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锦路 第205章

作者:漫漫行 标签: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沈皎看着前方的这些个阁臣重臣全都沉默不语,而上首的天和帝亦是威严丛生地看着下方,似乎在等待着这些朝臣给出的意见结果。

其实,在她看来,在大齐这样一个时代,天和帝兵权在握,朝中更是提拔了不少寒门子弟为重臣,大齐的朝代已经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的君王权利都要大上不少。

天和帝作为君王,大权在握,这个时候世家也只能避其锋芒。但是即便这个锋芒再弱,天和帝也要顾及一二,不是畏惧世家,而是天和帝现在必须要用到世家,毕竟寒门子弟还没有世家子弟在治国上的作用更大,寒门子弟尚需要发展和培养。当然,这也是这些世家所一直依仗所在,他们依仗的不是自己这一代中出现了多少权臣,而是对子弟的教育,一代代出色的后辈才是他们传承家族的关键因素。

但是,在她看来,这场博弈最后的结果,应该会让她心想事成的。

“卫卿觉得之前元嘉所说的如何?”天和帝看着下方的卫赜,皱眉问道。如今的天色已经不早,他实在是没有心情再耗下去了,而今日就必需把这件事敲定,不然,事情越拖,越容易出现变故。

“回禀陛下,元嘉郡主之话,臣颇为赞同。”卫逊思索了良久,终是给出了答案:“君为臣纲,更没有宗法大过国法的说法,既然国法上从未规定过女子不得为官,那么元嘉郡主为官的事情便没有违反国法,张大人的举荐也是有理有据,是可行的。”

沈皎听到卫逊的话,便明白了,正如她所想,在这场争斗中,天和帝的君权以绝对的权威,取得了成功。或者说,卫逊和这些人以政客的敏感和权衡,选择了让她入朝这个结果,这个结果会是对他们最为有利的选择。

但是,同样她也主意到卫逊在刚刚说话中的暗示。卫逊只说没有女子不得为官的律法,但是也没有明确同意女子就可以为官。卫逊说得是她为官是可行的,这和“女子可以为官是可行的”不一样,这中间的区别大了去了。

卫逊这是在向天和帝隐晦地表示,他同意了自己入朝,但是不同意天和帝同意让所有女子都和她一样有站上朝堂,有和他们这些男子并肩站在一起地资格。

她倒是也不生气,她从未想过只凭着今天这一天,今天这一场朝堂上的争辩,便真的能够将女子的地位提高,让当朝的这些个士大夫同意让女子都能够和男子一样入朝为官,这显然是异想天开的事情。

像卫逊这样会同意她入朝,不过是碍着天和帝的君权和她所做出的那些利国利民的功劳的。只她一个女子入朝为官,那便只是个特例,还不能给男女之间的地位造成什么大的影响。但是若真的让女子都能够入朝为官,将会给这些男子的地位造成极大的冲击,到时候很多家族里面也许就不是男子的一言堂了。作为享受着这个时代造成的高地位的男子,更会极力反对。

所以,她明白改变女子地位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成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经过长期的,慢慢地积累和改变才行。

但是,今日能够得到这样一个结果,也足够让她感到高兴和欣慰了。“臣赞同张大人所说,同意举荐元嘉郡主入朝为官。”卫逊躬身道。天和帝听后,点了点头,又看向一旁的颜思道:“那颜卿觉得呢?“

“臣附议。”颜思亦是恭身道。

随后便是此起彼伏的附议声,而跪在一旁的潘昶听到这些人的附和声越来越多,心中悲凉,他知道自己之前的打算不仅都打了水漂,还惹得一身腥。

天和帝看着附议的人越来也多,便是一旁的太子和燕王二人也都附议起来,“既然众位卿家都同意了元嘉入朝一事,那朕便应诸位卿家所请,同意张敬宗所请,让元嘉入朝,至于这官职吗?”

