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穿书文艺杠精 第129章

作者:洛水伽楠 标签: 系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年纪最小,个头也最小的张小凤现在长高了一点,气色变红润了。

  ……

  钱仪自从上次跟宋知南在课堂上争辩一番后,再来中文系上课时,说话谨慎许多。

  为此,他还不得不改进了一下自己的讲义,水平略有提升。

  这一节课讲的是鲁迅,钱仪点名提问:“宋知南同学,大家都认为你的文风跟鲁迅先生有点像,你认为呢?”

  宋知南站起来朗声答道:“我很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确实受了他的影响。”

  宋知南的话还没说完,孙耀祖就迫不及待地发言:“宋同学,你看不起男人,厌恶男性,但你还是受了男性作家的影响,你觉不觉得你有点自相矛盾?”

  李长胜、白光宗等人小声起哄,以示支持。

  宋知南笑着说道:“首先,我来纠正一下孙耀祖的话。我并不是看不起所有的男人,也不是厌恶所有的男性。我只是看不起那些头脑空空、思想落后还没有自知之明的某一类人。我不厌男不厌女,但我厌坏厌蠢。我建议孙同学好好学一下逻辑学,比如我说我讨厌咬人的恶狗,你就不能说我厌恶所有的狗;比如说我讨厌你,你就不能说我讨厌所有的男人。咬人的恶狗代表不了所有的狗,你孙耀祖也代表不了所有的男人,这个逻辑你能听明白吗?”

  杠精值20。

  于蓝说道:“我赞同宋同学的话,她的逻辑很清晰。”

  孙耀祖刚要张口反驳,宋知南接着说道:“我骂某些跟鲁迅先生同一性别的人,跟鲁迅先生本人有什么关系?如果先生还活着,肯定会说我骂得对,因为他文里骂的也是那些人。说到自相矛盾,我倒觉得某些男人很矛盾。所有男人都是女人生的,这句话应该没有人反对吧?”

  在场的没有一个人反对,除非有人能拿出证据证明他是男人生的。

  当然,如果孙悟空在场也能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人家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宋知南接着往下说,“明明所有男人都是女人生的,但是,却有很多男人看不起女人,看不起他们的母亲;明明这个世界就是从女人的胯、下诞生的,但这个世界却想着各种法子压迫歧视女人。你们说,这个世界是不是很荒谬很不人道?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某些人类连畜生都不如,反正我没听说过,小公老虎看不起母老虎,也没听说过狗儿子看不起狗妈妈。但我听过很多好大儿看不起自己的母亲。

  要按照孙耀祖的逻辑,你们男人既然看不起女人,为什么还要靠女人生下来?你们真有志气就不该出生,即便生下来也应该赶紧自裁,这样才能表示你们的男子汉气概。”

  杠精值660,她一下子杠到了29个人,连老师在内。

  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接着,于蓝张小凤等人拼命地鼓起了掌。

  苏星等几个男生犹豫片刻也跟着鼓掌。

  钱仪老师在讲台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这帮学生,他们有的一脸呆滞,有的抓耳挠腮,有的满脸激动,有的无奈苦笑。

  李长胜站起来说道:“我觉得宋同学是在诡辩,但我又不知道怎么反驳她。”

  孙耀祖也连忙说道:“对,宋知南是作家,而我们只是普通的大学生,她这样骂我们是胜之不武。”

  马招云出声反驳:“她胜了,你们说是胜之不武;那她要是不出声,你们是不是得说,她连我们都辩不过,总之你们怎么说都有理。”

  赵清波接着说:“孙同学,李同学,如果我是你们,我就不跟宋知南辩论。就像在战场上,你明知打不过,还非要挑衅,你不挨打谁挨打?”

  魏秋月笑着说:“从孙同学的名字来看,他在家里应该十分受宠,他的妈妈和姐妹们肯定是什么都顺着他,这就导致了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觉得别的女同志也应该顺着他让着他;至于李同学,应该以前跟人辩论总是胜利,所以现在特别接受不了失败。其实我想劝劝两位同学,你们都接受现实吧。孙同学,我们都不是你妈你姐,不会惯着你;李长胜,你从你的世界里醒过来吧。”

  宋知南用欣赏的目光看着魏秋月,并带头鼓掌,其他女生随后跟上。

  大家的争论越来越激烈。

  就连一向沉默寡言不敢发言的张小凤也终于鼓起勇气发言。

  “我觉得孙同学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习惯,毕竟城里跟乡下不一样,大学跟中小学也不一样。”

