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开网店 第11章

作者:竹叶西风 标签: 穿越重生

  二人世界开始,逛街!

  街上也没有什么好逛的,所有和粮食有关的东西都是统购物资,好在还有各色水果可以卖,芒果莲雾椰子凤梨香蕉,已经接近五月,水果正是新鲜,还便宜!龙眼一块钱能买二十斤。

  疯狂的买买买之后,才花了五块钱,然后李明海眉头紧皱,阻止了购买欲旺盛的某人。

  开始严肃思考有个败家媳妇该怎么办,买这么多的水果,都不是好保存的,有战友带回家一些龙眼,说回去一股坏红薯味儿!

  更何况莲雾这么娇气的东西!

  正准备收钱的老农苦大仇深的愁着那五毛钱,真是的,好好的一单生意就这么坏了,这个年轻人真是不疼媳妇,一口吃的都不舍得买。。老农抽回手,继续苦大仇深的蹲着等着下一个买主,他要卖了钱好换一些火柴哩,没空看小两口扯皮。

  李明言看着大哥,眨眨眼睛,“水果差不多买齐了,就差这一种,我还没吃过呢。”

  家里孩子多,一直过的比较穷,所以在这个家庭里,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才是常态,她最近是有些过分了。想到买到肥皂回去,娘有些肉疼的样子,她就有些心虚。

  李明海无奈点头,悄声提醒她:“咱们还得买米呢。”

  卖莲雾的大伯倒是耳聪目明,这么小声的话都能听见,立刻接话:“我家里有啊,糯米白米啥都有。”

  李明言看到大哥点头,就悄声和这位大伯谈价钱,粮站里黄糙米的价格是一毛三分八,给到啥是啥,容不得你挑挑拣拣,有的时候米里头混着沙子,再怎么挑拣也是一吃一崩牙。

  大伯说自家的是精米,只要四毛一斤,做白米饭好吃着呢。

  李明海非常满意,只要买个二三十斤,家里就能上几天的精细粮,也改善改善生活,调剂一下吃多了红薯窝窝头的肠胃。

  李明言却非常肉疼,她手机上卖的白米也非常好,还是珍珠米呢,还便宜,只要两块钱,她在手机上卖几个竹编就能挣到一大袋米。只是手机上的食物总有一种量产的味道,和地球上种出来的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区别如同跑地鸡和饲料鸡,野山参和种植山参的区别一致。只是,都快饿肚子了,还穷讲究啥。

  所以看到米缸里白花花的珍珠米,难得和空间里的几乎是一个品种,李明言心疼了,最后也只要了十斤。

  大伯还提供了一只满是补丁的布口袋给他们:“你们放心,我的称绝对公道,回去你们称一下,缺斤少两的还来找我。以后要是还要点啥尽管过来。”

  李明言灵机一动:“有稻子吗?就这种米,没脱壳的那种。”然后又买了五斤。

  大伯家住的离县城不远,幸亏不远,不然李明海背着这么多的东西,李明言得心疼死。

  她抢着要拿一些,趁机往空间里扔点儿减轻负担——李明海不让,说沉。

第19章

  东西带回招待所,两人去吃饭。现在去饭馆吃饭俗称下馆子,人们普遍认为下馆子这种事,要么是有身份的人,要么是手里有两个钱就花掉的二流子懒汉。

  出远门基本上都会自带干粮,国营饭店和食堂要的粮票太贵!不如买回粮食自己做划算。

  可是走近一个挂着第二食堂匾额的饭馆里,里面热气腾腾,座位几乎是满的,还没走到店里就闻到各式各样炒菜的香味儿,走到屋里更了不得,炒素饼,紫菜蛋花汤,炒肠粉。馆子太小,后厨和大堂不分家,大师傅用铁锨炒素饼,还有一位师傅坐着,擀面杖舞的飞快,手不见怎么动,一个个溜圆的面皮就准备的飞到了各个包饺子的人手边。

  李明言看这位师傅擀扁食皮入了迷,太快了!擀面杖两头尖到中间渐圆,师傅两只手在两头,手一点儿都没挨过皮儿,那面皮居然自己会转,看起来就那么两三下,面皮成了型,就飞向的包饺子的人手中。

  李明海就给她点了一碗猪肉大葱的饺子。

  饭好了还要自己去端,身为劳动人民的服务员才不会助长你资本主义享乐的习气呢,再说了她们那么忙,忙着收盘子收碗,不叫你吃完自己刷碗就感恩戴德吧。

  饺子皮劲道,薄厚适中,肉馅香而不腻,被饺子皮裹得严严实实的味道,咬开一口破体而出,李明言一口气吃了四五个,对面大哥吃的是一碗素面,看着雪白雪白的,汤头清亮,上面飘着一些葱花,几滴香油。她也很想吃一口……

  李明海就将面夹过去一筷子。

  “大哥,这个面怎么这么劲道,用的高筋面粉?”