“臣张敬宗举荐元嘉郡主担任中书舍人一职。”

天和帝似乎沉吟了一下,道:“那便依张卿所言,元嘉担任中书舍一职。”

“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沈皎在天和帝的话落后,立时行大礼谢恩道。

第259章 卫家

卫家, 卫逊的书房中。

“父亲, 您说, 陛下此举究竟是何意思?”卫家二爷对着自己的父亲卫逊皱眉问道, 今日的早朝他也去了, 虽然位置不是特别靠前, 也没有插上嘴的地方,但是今天早朝从开始到结束,他全都看在眼里。

“你觉得呢?”卫逊没有回答儿子的问题, 而是反问道, 他想要听听自己这个次子的看法。他的三个儿子中,长子走得是武将的路子, 三子又不入仕途, 所以, 如今长子又回了边疆,次子虽然就坐在眼前,但到底不走仕途,他还是将重点放在了次子身上。

“今日, 大家都能够看出来,陛下是早就有了让元嘉郡主入朝的打算, 张敬宗只是一个办事的。”卫家老二卫澄分析道:“陛下是执意让元嘉郡主入朝的,只是不知道?”

“不知道什么?”卫澄问道。

“儿子拿不准陛下的圣意,究竟是陛下想要让天下的女子都能够入朝为官, 拿元嘉郡主当试路的?”卫澄有些为难道:“还是陛下只是想要让元嘉郡主一人入朝?”

“虽然父亲和颜次辅都已经表明了不支持陛下让其他女子入朝的想法,但是难保陛下会一意孤行, 到时父亲再触怒了陛下,对父亲的处境更不好。”卫澄担心道。他父亲的这个位置,盯着的人可不再少数,特别是现在的卫家又涉及到夺嫡之争,若是一朝行错了路,到时卫家的处境可就不妙了。

听了自己次子的担心,卫逊没有回答,而是对着卫澄前面的幼子卫淳问道:“你觉得呢?”

“儿子不在朝堂,但是听了父亲和二哥讲得这些话,想法和二哥差不多,也是担心这个问题,拿不准陛下的主意。”卫淳回道。

卫逊看了眼前的两个儿子,心中叹了一口气,人人都羡慕自己的三个儿子学有所成,前途光明,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这三个儿子没有一个能做自己的衣钵传人的,没有人能够撑得起卫家的这个担子。

长子虽然简在帝心,更是弥补了卫家在军事上的不足,给卫家留了最后的退路,但是同样也不是适合从自己手上接过卫家,不为别得,只为文官武官这个最本质的区别,他的长子即便是再军功赫赫,在卫家也不够权威,不能服众。

卫家能服众的之前的宰相,是三公,是现在的阁臣首辅,而他的次子虽然是也是进士出身,但是悟性不足,之前在礼部,如今到了大理寺,可是再如何,他的这个次子最多也只是做到正二品的尚书,再往上入阁是不可能了,如果将卫家交到次子手上,卫家不至于落寞,但是也只能是原地踏步,甚至可能还会倒退一点。但是,该培养的还是要培养的。

至于幼子,也就是三子卫淳,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心思不在仕途上,而且其性格也不适合走仕途,当个名士才是最好的选择。

卫逊看着眼前的两个儿子,虽然心中叹气,但是也十分庆幸,他庆幸自己有卫赜这个孙子,他相信以卫赜的能力,足以给卫家一个光明的未来。

卫逊虽然觉得自己的两个儿子在这方面悟性欠缺,但是还是耐心地讲解道:“陛下在女子为官这方面,比你看得明白的多。陛下现在没有让女子大批入朝的打算,说得更明白一点,陛下现在只是想让元嘉郡主一人为官。”

“女子为官,在现在来说,其实是一种多余的担心。”卫逊看着两个儿子不明白,只得将话说得更明白一些:“官真的是那么好当的吗?便是男子当官时遇到的阻碍便是困难重重,而女子为官,除了要面临这些阻碍外,更要面对背后的非议,流言蜚语等等,又哪是那么容易的。”