  孙耀祖像是被踩着尾巴的猫一样,反应有些应激:“张小凤,你也是乡下出身,你怎么也看不起乡下人?你不要忘本。”

  张小凤急声辩解:“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得改变你自己,要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精进学习。”

  他们从小山村考到大学,见了世面,开了眼界,难道不应该学习大城市先进文明的一面吗?她以前卫生习惯不好,姐妹们提了,她就改了;她普通话不标准,现在也在悄悄练习;她阅读量不大,现在也在拼命读书。她说这番话是出于真诚,但孙耀祖还是曲解了她的意思。

  宋知南看着张小凤说:“不用跟他解释,以他的智商,他听不懂你的话。”

  于蓝小声嘀咕:“就这种脑子怎么考上的大学。”

  钱仪眼看着大家越吵越激烈,赶紧制止:“同学们,冷静一下。这只是正常的课堂辩论,大家都克制一下。宋同学,我真的只是想提问你一下,没有想把你引到舆论旋涡的意思。”

  钱仪都有点怕了,这帮同学怎么一上他的课就激烈交战,他都能闻出空气中的火药味了。

  钱仪讲完课后匆匆离开。

  他一回到办公室就跟周好古抱怨:“这次又是硝烟弥漫,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好古笑道:“你闻到的是硝烟味,我闻到了包子味。”

  钱仪苦笑:“还是让我闻包子味吧。”

  不用周好古问,钱仪就主动说起了事情的经过:“老周,这次的争论真的不是我引起的,我只是很正常的提问一下宋知南而已。”

  周好古安慰道:“不用介意,习惯了就好了。有宋知南在的地方就容易有辩论,正如有井水饮处就有柳永的词一样。”

  中文系是硝烟四起,报纸和杂志上也是一样。

  李群英直接给她打来电话,先是恭贺:“宋大作家,你真要的火了。我们总编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所谓的火就是把人放大火上炙烤,你一定要挺住,无论写得多好的作家都有人骂。”

  宋知南不在意地说:“没事,我的第二生肖是凤凰,生来喜火,大火非但烧不死我,还能让我浴火重生。”

  “我最佩服的就是你这一点。宋大作家,你这个心理素质已经具备了大火的命。

  对了,已经有人开始向我打听你的消息了。我们主编非常遗憾痛心,为什么你那两篇文章不投给我们?”

  宋知南说:“我本来想投给你们,可是你们杂志一般收的是短篇,我那两篇是一个是长篇一个是中篇,不适合你们杂志。”

  李群英连忙说:“我们主编说了,你的小说可以破例,如果太长就分上中下三期连载。”

  “行,以后我会优先投给你们。”

  李群英电话约稿:“一定要先投给我们,我现在是你的责任编辑,等我当上主编,我会帮你争取更大的权益。”

  “行,你要好好努力。”

  “对了,那个钟山对你怎么样?他们家没人欺负你吧?若有人欺负你,你一个电话打过来,我坐飞机去帮你揍他们。”

  李群英大笑:“坐飞机太麻烦了,你还是坐火车过来吧。放心,没人欺负我。对了,我怀孕了。”

  宋知南没有说恭喜,只是提醒她一定要注意身体,工作别太累。

  李群英:“没事的,我反应不大,不影响工作和学习。你也要好好学习,有空多写稿,记得多给我投稿。我挂了哈。”

  宋知南中午刚接了李群英的电话,晚上九点钟,报刊亭的刘阿姨又扯着嗓子在楼下喊宋知南的名字。

  宋知南穿着拖鞋蹬蹬下楼去接电话。

  电话那边传来胡记者的喘气声:“宋同志,我今天去你说的那个地方了,我他大爷的被人打了。”

  宋知南怔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你去孙家堡了?”

  “对,就是那里。”

  宋知南怕走漏了消息,她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刘阿姨,便笑着说道:“阿姨好,我哥想跟我说一下他找对象的私事,他这人比较害羞,你能不能回避一下?”

  刘阿姨爽快答应:“行,我到那边去转转。”

  她人一离开,宋知南就赶紧问道:“快说说怎么回事?”

