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夺权篡位指南 第64章

作者:八扇屏风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恶心,现在就是觉得十分恶心!

  崇祯气哼哼的把辽东地图甩到一旁,但瞬间瞥到一个地名“宁远”。

  对了!崇祯十六年,按理说那时候大明应该已经油尽灯枯了,竟然还能打败建奴!

  天幕分析过,农民起义最重要的是吃不饱饭,他就算是诏安了也没法变出来那么多粮食来安抚这些饿鬼。士绅可不好对付。

  但建奴不同,现在听了建奴所作所为,他就能和这些士绅达成一个共识,尽管里面有许多虫豸蠹虫,但局面会比以前好。

  先解决建奴,再修整内政,平定民乱!

  一步一步来,他不想当亡国之君!

  【如果这时候失去民心,陷入“人民群众汪洋大海”之中,带清显然没有把握在与依旧据有四省之地的大顺,和剩余半壁江山的南明三方角力中胜出,因此不得不暂时“妥协”。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取消剃发易服命令是多尔衮的本心。

  事实上,顺治元年的七月,多尔衮在回复山东巡按朱朗鑅,希望新补监司三人用明式衣冠的奏疏时,就说“目下急勦逆贼,兵务方殷,衣冠礼乐,未遑制定。近简用各官,姑依明式”。

  “姑”,就是姑且,可以看出来多尔衮答应的颇为勉强。毕竟清廷是想要统治中国的,想要“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

  只不过那时候带清还只是三分天下,明廷这边的降臣上奏的时候,用的理由也是江南那边还没平定,大多数百姓都在观望,您老这时候整这种花活,就把江南的民心给吓跑啦!】

  【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趣事,就是遗臭万年的孙之獬。】

  孙之獬……崇祯对这个名字有印象,这不是那个哭太庙的阉党么?

  【孙之獬是天启二年的进士,甚至还考上了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按理说清流路线妥妥人上人。但是吧他这人怎么可能甘于清贫寂寞的翰林院呢?于是就巴结魏忠贤,成了阉党,风光了好几年。

  崇祯继位后,对阉党那是大举反攻倒算,下令毁掉由阉党编写的以排斥、诛杀异己为目的的《三朝要典》。这本书因为是党争的产物,所以客观性存疑,up不做评论。但是孙之獬真不愧是魏忠贤的孝子贤孙,他居然抱着《三朝要典》到太庙痛哭去了……然后就被罢官削籍回老家了。

  带清来了,孙之獬觉得自己的好日子也来了,于是舔清舔的不遗余力,毫无节操。多尔衮这边刚第一次下剃发令,大臣们都在上奏据理力争呢,人家孙之獬欢欢喜喜的焕然一新了。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满族官吏的服装。

  当时,朝臣分满汉两班,上朝的时候,满班大臣说他是汉人,不许他入班;汉班大臣说他是满人打扮,也不要他。徘徊于两班之间的孙之獬进退不得,狼狈万状。

  咱就是说,软骨症是种病,得多补钙。】

  崇祯抖着手,大声斥责:“简直是无耻之尤!”

  殿中的大臣也纷纷附和。

  这些大臣有东林党也有阉党,可即使是阉党,也觉得孙之獬太过于丢人,没有一个人愿意给他说好话。

  次辅韩爌直接站起来上奏道:“臣怀疑孙之獬有通虏之罪,奏请将孙之獬打入大牢!”

  崇祯本来还犹豫,不应该用未发生之事来定罪,但听韩爌说的是“通虏”,他立刻就同意了。

  只不过大理寺根本没抓到人。

  孙之獬被罢官之后没有回到山东老家,而是一直住在京城小宅子里,想着风头过了能不能疏通一下关系,起复当官,毕竟自己也是考中过庶吉士的清流老爷嘛。

  等到听着天幕这长篇大论下来,他心里的想法渐渐改变了,既然日后是关外的建奴的入主江山,他为啥还要伺候老朱家的皇帝?因此他当机立断,打算明天就出发去辽东,凭自己这一身学识,那奴酋黄台吉还不得对自己礼贤下士?

  没想到天幕竟然能提到他。

  听着听着,他感觉有点不对劲。

  【孙之獬自然恼羞成怒,便上疏提议让朝廷之前颁布的剃发令加快执行。疏言:“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新朝雅政嘛。

  于是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孙之獬是满清剃发易服的第一大功臣。

  就是因为他,让千千万万的汉人流血漂橹。】

  孙之獬还在愤怒那些降臣嫌弃他“媚上”,呵,都是降臣,装什么清高,搞得又当又立的。他明天就去列东,混个大官,到时候跟着建奴入关,这些嘲笑他的人说不定还要卑躬屈膝的找他来求个一官半职呢!

