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兄 第63章

作者:小河边舟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天之骄子 正剧 穿越重生

“大老爷当年还受过辽王的私贿,是瞒着太爷的,老大人对这件事不知情。不光如此,老爷的继夫人徐氏,也在他的授意下给江南来的散官谋过官职,收了不少银子,又用银子放了印子钱……”如此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人都禁不得查,端看你有没有本事查出来就是了。

刘崇而后才递上一本账册:“这是大老爷这些年来私底下的账目明细,这是最重的一份。”其实私底下还有许多,若是能再多些时间来查,那位老爷恐怕老底都得翻出来。

赵枢随手翻了几页,看了两眼便丢到了一边:“走吧。”

刘崇敲了敲车壁。

官轿应声而起。

赵宅此时并不平静。

赵攸怀正坐在太师椅上听着底下人的回禀。当听闻长子当真从辽东回来后,眼睛蓦地睁开,心立刻就沉了下去。他是知道这个儿子的,他们之间早就没有任何父子情分了。

从前他羽翼尚未丰满,他还能隐隐压着一些,只是今朝过后,他对这个儿子便再也没有任何威慑力了。自从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他心里便不住地慌,就连从徐家接回来的妻子与他说话,他都能忘了回复。

徐氏是他最喜欢的人,成亲这么多年两个人都没红过脸,除了先头那位夫人,他们之间也算无话不可说了,因此很是疑惑:“这是怎么了,怎么心慌意乱的,可是出了什么事。”

徐氏是他掌权后亲自挑的,自然无比喜欢,说话也柔和几分:“没什么,你别操心,多注意些我们的孩子才是,别累着他了。”

徐氏正在帮他换衣裳,闻言娇嗔道:“瞧你说的……我们的孩子哪有那么脆弱。”不过近日来辽东捷报频传,她却是有些膈应,别扭道:“大爷才是真要起势了,我看往后在家里,父亲也要压不住他了。您与他又是那样的关系,可怎么办呢。”

当年先头那位夫人的死她也有所耳闻。听说是在宫宴上醉了酒,认错了哪位贵人,做错了事……

回家后不堪流言蜚语,自尽而死的。

也是惨烈。

不过后来想想,她还庆幸。那位不死,谁来给她腾位置呢。赵攸怀虽比她大上许多,却也体贴疼人,她不知有多庆幸嫁了进来。每年年节回家的时候,家里都捧着她敬着她。

嫁给一个年轻的进士,都不知道要熬多少年才能给她这样的体面。

“您也别太累了才是。”她帮赵攸怀抚了抚衣领。

赵攸怀嗯了一声,没应答她之前的话,无人知晓他此刻究竟是什么心情。为官多年,他已经很少有这样心慌意乱的时刻了,眉心一直再跳,终于熬至午间,他忍不了了,去上院寻了父亲。

谁知父亲身边的何进却是告诉他太爷在休憩。

那股强烈的不安一直笼罩在头顶。

终于等到了午时一刻,书房门被人猛地踢开的那一刻,他才知道父亲为何不见他……必是料到他的长子已经回来了。而且他的父亲选择了这个拥有无上前程的长孙,而丢弃了他的儿子。

“你们干什么,可知道这是哪里,容得你们放肆?”他心中早有猜测,却还是顶着胆子喝斥了一声。

闯进来的侍从却是一点畏惧的意思都没有,径直闯了进来,他往外看了一眼,才知书房已然被围得水泄不通。他的人也都悄无声息地不知去了何处。

巨大的阴云整个笼罩在他头上。

赵攸怀站了起来,目光看向书房门外。

才见一轻袍缓带的男子走了进来,身材高大而颀长,整个人便如隽秀的文竹一般,赵攸怀眼睛眯了眯……他的气质实是继承自他的母亲的。那个女人也是这样出尘的样子,不染一丝尘埃。只是他不喜欢。

所以她死的时候,他也没有悲痛。

赵枢走进来的时候,便见他一副恍见故人的模样。

“父亲看见我很惊讶么?”他进了书房,闲庭信步,看起来倒像是来逛园子的,一点旁的意思都没有。“您这样看着我,是想起了谁么?”

赵攸怀知道这个儿子是寻旧仇来的。

“是啊,我想起了你的母亲。”他并不愿意承认,这个儿子虽继承了那个女子姣好的容貌和气质,心却是狠戾而残忍的,这一点其实更像他。更像他这个父亲。

“你母亲若在,看见你对我拔刀相向,想必也要斥你目无礼法的。向自己的父亲动手,这与畜牲何异!”他还妄图维持作为父亲的尊严,毫不相让。

赵枢却也不是什么好人。他微微一笑,朝身后挥挥手,大批的亲卫涌了进来,将整个书房里间围得密不透风。“父亲有什么话尽管说罢,否则一会儿,兴许就说不出口了。”

