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754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却不知他自己领兵昼伏夜出,而后走水路,沿江而下,直奔寿春。

  此时,寿春兵力空虚,又是临时迁过去的都城,未曾修缮城防,一攻而入,将王城与屈景昭三家尽皆俘虏。

  而在攻入寿春之前,他已与阿姊协商好时间,几乎同一时间,楚国各地尽皆传着一个消息:秦王攻入寿春,俘虏楚王、宗室以及著姓大族。

  而李信与王翦之包抄,并非虚假,他们将其主力四面皆围,高喊着:楚王被俘,降国保命;三姓为尊,献女侍秦。

  嬴政看着楚王,再看看跪满大殿的乐人、歌姬、舞姬。而后视线落在楚王面前的案几上,美酒佳肴,好不惬意。

  楚王满脸的惊愕:“你乃嬴政?”

  是!我乃嬴政。

  楚王哈哈大笑,并不信此言:“秦军与我楚国对阵一年半有余,未能伤我楚军分毫!你乃何人,何故冒充嬴政?”

  嬴政看他:“非不能伤,乃不愿伤耳。若非一年余的追逐戏耍,寿春何以松懈至此。楚军疲于奔命,若再闻楚王被俘,士气将如何?三姓尽皆归降,无人再战。至此,楚国亡矣。”

  楚王不住的摇头:“寡人不信!寡人不信……寡人的楚国地大物博,寡人的楚国物产富足,寡人的楚国披甲百万……”

  再大的呼喊声又如何?

  楚王被俘,三姓迫降,楚国亡!

  灭国之信传来,秦国举国欢腾。

  桐桐牵着扶苏的手,站在咸阳宫最高处,俯瞰咸阳城的欢腾。

  历史上灭楚国的过程亦不复杂,李信败,王翦胜。王翦先避其主力,而后直捣黄龙,先攻其都城寿春,俘获楚王,而后四下里宣扬此消息。

  各地并未有过多的抵抗,一听说楚王被俘,尽皆投诚。

  但之后与项燕在广陵一战,彼时虽楚王被俘,然楚国公子昌平君还在。此君平嫪毐之乱,确实被重用。然终究是楚国人,两国战端一起,此人便归国,于项燕兵合一处。此战之后,昌平君战死,据说战后楚军几乎被全歼,项燕因此自刎而亡。

  此一战,损耗数十万人命。

  而现在,先是四爷设法将项燕调走了,而后嬴政又改了策略,不正面应战,耐着性子与楚军玩了一把捉迷藏的游戏。

  在他们习惯这种玩法之后,突袭寿春,一举而下。

  而后用舆论,将其战败消息蔓延出去,使得民心散,军心颓。

  桐桐带着扶苏,眺望咸阳城。

  扶苏指着那移动的车子,’哦哦哦‘的问。

  桐桐将他抱起来,告诉他:“那叫舆!舆,众人合力造车,此便为舆!造车之人,叫做舆人。

  后来,市井之中,从百业者,尽皆都可被叫舆人。《晋书》中有言,’自古圣贤,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

  意思是圣贤之人,需得听得进去他人批评之言,亦得听的进去最下层的心声。从百业之舆人,便是最下层之人。他们的心声,他们的诉求,当重视;他们的声音,很要紧。”

  而后,便有了舆论一词!舆论舆论,就是这么来的。

  她说着,就笑问扶苏:“可听懂了?”

  扶苏小脑瓜子点啊点的,桐桐直笑:懂什么呀?除了吃喝能懂,其他的你懂个甚。

  她摸了摸这小脑袋:“现在不用懂,以后自会懂的。”

  嗯呢!嗯呢!

  将孩子送回去,孩子扯她:“姑母——姑母——”

  “姑母得走了。”

  “哪?哪?”

  桐桐估摸着,嬴政想叫自己和四爷去楚郡。楚郡面积广大,楚人难驯,需得极好的耐心长久的与之磨合。

  此一去,绝不是三两年能回来的。

  芈峦赧然而笑:“长公子亲长公主。”

  桐桐将扶苏抱起来掂了掂,还给他母亲。

  她缓缓的走出咸阳宫,四爷在外面等着,他回来了,参加庆典,也是知道此次又得换地方了。而今,甘罗在赵郡,极为稳妥。

  为征伐楚国,两人已经分开近两年了。

  楚国一灭,大势已成。

  桐桐得来的消息,燕王喜已经准备往辽东逃跑了。而桓猗正带兵二十万追去,结果不难预料。

  果然,将楚王押解回来的那一日,桓猗将军传回消息,燕王喜砍太子姬丹头颅于秦国赔罪,希望放他入辽东。而桓猗未曾留情,杀燕王喜——

第820章 秦时风韵(147)三更

  自归秦界,满耳尽皆’威武‘之声。

  嬴政坐于车马内,手里正是燕国奏报。人还在咸阳城外,燕国已覆灭。

  六国已灭其五,还余一齐国。

  军中战意昂扬,最后一场灭国之战,敢问谁不想参与。

  吕不韦、李斯、蒙骜、蒙武、王龁等等,尽皆请战。

  齐国?

