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呼风唤雨 第149章

作者:金玉满庭 标签: 强强 历史衍生 爽文 升级流 基建 穿越重生

  他从未听说过谁能从万军之中救出人来。

  吾命休矣!

  复行数百步,出现在袁绍眼前的却不是他曾在东阿城外看过的那一处防卫森严的整齐营地,而是一处破破烂烂的营地。

  空地上横七竖八地扎着数百顶破败营帐,帐布早已褪色,千疮百孔,补丁都没补全,处处漏风,像是一张张干枯的树皮,勉强挂在歪斜的木杆上。帐顶的茅草稀稀拉拉,风一吹,便簌簌抖落几缕腐草,混着尘土飘散。

  也没有他以为的精锐昭明军,只有一群乞丐握着破烂刀枪巡逻。他们衣衫褴褛,粗麻布衣早已磨得稀薄,补丁摞补丁,却仍遮不住瘦骨嶙峋的身躯,还有人赤着脚,脚底皲裂混着泥垢就这么走在路上。

  几个妇人蹲在泥地上,用豁口的陶罐煮着稀薄的野菜汤,汤水浑浊,浮着几片枯黄的叶子,连半点油星都看不见。

  见到陈昭,这些乞丐纷纷与陈昭见礼,有的抱拳称呼主公,有的只是扬起一张张干枯如树皮的黝黑脸庞咧嘴一笑,喊一声神女。

  袁绍打出生起就没见过这么粗鲁的礼法。

  可如今他已经顾不上礼法了,老实了一路的袁绍忽然剧烈挣扎,吕玲绮捶了他两拳也没能把他压下。

  袁绍挣扎间手腕被麻绳扯出一条条血痕,他浑然未觉一样发疯凑到陈昭身前,嘶哑质问:“你的昭明军呢?你从青州带来的昭明军呢?”

  “没有。”陈昭神色平静,注视着袁绍,一字一句道,“昭明军一共三百人,都在伏击你的这列队伍里,多一个人都没有。”

  “你不是带着大军渡河了吗?”袁绍神色仿佛癫狂。

  “没有大军渡河,只有我带着三百人渡河,两艘船。”陈昭依然平静。

  袁绍发疯一样想从陈昭的言语中找出她说谎的证据,可是找不到。举目四望,偌大的军营中满是汗液和腐烂东西混在一起的酸臭味,来往士卒没有一个身着甲胄,倒遍地都是长矛——木棍前面用布条捆上一支箭矢,这就是长矛了!

  “我输给了这些人?”袁绍面色煞白,失魂落魄向后踉跄几步。

  就是这些贱民半个月就连克数城,逼得他抛下大军狼狈回援邺城?逼得他满腔野心、两州山河一夕破碎?

  他宁可相信自己是败给了武备先进、训练有素的昭明精锐!

  陈昭挑眉,她能想象到袁绍此时的崩溃。

  大概就是袁绍被一个蒙着面具的人殴打了一顿,袁绍本来以为殴打他的这个人有吕布的身体和郭嘉的脑子,心中还能安慰自己输了也正常。

  结果面具一掀开,袁绍猛然发现对面那个人露出了一张郭嘉的脸,袁绍还能勉强劝说自己这是智斗。结果交谈几句,更可悲的事情被袁绍发现了,这个人居然是吕布的脑子!

  放在谁身上也不好接受。

第139章

  袁绍踉跄前行,锦袍沾满尘土,发冠早已歪斜。他双目赤红,口中不住呢喃:”不可能,这定是妖法!””你把精锐藏起来了”。

  声音嘶哑如破锣,显得尤为凄厉。

  两名强壮士卒推攮着他穿过营地。袁绍拼命挣扎,脖颈青筋暴起,却仍不忘瞪大双眼扫视四周。袁绍依然不甘心在这处破烂军营中试图找出精锐的痕迹。

  没有,什么痕迹都没有!

  行至中营,帐幕稍显齐整,从漏风的破布条成了不漏风的布片,路边蹲着熬汤做饭的妇人不见了,巡逻的士卒从赤脚到穿鞋……再就什么都没有了。

  真的没有昭明军精锐。

  袁绍面如死灰,被推到中军大帐也仿佛未觉。

  陈昭吩咐左右去准备地方给袁绍居住。

  “袁本初身份尊贵,给他一个单独帐篷。”陈昭语气干脆,“再把那个用来囚野兽的笼子刷刷,当做牢狱。”

  寻常人不敢去山上打猎,害怕野兽,军队却没这个畏惧,有人有箭有长矛,什么野兽也只能成为一道填菜。只是再多野兽也不够数万士卒吃,陈昭就定了规矩,次日要上战场的士卒才能吃上几口肉。

  天气炎热,肉放不住,兵丁打猎的时候会尽量留活口,军营中专门有几个笼子关押猛兽。如今正好能充当临时牢狱。

  不多时,笼子就被洗干净推入了帐中,兽笼太大,足以容纳两只黑熊摔跤的笼子占据了半个帐篷,还是把帐柱卸下两根才把这辆笼车推进来。

  “真是好大的一张床。”陈昭颠颠手中钥匙。

  袁绍紧握笼杆,十指攥得发白,“汝岂能如此辱我!”

