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盘菜 第77章

作者:爱独酌 标签: 升级流 市井生活 日常 穿越重生

  香茅道:“月琴姐姐的娘只怕还没处理明白那一摊子,我这就去先把这事儿说了。”

  香茅走了金铃又叫来田亩这个稳重的叫他安排人过俩日跟自己出门去看房子地,然后又去找莳萝道:“咱们账上留出平日要用的银子还能动多少?这次真的要买地了。”

  莳萝翻着账本子头都不抬的道:“尽管买,管够的,咱们从过年到现在进账不少又没什么大头花用攒了好些,还有好些人送了不少定金来要货。”

  最近是个尴尬的季节,地里的东西没长出来库房里又卖了个干净,所以金铃铛底下那些小生意人缺货缺的厉害,有些早早的就拿银子下定来排队,就等着有了好的先到手。

  说到这个金铃也没法,本来还能支应个几天,但是冯太太给介绍的那几个人一下子又拉走好些东西,如今只能可着劲卖各种丸子什么的,那个素的还能做出几样来。

  随着丸子的热卖绿豆粉丝也卖的多了,那些人把丸子跟粉丝要了货回去一大锅煮出来一碗碗卖的特别好,要不是有丸子顶着金铃真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现在连萝卜干都紧俏了,那玩意放丸子里汤里也好。

  而且因为金铃粉丝拿货拿的多,今年好些人都准备多种绿豆,金铃算是凭借一己之力把绿豆给搞畅销了,以前绿豆粉没有现在这么好卖。

  绿豆粉又叫银丝缕价格一向不低,酒楼里简直是做出了花,凡是有这个的菜都贵的很,金铃一个丸子汤一下子叫这银丝缕变得大众了起来,这东西的价格都回归正常了。

  正忙着迷迭拿着一封信进来:“姑娘,刘家二小姐送了一封信过来。”

  金铃接过信打开一看大吃一惊,原来刘小姐的父亲虽然只是个看粮库的小官但是对于朝廷各种农事方面的邸报很是关注,刘小姐也偶尔跟着看一看,今天特意送了一封信来是因为朝廷远航出海的船队回来了。

  这次朝廷的船队走的很远所以带回来的各样东西也多,其中各样种子更是五花八门,刘小姐看见一样朝廷要推广的东西很不错就专门写信给金铃。

  金铃一看描叙,这不就是红薯嘛,立刻高兴的站起来问:“她派来送信的人可走没走?”

  “还在那里等着,看姑娘有没有话说。”

  “自然是有的,你打点一份好吃的给刘小姐带去,来的人也给一份好礼,再叫她等一等,我写一封回信。”

第125章 买地

  金铃第一次发现着这朝廷有点能耐,早听说当今帝王喜欢开疆扩土没事爱惦记邻居的玩意,结果这就出成绩了,红薯都叫他们弄回来了,而且它在这个世界的新名字还是番薯。

  番邦来的物种都有个番字,没毛病很合理。

  金铃赶紧回信一封说不日就要去拜访,番薯都有了别的东西想必也不是很遥远,本朝的造船技术一向很好,这位帝王上位后更是好上加好,因为这位喜欢外面的世界。

  就算不能自己去也要派兵派船出去,之前金铃还听说他为了邻国的一种美酒发动了战争,反正是个很野的帝王。

  能养成这种性子据说跟先帝脱不开关系,因为先帝溺爱的太厉害,那是要星星不给月亮,这么溺爱还没养出个废物那基因是真的好。

  金铃处理了手上的事儿后就带着一大群人去看地看房子,田亩已经早早的从陆太太那里请了她手下的一个人,之前就是这位帮着陆太太跑腿的。

  他带着众人先是去看了地,卖地的人家好像是因为家里孩子不争气欠了一笔大的,所以这次要卖八百亩地,这个数量不算少了,现代一个农场也就这个大小。

  金铃提前问过说是这家人很是有些家业,这八百亩还只是他们家的一部分,不过子孙后代弄到连地都守不住也是太败家了些,古人一般凑钱没有先卖地的,这是没办法了放到最后才卖的家当。

  听说这家人还卖了庄子,这八百亩地的位置有点远了所以才拖到现在,今日来的是一个管事负责这事儿,他对金铃道;

  “姑娘别看这里距离金陵城看着远,其实也算好的了,咱们金陵城贵人多这个位置对于咱们这些人家真不错了,要不是主家实在没有办法也是舍不得卖的,前些日子来了好些人想零散着买家里都没同意,只说要找个体面的买主。”

  金铃心道,你家主人都到这份上了还讲究这么多,卖给谁不是卖还非得找个体面的,怨不得败家,尽讲究些不该讲究的东西。

  “每亩地作价几何?”

