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开网店 第24章

作者:竹叶西风 标签: 穿越重生

  亲眼见到明言抱着一大抱的东西进了屋,陈梅笑的无比满意,这个哥哥只进不出的,十来年前,明言明海才三四岁的时候,大哥坐火车回单位,在陈家住了一宿——陈家离火车站比较近,当着两个孩子的面吃火腿,叫两个孩子馋的呀,也没说给一口吃的。

  也因此,她沤了十来年。

第37章

  李明言进屋去给几人做饭,新打下来的麦子散发着麦子的香气,为了能吃的久一些,面都是粗的,想到今天是为了待客,她还是将全麦面粉过了一遍粗箩,将较为粗砺的麦麸筛出去一些,剩下虽然还不是精面粉,揉面的时候感觉也不是那么粗糙了。

  就是还有点黑黑的,没有办法,两位小战士饿的急,得快点给他们做出来。猪蹄还有筒骨都是费时间费功夫的,就不给他们做了,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一家人再一起吃这个。

  将面团揉的劲道无比,碾成圆饼,然后加的多多的面粉,把圆饼缠在擀面杖上,在案板上来回滚动,弄的差不多了,就把擀面杖抽出来,用刀切成面条,没有压面条的机器,做个面条都这么的麻烦。

  她做面条的同时,锅底也没忘了烧火,面条成型的时候,水也已经烧开了,她特意做的多了一点,想着饥饿的三个大男人不一定要吃多少饭呢。

  面条差不多熟了的时候,再下青菜叶,撒盐,出锅后滴上一滴香油。后世人们什么都追求纯天然绿色有机,现在的食物才真的是绿色有机呢,煮面条的香味扩散出去,叫坐在堂屋的几人都流了口水,肚子咕噜噜的叫的更响亮了。

  可是谁都不敢吭声,陈梅满面怒容,浑身低气压,声音听不出什么起伏:“你干什么去?国家叫你干什么事你要抛弃你老子娘的,啊?咱小姨虽然不是亲生的,那对你也是没话说了吧,你现在假惺惺的回来说要安排爹娘养老,说的跟你头十来年管过爹娘似的,呵。”

  看到这两位兄妹关系实在势同水火,小蒋深觉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很好做,但是有些话还是要说:“大姐,不是我说,个人思想一定要摆端正,先国家,再集体,后个人,陈同志干的是有利国家有利民生的大事,你们家属要尽量的体谅,包容,只有你们后方稳定了,陈同志才能安心的搞工作。”

  “一个书呆子说的还比天都重了?先国家就先国家,没有顾得上国家,就不顾自己爹娘的吧?你自己说说你参加工作之后回来过几回?上一次回来是十五年前!呵呵,你要不说是俺哥,走路上我还真不认识你。”

  两位小兵浑身汗毛直竖,被呵呵的浑身都不得劲儿,兄妹两个谈话也不敢插嘴了,的确是陈同志理亏,没有想到陈同志做工作上那么有才华的一个人,研究院的核心人物,在生活上和亲人的关系却处理的一团糟,老婆那里工作不好做,妹妹这儿工作也不好做。

  陈大舅也知道自己理亏,为自己小声的辩解了一下:“那不是工作忙的很嘛,国家建设需要,再说我一直邮回来工资的。这一次有个大项目,能参加是我的荣幸,将来肯定能写进去历史教科书的,只能委屈一下你们……理解一下……”

  陈梅木着脸:“我不懂啥教科书不教科书的,你就说你去哪儿旮旯地儿?”

