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穿书文艺杠精 第128章

作者:洛水伽楠 标签: 系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宋知南冷笑道:“不跟女斗还天天挑事?斗不过就说这句话,你们自己不觉得可笑吗?”

  杠精值40。

  于蓝接道:“李长胜屡战屡败,还总来挑战,你以后别叫长胜了,叫长败吧。”

  宋知南笑着说:“批准了,就叫他李长败。”

  大家插科打诨,嘻嘻哈哈。

  孟金秋拿着一本杂志进来了,他神情激动地看着宋知南,想搭话又在犹豫。

  宋知南问道:“孟金秋,你的文章发表了?”

  孟金秋用力点头:“嗯。”

  大家嗷地一声冲上去抢杂志。

  孟金秋郑重道谢:“宋同学,谢谢你的指点。”

  “不客气,孟同学,你继续努力。”

  继赵清波和孟金秋之后,陆续有同学发表作品,一般都是小小说、散文这样的豆腐块。

  像宋知南这样一上来就敢投中长篇的没有。

  之后几天,宋知南是喜讯连连。

  《女人就是太阳》在《燕京文艺》上顺利刊登,之后《九月》也刊登了她的《女人的风格》,不过要分三期连载。《现代》刊登了她的《男人的孽债》。

  三篇小说共获得稿费1000元,之后各家杂志争相转载,转载也有稿费,宋知南又赚了第二笔稿费,她的稿费收入已突破1500元,相当于普通工人3年的收入。

  大家都羡慕麻了。

  魏秋月和张小凤提醒宋知南,一定把要钱藏好,这么一大笔钱实在让人不放心。

  张小凤催着宋知南去银行存钱:“快去存吧,要换了我都睡不好觉。”

  “行,我今天就去存。”

  河西大学的学生争相传看这几篇小说,书报亭的杂志刚摆上架就被人一抢而空。

  女生们比较喜欢《女人的风格》,有当插队经历的对《男人的孽债》更有共鸣。

  校园里到处都有人在谈论这篇小说。

  “这个女主角是不是太刻薄太好斗了?从没见过这样的女主角。”

  “这样才新颖,以前的那些都看腻了。天天讲无私奉献,女主角苦得跟黄连似的。”

  “可是她对里面的男人太无情了,我都替那些男人心疼。”

  ……

  杂志社寄来了两麻袋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

  写信的多是女读者。

  “看了你的《他的家,她的冢》后我哭了好久,我以前心里苦,但不知道为什么苦,更不知道跟谁诉说。现在我知道了我的苦是因为我父母偏心。我本来打算以后要更努力工作赚钱,加倍孝顺他们,让他们看到我的好。看了你的小说后,我不想这么做了。我要为我自己打算。我决定搬出去住,我决定要去参加高考,我要圆我的大学梦,我不想再做谁的耗材。”

  “宋同志你好,我在《杂文周刊》上看到了你的文章,你骂得真是酣畅淋漓,入木三分。我分别把那两篇文章拿给我爸妈看,我爸妈非常生气,因为你戳到他们的肺管子上了。”

  “宋同志,我不赞同你的观点和看法,我觉得你骂父母骂得太狠了,他们也不容易……”

  ……

  很多老师对于宋知南这个大辩论家也更加宽容了。作家嘛,这种性格很正常。没有个性能当作家吗?

  宋知南再质疑某些老师时,他们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还有的老师问宋知南:“宋同学,你是对我的课有什么意见吗?为什么不杠我?”