“你,你想干什么?”赵攸怀心里有一瞬间的发慌,却是还笃信着这个儿子还不敢对他太过分。他的性命应当是无忧的。

有侍从从旁侧拉了张椅子来,赵枢施施然地坐下来,瞧了瞧椅子的把手,刘崇立刻拿了那份折子出来,含笑道:“老爷,听闻您久病不愈,时常头疼,大人心系您的身体,特意为您写了一本折子,择日便上书请求陛下恩准您在家养病。不若您也看看,好心里有个数。”

说罢,便将折子平摊开来,展在赵攸怀的面前。

赵攸怀扫视了一通,冲天的怒气从头顶涌了出来,将那折子连同桌案上的书册等物都扫落在了地上,喝道:“你好大的胆子,我哪里来的病,你竟是这般信口雌黄,枉我对你多年的教导!”

赵枢微微抬眸。

立刻有人将那折子从地上拾了起来。

“父亲大人何必动怒。”赵枢面色始终淡淡的:“您现在看着确实身体康健,只是人食五谷杂粮,总有一些隐藏的病症……一夜之间发病也是有的。您看是不是。”

“您病得写不动了,那就只好由我来代笔了。”

不一会儿,刘崇朝门后使了个眼色,便有个侍从端了碗药进来。那药黑漆漆的,味道也不好闻,刘崇面无表情地接过,说道:“老爷,您手底下那么多事儿,我都一一让人查清楚了……说实在的,是上书致仕还是牢狱里走一遭,您得考虑周全啊。”

赵攸怀已然慌了手脚:“你查了什么,给我说清楚!”

刘崇道:“您收了叛王的私贿,这件事赵老大人还不知晓罢……还有徐夫人经手的买卖官职一事。”

说到这里,赵攸怀已然没了先前的硬气,跌坐了回去,目光也有些涣散。

刘崇接着道:“还有别的,您要听么?”他有时也觉着这位老爷实在狠辣。当年先夫人何其无辜,贞节真的有人命重要么?不过是不喜欢而已,就算是想娶那徐氏,为何不能等和离了再娶。

非要说些似是而非的话,让夫人感到蒙羞,上吊自尽呢。

面前之人面色惨白,竟是再无话可说。

赵枢看着刘崇让人摁着这个人,看着赵攸怀从挣扎到无力,那药一点一点地灌进去。心中竟是异常平静。

赵攸怀让人灌了药,眼睛立刻瞪大了,捂着喉咙用力地张了张嘴,竟是想说什么,到底没说出来……倒在了地上,不停地抽搐。

他这才起身,面色淡淡地吩咐侍从:“父亲中风,找个无人的院子,将他抬进去养病罢……”

刘崇无意间瞥见大人的面色,只见他看起来没有一丝情绪,仿佛只是在吩咐人处置一个毫不相干的人。他是足够狠的一个人,兴许也是这样,才能隐忍到今日。

很快便处理干净了。

赵枢甚至都没有去见祖父。他知晓他不会问责他的……往后家族兴衰都系于他手。该怎么选择早就是显而易见的事了。

临往奉京前他忽而问了刘崇赵攸筠的事。

二夫人是刘崇让人接出来的,自然知晓得无比清楚:“二老爷不知道您今日来,若是知晓,恐怕要来闹的。他还在找二夫人,似乎没有要和离的意思。”

刘崇听见上首一声轻嗤。

官轿很快往奉京去。

赵明宜从书房回来后,便一直在给林娉熬药膳。哥哥走得时候甚至都没有看她一眼……他应当真的很生气罢。

张妈妈偶尔过来看她,也劝慰几句。说话间,竟是叹气了气来,说二老爷与夫人的和离书还未有定数。

林娉肯定是不愿意回去的。她可能都不愿意再见赵攸筠,所以这和离书肯定是要的。

赵明宜坐在小厨房,一边扇着小炉子,一边听张妈妈说起这些事,心竟是又痛了起来。她记得她让刘崇寄过信回来,原来林娉没有收到……是让二老爷截下了么。

她实在是沉默,一句话都不说,张妈妈有些心疼,正要移了话头,却听见底下坐着的姑娘沉默着说道:“母亲的和离书我去要罢,他不算我的父亲,也做不得我母亲的丈夫。”抬头看向张妈妈:“我会要到的,您不要担心。”

张妈妈看着她。

发觉这女孩儿的眼睛,竟是比之从前,要多几分光亮。辽东生里死去的走一遭,人都是会成长的。只是这成长,却是把肉撕裂了,再缝合长好的,不知道有多痛。

第63章 孟蹊

药熬完了,张妈妈劝她亲自给林娉送过去。她看着这些日子,林氏的也能吃得下东西了,心情应该也和缓了许多。

“娘会愿意见我吗?”赵明宜也很想去看她。但是她害怕林娉看见她会想起那个过世的孩子,引得她伤心落泪,又怎么能好好养病呢。

张妈妈还是劝她:“您去试试罢……说不定呢。总不能一直这么僵着。”她隐隐觉着林氏还是爱这个孩子的,从小养到大,怎么可能一点情分都没有。从前家里有两个姑娘,晗音姑娘跟老爷亲近一些,姑娘小一点,更亲林氏。