  “大概在北边儿——”

  话没说全,那个小蒋跟得了肺痨似的猛地咳嗽起来,陈大舅识相的住嘴。

  就在此时李明言端着三碗面条出来了,微黄的面条,搭着清脆欲滴的蔬菜,冲入鼻腔的是芝麻油的香气,这一碗素面条让陈氏兄妹两个止住了剑拔弩张的气氛,陈大舅的目光转向了那个大海碗。

  几人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他们坐的火车只能到窑头镇,然后再转一辆火车,也是巧了,偏偏在转火车的间隙,是火车上的供饭时间,为了保证赶上火车,他们没有去集市上吃饭,这才饿成了这副德行。

  陈梅这才正式介绍李明言给大哥认识:“这是我当年捡的那个,现在跟明海两个结婚了,你这个当大舅的还没随礼呢,明言,给你大舅端饭,让你大舅给你个见面礼。”

  两位小兵:……

  这陈家兄妹,都挺那啥的哈。

  香喷喷的面条就在眼前,这个时候却只能看着,为了避免这种折磨,两个小兵将目光转向了他们这次任务的对象,陈同志。

  只见陈同志艰难的从衣袋里掏出一张大团结,拇指在大团结上搓了又搓,这才递过去,“在火车上那个吃饼干的小姑娘就是你啊,你结婚大舅忙,没能回来,这个给你补上。”

  “谢谢大舅”

  一手交钱一手交饭,陈敏虽然不舍,这会儿的吸引力,还是面条比较大,他恶狠狠的吃着,仿佛面条是他几辈子的仇人。

  两个小战士也终于吃上了香喷喷的面条,一时之间堂屋里呼噜噜的响,陈梅的脸上终于有了满意的神色,这十块钱,总能买上一个火腿吃了吧。

  她看向儿媳妇,“做的有多的没,也去盛一碗,你从火车上回来也没有吃饭。”

  “有多的,紧着大舅他们吃吧,我吃馍差不多饱了,留着肚子晚上熬大骨汤还有猪蹄下面条吃。”

  陈梅点点头,不说话了,陈敏看着已经喝了大半的面条,不知道是该吃还是该留着肚子。

  说话间,小妹明礼甩着柳条回来了,身后还跟着队长,两人还聊天呢,“队长大伯,你也来我家呀,洗澡吗?”

  “不洗,大男人不在锅里洗。”

  “三哥四哥就在锅里洗,他们是小男人。”

  “哈哈对对,小男人。”

  队长手里拿着报纸,眼尖的看见振国家多了好多人,再仔细一瞅,那个男人不就是陈家上了大学,特别有出息的儿子吗,怎么回来了?

  进门打过招呼,队长说明来意:“找明言那妮子有点儿事,他大舅也不是外人,我就在这儿说了,队里要放粮食卫星,咱生产队实在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就是把小麦全部搭上,俺也凑不上产量啊。再说队里的粮食都差不多分了,分到户的粮食收回来我的工作也不好做,我就寻摸着放个西瓜卫星,他大舅你见识多,你见过恁大的西瓜没有?说世界第一大没毛病吧。俺这卫星放得成放不成?”

  老队长实在没法了,上头压得急,说人家社里怎么怎么地,交公粮多少多少,给领导挣脸无数,要求以前的公粮本不作数!重新报产量!自己思考完不成目标的严重后果,他思来想去,也没有想出什么主意,直到婆娘拿回来一张报纸,说是人民的报纸,上面的花生特别大,稻子啥的也特别大。他就过来征询明言的意见了,没想到还能碰到一个文化人,立刻上前询问。

  陈梅嗤笑道:“他一个书呆子能知道啥,能不能放,你试试不就知道了。”

  “你知道个啥?文化人看书多,读万卷书,就是行万里路,知道的多着呢。”说完队长期待的看向陈家这个有名的天才儿童,当年的别人家的孩子。

  不得不说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陈梅看不起哥哥这个扣扣搜搜的样子,自小一起长大,什么样儿没见过,外人眼里考上大学的光环在她眼里自然是无比的黯淡,然而却很敬佩队长——队长管着一个庄子的吃喝,带着大家挖井,每年分粮食都能叫大家吃饱,在她眼里,这就很厉害了。