  宋知南:“老师,你的意见我都赞同啊,我也不是谁都杠的。”

  “哦哦,原来如此。”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宋知南的名声更上一层楼,自然而然地也引起了一些评论家的注意。

  很快,那些不善创作只擅长批评的批评家们开始大肆批评宋知南。

  首都非知名作家、著名喷子赵远打响了批判宋知南的第一枪:《女人的风格?我看到的是大女人主义》。

  河西省这边也有人遥相呼应,叶致秋一口气写了两篇评论:《要有女人的风格,你首先得是个女人》和《男人的孽债,女人的偏见》。

  叶致秋痛心疾首地写道:“《女人的风格》里充满了大运动中红x兵的那种极端好斗的思想,她塑造了一个让人十分不适的女主角。

  唐知北此人自私强势、刻薄绝情,不孝顺父母,不团结同事,所到之处,硝烟弥漫。从她的身上,我看不到一点我国女子的传统美好品德。

  不,我心目中的女孩子绝对不应该是这样的。她们应该是文静娴雅的,是温婉柔顺的,是美好善良的,而不应该如此粗俗无礼、凶悍好斗。”

  各大报纸杂志一看有人要骂战,他们生怕事情不够大,纷纷去推波助澜,把事情搞得更大。

  周日早上,于蓝王琳从食堂吃完早饭后,气呼呼地跑进宿舍嚷道:“大家快看,有人在报纸上骂老四。”

  宋知南翻开报纸一看,好家伙,这个周末的娱乐有了,就是骂人。她们原计划去爬山的,现在只能取消了。

  宋知南说道:“姐妹们,爬山活动取消,我要写文章骂人,你们去吧。”

  大家仗义地说道:“我们也不去了。你尽管写,我们给你搞好后勤。”

  做为班长的于蓝开始给大家分派工作:“招云和欣然,你俩帮老四校对修改;老大和小凤,今天我出钱出粮票请客,你俩去学校外面的饭店订四菜一汤;清波,你跟我去搜集买报纸和杂志,回来帮老四整理一下。”

  大家齐商量一会儿,决定慷慨解囊,集资请客。

  于蓝说完就带着赵清波去买报纸和杂志,魏秋月和张小凤也跟着出去,马招云和谢欣然收拾书桌,铺开稿纸,把钢笔吸饱墨水,等着宋知南写完,她们好修改校对。

  宋知南灵感爆发,她写别的文章可能会有卡顿,但骂人从来不卡,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顺畅。

  回骂的文章没必要太长,关键要稳准狠,要骂到点子上。

  半小时后,她的第一篇谩骂式回复就出炉了:《批评人类,你首先得是个人》。

  又过半小时,第二篇稿子也写出来了:《那赵家的狗为何总是狂吠?》。

  “我不明白为什么那赵家的狗总是对我狂吠?

  大抵是因为某些狗吃惯了屎,它无法接受这世上还有别的食物,人扔给它一个肉包子,它的狗脸上满是惊诧:怎么可能不是屎?你为什么不给我屎?不行,我已经吃了几千年的屎,我以后也要继续吃。你不让我吃,我就咬你。”

  等到于蓝和赵清波抱着一摞杂志和报纸回来时,宋知南已经开始写第三篇了:《震惊:有人想捂女作者的嘴!》。写之前,她还读了几篇叶致秋以前的文章。

  她飞快地写道:“我掩着口鼻,忍着恶心,翻看叶致秋以前的文章,只见里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三个字:吃女人。他回忆中的母亲没有名姓,只是个勤劳贤惠的符号;他表面上感激姐姐们的奉献牺牲,实际上却心安理得的享受。

  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新龙国的男人写出来的文章,大清亡了几十年,大清的僵尸却跑出来了。

  我佩服此君,这样过时了几百年的言论也敢拿出来说,我仿佛看到了我太奶奶端出来剩了一百年的剩饭,馊气冲天,闻之欲哕。”

第137章

  宋知南写完初稿, 马招云和谢欣然负责校对誊写。

  一个小时后,魏秋月和张小凤提着饭盒回来了, 张小凤还贴心地给宋知南准备好了信封和邮票。

  “南姐,你写完我们就去邮局帮你寄出去。”

  于蓝说道:“首都那边的寄挂号,河西这边的我亲自送到《河西日报》,让他们尽快发稿。”

  “我看行。”

  “收拾桌子,准备开饭,吃完饭咱们接着干。”

