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靠山吃山 第79章

作者:魔力信号灯 标签: 穿越重生

剩下的半亩地挖了个浅的鱼塘,大舅准备养池河虾试试,这河虾确实是比较贵的水产品了,比养鱼挣钱多了,如果自己能摸透河虾的习性,想必这河虾的养殖就没问题了。

鱼塘挖好了就是消毒,这个他们方便的很,烧石灰的山头离他们也不远,拉来两车石灰把鱼塘底清理干净,又到湖水浅的地方挖了些水草,还有上面附带的螺蛳准备撒到鱼塘里,小虾小鱼的也爱吃。

要想养鱼养虾,首先要保证鱼塘里的是活水,一家人又挖好引水沟引水过来,池塘口用栅栏围好,保证水的流通又防止鱼和虾逃跑,很是花了些功夫修整。

在湖里打渔的堂叔就帮着捞了些鱼苗洒进了鱼塘,至于河虾嘛,这个季节也正好都是抱卵虾,堂叔每天捞了一些洒进虾塘,等虾产卵后,这个大虾就先捞出来卖掉,毕竟河虾的生命很短,不捞出来,产卵后很快就死了,养着小的等秋天或者明年春天产卵后再捞。

就这样大舅一家开始了养鱼虾的日子,估计这一池塘鱼和虾正赶上中秋上市,肯定也能卖上好价钱。

二舅则是受自己老爹卖苗子的启发,年后在菜园里搭了个棚子,上面用草帘子盖上,白天气温升起来的时候打开晒太阳,晚上就盖上草帘保温,里面种了些小白菜,油菜之类的青菜和鸡毛菜,这类菜撒上种子,洒点水就能长,密密麻麻的间一些,从手指头长短就开始挑着卖,赶集卖苗子的时候就会顺带一筐两筐的。

初春的时候,这小青菜格外受人喜欢,特别是酒楼饭馆,一筐两筐的让早起来采买的立马就全收了,都不用散着卖,这样连着菜苗子,今年春天也是一笔收入呢。

等菜卖的差不多了,地里的甜瓜也可以提前上市了,甜瓜熟透的香味很是吸引来赶集的人们,纷纷掏钱买两个回家解解馋,自家的还要过些日子,先买两个吃吃吧,毕竟天气开始热了,吃个甜瓜可是爽口的很呢。

二舅可是打算好了,小儿子到时一定要送出去读书,就算不考科举,也能找个好点的事做,可不能像自己一样大字不识一个,就这样在地里刨食一辈子。

大舅家的河虾产卵后,就把大虾捞了出来,不然过不久也会死掉,几家亲戚家分一分尝个新鲜。

“这河虾还挺能活。”陈晨看着盆子里的河虾说道。

“这东西又没啥肉,不知道你喜欢个啥?”李氏在旁边说道。

“娘,今晚这虾我来烧吧。”陈晨想着吃哪种做法呢。

“行,尝尝闺女的手艺。”李氏自是一口答应,这两年女儿不时的新式做菜方法已经折服她了。

陈晨让娘亲把虾收拾干净,跳来跳去的,她可不敢剪虾枪呢。

锅里开始倒油了,李氏在旁边盯得紧着呢,自家闺女做菜可是费油呢。

“少点少点,怎么倒这么多油啊!”李氏看着闺女倒油就心疼的慌,这是当水用了吗?

“这虾要油炸了才好吃呢。”陈晨一边看着火候一边回话道。

“废话,什么油炸了都好吃。”李氏没好气的说道。

陈晨把虾炸成红色捞出来,锅里撒了点盐加点味道,等油温回升又炸了一遍,用手捏了下,壳子脆了,捞出来放到盘子里。

一股河虾的油炸香味弥漫在厨房里。西西这个灵鼻子闻到味道跑了进来,就要伸手去拿。

“还没好呢,不准偷吃。”李氏把儿子的小爪子拍了一下,笑骂道。

“再等等啊。这里有油,你先到旁边玩去,等会好了喊你吃。”陈晨怕油溅起来伤着弟弟,哄着道。

把锅里的油盛到碗里,只留了个底子,加了葱姜炒出香味,加酱油,醋和糖,再加一点点老爹的酒,

“嗯,味道正正好。”陈晨尝尝味道不错了,把虾倒进去裹了一身后,一盘油爆河虾做成了。

“有钱人就是会吃啊,怪不得河虾都让大户人家和酒楼买去了呢。”众人“咔嚓咔嚓”吃着这美味,虾壳都是酥脆的,连皮一起吃掉,一点都不带浪费的。

县城里的铺子也都建好了,都是按照要求盖的小小的四合院,前面尽量盖的宽敞些,用来卖货,后面住人和存放货物。

铺子前面的街道也修整好了,这铺子就可以开起来了,一家人商量决定留一间用来卖卖特产,虽然现在东西不多,但是随着果园的产出,以后东西肯定越来越多,总是到集市卖就不方便,再加上陈有全还有那么多木制品也可以摆进去卖。