  看到妹妹不说话了,陈敏很是得意,悄悄的挺直脊背:“这个嘛,我一个搞物理的,生物方面也只是略有涉猎,世界最大嘛,可能谈不上,但是中国最大,目前应该没有问题。”

  有了这个“权威人士”的肯定,虽然不知道物理生物是什么玩意儿,队长仍然得到了莫大的鼓舞,“有文化就是好啊,就是好,咱这口粮能保住了,太好了,太好了。”

  “这有他啥事儿啊,瓜是明言种出来的,他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是他的功劳啦?”陈梅替自己儿媳妇不服,瓜是明言一瓢水一瓢水浇出来的,要说功劳那肯定是明言的!

  陈敏得到了妹妹警示的眼神,连忙表示不敢居功:“还是你们的栽培方法到位,跟我可没啥关系。没想到明言这么有水平,完全是中国的米邱林!”

  什么是中国的米邱林大家都是不懂的,反正队长知道怎么应对上头了,自然喜不自胜,什么都不懂就对对对,“那我赶紧去报喜,董主任说人家县里天天敲锣打鼓的,一天天的可热闹了,还买红绸子啥的,咱要不也买上?”

  这股风气本来就是平原省份刮起来的,县里领导见别的县都得到了人民的喉舌的点名鼓励,还有文章夸奖,各个都在领导面前挂上号,前途无量,自然也很眼热,去别的地方学习了丰产的经验,势要来年,不,就今年丰收成定局!

  李明言早已料到又要交公粮,毕竟已经经历了一世嘛,交完公粮也是搞公社,大食堂,粮食都交上去了,就算队里的会计再省吃俭用,一粒一粒的数着吃,也只能撑到过年,现在她势必要把局势扭转过来!

  “队长大爷!不仅要用红布,还要用锣敲着,声势越大越好,第三个西瓜也已经熟了,咱村里把西瓜分吃了,还得抱着西瓜皮去报喜去!让所有人都看到西瓜是咱李家村最先种出来的!”

  “大舅都说是最大的了,你还怕啥?”

  看出队长有些犹豫,她不遗余力的给队长鼓劲儿,还有啥顾虑的,就是干!

  陈敏在一旁连连摆手:“不不,信息都是有时效性的,我看到的信息已经是去年的了,我可不敢保证什么……”

  没人理会他的解释,队长只是奇怪了一瞬,明言这个狂热的劲头儿很像给三级干部开会时的那个部长,“不仅要做到小麦产量最高还要做到质量最好!全国人民都在看着咱们,作为粮食主产区,我们要行动起来!”

  这孩子是他看着长大的,西瓜又是实打实的,明言可不像那个部长,要把咱农民的口粮从嘴里夺出去.队长立刻就行动起来了,先把村里的人都叫来,把西瓜吃了。

  小妹看到堂屋里多了几个人,还有当兵的,就有些怕,自己在院子里玩土,听到吃西瓜忙不迭的跑进去抱着大嫂的大腿:“咱们又要吃瓜啦?”

  陈敏扶了扶眼镜,看向自己的妹子,“这么快,你都已经抱孙啦?”

  陈梅怒不可遏,这个书呆子二百五,“瞎了你的狗眼!这是我小闺女!”

  **

  村长兴冲冲地准备叫几个壮小伙儿来运瓜去,他向陈梅保证道:“你放心,等到队里的瓜熟了,还给你补上”

  他知道娘们心眼小,把东西看的重,所以有这一句解释,没有想到陈梅还挺明事理:“这事儿是明言提出来的,明言做主。”

  所以队长就再没有后顾之忧地叫人去了,他一个老头子可运不动这么大的西瓜!