  管事道:“每亩地七两银子,都是种熟了的好地。”

  一亩地七两八百亩就是5600两银子,这真的不便宜,金铃觉的她买不起,那点银子还指望买个小庄子呢。

  于是直接摇头:“太贵了,我怕是买不起。”又对旁边陆家的那个人道:“咱们去看四百亩的那个吧。”

  那管家伺候的主家都是爱面子的,从不愿意面上落后于人,所以来往的也是一路货色,这管家见金铃直接就说买不起震惊的不行,这也太不委婉了,一点不嫌弃丢人。

  他主家就是刀子架在脖子上了也说不出这样的话,最近家里都那样了主家们的吃穿排场一点不减,眼见金铃扭头就要走管家赶紧叫住,这跟自家人性子差的有些多不敢言语耽误。

  “姑娘且慢,您再看一看,这八百亩地就是佃户

  都是用熟了的,您买下来什么心不用操立刻就能有收成。”

  就算嫌贵也砍一砍价呀,怎么就说走就走的,管事就没见过变脸这么快的。

  其实金铃还是觉得太多,这都买下来她手头的银子就不剩什么了,她还想要庄子,再说买这么多地她要干嘛呢?这年头种地可养不活人赚不来钱。

  就算地里收成再好也没她做生意赚的多,她买些够养活自己一院子人吃食的土地就行了,没必要买这么多给自己压力。

  眼看拦不住金铃要走管事也着急了,这几天看地的人这么多但是符合主家要求的就这一个,其他那些零零散散的人来买主家不愿意卖,嫌传出去丢人不说分散开也不好弄,目前想找个买主也不容易。

  别看高门大户那么多一个个看着都是有钱的,但是一下子几千两拿出来买地真不是小数目,大户人家也痛快不了,而且金陵城的地价实在比别处高太多,好多人宁愿把地买在别处,反正又不用自己去种。

  也就这姑娘做生意需要就近的土地,来之前他也打听清楚买家的情况了,这是个需要土地离自己近点的买主,不像那些大户人家完全依靠佃户年底送一回收成就完了。

  “姑娘还请留步,若是您觉着价格不合适咱们还能再谈,难得我们家的地都是连成一片的,若是零散着买只怕不好打理,您看一亩六两如何?”

  金铃摇头:“不如何,四两我就都要了,你们家这也不是上等田,不过是一般的。”田亩刚才一来就四处看了看,这里的地其实还可以,但是也没到特别好的程度。

  那管事听她砍的狠顿时愁眉苦脸,又说了好些好话但是金铃完全不为所动,管事不由心里暗骂,本以为来个面嫩的女孩子好说话能轻易高价脱手了,这年纪的女孩哪有不爱听奉承不要面子的,结果就遇上个不讲究的。

  “姑娘,六两真的不少了,除了这些地那边还有几间看地的房子也都给你如何?”

  金铃还是摇头,那几间房子都是给佃户住的不值什么,她随手都能再盖起来几间新的:“那房子有没有都无所谓,你还是便宜些实惠,我一次性买这许多难道还不能给个好价?”

  “姑娘,瞧你说的,别的物什买多了便宜些是常有,可谁家土地还能买多了便宜,没有这样的事儿。”

  俩人说不拢金铃又要走,管事的这下没办法了,怎么一言不合就又要抬脚走,这也算大买卖就不能多商量商量?

  “姑娘,四两一亩地是万万不能的,五两我倒是能回去问一问,姑娘也别急着在别家下定,我这就回去给主人家说话,一俩天就给您消息回话。”

  金铃这才点头,还是一脸冷淡:“你尽快给我消息,不过我遇见好的你这边我也就算了。”说着又带人去看别处的。

  又走了几家发现还是这八百亩的好,因为别处的都是良田、下等田、砂石地或是山地掺杂着的,这八百亩因为主人家以前厉害倒是没有特别差的,基本都是立刻可以拿来种的田。

  金铃这边还在看那边管事回去跟主人家说了金铃砍价的事儿主人初时还有些犹豫,毕竟五两真的有些低了,但是这样的大买主也少见,他们如今又急缺银子。

  “前儿不是还有一个张家的来问?那边如何说?”