  只是美好的未来还没畅想完,他就听见外面的胡同传来吵嚷的声音。

  “快!”孙之獬来到前院指挥小厮,“快把门关上!”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周围许多民宅的百姓都围了过来,轻而易举的就冲散了门口的小厮,抓到了孙之獬。

  京城的百姓也在一直观看着天幕,只不过大部分时候说的内容他们都听不太懂。

  但大家明白,大明快完了,可新的天子居然是关外那些女真野人!

  他们每年交那么多辽饷,最后竟然还是让这些蛮子打了过来!

  不仅如此,这些辽东蛮子进了京城后,居然还要搞什么剃发易服,让大家都变得跟他们一样!

  百姓们没办法去打建奴,还不能去打这个背祖忘宗的孙之獬?于是周围知道他住在这里的百姓都围了过来,气势汹汹的把他给绑了起来。

  【不过大家先别急,孙之獬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顺治三年秋,山东爆发了谢迁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时孙之獬正衣锦还乡。

  这不是巧了么?就是你小子提议多尔衮一定要坚决执行剃发易服的是吧?不要脸的东西,连人都不想做了,非要当禽兽是不是?没关系,你农民爷爷帮你把头发续上!

  农民军攻入淄川,将其活捉,五花大绑示众街市。愤怒的百姓在他身上遍刺针孔,插上毛发,以惩罚其献媚清廷,创下剃发残害同胞的罪行。然后将其斩首市曹,暴尸通衢。

  up在玩《帝成2》这款游戏的时候,看到过孙之獬,六维属性全是1,没有比这个更差的资质了,简直是刷到了都嫌晦气的程度,可想而知制作组有多恶心他。

  游戏还有一个跟他一样六维都是1的,是刘豫,就是那个在金朝手底下当儿皇帝,建立了伪齐的“太.祖”。

  都是小垃圾。】

  住在胡同口的一个凶悍大哥拎着一把砍柴刀,对大伙道:“天上的仙女已经说了怎么惩罚这个禽兽不如的东西,咱们难道不应该照做么?”

  孙之獬慌了,他立刻辩解道:“你们抓错人了!我根本就没见过多尔衮!你们睁开眼看看,我头发都是真的!”

  大哥把砍柴刀架在他脖子上,威胁他不要乱动,然后脱下自己的臭袜子塞到他嘴里,冷笑一声道:“你是说天上的仙女会陷害你不成?!”

  一旁的矮个子道:“大哥!俺问了他家的小厮,说是这个狗东西刚刚还让他们收拾行李,打算明天就去辽东!”

  听到这话,大家伙更加确认了眼前这个士绅老爷打扮的人不是个好东西,于是纷纷去找绣花针,要执行仙女的话。

  等到大理寺的人赶到的时候,只见孙之獬被扒光了衣服,身上被扎的千疮百孔。

  “孙之獬,你涉嫌通虏,案子犯了,跟咱们走一趟吧,带走!”

  【不过,虽然民间流传的剃发易服大功臣是孙之獬,但up我上面的分析大家也能看出来,不管有没有那个垃圾,多尔衮都会继续推行的,是有深层次的政治逻辑在的。】

  【所以到了顺治二年,清军先击败大顺,迫使李自成放弃华北转进并意外死于湖北九宫山。又攻陷南京,俘虏了南明弘光帝。

  感觉大局已定的多尔衮认为时机到了,先是六月初五日,敕谕多铎,下令“注册各处文武军民,尽令薙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

  然后六月十五日,正式对全国下达了剃发令。】

  崇祯暗想,不知道这个弘光帝是哪位宗亲啊。

  【这一次,清廷是真的陷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比如苏州的白头军,头裹着白布,誓死不剃发,和清廷抗争了二十年!直到康熙年间首领张三被俘虏,才宣告失败。

  这一次的法外狂徒是个真正的民族英雄!】

  【这样不屈不挠、流血流汗的武装抗争比比皆是,但最后无一类外都失败了。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有些人真的不配当人。

  比如大名鼎鼎的嘉定三屠。】

  徐光启猛地一震,嘉定……那不就在他们松江府?!

  【顺治二年闰六月十二日,清廷任命的嘉定县令张维熙在辖区开始执行剃发令,消息一出,嘉定百姓群情激愤。他们一致推举在嘉定赋闲的前明都察院观政、进士黄淳耀,前明左通政侯峒曾等人为首领,带领嘉定百姓抵抗清军。