  陈昭似笑非笑地睨着眼前人,道:“我这是有备无患,万一我军中有你的细作趁夜把你放跑,那我能去何处说理?”

  就算没有细作,万一袁绍高官厚禄蛊惑住了看守他的狱卒,半路跑了,也有可能。这等例子史书上可不止发生过一次。

  “如今汝被关在牢中,钥匙只我一人持有,我定贴身存放……”陈昭自言自语,“似乎还不够安全。”

  袁绍又眼睁睁看着陈昭令人取了另一把大锁,锁在牢门上,将其钥匙递给贾诩,命贾诩贴身保管。

  陈昭抚掌:“如此才万无一失,只一把钥匙还放不走你,唯有我与文和同时在场,此牢才能打开。”

  袁绍:“……”

  你军中要是有我的细作,我还能被你半路伏击吗?

  陈昭确保袁绍逃不了,才心满意足点点头,转身打算离开。

  “我麾下有人与你里应外合,是也不是?否则仅凭那些老弱病残,你如何能半月连下数城?”一道阴沉的声音从背后笼中传来,袁绍神色阴测测。

  “定是田丰,他与你有旧,我早该猜到……”袁绍喃喃自语。

  这就对了,巨鹿田氏是冀州豪族,冀州不少官吏都与田氏沾亲带故,有田丰与陈昭里应外合,陈昭才能凭借这些老弱病残一路打到邯郸。

  陈昭蹲下,与盘膝坐在笼中的袁绍四目相对,神色中带着一丝袁绍读不懂的情绪。

  “却有内应与我里应外合,此人并非田丰。”陈昭声音平稳。

  袁绍暴怒,死死扣住笼杆,披头散发,双目满是红血丝,厉声质问:“是何人?我对他们如此宽厚,他们竟敢背敌?”

  “此人姓袁名绍,字本初,出自四世三公的淮南袁氏。”陈昭起身,居高临下俯瞰袁绍。

  “昭能有今日之胜,皆有赖袁冀州,你若爱民如子,百姓怎么会六年了还忘不了我这个黄巾神女。守城士卒见了我没有战意,百姓见了我夹道欢迎,流民听说我来,各个争先恐后投军。”

  陈昭仿佛只是再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庶民过得越水深火热,黄巾贼人数就越多。外面这些人都是袁冀州送给我的士卒,虽说都瘦得皮包骨头,可个个悍不畏死。”

  “还要多谢袁冀州。”陈昭扯扯嘴角,想到一路上尸横遍野的惨状,终究没能笑出来。

  徐州百姓一年不到就把上一任徐州牧陶谦忘了个干净,可冀州百姓都过去六年了,还对当年那个小反贼念念不忘。

  陈昭转身离开了营帐,任凭袁绍再怎么呼喊,也没有再停顿一下。

  “这个袁绍,文不成武不就,留着也无用,一刀宰了得了。”吕玲绮守在帐外,紧跟陈昭步伐。

  袁绍这一路上可不老实,被捆着还不忘翻来覆去辱骂陈昭,吕玲绮对他一肚子杀意,忍了又忍才没一拳把他捶死。

  “他还有用。”陈昭言简意赅。

  很快吕玲绮就知道袁绍有什么用处了。

  翌日再攻城,陈昭命人将袁绍带上战场。邯郸守将是袁绍心腹,自然认得袁绍,又惊又怕之下脑子慌成了一锅浆糊。

  两日前主公还传信让他坚守邯郸,说援军不日就抵达啊?怎么援军没见到,主公你跑对面去了?

  邯郸城内将领和几个文臣面面相觑。

  “还打吗?”将领询问。

  邯郸太守捻须,久久不语。

  自家主公都被敌军抓了,这还打什么?

