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八扇屏风
[第三次擦肩而过,是他冲破包围圈后,南下来到广州。这次他想着,不能让朝廷来瞎搞了,给的东西完全不合他的心意。于是他围了广州成,逼城里的岭南东道节度使跟朝廷说,他要当天平军节度使。
天平军,下辖郓城、曹州、濮州。没错,就是菊花诗人黄巢的老家。我估摸着,黄巢当时就是想回老家当个土皇帝,非常美好而朴实的想法。
但当时的宰相卢携,以及小皇帝最信任的宦官田令孜一致表示:婉拒了哈。
黄巢寻思那行,我退一步。于是又说广州这地方也不错,我相当安南都护兼广州节度使,不走了。
结果朝臣商量了一下,觉得广州靠着海贸有大量税收,算是朝廷的钱袋子之一,怎么能给呢?想想就肉疼啊!
折腾了半天,他们给了黄巢一个答复:授黄巢率府率。
刚刚说了唐初时左右十六卫掌管禁军,是天子侍卫。这十率府就是东宫太子的侍卫,每个率府的长官称率府率,四品。
虽然不是虚职,但唐僖宗现在尚未及冠,哪里来的太子。
黄巢觉得自己被侮辱了,打发要饭的都没这么玩的啊!
他当场就打下了广州,并且扬言要把这里建立成自己的反唐根据地。]
视频中,数万农民军围着一座城池。城池并不如何高大雄伟,但农民军并没有攻打。
军营中有一处显眼的中军大帐,坐在上首的黄巢睨着朝廷来的使者,一言不发。
使者是个传诏的小宦官,身体已经在微微颤抖,可能预感到自己要命不久矣。
他努力的挤出一个笑容,有些讨好的说:“黄将军……不,黄王,朝廷的封赏已经下来了,您看……是不是应该准备接旨了?”
黄巢冷哼一声:“你先念念看,朝廷授给某的是什么官职,某再决定要不要接。”
小宦官感觉自己腿发软,他就知道有好事不会轮到他来跑腿的!
他哆哆嗦嗦半天没说出口,帐中的各牙将却没有耐心,一个副将一把夺过小宦官手里的锦盒,啐了一口:“没卵的东西,跟个娘儿们似的磨磨唧唧。”
副将把锦盒放到黄巢的案上,恭敬的打开。
黄巢看这架势就知道朝廷必不会应他所求,他就想看看朝廷这回还能有多离谱。
事实证明,比他预想的还要离谱的多。
他怒极而起,一把抽出腰间的横刀,将锦盒连着桌案一道劈碎,对着小宦官吼道:“唐廷可觉得我黄某是道旁哀犬么?!”
吼声如洪钟大吕,直接让小宦官昏死过去。
随后黄巢怒不可遏,直接下令攻城,不到一天时间,广州城破。
“愚蠢。”秦始皇不屑道。同时心里十分疑惑,这大唐上下都这么不堪,凭什么还能这么顽强?他的大秦怎么一下子说倒就倒了呢?
[黄巢打下广州后,有个小小的插曲,也是后世他的争议点之一。就是有传言他攻下广州后为了泄愤,搞了一场大屠杀,仅杀死的胡商及家眷就有十二万,次年再入广州又杀了一次,前后加在一起二十多万。
但这个传言来源于阿拉伯商人,而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当时广州包括属县一共才二十二万人,怎么想这件事也不合理。我个人觉得,杀抢商人肯定是有的,但规模属实太夸张了。]
[从此黄巢心灰意冷,再不向朝廷要官职。广州人发生疫病,不宜久留,他又领着人打回江浙一带,反复折腾。
其实他不知道,他还有两次的擦肩而过。
第四次擦肩而过,是终于有朝廷官员受不了了,上奏说江南乃赋税重地,比广州重的多,可现在都快被黄巢打烂了,咱们吃什么喝什么啊!他不是要天平军节度使么?就给他啊,总比现在好吧?
