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开网店 第12章

作者:竹叶西风 标签: 穿越重生

  李家唯有明河对什么都过敏,山药,芒果,柳絮,这些最普遍的过敏源,都是他的克星。这个时候家里还没有种山药的习惯,因为没有芒果吃,只知道李明河一到春天脸就发红,一直打喷嚏。

  这些小习惯,还是李明言在日后照顾弟妹的时候,慢慢的发现的。

  ***

  陈梅指使几个小的给妯娌送水果,然后拉着李明言拉家常,几天不见她,有好多话想要说:“你带来的那个二癞,又来了咱家几次,我跟你爹挣了十斤米回来,熬夜做活,费了不少灯油。你大娘还有你三婶子家也都挣了不少,这次买回来的米就不给她们分了。还有你交代的菜秧啊,长的可好了,特别是那个南瓜,才几天呀,长出来四个叶,叶子黑绿黑绿的。西瓜长的也好,你三婶说叶子比她家的两个大。”

  光说还不够,陈梅兴奋的拉着儿媳妇亲自去看菜园子。

  那几颗南瓜苗真是鹤立鸡群,长的粗壮又大气,一眼看过去想不注意都难。园子里其他菜也长的很好,看的出来是精心打理过的。

  “你回来了,菜园子就还归你,辣椒差不多能栽了。你做事仔细,我动手怕不合你的意,就等着你回来种,你想种哪儿种哪儿。”

  自从李明言能下地开始,这片菜园都是由李明言打理的,她种植的菜苗能充分利用菜地的每一份空隙。还无师自通了间植的奥秘,在菜园的一圈种满黄花菜当做篱笆,种黄瓜培垄的时候,不忘在黄瓜与黄瓜直接撒上一些苋菜种子。

  院子前的野蒿上也会爬满李明言栽种的梅豆角,总之一年四季都不缺菜吃。

  李明言看着菜园子,成就感无与伦比,毫无疑问,种菜让她心情愉悦!甚至今年可能分不到麦子也无所谓了——如果按照上头的意思报产量交公粮,她尽力遗忘这件事,可是李花儿却来了。

  还时刻提醒她:“你娘上工去,说你在家呢,让我来找你玩。我爹到现在都回不来,可咋办,他倔的很,说死都不说假话,一亩地二百斤就是二百斤。”

  “队长想法是好的,万一报多了产量,交公粮也按那个数交,咱不就没饭吃了。”

  “县里干部动员到我家里,说还让他家来说说呢”

  李花儿说的他家,就是县城里那个说好的对象,家里有亲戚在当干部,真是神通广大,一路摸到一个小生产队长的女儿的对象家,为了动员报高产量费尽心思。

  李明言从空间里拿出两个芒果,没错,她还偷偷的用肥皂换了不少的水果囤在空间。送给李花儿,安慰她:“车到山前必有路,队长在公社有吃又喝的,怕啥。这是我从南边带回来的芒果,给你尝尝鲜。”

第21章

  李花儿紧锁的眉头没有丝毫放开的迹象,以往活泼八卦的少女变得郁郁寡欢,“我哥去大队里看过,说好几个县里来的干部都在,不估上产量摁手印,就一直开会。”

  她几乎泫然欲泣:“你说着跟绑架有啥区别,咱队里的春地该犁了,还是你爹说再不犁种不上春玉米,才叫大家上工的。”

  李振国向来看不得糟蹋粮食,也看不得人糟蹋地,是以刚把李明言接回来,就又去上工。

  “实在不放心,你亲自去大队里看看,”李明言将南瓜苗起出来,长出子叶之后就可以移植定株,南瓜不是什么稀罕东西,找个荒坡家可以种上。

  “以后可别说糊涂话!那就是开会,开会时间是长了一点儿,总不能一辈子关到大队里吧?”

  李花儿听到好朋友支持自己去大队就眼前一亮,拿手饶辫子纠结了好半晌,请求李明言:“你明天能陪我一起去吗,我自己不敢,我娘也不让去。”

  不知何时,李花儿就把李明言当做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对象,以前两人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估计遇到事情两人也只会一起忧心,不知如何是好。可是现在她看到李明言如此淡定,她不由也心安。大概是从明言一个人去窑头镇,一个人去遥远的地方探亲开始的吧。

  李花儿期待的望着她。

  也只是犹豫了一瞬,主要是菜园子里有太多的事情在等着她去做,想到李花儿是自己的好朋友,她也就点头答应下来。

  大队离的并不远,就在山前,走路半小时就到,耽误不了什么。

  看到李明言答应,李花儿高兴极了,飞奔着将手里的芒果拿回家,又换了一身干活儿的衣服,来给李明言帮忙。

  南瓜是种生命力顽强的作物,沙质排水良好的土壤里生长良好,喜光喜肥。李花儿捏着带着老土的南瓜苗,惊呼道:“明言,你这南瓜长得也太好了吧,是圆的还是长的。”

  本地有两种南瓜,一种长条状,是最常见的品种,比较高产,病虫害也少,嫩的时候可以炒着吃,变黄之后就成了老南瓜,蒸煮皆宜。一种就是圆形的灯笼状,这种味道也不错,形状也好看,不知为何种的人家很少,几乎没有。

  “长条的,听说结的很大。”李明言犹豫了一下,想到买种子时的介绍说明,超高产,超多籽,南瓜子也是个好东西,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多了甚至能打油!