  胡记者说道:“我到孙家堡后,先去打听一下孙耀祖上大学的事,有个女知青愤愤不平地呸了一声,说他也配。

  多年的记者生涯让我觉得里面肯定有新闻可挖,我就继续问,那个女知青说,孙耀祖不要脸,孙家人不要脸,抄袭作弊。

  他们高考时条件很差,在公社中学,桌子不够用,两人一桌,孙耀祖的同桌是一个女知青,她以前是省重点中学的,成绩特别好。孙耀祖要抄她的卷子,她自然不愿意。孙耀祖的家人就威胁女知青,如果不让抄,就卡她的政审,让她上不了大学。哦对了,孙耀祖的大伯就是孙家堡的大队书记。

  女知青的出身不好,就怕政审通不过,只能妥协。同样受到威胁的还有前桌的一个男生,同样出身不太好。孙耀祖抄袭两人的□□,考上了河西大学。但这两个人都没有通过政审,两人去告状,被硬压下来了。我还想深入调查下去,孙家堡的人听说了风声,哗啦啦一下来了十几个人把我团团围住揍我,幸亏我跑得快,要不然我的麻烦就大了。”

  宋知南听胡记者说完,赶紧好声安慰:“老胡,你真是深入虎穴啊,不过得到虎子的也是你。我有预感,这次事件之后,你一定会成为国内名记。我建议你多叫几个人,人多力量大。”

  胡记者说道:“你说得对,光我一个人不行,我得去多叫几个人。宋同志,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第138章

  胡记者吸取了教训, 回去之后,联合《青阳晚报》、《河东日报》、《河西晚报》的各路记者, 大家组成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地去了孙家堡。

  这次的阵仗太大,人数太多,孙家堡那边是想压也压不住,毕竟他们的能量还没大到这种地步。

  宋知南知道事情有所进展,还不是从胡记者这边得知的,而是从孙耀祖那慌张惶恐的神色中发现的。而他之所以那么慌张,是因为他接到了一通从老家打来的电话。

  孙耀祖惊慌失措、坐立不安,很快就找到周教师说他妈病重,他要请假几天回去看看。周好古见他这副样子,信以为真, 好声安慰他几句, 让他回去看看。

  孙耀祖临走时, 把行李铺盖全都打包带走了。

  跟他同宿舍的同学很是好奇:“耀祖,你怎么把行李全带走了?你过几天不就回来了吗?”

  孙耀祖强颜笑道:“我妈病得很重, 我可能得在老家多呆一段时间。再见了, 同学们。”

  孙耀祖匆匆离开了河西大学,宋知南一直在默默观察着孙耀祖,一看他这样就知道胡记者那边很顺利。

  她也得在这边煽风点火,顺风吹火,那是一点就着。

  毕竟,新闻曾经是她的老本行,她还换了个马甲叫神州群众。

  孙耀祖离开后的第三天, 同学们就在报纸上看了几则让人惊掉下巴的新闻:《孙家河公社迫害知青,团伙作弊!》、《救救孙家堡被迫害的知青》、《孙家堡有个土皇帝》。

  后面还有两篇更劲爆的《全公社唯一大学生竟然是假的!》、《粉刷的乌鸦白不久——孙耀祖作弊事件大揭底》, 作者叫神州群众。

  新闻中的主人公叫孙耀祖,就读于河西大学中文系。

  同学们互相传阅、询问:“真的假的?这里面说的就是咱们学校的孙耀祖?”

  “没想到啊,孙耀祖竟然作弊。”

  “怪不得他考试总倒数。”

  “孙耀祖呢?快去问问他怎么回事。”

  “他前天刚请假回去,说他妈病重了。”

  “我看不是他妈病重,而是怕事情曝光后,他无法面对同学们的目光。”

  ……

  李长胜和白光宗一万个不相信:“孙耀祖怎么可能作弊呢?”

  虽然才开学不久,但三个人之间的友谊进展迅猛,经常同进同出,这突然间曝出他作弊抄袭的事,他们真的难以置信。

  随着报道的深入,各大报纸也披露出更多的细节。

  原来,孙耀祖家里有5个姐姐,每个姐姐出嫁时都会要一大笔彩礼,孙家因此成为当地有名的富户。怪不得孙耀祖出手那么阔绰。

  孙耀祖的大伯是孙家堡大队的书记,在孙家堡一手遮天,经常向知青们索要财物,谁要是不给他送礼,他就给谁穿小鞋。

  他的大儿子二儿子和几个侄子都是靠着他的动作,上了工农兵大学。他小儿子想娶某个女知青,女知青不愿意,他就卡着女知青不让她报名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