  “和面的时候放碱了,我们自家也可以做。”

  很好,李明言点头傻笑。

  正吃着,门口传来一个女人的请求:“走了老远的路,給碗面汤喝吧。”

  这声音立刻吸引了李明言的注意,因为在一片南方人的声音中,突然出现的北方口音。女人抱着孩子,布包着两个烧饼,很明显是想要一些面汤就着吃。穿着很窘迫,开口请求别人让她更加的窘迫。

  可是服务员不想给,嫌她妨碍做生意:“吃了面才给面汤,不吃饭想白喝,没有”

  李明海立刻招手:“服务员,来一碗面汤。”

  这一碗面汤自然给了抱小孩的妇女,是李明言递过去的。

  李明言心想大哥真是善良,今天他没有穿军装,如果穿了,那妇女肯定要过来感谢解放军同志。

  服务员翻了一个白眼,倒也没说什么。

  大哥这说好听的是好心肠,说不好听的就是多管闲事,李明言想起前世大哥的死因,为了阻止几个劫匪抢火车上的粮食。

  如果他能视而不见的话,那一切是不是都不会发生?大哥是被爹娘教育出的善良,如果没有爹娘的这份善意,她李明言不一定能活着健健康康的长大。所以她对大哥的行为也无法指责。

  “大哥,你以后见义勇为,做好人好事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李明海很疑惑,送碗面汤而已,免费的,有什么威胁到自己安全的地方吗?

  “你看那服务员的脸色,是不是不开心?她如果往菜里吐口水,我们也只能吃了,多恶心啊。总之再有人需要帮忙,或者有国家财产需要你保护的时候,还是要把自己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懂吗?”

  李明言话只能说到这里了,她暂时不想告诉大哥自己重生的事,希望这些话能说到大哥的心里去,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多为自己想一些,就足够了。

  李明海思考了一下,纠结的说:“如果保护国家财产需要吃人口水的话,那还是要保护的。”

  ………………

  手机仓库里的一个麻袋,还有一个背包,她还没有看过,大哥又回到了营地,已经买好了明天回家的火车票,回家之后身后又要赘上一条叫明礼的小尾巴。

  所以她趁着最后一个晚上,一个人的晚上,拿出了那个军用挎包和麻袋。

  挎包比想象中的更沉,打开背包之后,一块块乌漆墨黑的小砖块进入她的眼睛,如果她的眼睛在发光,那么这光一定是贪婪的。这些黑砖,黑中带黄,再拿起一块估摸着重量,黄金无疑。她正需要钱的时候,钱居然就这么轻易的来了。

  麻袋里就没有这么让人惊喜了,在李明言看来,唯一一个值钱的就是一个金马车,那个小金马栩栩如生,可以想象如果这些金子恢复光泽,这个金塑的马车会是多么的璀璨夺目,比只是砖头块的黄金不知好看了多少。

  剩下的东西奇奇怪怪,一幅画上面画着绕着拴马桩行走的马,看起来很想出去跑跑。还有一个壶,壶身是人脸形状。还有一把绿柄铜匕首,一个形状像鸭子的壶,都是青铜器。

  将金子放入商品列表,李明言搜索了一下,发现手机上的金价也是非常昂贵的,卖出去之后,就又能买一批大米白面,以及一些日用品。就是古墓里的金子成色非常差,大概纯度也不好,又是一块块的金砖,没有丝毫工艺可言,就比市价低一点好了。

  剩下的东西又被她塞进手机空间,卖出去几个金块,再买回来的粮食已经够一家吃的了,再说地里又不是不出产,地里的出息才是养活一家人的根本,不能太依赖于这个手机,万一哪天它消失了,哭都没地儿哭去。

  李明海亲自背着麻袋送李明言到火车站,麻袋里装着各色水果,还有买来的米,和稻子。义务兵探亲的路费是不能报销的,买这些东西回去也不算白来一趟。

  看着站台上的人影越来越小,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萦绕在心口。

  然后看到被大哥放在行李架上的水果,又没空去伤春怀秋,得赶紧拿下来放进空间呀,手机空间的时间是静止的,这几天一直放在那里,拿出来保证跟新摘出来一模一样。

  火车人多眼杂,做什么都不方便,最后还是作罢。

  幸亏陈梅和李振国借了生产队的牛车来接,一下火车行李就被李振国接了过去。

  陈梅非常高兴:“你大哥在那边怎么样,吃得饱穿得暖不?”

  “那边已经热了,见天儿的都是夏天,根本冻不着。大哥说经常有大米饭吃,能吃得饱,国家饿着谁也不能饿着当兵的。”

  李振国赶着车,也一直在听娘俩儿说话,听到饿字,一扬鞭子:“可不能说饿的话,队长说了句这是想饿死咱,就被思想教育了,到现在还没回来,说要写检讨呢!”