  管事苦着脸弯着腰抱怨:“那是不顶事的,张家的人非说跟咱们家祖上沾亲带故连这个价儿都给不出来,恨不得咱们半卖半送才好,还有个王家更是看咱们家败落些想以势压人白拿去呢。”

  “大爷还不如赶紧卖给这个,这个至少是正经愿意拿银子买的,只要您同意了那边现银子也就掏出来了,咱们熟悉的这些人家只怕就是买了也一时半刻难以拿钱来。”

  这管事对于这些来往的人家心里看的明白,别看出去提起来一个个都是好人家,但是家里正经现银子有几个还不好说呢,而且大户人家这样多的一笔钱拿出来总得上上下下几个房主子都同意才能成,哪有外面的人干脆利落。

  主人家听了他的话一想也是这个道理,要说有钱还是那些做生意的有钱,他们这样的人家也不怕那边作怪,要是卖给一样的人家可真就不好说了。

  “算了,就这个价卖了吧,你亲自去丈量交接清楚把银子拿回来,谁让家里现在就缺这些呢。”

  管事的见主人松口赶紧就派人去送消息,又请了衙门负责土地的人一起来交割,一次弄完他也不用日日往外跑了。

  金铃得到消息也赶紧叫了一个常年做这些人事的人过去帮着看文书收地什么的,俩边都想赶紧做成所以交割的也快,一日也就弄完了。

  最后管事还对金铃道:“姑娘也是赶上好的了,我家里这八百亩连一亩下等田都没有,全是种熟了的好地,当初家里老太爷在的时候规整的这一片,当初还有百来亩不好的如今也都好了。”

  说着也伤感了起来,这才多少年这地就不是自己家的了,当初老太爷在的时候他还小,就记得老太爷是个爱地的,见不得地里一点不好,雇人一点点打理到如今的模样,要知道土地伺候的好不好也是肉眼可见的。

  金铃如今这样的价格拿到这一片高兴的很,看这位老管事如此难过也安慰起来:“听说你主人家还有良田千亩,如今不过是一时的难关,过去就好了,这地到了我的手上我也不会辜负,一定叫人打理妥当。

  管事勉强支应了几句就带着人回去了,一路心里叹息道,家里后辈不争气的厉害,但凡家里小辈能有这姑娘的本事也不至于让他觉得无望,以后只怕还要舍弃些家业。

  金铃接手后就留下田亩在这里处理,地虽然到手了但是还得找人赶紧耕种,以前的佃户行不行都要赶紧一一见过,还要再起几间新屋子留人照看,另外还要安排好种什么。

  这么多的地每年的税也不少,不求挣多少至少不能赔本了还自己另外搭税银进去,那就真是惹人笑话了,至少也要把家里的嚼用和给官府的税钱种出来。

  金铃回去后先是送了一份厚礼去陆太太家感谢她这个中间人,跟着办事的几个也要送一份礼感谢一番,弄完这些她又忙忙的去刘小姐那里拜访,朝廷要推新粮也不知金陵城这里有没有分一二粮种过来。

第126章 各样准备

  刘家二小姐刘觅得知金铃要过来就在府里小厅摆了一小桌,金铃带人到的时候她正安排丫头拿好酒来,一抬头金铃已经满面笑容的进来了。

  “好妹妹,可是给我准备的好酒?正好我下酒菜也带来了。”说着就拿出带来的好礼,全是些金铃铛的好菜。

  刘觅看见其中一坛子彷佛是手撕碎兔子肉就赶紧叫丫头打开封口,倒出来果然是,喜欢道:“这东西叫我想的很,这俩个月总是买不着,家里之前备下的几坛子也叫父亲拿去吃了个精光。”

  “别急,今年兔子养的多想来够吃,今日我也给你带了好几坛子来,能先吃一阵子了。”

  刘觅捂嘴笑道:“那几坛子只怕现在已经进了我父亲的屋子,他最爱那个,一个人边吃边喝一日一坛子就没了,以前还爱请同僚来一起吃喝,后来你家兔子紧俏他就自己吃独食了。”