  “不是你自家留的种?”一般做杂粮吃的瓜豆,都是一年又一年,自己留的种,就算自己家忘了留种,去邻居家借几个种子,或者等到谁家下的菜秧出来了,去挖几颗也行。

  “嗯,买回来的。”在手机上买的。

  李花儿为李明言的大方惊叹不已,随处可得的东西,居然还买回来。本来两人都是李家庄的闺女,她的家境要比李明言还要好一些的,经常见识一些城里的新鲜玩意儿,可现在明言居然买回来了肥皂,还带回来换竹篓的人,庄上人都说明言有本事了,陈梅嫂子家养了一个金凤凰出来。她也觉得明言真有本事!她家今年早早的吃上了大米饭,香喷喷的。

  几颗南瓜被种在池塘边、树下、荒坡上。

  种南瓜的时候李花儿还搭把手,种辣椒的时候,她就只能帮忙浇水,她在旁边暗暗的观察着,也不知道明言是怎么种的,每颗之间的距离都一模一样,甚至每颗辣椒被栽下的角度都一样。

  她浇水都小心翼翼,生怕给浇歪了,看着不整齐。

  李明言将朝天椒和菜椒种植完毕,满足感油然而生。

  抬起酸痛的腰,就见小妹明礼欢呼着从远处跑来,手里拿个一个圆润这脂膏一样的东西,非常像小小的白色香皂,边跑边叫大嫂:“这能吃不?”

  递到手里细细查看,才明白这是什么玩意儿——芒果核。

  芒果核富含淀粉,但是很苦,要说饿极了,也不是不能吃。看着小妹期待的眼睛,明言笑了:“你试试不就知道啦。”

  小明礼接过去,果然啊呜一口,然后就是呸呸呸。李明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去厨房舀一瓢水给小妹漱口、洗脸。吃芒果吃的嘴角都是黄黄的。

  李花儿笑过之后跟好朋友告别,约定了第二天一早一起去大队,就回家去了。

  ***

  心里记挂着约定好的事情,明言在天还未亮的时候,就早早的起床,做过全家人的早饭,将玉米糁子熬的粘稠,整个屋子都散发着玉米的清香,菜地里的莴笋已经足够粗壮,一个个的水灵灵的,自己家怎么吃也吃不完,可以再走一趟窑头镇。

  没想到还没等来李花儿,却等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吃饭的时候,院门口传来一阵呼喊,叫的是李大爷。

  李振国排行老二,庄上人没有叫他“大”的,都是“二爷”“二叔”“二哥”,所以一听见这个声儿,立刻放下筷子,说道:“二癞来了。”

  二癞一来李家庄,带来的就是米面,所以备受他的欢迎。现在他几乎是立刻放下筷子出门迎出去,将财神爷迎进家门。

  虽然这个财神爷看起来风尘仆仆,像是一路走来担惊受怕又渴又饿的样子。

  李振国亲切的将二癞安排到饭桌上,力求从自己家的饭碗里匀出一点来,看在带来的一袋子米的面子上,也要叫他吃饱喝好喽。

  没有想到坐拥大米白面的二癞居然红薯面的馍馍都不嫌弃,一口一口吃的凶狠,话都说不出来。

  等到二癞吃饱喝足了,李振国才斟酌着问:“这次还是要小笸箩?”

  二癞心虚的低头不敢看李明言,听到李振国说话,只低头嗯嗯嗯的应付着。没办法啊,他办事不利,都拖了大半个月了。本来说好的,等李明言探亲回来就能把大米全部换成竹编。可没想到在自己老家那儿出了岔子。

  任务全都安排了下去,可是自己爹谁都不想得罪,质量把关不严,于是这个看那个,那个看这个,越来越差,谁都不想当老实人吃亏。收上来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啊,连他自己都看不过眼。

  “俺家那边的人是看不上这点粮食了,都说今年咱全省粮食翻一番,谁再干活谁傻蛋。”

  “编出来的笸箩没个形,毛刺都不修,我一想这样不行,就把粮食都背回来,不,背过来,还是李大爷你这做的好,这活计还是交给你我才放心。”

  二癞嘴一秃噜,差点说漏嘴。后怕的看向生意的正主。

  李明言毫不在意他说了什么,因为就算他说这米是她的,她相信,爹娘也不会相信这人的鬼话的,毕竟她生在养在李家,她手里几个字儿,爹娘可谓清清楚楚——至少在她没有得到手机之前是这样。

  李振国虽然都自己的手艺很自信,对着外人还是谦虚了一下:“看着粮食的面子,也得做好哩,俺那一个大箩筐才卖几毛钱?李家庄上人实在,生怕你吃亏。这一次你哪天过来拿?”