  吃完饭,大家收拾桌子,宋知南继续骂人。

  《有些男人比女人更懂女人》,《孔子不懂,老子不懂,就孙子最懂》。

  宋知南的文章很快就刊登在报纸和杂志上。

  首都的赵远看到宋知南的回骂, 虽然生气愤怒但尚能挺得住, 毕竟, 做为喷子一定会被别人回喷,时间一长, 心理素质就锻炼出来了。

  河西这边的叶致秋就承受不住了, 他气得眼前一黑再一黑,“孔子说得对,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骂完,他就气病了。

  宋知南每天都能收获不少杠精值,就连睡梦中,杠精系统都在不停地播报,宋知南嫌她影响睡眠, 直接静音,每天早起查看一下杠精值就行。

  批评家的杠精值是250, 这真是一个好数值。普通读者的杠精值是10。

  宋知南算了一下,如果用杠精值兑换商城上的便宜商品倒卖出去,她可以轻松买下几套房子了。不过现在局势还没有彻底明朗,做小生意还是有风险的。况且,现在市场上几乎没有可交易的房子,过两年再说吧。

  河西大学的老师看到宋知南跟别人骂战的文章,不禁心有余悸,看来,宋知南对他们还是嘴上留了情的,毕竟师生一场嘛。

  魏书群自然也看到了报纸,他的眉头皱得能夹死一只马蜂。他是想要河西大学扬名全国,但并不想以这个方式出名。

  他从来就不喜欢这些爱耍嘴皮子的人,他喜欢个性沉稳踏实的人。

  看来,这个宋知南以后是不能留校了。她当学生,已经把全校老师弄得谈之色变,要是当上老师,那场面简直无法想象。

  吕会琴看了这些文章,不由得摇头叹息,这些文人的嘴也太损了,这哪叫文学批评,这不是指着鼻子骂人吗?

  这些人年纪挺大,也略有些名气,做为长者不应该有点长者之风吗?

  你批评后辈不是不可以,但你得批评得有理有据,最好在批评的同时附带上中肯的建议,否则光批评有什么意义?

  吕会琴想了想,让人给宋知南送了一套《古文观止》和《唐诗宋词三百首》、《李清照文集》,希望她能挺过这次的狂风暴雨。

  继吕会琴后,胡湘南也送来了一本《外国名作家轶事》,里面还夹着一张纸条:“当你有了观点的时候,你就有了敌人。所有的作家都会经历这一遭,老师希望你经受住这次考验。”

  教《现代文学史》的陈光苏老师也给宋知南送来了鼓励:“宋同学,你离《当代文学史》又近了一步,骂你的人越多,说明你越红火。干写作这行的,不怕人夸不怕人骂,最怕的是无人理你。”

  宋知南一一收好这些书籍和纸条,这些老师们真可爱呀。就连周好古也给她送来了一袋肉包子,“好好补充体力,去回骂他们吧。”

  至于孙耀祖李长胜等人则是高兴得跟过年似的,终于有人替他们骂宋知南了,让暴风雨来得再猛烈些吧。

  河西大学的女生们看到宋知南骂人的文章,不说全文背诵也差不多了,还有不少像记课堂笔记一样把她的话记下来,以后跟人吵架好用上。

  果然,大学绝对不是白上的,不光从书本和老师那儿学到很多东西,这些同学有真东西也是真教。希望宋同学一定要挺住。

  宋知南成了全校女生的精神领航员和团宠,隔三差五就有人送东西来,有送吃的喝的,还有送稿纸和杂志的。

  宋知夏何黛她们也看到了,赶紧写信慰问,宋湘又给宋知南寄了一件衣服以示安慰。

  那些考上大学的纺织厂女工也纷纷寄来当地特产表示慰问和支持。

  一时间,传达室成了宋知南的专场,她的包裹和信件堆成了小山。

  宋知南每次拿包裹都得全寝室一起出动,拆包裹是301宿舍女生最爱干的事情,里面有很多好吃的,宋知南一个人吃不完,一大半东西就到了她们肚子里。

  大家吃得饱,精气神也更足,走路咚咚响,出去就是一支气势昂扬的队伍,十分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