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当县令的日子 第82章

作者:为六 标签: 布衣生活 种田文 成长 基建 日常 穿越重生

  “张家那个老东西,就在他流浪了一段时日,整个人痛苦不堪的时候,以一个救世主的名义出现,把他带回了张家。”

  说着,沈允面色平静,语气中却带着淡淡的古怪之色:“后来白临丘再次出现,就像是变了个人,认张长德为义父,唯他马首是瞻,疯狂针对白家。”

  “真的成为了张家一条任人施为的好狗。”

  112

  

第112章

  许行知浅评:“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这才哪到哪。”沈允洒笑一声:“别说四柳州了,下至县乡,上至京杭,只要手中握了些权柄的,粗浅打听一番,多多少少能开些眼界。”

  “哪怕是普通的农家子弟,都会为了家产争个头破血流,权贵之家就更不用说了。”许行知懒懒道:“所以说,家中的关系还是简单些为好,我们家老祖宗留下祖训,三十五未生子方可纳妾,所以几代都是独苗苗。”

  “我就是运气比较好的那种了,上头有个出息的老哥,只要安安分分当我的纨绔就好了。”

  “我老爹当初就说了,我哥天纵之姿,靠着自己厮杀出一条道来,我就不一样了,废物点心一个,继承家业饿不死得了。”

  沈允看着他得意洋洋的模样,一脸疑问:“所以你非但不羞愧,反倒是以此为荣,颇为得意?”

  “那不然呢?”许行知摊了摊手:“我凭本事潇洒快活,干甚要去琢磨那些耗心耗力的事,想太多容易死的早,我可是惜命的很。”

  “你想的倒是很好。”沈允幽幽道:“只可惜,你现在的做法,和你说的可都是背道而驰。”

  “谁家不思进取的纨绔子弟,能让粮食产量翻上一翻,带着一整个县致富,现在又折腾出了雪花盐。”

  “你父亲在朝廷上可是大出风头,连跳两级升上三品,你更是二十出头就成了一府知州。”

  “许大人,做人不要太口是心非,走在路上容易被人套麻袋。”

  许行知深沉的看着天空,缓缓吐出六个字:“请苍天,辨忠奸。”

  “……”这人约不是颅内有疾,沈允心中微顿,面上却从善如流:“当然,许大人若是想听些好话,我这人很好收买的,只要您给得起价钱,您想要我如何配合,都能如您的意。”

  “倒也不必。”许行知回道:“你自己心里蛐蛐就好了,别说出去,到时候我风评被害,可全都赖你。”

  “您在四柳州,还有风评可说?”沈允故作惊讶:“这一府邸的莺莺燕燕,来者不拒许大人,允可是听了不少您夜御十女的风流逸事。”

  “我,夜御十女?”许行知指着自己,重复的问了一遍。

  沈允面不改色:“您怕是不知道,四柳州的风月故事很是出名,允见过不少本以您为主角的,那场面描写,可是香艳的很。”

  “沈姑娘这般了解,莫不是都见过。”许行知笑道:“劳烦您待会和我这小厮说说书名,我一定多买些好生观摩学习。”

  沈允冷啐:“不要脸。”

  知晓了这些前情提要,再来看四柳州的局势,反倒是觉得,黄家是真的聪明。

  黄家的风评算不上好,没有其他老牌家族的底蕴,做为背叛者,踩着老东家上位,更是令人不齿。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黄家刻意的抹去曾经的过往,再寻上个借口,披上了道德仁义的外皮,转身一变,成了人人称道的良善世家。

  两人当初在选择合作者时,毫无争议的选择了黄家,沈允了解的更深:“会咬人的狗不叫,他们家野心也深着呢,做梦都想要把张家也踩在脚下,与其合作,相当于与虎谋皮。”

  “和聪明人打交道,总比被蠢货坑死来的好。”许行知点了点:“有脑子的人好歹会有所顾忌,蠢东西你永远想不到下一秒他会做什么。”

  “你还说我嘴巴毒,我看你也不遑多让。”沈允揉了揉手指:“就看他们在这种重利下,脑子还能不能清醒过来。”

