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第209章

作者:九沓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安禄山是如是给自己壮胆的,但是心底最深处是有疑虑的。

  长安又重新回到那无能的李隆基手里?

  文武百官振奋。

  自长安被逆贼攻陷,皇帝逃跑,百姓流离失所之后,文武百官看天幕皆有揪心之感。

  那是长安,那是他们的京都,那是他们日日夜夜生活的地方。

  朝鼓而起,暮钟而息,他们奉为信仰的地方朝夕见溃散。

  这怎能不令人痛心疾首?

  现在,长安回来了!

  他们的信仰就都还在。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整颗心都变得轻盈起来。

  他们甚至在讨论天幕里最开始出现的那两个人是谁。

  宇文融傻了吧唧:“最开始出现的那两人,是陛下和太子吧?”

  李林甫看了宇文融一眼,为傻子解释:“不错,天幕说,此时陛下已成太上皇。”

  萧嵩感于父子二人之间的深情:“陛下将黄袍亲自加于太子之身,想必是认可太子的地位吧。”

  韩休满意点了点头,难得跟萧嵩搭话:“太子拒不接受这衣袍,想必心中更想将皇位还给陛下的吧?”

  张九龄看到天幕,不疑有他,感叹:“真是一幅感人的父慈子孝的画面啊!”

  【“自马嵬请留,灵武劝进,及今成功,圣上思恋晨昏,请速还京以就孝养。”】

  【李隆基回到长安,这个他曾经为了活命而弃之不顾的京都。短短的时间内,他和李亨的身份就调转了个。走之前,他是皇帝,走之后,皇帝变成了李亨,他成了手无实权,该安享晚年的太上皇。】

  【李亨早早就算着时候,过来接李隆基,尽管这个时候的李亨是皇帝,但是他脱去了龙袍,穿上了紫色衣服,就好像皇帝还是李隆基,而他,仅仅是李隆基的儿子一般。李亨表示,现在长安回来了,皇位也该重新还给李隆基。】

  【李隆基坚决不接受:“天数、人心皆归于汝,使朕得保养余齿,汝之孝也!”天命和人心都在你身上,你能让我保全余年,已经是你非常孝顺了!】

  【真是一副父慈子孝的画面啊。】

  李隆基感觉不太对劲。

  天幕的语气不太对劲。

  的确,这画面是父慈子孝,但是天幕最后一句,怎么听都带着一些讽刺的意味,是还发生了什么吗?

  【这样看,的确,两个人看起来感情真挚,关系极好。但是不要忘记这两个人都是做戏的也一把好手。不要忽视李隆基身边的那群禁军。】

  【如果把时间回溯到一个时辰之前,把地点放在距离长安几百里的扶风,我们可以看到李隆基的禁军,他们手上的兵器被全数上缴,六百多个禁军,不仅仅被拿走了武器,更是被三千精兵给替代了。三千精兵以迎接李隆基回长安为由,代替了这六百禁军的位置,将李隆基团团围住了。】

  【这三千精兵是谁派来的呢?唐肃宗李亨。】

  【李亨是什么时候来跟李隆基上演这场父慈子孝的大戏呢?就是在确保这跟随李隆基的六百禁军毫无作战能力之后。很明显,李亨他担心李隆基威胁到自己的安全。直至李隆基真正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他才放心和李隆基团聚。】

  【这回,李隆基是真正开始了他安享晚年的生活了。】

  李隆基自嘲一笑。

  安享晚年?

  安享?

  究竟哪里安,又是哪里享?

  他之看到父慈子孝画面背后那涌动的野心和小心。

  一个野心勃勃的帝王,和一个只能在新帝王手下讨生活的老人。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李隆基回到了兴庆宫,这里“池苑皆依旧”,看芙蓉的时候,李隆基想起了杨贵妃的面容,看杨柳的时候,李隆基想起了杨贵妃的一双柳叶眉。】

  天幕之中传来凄婉动人的曲调。

  湖边,亭子里,书桌边,昏昏灯影下,处处都是李隆基和杨贵妃的身影。

  彼时他们不知长安不曾沦陷,那时没有战火,那时没有新帝,那时的皇帝满身权威,他有心腹大臣,满朝文武皆为他所用,他有最宠爱的贵妃,为博贵妃一笑他可以用最快的马,运来最鲜甜的荔枝。

