獠牙,都没关系。
能被上位者评估能力,也是一种运气。
她想了,只要恭谨伺候着,她就没事。
谁知——
朱厚熜赐膳。
让他们跟着一起吃。
赵云惜很想揉揉鼻子,但有些不敢动,只柔顺地垂眸谢恩,在最末尾落座。
糟糕,跟皇帝吃饭,真的会胃疼。
桌上的餐食很丰盛,都是神种做的,看起来新鲜。边上还摆着酒坛,不管嘉靖喝不喝酒,她得备着。
一旁的太监执壶,给众人倒上酒。
朱厚熜吃着桌上形态各异的饭菜,甚至怕凉,还在下面架了小炭炉。
他捏着酒杯,晃动杯中清澈的酒液,轻笑着道:“此番良种窖藏,明年这一片地都给你们种,争取十年内,能推广此神种。”
张白圭听见训话,便站起身来,恭敬回:“承蒙皇上厚爱,微臣定不负皇恩,好生督管神种种植。”
朱厚熜执壶,亲自给几人满上酒,笑意满满:“你们都是我大明朝的栋梁之才,朕能得此神种,是上天之幸。”
他满饮杯中酒,只觉得畅快。
赵云惜一直屏息凝神,这可是皇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最重要的是,掌握着全家的生死大权,自然得尽心竭力陪侍。
熟悉的炸红薯条,还撒上了甘梅粉,赵云惜很喜欢吃,偷偷地多夹了一根。
然而被眼尖的朱厚熜瞧见了,便也跟着尝尝,顿时眼睛亮了,真好吃啊。
他还劝拘谨的几人:“都是家宴,别拘着,如常吃便是。”
他吃好了,把筷子一放,片刻后,几人便也跟着放下筷子。
朱厚熜又拿起筷子。
没忍住又吃了一口甘梅薯条,酸酸甜甜软软糯糯,真的很好吃。
可惜这是他大明稳定的根基,不能拿进宫去,时常品尝。
百姓只要有口饭吃,就不会造反。
但如今天气愈发冷起来,若不在几年内将神种推行,怕是……不好说。
朱厚熜又放下筷子,看了一眼桌上被吃干净的盘子,笑了笑。
他都爱吃。
百姓定然也爱吃。
而且做法简单,本味就已经很好了。
朱厚熜眉眼微抬,对上王朝晖的笑脸,很是温柔地对他笑了笑。
王朝晖顿时激动起来。
*
花下,深夜。
顾琢光正在算账本,翘着尾指,小手拨弄得十分利索。
张白圭坐在她身侧,正慢条斯理地捧着书看。
二人并不言语,一个花下月貌,一个清贵摄人,这样并肩垂眸,各自忙碌,却分外融洽和谐。
张白圭看累了,便合上书,摩挲着书封,侧眸看向妻子。
她神态专注,伶俐又沉醉。
张白圭眉眼一顿。
近来忙着秋收的事,和琢光鲜少亲近,他伸手握住那细白的手,眉眼如初:“琢光,我服侍你洗漱。”
顾琢光瞬间红了耳根,娇嗔地推了他一把,轻声道:“好,睡吧。”
她如今肚腹越发大了,实在笨拙得厉害,行动不便,无法弯腰。
能有相公帮衬着,自然是方便许多。
睡下前,她小声地咬耳朵:“要找奶娘吗?我害怕喂奶……”
张白圭轻笑:“我家底单薄,素来没有这样的例子。”见琢光神情黯淡,便安抚她:“别着急,听我说完,因为我家没这例子,故而我去信给顾家,让他们帮着寻摸两个奶娘一个嬷嬷,帮着我们带孩子,这样就不会手忙脚乱,累着你了。”
“大夫也请好了,托王朝晖请的,是京中的名医,专看妇科儿科来着。”
张白圭将她搂在怀里,小心地避开硕大的肚腹,温和道:“你放心,有什么事,我们就已经考虑好了,若有不周到的地方,你尽管提便是,娘说,女子生孩子时,对身体和心理的伤害很大,让我务必把你照看好了。”
在他不疾不徐的清朗男音中,顾琢光闭上眼睛缓缓睡去,唇角还挂着愉悦的笑意。
秋风瑟瑟,树叶飘零,寒意乍起,枝头的柿子有些想红了。
而此时。
顾琢光快生了。
上一篇: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