但丞相卢携非常倔强,就不答应,坚决不与巢贼媾和。]
李世民已经气到说不出话来了,太医眼疾手快,赶紧塞了一颗护心丸,才让他感觉好一点。
“陛下,”太医也顾不得冒犯,拍了几下他的后背,才让陛下的气顺过来。
李世民指着天幕上卢携倔强的背影,恨声道:“将军无能,拖累三军,宰相无能,覆灭朝廷啊!我大唐竟败在这些庸蠹虫豸手里,朕不甘心呜……”
[黄巢在江南搅了个天翻地覆,终于无敌手。于是他从容转进,打算渡过淮河,向中原进发。
中原不能说是一马平川吧,但也没太多险可以守,尤其是两百年过去,随着地形变化,曾经留下太宗皇帝英姿的虎牢关已经不成要塞。两京之间,只剩一个潼关天险。
这回真的是满朝皆惊了。
黄巢迎来了他的第五次擦肩而过。
朝臣又提出了授予他天平军节度使,哪怕只是缓兵之计,等待勤王援军也好啊!
但,卢携,他不忘初心,让人感动,不仅严词拒绝,而且还信誓旦旦的说他有准备,他在淮河布置了两道防线,那巢贼定然过不来。
然后布防的节度使军队哗变,自相残杀,黄巢不费吹灰之力,直直的奔着两京而来。]
天幕上出现了完整的中原腹地地图,将黄巢这几年进兵的路线标注的清清楚楚,红色的箭头来来回回,几乎将腹地对穿了两遍。
不论是秦始皇君臣还是李世民君臣都在抓紧记录。
朱元璋那边,几个将领虽然是不识字的大老粗,但一眼就看出这地图的重要性,不会写字也在沙地上分段临摹。
“元帅,有了这地图,咱们别说拿下南京,就是去打大都也没问题!”
大明宫,李隆基依然和杨贵妃腻在一起。
杨贵妃对地图不感兴趣,她好奇的问:“依陛下看,天幕上的朝廷该如何应对呢?”
李隆基潇洒一笑:“潼关乃天险,只要应对得当,可保长安无虞,只要死死守着,等待勤王之师就是了。”
“可洛阳怎么办?”洛阳可在潼关外呀。
李隆基看杨贵妃真情实感的惋惜,觉得纯真可爱,忍不住摸了摸她如凝脂般的脸颊,笑道:“爱妃何必担心?咱们又不会遇到这样的难题。你若是想念洛阳的繁华,咱们过两月去看看便是。”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朝廷只能逃跑了,反正前面也跑了好几次,不差这一次,去蜀中的路线都摸熟了。大宦官田令孜带着小皇帝、宗室、勋贵、官员等集体出逃。
但我们倔强的丞相卢携没有。
潼关被破,卢携被罢相,改任太子宾客以分司东都,当晚,卢携服毒自尽。]
[虽说朝廷上下把锅全让卢携一个人背,是很不厚道的。但确实是他一步步的判断错误才造成这种后果。
服毒殉国听上去很壮烈,但明末思想家颜元有句话说得好: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虽然他这句话批判的是明朝那些腐儒,但卢携这种与国无益甚至拖后腿的宰相,将时局败坏成样子,不是一死就可以抵消的。]
秦始皇点点头,十分认可天幕的观点,心想若是朕,必定夷其三族,九族内亲眷都恨不得贬为奴隶。
不对,朕压根儿就不会拜这种庸碌之人为丞相,把国家交到这种人手里岂非自取灭亡?
所以到底有没有人给朕讲讲,这个大唐凭什么有两百多年的国祚?
就这种朝廷,朕不服!