  而如今,处处都是贵妃的影子,可处处不见贵妃。

  旧时帝王依旧在,可他白发苍苍,佝偻肩膀,他没有心腹大臣,朝廷成了新帝的天下,他没有最宠爱的贵妃,那荔枝,也只能在梦里回忆味道。

  那一帧帧的幻影像是夜晚的湖面上的月,一触即碎,又如飞过青鸟的蓝天,鸟飞过了,便一点痕迹都没有了。

  李隆基在怀念杨贵妃。

  李隆基在怀念那个他一手缔造的开元盛世。

  李隆基在怀念那个意气风发说一不二的自己。

  时光易逝,年岁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东西,就连盛世都回不来了。

  李隆基只想找回他的贵妃。

  当时在马嵬坡,他的贵妃被吊死后匆匆下葬,现在长安回来了,他的贵妃也该回家了。

  她属于长安。

  至少,至少应该给她一个坟茔。

  年迈的李隆基知道,他如今需要仰仗儿子的鼻息而活了。

  从进长安那一日,从他的六百侍卫被三千精兵卸了武器的那一刻,他就明白了。

  但,这是他的贵妃啊。

  李隆基想抓住和贵妃有关的一切。

  好像借此就能抓住那已经流走的岁月一般。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所以入长安后,一向老实本分的李隆基最终还是跟自己的儿子开口了,他想重新安葬杨贵妃。】

  【可这小小的愿望,也是注定无法实现的。】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突然有事,发的比较迟,明天多写点

第94章 (视频) “此恨绵绵无绝期”(李隆基之死)

  【“龙武将士诛国忠, 以其负国兆乱,今改葬故妃,恐将士疑惧, 葬礼未可行。”】

  【李隆基想为杨贵妃建个坟茔,这事李亨是没说什么反对的话,但是他手下说的话已经很好的反应了李亨的态度。】

  【杨国忠和杨贵妃先后死去, 他们是作为奸臣和妖妃死去的。而李亨命运的转折点却恰恰就是这里。李隆基现在想给杨贵妃重新立碑, 这是想给杨贵妃翻案?如果杨贵妃能成功翻案, 那么和杨贵妃同时死掉的杨国忠呢?】

  【尽管现在的李隆基已经卸去了一身的权力, 安分做太上皇颐养天年,但是他始终是曾经的皇帝,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扣上政治符号。没有人关心李隆基是不是真的思念杨玉环, 也没有人会在意杨玉环她究竟需不需要有一个体面的坟茔。所有人只关心李隆基是否想重现当这个皇帝。】

  【李隆基无法, 只能偷偷拍了一个宦官前去马嵬坡。他想把杨玉环的尸体给带回来,体面些下葬。】

  【可李隆基这个愿望也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李隆基连杨贵妃的尸体都没有找到。】

  [只能说,杨玉环也不想被他找到吧。]

  [当时狠心让杨贵妃去死, 现在开始假惺惺了。]

  [马嵬坡也是李隆基无奈之举吧,只能说他还是一个政客, 最知道什么选择能最大有利于自己。]

  [只是可怜杨玉环了, 被李隆基抢走, 等待她的是死亡的命运。]

  后宫众人唏嘘。

  “居然连为杨贵妃安葬都做不到了。”

  赵丽妃看着天幕摇头。

  这很难把天幕里描述的人和现在的李隆基放在一起。

  两个人的差距实在是太大太大。

  武惠妃倒是没什么意外的。

  天幕里李三郎的结局都是他儿子李亨一手安排的。

  他们父子俩没什么别的地方相似, 就这猜忌之心, 一个比一个厉害。

  也不知道他们日后会如何相处。

  赵丽妃脑洞大开:“既然杨贵妃的尸体没有找到, 会不会是她找了办法逃跑了?她还活着?”

  武惠妃思考着赵丽妃的这个想法:“基本没这个可能。当时那些禁军不可能不验明杨玉环的身份, 且退一步来说, 禁军就是没有验明身份, 那杨玉环没死这件事,李三郎肯定是知情的,他既知情,又怎么会偷偷派人去寻他的尸体。”

  王皇后叹了口气:“战乱,饥荒,没有粮食,加上当时情况紧急,可能没将杨贵妃深埋,被野狗野狼刨出来也是有可能的。”

  赵丽妃彻底蔫吧了。

  好吧,杨玉环她大抵是真的死了。

  【李隆基派去的小宦官没有找到杨玉环,埋葬杨玉环的地方仅仅剩下一个香囊。】

  【不光当时的李隆基不愿意相信杨玉环没有死,就是现在的人也不愿意相信杨玉环就这样死了。最广泛流传的一种说法是,杨玉环她东渡日本去了。甚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有一个日本女明星以杨贵妃的后裔自称。】

  【但杨玉环没有死,而是去了日本的这个说法,也只是一种不忍打碎美好事物的幻想了。当时是乱世,首先一个极为貌美的女人要躲避各方战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其次当时的航海能力并不是那么发达。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尚且经过了多次失败,历时整整十一年,杨玉环手无缚鸡之力,且没有任何条件支持,她怎么能成功东渡日本呢?】

  【只拿到杨玉环香囊的李隆基心中思念更甚了。】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上一篇:重生七零再高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