  越是深入了解,许行知对沈允的评价是:洋葱。

  不管怎么扒开外皮,下面都还有她精心准备的后手,简直让人防不胜防。

  许行知最馋的就是她手底下层出不穷的人才,不说暗中布列的,就只是明面上,他派人出去打听,说起这位沈姑娘,百姓们可都是称道她的善名。

  原先四柳州的济慈院几乎都只存在个名头,朝廷拨下的款本就不算多,其中过了几人的少,削减了多少,谁也不清楚其中的底细,反正最后真正到孩子手中的,只能说不存一二。

  多数的款项来自于乡绅富豪们的捐赠,但这也只是短期的一次性收入,先前管事的嬷嬷心善,有人往济慈院门口丢小孩,总归还是舍不得,就算紧巴巴的过,也只是骂骂咧咧嘴硬心软的给捡回来。

  光是给小孩请喂奶的奶娘,就得花不少钱,再稍稍一长大,吃穿住行哪样不是开支。

  后来管事嬷嬷年纪大过世了,没人愿意接这个烂摊子,知道人心硬,济慈院丢小孩的少了些,家家户户水桶里溺毙的女婴却是更上一层。

  直到这位沈姑娘到四柳州,仅仅只是一年,便花了大把的钱财投进这济慈院中,当初多的是人看她的笑话,说她伪善。

  只是时间越久,看客也从最开始的嘲笑到后来的佩服,沈允也博出了一个好名声。

  济慈院里的小孩,从十岁开始就会被安排各种活计,走街串巷赚出自己的口粮钱,至于以后,是过自己的生活还是反哺院里,全看个人的良心。

  说起沈姑娘做过的善事,那是讲个一天一夜都说不完,除去这济慈院……许行知盘算了一下她耳熟能详的善事,约莫知道她手底下的情报网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了,那些藏在各个地点无人在意的普通人中,全都是属于她的‘眼睛’。

  除去这些布局,她手底下能独当一面和黄家谈合作的人选,就整整列出来五个,沈允没让他看到人,依旧是熟悉的小册子,分门别类把几人优缺点都写出来,美其名曰,让他有一点合作的参与感,幽默极了。

  为了这盐利,两人之间的交锋可不少,许行知能稳坐钓鱼台毫不动摇,就是因为他们都默契的知道,这雪花盐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底牌。

  别说黄家,换做整个大周的任何世家,不论他们再怎么警惕提防,都没有人会舍得这一份香甜诱人的蜂蜜。

  “你们要求千金的财宝,我同意了;你们要求最后的利润六四分,我咬咬牙也同意了;可最后这个要求属实是太过分了。”

  “我们黄家出人、出钱、出力,已经是诚意满满了,你去四柳州任何世家,绝对没有一家能像黄家一样,就这你还能昧着良心说我们家没诚意,三个月后才愿意给方子。”

  “这盐一出世,事端也被挑起来了,你们往后面一缩,黄家就是彻彻底底的靶子,这你让我怎么同意!!!”

  黄决说破了嘴皮子,对面穿着黑袍的年轻人依旧不为所动,依旧像是个呆货一般重复:“我们家大人说了,前期的盐我们会提供,三个月见到利后,自然会把盐方给您呈上。”

  “您在这为难我也没有用,大人说了,明日之前,只要我还未归,就默认我已身亡,会有其他人带着这雪花盐去张家,去白家或者魏家,总能找到一个能同意的。”

  “若是还无人应,大不了去邻州,倒也不是非四柳州这几个家族不可。”

  黄决骂人的话到了嘴边,最后怒的在原地连跺脚,踱步了几下后,几步走到旁边藏着的一个抽屉里,从中抽出一整版亮灿灿的白银:“我和你交心的说,黄家是真的难啊,这雪花盐的能耐到底有多大,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若是有方子,咱还能往上探一探,同人提提条件,但仅靠你们提供的这些盐,量实在是太少了,黄家能握住的筹码太少了,守不住的啊。”

  “只要您回去和你家大人说些好话,这些可都是您的了,别急着说不,这只是给您喝茶的,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黑袍年轻人看都没看这银子,慢吞吞的说:“黄家守不住,你可以和其他家族合作,主子也没说,仅需靠你一家。”

  “不过其他家族合作的条件也一样,黄金千两,利润四六。”

  “你若是不愿,我们也不会强求,多找找,总能找到有自信能守住的。”

  这人可真是油盐不进,朽木不可雕也。

  黄决下定决心:“你要不再同背后的主子再好生商量一番,我们家再放些利也无妨,黄家愿给黄金万两,换一个盐方!”