  小明礼乖乖的叫了大舅。

  陈敏三番五次的被妹子怼,好脾气的认错:“是我眼拙,你现在几个孩子了?”总之不让他出血那就什么都好。

  十五年来,兄妹两个顶多就是书信联系,陈敏又是一个典型的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情世故全不懂。娶的妻子又不太乐意跟婆家这边的亲戚打交道,自然对于唯一的妹妹家的情况两眼一抹黑。

  “明言明礼,两个女孩儿,明海去当兵了,还有三个小子,一个跟着他爹再自留地里干活儿呢,另外两个上学去了。这么多年的压岁钱你这个当舅舅的还没有给过呢是吧?”

  陈敏当即整个五官都皱到了一起,迟疑的伸手向自己的口袋掏去,再给下去,就真的没有钱了啊——

  陈梅噗嗤一声笑,“算了算了,跟割你的肉似的,你给嫂子家用也这副德行?家里几个孩子,你给不给零用?”

  三人把锅里的面条吃的干干净净,陈敏把饭碗里最后一口吃完,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然后认真的同妹妹解释,“我跟你嫂子出家用,是一人一半,孩子们没有零用钱。”

  倒真的像是自己哥哥会做出来的事儿,陈梅抿抿头发,说道:“不跟你扯闲篇了,咱爹还有咱小姨,你到底是个什么章程吧?”

  李明言领着小妹去厨房玩,让大人们在这里说话,那个小兵,大舅叫小董的勤快的来帮忙,还要给李明言饭票,“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这是我们两个的饭票,今天晚上可能还要叨扰,麻烦你们了。”

  看到十斤的饭票,李明言的眼睛都笑成月牙儿,饭票啊,能在大城市吃饭的饭票,只有嫌少没有嫌多的,收到兜里也没有不好意思:“好咧,知道你们作风正派,今晚给你们下猪脚面条,保证让你们吃好喝好。”

  小董连连点头,撸起袖子要帮忙刷碗知道这姑娘做饭好吃,一个简单的面条都做的如此美味,面条劲道味足,一碗简单的素面被她做的色香味俱全,他不由期待起晚上的猪脚面,那该是个什么样的美妙滋味啊。

  堂屋里传来娘发火的声音,这位小董一脸要遭的表情,连忙回去看,连刚才撸起袖子要刷的碗都忘记。

  李明言也忙不迭地去堂屋,就见到陈梅正在教训她的哥哥:“你可真是没良心啊,爹拼死拼活的把你供上学,当年咱这儿还没有解放,那杨庄大桥底下时不时的响个哑炮,就那样他还跑几千里路给你送生活费,他那么抠的一个人,都你也算仁至义尽了,把我当丫头一样使唤,为啥?还不是为了儿子能给他养老。”

  “他天天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嫁妆当年他都没陪嫁一分,我没本事,不像你给他挣脸,不像你能叫他评上下中农,保住家里的钱,我就是泼出去的水。”

  “他不给我准备嫁妆叫婆家妯娌笑话的时候,娘问他你以后老了就没有用的上咱梅的地方?他梗着脖子,说没有。你为我说句话了没有?”

  “现在你想把爹推给我,呵呵,你也不看看,我家这三间小草房,咱爹看得上看不上吧!”

  小战士在旁边看着都惊呆了,这一家子真的很奇葩啊!陈敏同志的老婆对于陈敏同志的去留都是无所谓的,可是一说到公婆的问题,拒绝的意思也太明显,再者从家书上可以看到,老两口对于搬到城市里住是非常抵触的,宁愿死也要死在乡下去。现在陈同志的妹妹又是这个态度,那现在就很难办。