  一刻钟后,久攻不下的邯郸城门就轰然打开,几个狗官谄媚站在城门两侧夹道欢迎英明的昭侯莅临她忠诚的邯郸城。

  陈昭只在邯郸逗留了一日,将府库中为数不多的粮草和武备席卷一空后立刻带兵直奔邺城,只派兵向后方传信,命已经带兵渡过黄河的赵云接手邯郸。

  离开邯郸当晚,刚扎下中军大帐,负责看守袁绍的校尉就苍白着脸向陈昭禀告消息。

  “从昨日还在邯郸城开始袁绍就滴水不进,末将以为他只是不饿……可直到如今,袁绍依然一口水都没动。”校尉拼命试图解释清楚。

  “我去看看他。”陈昭顺手将长剑挂在腰侧,大步流星走到袁绍帐前,抬手掀开帐帘。

  袁绍蜷缩在牢笼角落,锦袍早已污秽不堪,金线刺绣被血渍与尘土染成暗褐色。他双臂环抱双膝,指甲深深掐入皮肉,却似不觉疼痛。昔日梳理得一丝不苟的须发,如今蓬乱如枯草,几缕灰白鬓发黏在凹陷的脸颊上,随微弱的呼吸轻轻颤动。

  士卒送来的饭食原封不动,陶碗边缘结了一层薄薄的粥皮。他干裂的嘴唇抿成一道苍白的线,喉结偶尔滚动,却始终不肯吞咽一口。那双曾不可一世的眼睛,此刻空洞地倒映着来人的身影。

  看到陈昭,袁绍神色平静,依然靠在角落,一言不发,与两日前那个疯狂的模样判若两人。

  “你在求死?”陈昭视线扫视一圈,很快就猜测出了袁绍的想法。

  袁绍虽然被关在牢笼中防止逃跑,可其他东西陈昭都没有短缺他,陈昭自己吃的都是粗粮,还专门命人煮了白米粥给袁绍吃。

  陈昭开口,声音在帐中回荡。袁绍未答,只是微微阖目,仿佛不屑再辩。半晌,他低低笑了一声,沙哑却清晰,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的声音。

  他神色平静,眉宇间的戾气早已消散,唯余一片枯潭般的沉寂。唇角微微绷紧,却不是恐惧,而是冷峻。

  “吾乃袁家子,宁死不为汝开城门。”袁绍嘴唇皴裂,两日未进水的声音嘶哑难听,他的瞳孔中倒映着陈昭的身影。

  “你留我一命,就是威胁我麾下臣子不战而降吧。”

  陈昭没有否认,她留袁绍一命,的确是为了以此为威胁敲开敌军城门。

  袁绍虚弱靠在牢边:“杀了我吧。我虽被你俘虏,求生不得,可尚有求死的本事。”

  两日前那个歇斯底里的败将,此刻竟透出一丝昔日的威仪——尽管袍袖褴褛,尽管须发凌乱,可那双眼睛,却如将熄的炭火,在最后一刻迸出零星的火星。

  他不愿意做“叫门天子”。他宁可死在陈昭军帐中,也绝不成为威胁臣子开城门的懦夫。

  或许他的能耐的确比陈昭差些,可他也不怕死……得不了天下,也不能背负懦夫骂名下去见袁家列祖列宗。

  陈昭叹息一声,抽出了长剑。

  或许有能让袁绍求死不能的法子,可将一方诸侯那般虐待,陈昭也下不了手。

  牢门被打开,袁绍看也没看大开的牢门,这几日已经把他的力气磨尽了,又一连两日滴水未尽,就算让他跑他也跑不动了。

  袁绍只是平静地抬头仰视站在他身前的陈昭,艰难地支起身子,褴褛的衣袍滑落,露出苍白的胸膛。他昂起头颅,仿佛要用尽最后的力气维持最后的尊严。

  “没想到你一个出身黄巾的反贼能走到今日这个地步。”袁绍喃喃道,“我身后站着多少公卿大族,却输给了你。”

  “你背后所站的公卿可有昔日大贤良师张角所杀的官吏多?可有昔日董卓在洛阳屠杀的公卿多?可有昔年将刘邦视为区区一亭长的六国贵族多?”陈昭反问一句。

  她不知该气还是该笑,袁绍死到临头,居然还忘不了他那个四世三公的高贵出身。

  无论是败给她还是败给阉宦后人的曹操,都证明了四世三公屁用没有。

  袁绍无言以为。

  陈昭闭目,又睁开双目,长剑出鞘的铮鸣在牢中回荡。寒光闪过,袁绍的身躯微微一震,随即缓缓倒下,鲜血顺着剑锋滴落。陈昭冷眼看着袁绍在她面前死去,又蹲下试了下袁绍脉搏。

  昔年范雎装死,佯装气绝,被裹入草席弃置茅厕,逃得性命,入秦辅佐秦王。

  她要小心。

  确认袁绍已经气绝,陈昭才复起身,收剑入鞘,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