陈有全思考了一下觉得主意不错,于是两间铺子陈有全就租出去了一间,另一间自用了。

这两年来往的商人多了,这每天也能卖不少东西呢,只是这伙计找谁合适呢?

“爹,你看新搬来的小叔叔怎么样,就是不知他会不会算账呢?他们也搬来一段时间了,这边的话也会讲了,还有他肯定会北方的话,甚至草原牧民的话可能都会讲,这样的人来招呼商人肯定好沟通的。”陈晨建议道。

“他不是和他爹收羊毛吗?应该也是识数的,我去问问看。”陈有全自是回老宅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他们也都乐的支持。

“你去问问看,先问问他会不会算数再说。”陈老爷子出主意道。

很快陈有全回来了,说谈妥了,这少年的外公是识字的,所以他们爷俩小的时候都是跟着识字的,写写算算是没问题的,听说了去帮着看铺子,开心的不得了呢,可见也是个喜欢热闹的,

“还问能不能在铺子里帮着代收羊毛,我也答应他了。”陈有全觉得是小事,就同意了。

这没有铺子时,觉得自家没啥好卖的,这有了铺子准备卖东西了,收拾收拾竟然也摆满了。陈有全把价格都标好,拿个本子给陈磊让他记好账,每月月底对账。铺子后面有个小院子,陈磊没事就住在这里就行。

陈磊正好才定亲,年底成婚,到时夫妻俩一起住在这后院里也住的开的。

陈有全和陈磊也说好,若他家里有事,和他说一声,他让徒弟去替他。平时节日的时候如果忙,也带信回来,这边也会去帮忙,陈磊自是高兴的答应着。

杂七杂八的都是本地的特产,陈有全就做了个[陈氏特产铺子]的牌匾挂到了大门上面。

陈有全也和村子里会手工的人说了,做了东西可以放在自己铺子里帮着卖,陈磊收拾个角落出来,专门摆这些代卖的物品。

在开铺子的头两年里,铺子里最受人欢迎的就是有亮家的做的腌咸菜了,一缸一缸的咸菜征服了县城人们味蕾,虽然这年头家家都会腌点咸菜,可这东西真的很考验手感的,一模一样的东西和配方,做出来的味道也是差别很大的。

听吴氏讲,她亲娘死的早,在后娘手里讨生活,所以自小就不爱说话,就是对腌咸菜喜欢的紧,嫁人后,特别是丈夫死后,更是不爱出门,只是在家做活,这咸菜的买卖还是丈夫在世时联系好的酒楼,一直就没断过,都是人家上门来拉货,她小叔子和小姑子也跟着她做这个,家里的地也基本都是种的这些菜,所以日子也过的下去,那时也没觉得自己的手艺好,只以为是人家照顾自己。

直到来到了陈家村,她看到家里的萝卜收的多,就自己做了些腌萝卜条,三奶奶一家人尝到了她做的咸菜,直呼是吃过最好吃的腌咸菜了,都支持她大量腌咸菜,也开始往外卖。

好吃的东西自是人人都喜欢的,很快县城里人家的餐桌上都开始出现了这美味的小菜,吴氏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第60章 干旱

十来年的风调雨顺让庄稼人有了警觉之心,干旱或者洪涝可能随时会出现,家家的存粮也开始多攒些,老人们也都开始聚在一起谈论起天象,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着,也互相探讨着各种应对之法。

开始进入四月份了,往年的沥沥细雨今年也不见了踪影,山上存不住水的地上,小草已经开始打蔫了,慢慢的开始变黄,小树也开始没有力气了,叶片耷拉了下来,只剩下些树大根深的还精神着。

人们也开始觉察着空气变得干燥了起来,每次来的雨水也是匆匆路过一下,只是湿了湿地皮做做样子,没有一场像样的能浇透庄稼地的雨水。

“今年怎么感觉这苗头不对啊,往年这春雨下的多大啊,今年太应付了吧。”

“我看河水变浅了呢,河边那块大石头都露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