  然而陈同志仿佛天生不会感知人的情绪似的,在此时颇为真诚的提出了一个建议:“你家里孩子也多,明言和明海就去父亲那里,伺候爹,他那里的房子够大,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不怎么样,我和明海去陈家庄,爹娘怎么办,好不容易把我们养大,挣的工分能吃饱饭。两个劳力一走,我家又穷的响叮当了。谁的儿子养谁的老子,大舅你怎么能不养姥爷和姥姥呢。”李明言站在门口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小董那爱笑的嘴角耷拉下来,心想完了完了,看陈同志的妹妹那复杂的眼神朝着姑娘一看,目光中有难过有被理解的欣慰,总之似乎更家坚定自己的想法了。他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个任务对象呦,早就听说这边女儿是根草,男孩儿是个宝,现在见到了,心里还是感觉震撼无比的。这也太难办了吧,照这么说老爷子已经说了这么绝的话,一点儿后路都没有给他自己留,他要能答应以后由他闺女照顾才怪。

  他刚才还觉的这姑娘人美心善的啊啊啊,定义下太早容易打脸,这姑娘明明火上浇油是一绝,看起来陈梅也没有那么坚定的,毕竟那是自己老子,一个孝道压下来,再做做思想政治教育,说不定工作也就做成了,现在有人支持她的想法,她肯定更坚定了。

  小董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

  “为人子女是人的孝道,爹还有小姨都是我的责任,我不会推脱的,可是我真的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我……”

  队长领着一群小伙子热热闹闹的来到陈梅家里,运瓜去报喜了!同时也打断了陈敏的话,再让他们说下去就该吵起来了。

  陈梅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应付来人,地里的菜可别叫他们毛毛躁躁的踩坏了!

  有人问队长:“这么沉的瓜,怎么运到县里啊,那牛车还不把这瓜墩坏了!”

  队长烟袋锅招呼那小子的脑袋:“谁给你说运整个瓜去的,咱们吃完了把瓜皮再恢复原样运过去!你傻啊你。”

  看到大家都喜气洋洋的,陈梅也觉得自己家那点儿破事儿根本就不是事儿,人家都在上工,她还没有上工呢,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儿,工分关系这年底到底是超支户还是分红户,她可不像人家有工资可以领,铁杆子的庄稼。

  听说大舅哥回来了,家里还要杀瓜吃,李振国带着二儿子就回来了,地里的人们也都很迫不及待,已经忍不住互相打听起来:“梅婶家又要杀瓜了?天天看着在菜园子里,还没见过出来啥样呢,咱去看看吧?”

  “你是想吃了吧?好好干活,补完这块地的玉米苗,有你们吃的,明言请咱们吃瓜。”说话的是队长媳妇,要不是她在这里坐镇,偷奸耍滑的早就跑回家喂鸡干家务去了。

  听队长媳妇这么说,大家的手脚都快了许多,干活儿立刻有劲儿了,待会儿有大西瓜吃,就听男人们吹那西瓜都有好吃了,还没有尝过啥味儿呢。

  不一会儿就有人叫女人们回去,队长媳妇一声令下,她们纷纷往山下跑,第一目标,就是李振国的家里!

  饶是院子很大,这会儿也被挤得满满当当,热闹的跟过年似的。经过检查,有三个熟的,正好有人出力,李明言就叫他们把瓜都摘了,放在院子里。一百多斤的瓜,也不知道够不够吃的,这么多人呢,叫她发愁的是下午三四点,正是西瓜最热的时候,把太阳晒的吃到嘴里是温的,影响口感。

  没有办法,在大家期盼的目光下,她举刀切下!

  即便是温口的,大家也是好评如潮,说没有吃过这么甜的西瓜,比蜜还要甜。

  大概是巨无霸的斤两给西瓜渡了金边,吃到嘴里的没有不称赞的,就连两个小战士也颇新奇的吃着,觉得没有白来一趟,就算任务难做,也值了,他们可是提前吃了将来要上报纸的西瓜呀!

  旁边的老乡用一种奇怪的表情问他:“你吃瓜怎么不吐籽?”

  啊?怎么了?这瓜如此巨大,口感顶级,水分充足,想也没有如此完美的西瓜,难道,这瓜子有毒?

  老乡惋惜极了,疑惑的问:“难道你家是城里的?没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