【作者有话说】
黄巢起义简直比打游击还能跑,所以选了一个我自己发现的比较有意思的角度来写,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觉得无聊。
还有六千…明天吧,作者社畜,太困了……
第8章 唐末农民起义4
◎秦始皇的沉默震耳欲聋◎
[广明元年十二月初五,也就是起兵的五年半后,黄巢攻占长安,于大明宫含元殿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齐,改元金统。
刚开始,长安的平民百姓是很欢迎这位新帝的,因为咱们之前说过,唐僖宗君臣的所作所为很离谱,不管百姓死活,所以百姓抛弃他们也毫无心理负担。
据《资治通鉴》记载,黄巢入长安时,百姓夹道相迎,黄巢还让自己的肱股大将尚让传口谕说:“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毋恐。”]
视频中,残阳如血。
唐廷的金吾卫大将军张直方带着几十名文物官员,毕恭毕敬的在灞上迎接长安城的新主人。
远处渐渐走来一群铁骑开道,甲束严整的侍卫,拱卫着一架豪华的马车。
百姓密密麻麻跪在道路两旁,有的战战兢兢不知所措,有的抬起头来好奇的观望着新天子和他的团队。
年逾六旬的黄巢透过帘子看到百姓的神态,便在尚让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尚让听后,打马向前,大声喊道:“黄王举旗起兵,本就是为了百姓,绝不会像李唐王室那般不爱惜你们。大家只管好好过日子,不必惊慌!”
百姓听了,无不赞叹黄王圣明。
“非如李氏不爱汝曹”!这句话回响在两仪殿中,让李世民觉得格外刺耳。
[起义军对百姓秋毫无犯,甚至有时还会慷慨解囊,给穷苦民众分发钱财物资,百姓由衷的爱戴他们。
这,大概就是黄巢的人生巅峰了。
因为他要开始搞清算了。
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黄巢下令杀掉所有未来得及逃跑滞留长安的李唐宗室以及三品以上的高官。后来又因为广德公主等人表面归顺,其实暗中藏匿了一些公卿、勋贵,惹得黄巢大怒,在城中大肆搜捕、诛杀,牵连甚广。
而大唐,到底还是有忠臣的。]
[郑畋,原本是唐僖宗的宰相,政斗失败被罢相后出任凤翔陇右节度使,治所就在长安西边,离得很近。唐僖宗出逃蜀中的时候还曾经路过过。
郑畋不忍大唐就这么覆灭,于是召集将领们一起商量讨伐黄巢之事。那时黄巢看上去是大势所趋,将领们私下和黄巢派出的人都已经商量好条件了,这时候再看郑畋说要讨伐,只觉得这老头有病。
郑畋气的破口大骂,激动之下把脸都磕破了,直接晕了过去。
结果第二天黄巢招降的使者就按时上门了。
凤翔监军和将领们趁着郑畋不能起床见人,十分麻利的谈了条件,签了降表,宣誓效忠,走完了一整套流程。然后大开宴会,宾主尽欢。
可谁也没想到,这顿饭成了新生的大齐政权的丧钟。
因为宴席上演奏了一曲大唐军歌《秦王破阵乐》。
众所周知,太宗皇帝李世民没继位前封爵秦王,当时是他领兵打败了强敌刘武周,稳固了刚刚定鼎的大唐天下,他手下的将士为了庆祝凯旋而创作了这首《秦王破阵乐》。
有赞歌曰: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在李世民成为皇帝后,又亲自把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再经过宫廷乐师的加工整理,以及魏征、虞世南等人的填词,成了一个庞大的、富丽堂皇的大型乐舞。
其曲调婉转而动听,高昂而极富号召力。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感天动地。
从此,这首军乐贯穿了大唐三百年,它跟着大唐的铁骑踏破东突厥,饮马瀚海;西出葱岭,撅平中亚,从此长安西去一万两千里,尽是大唐疆域!
它见证了太宗皇帝成为百族部落的“天可汗”,也见证了大唐疆域扩张到了极致!
北到无人居住的西伯利亚,南到一望无际的南海,东到黑龙江的出海口,西到繁华的波斯高原,大唐铁骑在哪里,哪里就是大唐,就会响起这首《秦王破阵乐》!]
天幕上又出现了一幅地图,不同的是,一开始只有长安周边的京畿地区,慢慢的随着镜头拉高,显示出的地区也越来越大,直至出现极盛时的大唐。
秦始皇本来听到现在,对于大唐这个王朝是很不屑的,他不明白就朝廷这幅德行是怎么苟延残喘这么多年。
可随着天幕的变幻,他失态的站了起来。
天下,竟然这么大!
原来竟有这么多他未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