这么多年了,林氏身边陪着的也是宜小姐。哪能说舍弃就舍弃呢。

赵明宜听她的话,往林娉的院子里去。路上一直惴惴不安,心跳都快了几分,心里还有几分茫然……若是母亲一直不愿意见她,那该怎么办呢。

正到房门前,张妈妈前去通禀,她立在门口静静地等着。竟觉着时间都慢了许多,很是煎熬。

不过一会儿,终于传来打帘子的声音,入目便是张妈妈那布满愁绪的脸:“姑娘,您还是先回去罢。”

母亲还是不愿意见她。

张妈妈眼见着那姑娘原先期待的目光变得黯淡下来,心都揪成团了,想劝慰两句,却又不知怎么开口……这母女俩的事,只能依着她们自己去解决的,旁人干涉反而不好。

“多谢妈妈了。”赵明宜苦笑一声,终于还是退出了这间院子。

她心里不好受,林娉又何尝好过呢……她坐在窗下,桌案边就是女儿亲手熬的药。日日送来,每一天都不曾懈怠,她在她身边从来是个贴心的姑娘,是个很像自己的女儿。

张妈妈进来后便瞧见林氏在窗下看着姑娘的背影,心里一酸:“夫人,您快喝药罢,一会儿药凉了就更苦了。”她觉着林氏不是在为难姑娘,更像是在为难自己。

一边是养了多年的女儿,比晗音小姐还喜爱几分,舍又舍不下,可是若真要如往常一般母女相和……那那个早逝的孩子,又有谁来心疼和怀念呢。

林娉喝了药,唇齿间更加苦涩了,她问张妈妈:“你说我这样,会不会到最后,蓁蓁也恨我呢。”她在折磨自己,可是又何尝不是在折磨那个姑娘。蓁蓁毕竟也是无辜的。

若是没有她,她在十四年前便会知道自己的女儿早夭。她那时身体那样不好,若是知晓了那样一个噩耗,都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某种程度上,蓁蓁因缘巧合之下,也是上天派来救她的孩子。

张妈妈听了眼眶都红了,别过脸去,匆忙地抹了眼,回过头笑道:“夫人您在说什么呢,小姐怎会怨您,她……方才还与我说要去为您要和离书呢。她心疼您啊……”

林娉心里说不出来什么滋味。心里泛苦,却又觉着好像被什么填满了。

喝完了药,张妈妈正命人端了蜜饯来,才听见门房说有人过来,匆匆过去瞧了,这才回来回话。这会儿林娉精神已经好多了,正坐在炕上做针线,绣的是女儿喜欢的迎春花。

门帘子忽而发出响声,惊动了,林娉抬起头来,才见是张妈妈,问道:“怎么了?可是发生了什么?”

张妈妈面色有些奇怪,说不上来,三分欣喜三分担忧,还有两分犹豫,讷讷地道:“是傅大人,傅蕴笙大人……他过来了,想要见您。”其实已经不止这一回了。

不知道是不是大爷与他认得,林娉方从赵家出来,他便有了消息,来过好几回。林娉说不方便见,那人竟也真真好性儿地等着,每逢休沐都来,回回过来回回落空……

林娉愣了愣,还是让张妈妈回绝了。

她与赵攸筠十几年的夫妻,都落得这样一个结果。而她跟傅蕴笙,不过是年少时的情分,能有多少呢?她怎么好再拿自己去赌一回真心。那太难了。

张妈妈沉默地出了房门,立马让管事的去回了。只是在前头的院子看见了姑娘,姑娘正在跟谁说着话,那人看着不像宅子的管事,穿着长衫,很是文气的一个男子。

她有些不放心,匆匆走了过去,赵明宜见她过来忙问了林娉有没有喝药,身体可好些了。

张妈妈一一答了。只是看着那对面的男子,目露疑惑,她常在内院倒是没有见过他。

赵明宜知晓她的意思,指了指冯僚,说道:“张妈妈,这位是冯先生,您没有见过……他是哥哥身边的人。”还是说清楚的好些,他们也说不准要在这里住多久。

张妈妈这才放下心来。又想,他们欠大爷的情,究竟要怎么样才能还清呢。

冯僚看了一眼这对主仆,心中却又是另一等想法,他如今已经算不得大爷的人了,姑娘的事才是他最要紧去办的。刘崇跟着往辽东走了一遭,张士骥死了,他如今也算是出头了。

恐怕往后要压在他头上。

“妈妈,我要去一趟赵家……”赵明宜看了张妈妈一眼,又看了看冯僚,说道:“我知道先生想说什么,但是这件事还是我去做罢,我去合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