“还有,现在的女子,又有几个识字的,又有几个通读四书五经,懂得治国之道的,让不懂治国的人来治国,岂不是昏君之为?你觉得陛下是昏君吗?这些,先不说陛下,便是元嘉郡主估计也比你们看得清楚多了。”卫逊毫不客气地训斥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他真的觉得教儿子真的比教孙子累多了。

“父亲教训的是,是儿子愚钝了。”卫澄惭愧道。

卫逊听了这句话,心中顺畅了许多,他的次子虽然悟性不够,但是能够经得住批评,听得进别人的话,敢于认错,到也令他欣慰不少。

“父亲,您说陛下能想到这些,儿子没有意见,但是元嘉郡主一个刚刚及笄的女孩,未必能像这么多吧。”卫淳虽然也知道自己能力不足,很是羞愧,但是却不敢苟同父亲的想法。

“元嘉郡主是一个刚及笄的女孩,但是她是一个普通的大家闺秀吗?”卫逊摇头道:“她师从张博钧,而且张博钧不止一次在我面前夸耀自己收了元嘉郡主这个高徒,若论才学,她的才学恐怕不比任何一个二甲进士差,我见过元嘉郡主的一些文章,言之有物,见解独到,很能够看出,她对于治国方面有着自己的想法,这一点比之你这个号称寄情山水的名士不知要强出多少。”

“再者,一个普通的女孩,能够这么多年圣宠不衰,为陛下用心栽培信任吗?”

“一个普通的大家闺秀,能够愿意打着求医的名头,前往山东这样的灾区吗?能够发明出井灌,能够有条有序地救治章县吗?能够想出解决巫祸之事的办法吗?能够愿意吃得了苦,根治张博钧勘灾,勘察河道,制定治河方案吗?”

“这些别说是一个女子,便是你,你觉得自己又能够做到多少?”张敬宗看着幼子似乎要反驳,打断道:“陛下既然敢让张博钧这么说出来,就一定是真实的,陛下绝不会做出给元嘉郡主伪造功绩的事情,换句话说,陛下不昏庸,元嘉郡主若是没有过硬的本事和功劳,陛下也不会冒这样的险,让元嘉郡主一个女子入朝,给自己惹麻烦。”

“是儿子狭隘了。”卫淳羞愧道。

“那既然陛下没有拿元嘉郡主探路的打算,那么陛下究竟对元嘉郡主是个什么打算?还有为何是中书舍人这个位置?”卫澄同意父亲的说法,但还是有着疑问。

第260章 担忧

“陛下对元嘉郡主历来不同, 旁人都觉得是因为元嘉郡主的救驾之功, 可是在儿子看来却是有着几分异样。”卫澄想着天和帝对元嘉郡主的态度, 分析道:“儿子自己也有女儿, 作为一个父亲, 儿子也疼爱女儿, 但是儿子却从来都只希望阿悦能够无忧无虑的幸福一辈子,从未想过她有什么大出息,但是陛下对于元嘉郡主的态度绝然不是这个态度。”

“若陛下只是将元嘉郡主视若亲女, 那么为其考虑的最好打算必然是和儿子待阿悦一般, 但是只从元嘉郡主出生到及笄这些年,陛下待其的重视程度, 都基本上和太子是一个水平了, 为元嘉郡主延请各位名师, 御书楼任其借阅,和皇子与世家子弟一样就读于崇文馆,这显然是陛下一早就有打算培养元嘉郡主了。”

“只是不知道陛下的这种重视,究竟是来自哪里?”卫澄愁眉道:“若说元嘉郡主是因为救驾之功而被陛下这般重视, 儿子却觉得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当时元嘉郡主就读于崇文馆时, 可是只有一次救驾的功劳的,还是小孩子的误打误撞。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