  金铃跟刘觅吃了饭说了一阵话又去看了看她的屋子,刘觅的屋里布置的很不错一看就是用心了的,金铃发现这些但凡能被称为小姐的姑娘审美都有一套,不管是衣裙的配色还是屋里的摆设都有属于她们自己性格的特色。

  刘觅这屋里就很阔朗,家具大开大合走大气风,最后俩人坐在屋里的大桌案前刘觅给金铃找来了这几天的邸报。

  “拿去看吧,我想着你做吃食应该对这些东西有兴趣,没想到你都亲自来了。”

  “主要是你文采好,你信里写的番薯我一看就知是好吃的,所以想

  着来问一问咱们这里可有种子,到时候给铺子里再添几样好吃的,我心里做法都有好几样了。”

  刘觅不懂她怎么就这么看好这东西:“瞧着这图样也不好看,跟个大豆子一般,你怎么就知道一定好吃了?”

  “感觉,我作为一个做吃食生意掌柜的感觉,肯定不会错。”

  “希望你感觉是对的,我也想吃点新鲜的,那咱们就等着吧,今年是不行了,朝廷育种一年最快也要明年才能见到,等种出来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凡是新粮种朝廷都要自己先在皇庄育种看情况的。

  金铃也明白这个道理,又展开另一张邸报来看试图找到辣椒的踪迹,金铃印象里红薯跟辣椒的祖籍好像离得都不是很远,既然红薯都漂洋过海的来了,那么辣椒也有可能来了,结果翻遍了邸报也没找见。

  她总觉得这个世界跟自己以前的世界应该差不离,那么世界地图应该也差的不多,这些物种既然进来一个那么其它的应该也快了。

  而且这个世界的走势好像更快一点,毕竟这个帝王这么喜欢海运,按照这个出海频率物种丰富起来也快的很,要知道本朝的海运发达也会带动周边国家的海运,人人航海世界发展进程自然加快。

  刘觅见她翻邸报对各样物种感兴趣就道:“其实京城每年都有各处来的商队拿来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你以后有机会可以去京城看看,说不定有你感兴趣的。”

  金铃点头,说不定辣椒早就来了但是被当做观赏植物呢?就比如西红柿,这东西以前在各国都是花,她是得抽空亲自去京城瞧一瞧见一见世面说不定能有新发现。

  俩人又说了一阵子话金铃才心满意足的离开,路上满脑子都是秘鲁那地方,因为土豆玉米都是那的,这俩样金铃都爱吃,希望朝廷的大船能走的远一些,那边的人也赶紧带着土豆玉米过来。

  从刘觅这里出来金铃又开始忙碌,她准备给铺子里上个凉皮,这东西其实这里本来就有,不过算是有钱人家的小吃,会的厨子其实不少,但是因为用料奢侈普通人是不常见的。

  凉皮得用小麦磨面做,米皮则是大米磨面做,这俩样都是细粮,等闲人吃都吃不起,做成凉皮米皮就更奢侈了,不过金铃觉得市场还是很有潜力的,她对金陵城的有钱人有信心。

  这东西就是卖的再贵也贵不过那些同样米面做的点心,点心铺子都能那么红火她的凉皮该更受欢迎才是,而且这东西不受季节限制,以后铺子里也能多个四季都能卖的吃食。

  想到这里她一下子觉得那八百亩地没白买,以后大米小麦多多的种,据说金陵城的气候这俩样都还长得不错,不过今年这原材料得自己买。

  于是叫来春雪让她去采买这些,最近菜都没长起来也就春雪闲一点。

  “你带着你娘一起去,多跑几个粮铺子看谁家能便宜些,咱们要的米面多。”

  春雪见她突然要买这么多的细粮就问:“可是要做什么新的吃食?”

  “自然有新的,而且今年点心怕是也少不了,所以米面得多多的买,你娘是个采买的好手,你跟着一起去也学一学以后也跟外头打交道,总叫你管些菜可不是屈才了。”

  春雪立刻笑着答应,姑娘既然这样说那自己以后只怕前途更好了,姑娘是言出必行的。

  刚把春雪打发走香茅又进来道:“南边的汤大爷来了,姑娘现在要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