  却没想到,黑袍年轻人面色未变,只是一味的摇头:“我们家主子吩咐了,说了只收千金,就不会多收你的。”

  “再说了,面上一两银子一斤,只要您有心,背地里多少,我们家主子都是不管的,这银子来的可比什么都快。”

  “黄家主还想不清楚,我就先回去复命了,看在您诚意的份上,我好心提醒一番,留给您考虑的时间可不多了,谁知道有没有其他更爽快的主家想要这雪花盐,未定之事,可别那么快放松心神。”

  黄决被他说的话搅乱了心神,连忙起身拦住他,最后气的不行,还是咬牙决断道:“给我一个晚上,明早,我一定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

  “那就敬候佳音了。”

  眼见此人阔步离开,黄决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怒意:“暗七,跟上去,看看他最后往哪去了。”

  113

  

第113章

  能被沈允派去和黄家谈判的,哪里会有什么等闲之辈,李时蛰伏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入了上边大人的青眼,卯足了劲想要好好干,最后交出一番完美的答卷。

  那黄决气愤成那般模样,定然不会轻易死心,他走的干脆利落,但脑袋没落下,不用想都知道,后面绝对坠着几个很难甩的小尾巴。

  李时也不急,闲庭信步,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似的,只是脚步总是一偏,爱往无人去的街头小巷里走,后边尾随之人跟着跟着就能发现,他不过是绕着周围转圈圈。

  直到第四个大圈,李时摩挲着大拇指,轻轻笑了笑,人群拥挤的街头,想要找到跟在后边的小老鼠确实有点难度,但好几个葫芦小巷里,就算再怎么降低存在感,身后那道熟悉的身影永远在不远不近的跟着。

  唔,抓到你了。

  不出所料*,黄家最终还是答应了这场合作,只不过他们家的底色很有意思,总喜欢不动声色的示弱,想要一点点的试探他们的底线。

  这种的‘弱’听起来却是格外的有理有据,从最开始高高捧起,什么您能选择黄家合作,可真是让我们全族感激涕零等等花言巧语,手底下的好处更是大把的往下撒,阔气极了。

  在最后你飘飘欲然之时图穷匕见,哭喊着在那卖惨,我们黄家真的惨的不行啊,您家大人这般厉害,都能拿出雪花盐这种东西,能不能给黄家一些微不足道的庇护。

  当然,也可能只是面对不同之人各色的态度罢了。对于世代煮盐,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普通盐民,极尽丑恶的嘴脸;而不知底细,能给他们带来重利的神秘势力,自然能弯的下腰来。

  前倨而后恭,当是如此。

  他说的轻描淡写,一切仿佛是如此的轻而易举,李时依旧装作固执的傻子:“大人说了,黄家接不住,自然会有其他家族。”

  “大人从不与废物合作,如果您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黄决面色微僵,他只是想要掀个窗,他倒是好,直接把整个房子都给拆了,还干干净净完全不让人重建的那种:“这就不劳烦你家大人了。”

  李时笑笑:“家主还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出来。”

  黄决一时无言:“在下刚刚提的那几点?”

  “不行。”

  “那你还说!”

  “您可以提,我自会代为转达,但是应不应,就是大人的事。”李时面不改色:“您刚刚说的,大人都提前和我嘱咐过了,就不转一道浪费您的时间。”

  …………哦,你家大人还怪贴心的。

  黄决沉沉的开口:“黄家想要同白家一起合作。”

  “可以。”李时答应的很爽快:“只要白家吗,我可一道去禀告大人,不过要记得,千金不能少哦。”

  “你不和我一同?”

  “大人说了,人要有操守,我们只管给您送盐,只要最后这利呈上来了,您是如何想如何做的,并不重要。”

  这一切都比想象中顺利多了,扩散开来的据点中,手底下的人激情四射,没日没夜的在那提纯精盐,为了后续的计划做准备。

  倒不是许行知黑心,主要是条件艰苦,不好让人家白干活,给出的工钱是比较高的,按照的也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分配方式。

  原本被调拨过来还有些不太情愿的人,干了一天后,约莫估算了一下自己一天的产出发现,现在做的活不仅没那么辛苦,工钱竟是原先的三四倍。

  在这里干一日,相当于以前努力干三四日,这个发现点燃了所有人干活的热情,这些可都是钱,白花花的银钱。

  谁知道什么时候大人们就不需要他们这样干了,到时候回归正常工钱,哭都没地方哭,还不如现在努努力,能赚多少是多少。

  一代代的雪花盐被打包好,分别存进提前准备好的几个院子,最后和黄家交涉后,悄无声息的送出去。

  白家拿出自己地段极好的铺子,修筑高台,牌匾上大剌剌的雪花盐三字,无一不在表露,贩卖此物背后的资本到底有多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