  嬴政靠在车壁之上,看着重新划定的舆图,只余齐国。

  桐桐站在迎接的队伍中,等着嬴政。

  历史上的齐国,未必没想过抵抗。齐王建最开始是秦国每灭一国,他兴高采烈的送重礼恭贺秦国。直到灭五国了,他反应过来了:秦国跟我再好,那也得得灭我。

  于是,他想反抗来着。派兵二十万,进驻高唐。高唐乃是齐国的五都之一,在齐国西,原是抵御赵国的重镇大城,城防坚固。在高唐的南面,还有一座城,叫平陆,此乃五都中另外一都。

  有此二城,相互驰援,能抵御赵国多年,暂时自然可抵挡秦国进兵。

  然嬴政又派遣王贲领军,先往北从赵燕旧地绕行,只带五万人马,突袭齐国都城临淄。

  此时,又派宾客前去游说,说只要齐王归降,给他方圆五百里的封地。

  加之有后胜不住的劝导齐王建归降,而齐国的其他官吏宾客早被秦国喂饱了,尽皆陈述降秦之利。于是,还未战,齐王建便主动投降。

  自此,六国一统。

  这个策略极好,齐国投降,亦是笃定之事。

  王驾至,尽皆俯首:“大秦万年——我王万年——”

  嬴政:“……”天下尽皆臣服,竟令人如此之惶恐。

  他将惶恐压下,步履稳健,智珠在握:“有如此臣工,有如此子民,乃我大秦之幸,乃我嬴政之幸!”

  “大秦万年——我王万年——”

  嬴政上前,一手拉了吕不韦,一手拉了蒙骜,“随寡人入城!”

  “入城!入城!入城。”

  庆功之筵,通宵达旦。

  嬴政再度醒来,已是两日之后了。睁开眼,榻边一幼儿正趴伏着,眨巴着眼睛看着他。见他看过去,赶紧起身,转身就跑:“姑母——”

  桐桐转过身来,拦住扶苏,朝嬴政笑:“醒了?”

  “阿姊!”嬴政一个打挺坐起身来,这才看向那孩子:“扶苏?”

  扶苏躲在姑母怀里,害羞又好奇,将拇指塞入口中慢慢吸允。

  嬴政伸手:“来!上寡人这里来?”

  扶苏越发的往姑母怀里躲闪,想去又不敢去。

  桐桐低声道:“那便是父亲!去!叫父王。”

  扶苏不敢动,桐桐将其抱起,一边笑一边朝前跑:“去喽!去喽!找父亲玩去了喽。”说着,将孩子塞给嬴政,又咯吱了扶苏几下,孩子咯咯咯的笑,小小的身子朝后一倒,靠在父亲的怀里,张着嘴大声的笑。

  等姑母一走,他又盯着陌生的父亲。

  嬴政浑身僵硬,跟孩子大眼瞪小眼,他严肃,孩子便不敢笑,只愣愣的看着他。

  他尝试着伸出一根手指,轻轻的戳了戳孩子的咯吱窝。

  孩子一瑟缩,躲了一下,嘿嘿了一声,顿时便生动了起来。

  嬴政再试着轻轻挠了挠,孩子便自如了起来,身子软软的靠在他身上,扭啊扭啊,然后一边笑着,一边叫着:“父王——父王——”

  嬴政大笑,一边笑一边喊:“阿姊,他叫我’父王‘!阿姊,他叫我’父王‘!”

  当年那个在雪地里一起逮兔子的孩子跟眼前的嬴政一点点重合,桐桐便跟着笑开了:看!亲缘会到的。这不就来了吗?

  以后,你会有更多的孩子,有儿子,有女儿,那都是你的亲人呐。

  她不说话,只看着他们父子玩。

  时日久了,孩子睡着了,嬴政抱着孩子没撒手。案几挪过去,他就抱着孩子那么用膳。

  饭用了半碗了,就听他说:“阿姊,我想父王了。”

  桐桐:“……”怕是也想赵姬了。

  赵姬生活的挺好的,孩子生了四个,两儿两女,除了最开始生的那个父亲确定之外,其他的三个……并不确定。赵姬与乐人日久生情,喜则合之,怀了便生。

  每每听闻秦国一统之脚步,便要作兴一回。但总的来说,肆意而潇洒,过的极其快活。

  她问说:“可要……去祭拜父王?”

  “嗯!阿姊随我去,只文渊君陪同便罢了。”小祭,不惊动他人。

  在陵寝之地,嬴政坐在坟茔之侧,阿姊在清扫墓地,文渊君正修剪墓地松柏。

  他的手轻轻抚摸在父王的墓碑上,低声道:“父王,儿怕!”

  桐桐距离不远,她听的到。当然,嬴政也未避讳她。

  她的手脚轻了起来,耳中是嬴政的低语声:“……如此大之疆域,尽归秦土。自来分封诸国,各自为政,从未有一国,如秦这般治理。儿怕,怕疆域之大,子民之广,寡人不能庇护。”

  桐桐看向四爷,四爷回头看她:慌甚?他怕了,这才对了。

  嬴政靠在墓碑之上:“寡人见过修水利之河工牧羊,一户十只羊,羊膘肥体壮;一户百只羊,便力有不逮,且常有牲畜祸害羊群,主人竟不能及时制止。

  之前大秦,如一户十只羊,寡人可使得其膘肥体壮。而今之大秦,如牧羊百只的河工,何以能无分远近亲厚,使得无饥馁,不受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