  黄淳耀、侯峒曾将嘉定百姓组织成为民军,并带领民军驱逐了张维熙,占据嘉定县城。带清的豫亲王多铎听到消息后,迅速下令李成栋率所部5000人前往嘉定进剿。

  李成栋以前跟着李自成的手下高杰当盗匪,后来又跟着高杰归顺了明朝。结果多铎来打江南,李成栋觉得南明小朝廷没啥前途,又投降带清去了。

  而且,他是先和部下把头都剃干净了才投降的!真的,孙之獬都没这么积极。

  所以他特别急于表现自己。接令后,李成栋一路杀奔嘉定而来,沿途所过,具遭屠戮。

  七月初一,黄淳耀、侯峒曾集中各路民军10万余人与李成栋决战,虽然民军人数众多,但都是些没有训练过的乌合之众,岂是李成栋所部正规军的对手,最终民军大败,四散而逃,李成栋攻入嘉定,黄淳耀、侯峒曾自杀殉国,李成栋在城内纵兵□□妇女,并屠杀了城内的3万民众,是为一屠嘉定。】

  天幕上出现了一段影片。

  狂风大作,大雨倾注,嘉定县矮小破败的城墙上因暴雨无法点灯,清军趁机冒着瓢泼大雨玩命攻城。

  嘉定守军虽已连续守城三昼夜,饥疲交加,亦咬着牙顶着大雨玩命守城。双方你争我夺赛着玩命,战场上血肉横飞,尸横遍野,清军一时急切难下。

  谁知这只是清军的障眼法,他们趁着夜暗,潜挖地道,在城下成功暗埋炸药,守军一无所知。

  黎明时分,清军以大炮猛轰城池,炮声震天动地,炮硝铅屑纷纷落到城中屋上,簌簌如雨,最终引燃了埋藏的炸药,遂至连环大爆炸,城墙倾塌,清军趁机从缺口鱼贯而入,守军虽坚决抵抗,却无济于事,嘉定城失守。

  残存的起义军慌慌张张的逃出城,到了河边。领队的侯峒曾眼神灰败的回头瞧了一眼县城,转头说道:“我说过,要与嘉定共存亡!”

  说罢,他纵身投入河中,葬身鱼腹。

  其他跟随的残兵败将跪下朝着他跳下的地方磕头,然后大声吼道:“我们嘉定人不是孬种!”也纷纷投河而亡,河水都为之堵塞。

  另一边,黄淳耀、黄渊耀两兄弟在城破时,来到了平时读书的南庵,双双自缢。

  死前黄淳耀于墙壁上题笔:“大明进士黄淳耀,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进不得宜力王朝,退不得洁身远引,耿耿不没,此心而已……异日夷氛复靖,中华士庶再见天日,论其事者再见其心!大明遗臣黄淳耀自裁于城西僧舍。”

  朱棣沉默了半晌,暗自叹了一声:“虽然是个文弱书生,却也是条真汉子。”

  要是江南多一些这种人,他执政也不会这么费劲了。

  崇祯却咬牙切齿的大声问道:“这个李成栋现在任职何处?”

  在他看来,这李成栋比孙之獬还要可恶许多!

  【李成栋饱掠一番后,收兵回大本营太仓。

  城外民军残部以及幸存的百姓继续拥立义士朱瑛为首领,朱瑛重新集结了有战斗力的2000民军,驱逐了清军委派的官员,并处死了留守嘉定城的50名清军,再次光复嘉定。周边的百姓听闻朱瑛的壮举,纷纷前来投奔,嘉定城内又汇集了有三四万人,朱瑛从中拣选精锐,组织防御。

  不久后,李成栋再次率军前来征剿,李成栋以夜袭之策,突入城内,斩杀朱瑛,导致城内民军指挥失灵,继而内外夹击,民军大败,嘉定再次陷落,和上次一样,李成栋在城内实施残酷的大屠杀,遇难者达3万余人,是为二屠嘉定。】

  【之后,因为各地民变四起,李成栋奉令率所部主力到他处弹压,导致嘉定城内的清军兵力空虚。原南明将领吴之番趁机攻打嘉定,城内幸存的百姓纷纷响应,守城清军四散溃逃,嘉定城再次光复。

  多铎闻讯后,只得再次派遣李成栋前去征剿。嘉定军民顽强抵抗,李成栋直接调来红衣大炮对着城墙一顿猛轰,最终嘉定城还是毫无悬念的陷落了,李成栋入城后对城内所有的人进行无差别屠杀,一时间2万多颗人头落地,是为三屠嘉定。】

  吏部还在找李成栋的履历,对于本职工作做成这样,崇祯已经无语了。

  他听着天幕的描述,仿佛在眼前有了画面一般。

  最后轻叹道:“嘉定百姓,好样的。”

  【嘉定县,就是现在我们上海的嘉定区。

  李成栋以嘉定人民的鲜血,博取了异族主子的器重和赞赏。

  在那个烽火连天戈矛并举的岁月,为了保住汉家衣冠,为了不被禽兽统治,大江南北,黄河内外,多少仁人志士慷慨赴死,多少热血青年携笔从戎。到处是不屈的百姓,到处是留发不留头的勇士!

  但总有不配当人的奸佞,总有甘愿跪着的奴才,总有危急关头还在想着争权夺利的戚戚小人。

  所以,这些斗争最后都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