  二癞同李振国约定好了时间,三天后二癞再来,他们打过几回交道,都按老规矩办,商量的倒也很快。

  ***

  李花儿挎着竹筐姗姗来迟,李明言正好和二癞一起出家门。

  二癞不自在的用小指挠挠头,“你啥时候回来的?你的东西都给你带来了,藏在打麦场杏树下第二个麦秸垛里,你看你弄回去咋藏,藏哪儿?”

  “我昨天刚回来——那些笸箩交给我你就别管了,你的报酬,是要肥皂还是钱?要粮食也行,我粮食多。”打心里希望二癞选择粮食,却不敢明目张胆的提醒,她在二癞这里暴露的够多的了。

  “那就粮食吧,人家都说今天保证粮食翻一番,我看地里麦穗长的跟往年差不离,心慌慌的,没分到手里的粮食就是不实在啊。”

  现在就相信粮食产量翻番,吃都吃不完的人,那不是脑筋不中用,就是懒,二流子,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李明言倒挺欣赏二癞的,有眼光,选粮食就对了。

  她看向身后,家里人没有出来,李花儿看见一个陌生男人,就没有再走近,也在远远的站着,于是小声说下次去窑头镇再给。

  ***

  大队部非常简陋,院墙都没拉,几间半砖半土的房子就那么孤零零的耸立在一片平地上。几间房子前面是李家庄的生产队长,李花儿的爹,正在自己搭的灶上吃早饭呢!

  还不止他一个人,还有个老头子,愁眉苦脸的,把大碴子粥喝的呼呼啦啦。

  见到两个姑娘过来,知道是找李队长的,羡慕地说:“李队长这队长当的好,几天不回去村上人都惦记着。”

  李队长嘿嘿的笑了,转头却是不高兴:“你咋来了,粮食送过来了,够吃,没事赶快回去。”

  “爹,我对象说,他家里的一个亲戚是驻队干部的同学,要让他给你说说道理呢。”

  李队长眉头皱的能夹死苍蝇,说啥子道理,他心想我能给你听道理,可是麦子可不听我讲道理。出多少力收多少麦,不是你想多少就多少地。

  “讲就来讲讲么,我在这儿听了八百遍道理了,他要来我能给他讲讲。”

  李队长摆出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另一位队长就蹲在那儿,披着个大袄,嘿嘿嘿的笑。另一位队长姓焦,是焦庄的队长,不用说,肯定也是个老倔头,不然不会留在这儿跟李队长搭伙。

  “你这个思想是不正确地,估产量是为了小麦产量飞跃打头阵,咋能当缩头乌龟?”一个笑眯眯的干部模样的人背着手走过来,不失时机的开始了他的思想教育。

  “都说两百斤了还不飞跃?高庄的地恁赖,说四百斤不是在哄人吗,这你也信,董主任没下过地吧?”焦队长将头一扭,“不下地的干部在几辈子的老农民跟前谈产量,笑人!”

  董主任没有一丝动容,甚至还是笑眯眯的:“上头才开完会,叫粮食翻一番,谁敢不听?夏收后说不定还翻,谁也说不准,去年全省粮食两百亿斤,今天必须达到七百亿斤!”

  李明言疑惑地问道:“55年不是说定产之后原则上亩产三年不变吗?”

  董主任有些意外的看了这位姑娘一眼,没想到三年前的农业政策条例居然能出自农村姑娘之口,“那——现在不是实施新的五年规划了,也要顺应时势。叫生产队长来打包票,也是让你们精心的意思,麦收之前再施施肥,产量还是能提高一些的嘛。”

  作者有话要说:我很想日六千的,嘤嘤嘤,可是我卡文

  愧疚的给你们发红包,这章留言的都有。

第22章

  焦队长将烟袋锅在鞋上猛磕一下,也不说话,显然是已经习惯了这位董主任的说话方式。

  两位队长不接他的话茬,显然是要跟这位主任耗到底的态度。

  反正自己家离的不远,开大会有吃有喝,队上的事也安排好了,可是董主任是个城里人,耗上一个月不回家看他急不急!

  可把李花儿气的不清,“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今年麦子扬花上浆都好,最近也风调雨顺的,可是,再翻也翻不了一倍!”

  道理谁都懂,可是这不是规定下来了么,谁还管你实际情况啊,理论上完不成,创造条件也要完成。

  董主任笑面佛的脸上终于有了别的表情,似乎是同情还有别的什么,他无奈地说:“我老家也是农村的,还能不懂这个?”

  两位队长是个老农民,不懂上面那些弯弯绕绕的,就知道这个人不实诚,不敢说真话,暗地里鄙视董主任。

  李明言知道大势无可更改,只能问:“那您看最低产量得是多少啊?您在城里也有家有口的,孩子也都想着您回家,我们庄上也得上工呢,南地几块地种啥都拿不定主意。少了老队长也不行。”

  董主任沉吟一下,然后去看两位队长的脸色,彼此都有些松动。

  “现在有两种情况,一个是亩产报上去。另外一个就是丰田产量,搞好一亩地,亩产千斤以上。”

  两位队长听到说这个,又是愤愤的,暗自嘀咕全村的粪水都上,小麦也产不了千斤。

  只是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也都知道这次的事情必须有个了结,两位队长跟驻村干部拉锯也就··························是为了能给大家伙多留几颗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