  原来全国各地都在放粮食卫星,乡里也想放一个大卫星出来,就叫了各级干部报产量,报不到满意的数字不让回家,队长一时气愤,就说了那句话,被扣留了!

第20章

  报产量,交公粮,交完了剩下的就是各家各户分,自从成立高级社以来,每个季度粮食成熟的前一个月,乡里就会召开干部大会,让各个生产队的队长根据自己庄稼地里的长势估计产量。

  队长说每亩两百斤!

  上级就说他思想落后,导致地里参量低,一定要反思到位,提高思想高度,才能将粮食产量提上来。

  李振国就纳闷了:“那小麦种多少产多少,思想还能多出麦子?”

  得,一下子拔高到唯心主义,李明言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上头的意思,不是我们小老百姓能改的。”

  满打满算,李明言也有小半个月没有见到家人,小妹坐在门槛上巴巴的望着,就等着大嫂归来,三弟四弟也在家等着。

  陈梅说:“你二弟看着大家伙儿上工去了,不在家。队长不在,只有你爹管计分的事,这要去接你,就让你二弟先看着。”

  李振国将娘俩送到家,立刻马不停蹄的将牛车送回队长那儿,这是队里的公共财产。

  几个小的见到大嫂回来,远远的就迎上来,老三老四一人拎着麻袋一角,合力将袋子运到屋里去。

  隔着袋子几个孩子已经闻到了甜丝丝的香味儿啦,可是都懂事的没有拆开看,但是一个个不错眼的盯着大嫂,尤其是小明礼,口水都流了出来。

  李明言笑眯眯的,一点儿都不为报产量的事情烦心,今年打到再多的麦子,他们也吃不上一口的,能留下种子就不错了。无法改变的事情,就不费这个脑筋。等到明年,这种情况就会反应到上头,一年的苦大家还是吃的了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李家庄依山又傍水,怎么也饿不死。

  打开大哥亲手系上的袋口,李明言声音清脆的安排买到的东西:“娘给我的二十块钱花完了,买了二十斤大米,十斤稻子。剩下的买了南方的水果,给弟妹们尝尝鲜。”

  没错,李明言偷偷的往麻袋里又加了一些大米和稻子,其实她手里还剩下一些钱呢,大哥的意思是省着点儿花,留着当她的私房钱,可是也不想想,家里那么多张嘴呢,十斤米才够吃几顿啊。

  听到二十块钱都花完了,陈梅心疼不已,明言可真会花钱啊,可是听到买了三十斤的细粮,她又惊喜不已,这钱花的值!还有这么多的稀罕水果呢。

  她手脚利落的将大米袋子拆开,看了一眼更家开心了:“这是精大米!一个一个儿的,好。”

  又看稻子:“稻子是个好东西,一个秕子都没有,可惜咱没有田。”

  然后麻利的将大米和稻子运到自己房间,和编笸箩挣来的米放在一起,这是个精贵东西,得天天看着才放心,放厨房别被老鼠糟蹋了。

  剩下的大半麻袋都是水果,倒腾着来来去去,还坐了牛车,难免有磕碰坏的,不过好在新鲜,挤坏的大芒果先被分了,方方正正的切了四块,芒果的甜香已经溢满了整个屋子,老三已经迫不及待伸手——啪的一声,手被打掉了。

  “你不能吃!”

  李明言还记得李明河对芒果过敏的,吃的嘴唇红肿,浑身红疹的样子。

  可是现在所有人,哪怕见都没有见过这来自南方的泛着奇香的果子一眼啊。李明河那李家如出一辙的大眼睛受伤的看着大嫂,不明白自己为何不能吃。

  陈梅诧异的看了眼明言,也不知大儿媳妇对老三的意见从何而来,她认为老三是做了什么事情惹到明言了。

  李明言慌张了一瞬,立刻找到理由描补:“有吃的应该先给谁?”

  明礼懵懵懂懂:“先给长辈。”

  “对,”李明言松了一口气,抚摸着明礼细小的绒发,“明礼真懂事。”

  李明河也是个小机灵鬼,拿起最大的一块递给陈梅:“娘,你吃这个。”

  李明言继续笑眯眯的看着家里的两个男孩:“你们两个上学,都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

  李明河又挑第二大的,递给小妹。

  作为最小男孩的李明江,迫不及待的拿了剩下两个大的那一块,最后只剩下一个。

  剩下两人没有的,互相看看,剩下一块儿了,怎么分呐,李明言将剩下的一分为二:“咱们俩不大不小,就分享这一块儿芒果吧。”

  陈梅已经尝到了芒果的滋味,虽然挤烂了一些,可并没有变质,还是甜滋滋香喷喷的,看到明言这样分芒果,不由的心疼她俩,小口的抿着。

  见到李明河三两口吃完,拿着菜刀要给再切一块儿。

  “娘,你看三哥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