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开网店 第25章

作者:竹叶西风 标签: 穿越重生

  小蒋:??

  老乡:“西瓜子留种种上啊,你吃了今儿不讲明的啊。”

  小蒋心想原来如此,看周围,哪怕这瓜子细小,丝毫不影响口感,老乡们也还是呸呸的把瓜子吐在手上,他还以为这是老乡淳朴,讲卫生呢。

  “不过,嘿嘿,拉屎上粪记得上几家的地,有惊喜。”

  …………

  吃第一只瓜的时候狼吞虎咽,第二只就可以细嚼慢咽了,为了保持瓜皮的完整性,李明言给瓜去了个帽子,然后让人用竹子做了许多的竹签,从里面切成一块一块的扎着吃。

  她高看了庄上人的战斗力,一个人顶多吃一斤瓜吧,第三只就吃了那么一点儿,就没有人再要了,她只能遗憾的盖上盖子。

  吃瓜盛宴整整持续了一个小时,吃完之后人们渐渐散去,大舅陈敏捏着一块儿西瓜皮感慨道:“这瓜真好,明言你怎么培育出来的?老贾,我一个朋友,他把西瓜嫁接在最新品种的冬瓜上,长出来的大小也有三四十斤,吃起来像生吃冬瓜,口感极差。难得这种西瓜既大,又保持了美味。能给我一些种子吗,老贾看到我那些照片,一定会高兴疯了的,到时候我再给他几个种子,嘿嘿。”

  不待李明言说话,小蒋默默的指向陈敏的肚子,“你刚才把种子全都吃进去了。”

  陈梅翻了一个白眼,看着这个哥哥就糟心,外人说是这个哥哥多么有本事,可实际上呢,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哼。

  “老贾是做什么的?他也会嫁接吗?我今天买了一本嫁接方面的书,以后能不能请教他?”

  陈敏学乖了,先看看两个当兵的,老贾的事情要不要保密,能不能说,在看到点头之后,才回答李明言:“可以,他是搞植物的,我给你写个地址,还有他研究所的电话,哦,这里还没有电话。他一定乐意跟你联系的。”

  植物学的,和大舅是朋友,那就是大牛啊!李明言拿好那纸条,仔细的叠好放在一旁,以后她再拿出来什么奇怪的种子,也就没有人怀疑啦,不用费劲脑细胞找借口啦,哈哈。

  前世因为养老问题,姥姥家闹的一点都不安宁,最后大舅也还是没有安排成,遗憾的投入他的事业,姥姥和姥爷就在陈家庄住着,直到六零年,大舅再次来信,当时她父母已经逝去,只有她和二弟苦苦支撑,人们已经饿到吃树皮,吃白泥巴的地步了。

  李明言不得不妥协,让家里的老三过去,给二老养老送终,一是为了减轻负担,二也是为了让二老老有所依。

  这一世又该如何呢,二位老人总该有个清闲的晚年的,可是自己一家子的人,陈梅爱子心切,肯定不会愿意让几个孩子去到陈家庄去。

  不如就让二老搬到李家庄来住,家里也有个照应。只是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娘明显因为讨论这个问题儿怒气冲冲,刚才借着吃瓜的喜劲儿才好一点,她可不想惹娘不开心了。

  再说队长这边,套上了队里的最大胶轮大马车,以最快的速度,一路敲锣过去,去合作社里报喜,一路上人人们可算看了个稀奇。有见过西瓜的,还留了种子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上,给婆娘说那个大小,还不信的。这下子也都信了,总之一路上都不缺热闹看,即使在上工时间,这个时候玉米地里除头遍草,踢苗补苗的忙碌也抵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队长的脸上笑成一朵菊花,头一次享受到了夹道欢迎的待遇。

  人们口口相传,一个传一个,还没等到门前,合作社干部已经翘首以盼,都想尝尝这稀奇的西瓜,到底是什么味道,已经这么大的西瓜了,肯定不好吃,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浓缩的都是精华嘛,可是即便心里已经预见到了它不太好吃,可还是想试一下,这也是一个谈资不是?

  可是——一个殷勤的,到处争功爱表现的家伙爬到驴车上,想要亲自报到领导面前,顺便露露脸。颇有架势的往手上吐两口唾沫,再把袖子撸起来,弯腰使力,手上骤然一空,啪叽一下摔个倒仰,把其他人吓得够呛!

  领导一看怒了,“你怎么回事,摔了西瓜你赔的起吗?”

  然后就看到失去了帽子的西瓜,领导:……

  这怎么回事?你大张旗鼓的来报喜还送个西瓜壳来了?西瓜里头已经被掏的空空,赫然露出红红白白的。一个大大的西瓜壳,就这么暴露在大家面前。

  队长将西瓜帽重新放在西瓜上,嘿,不仔细看还真的像一个完整的西瓜。

  合作社还有驻合作社的工作组就不乐意了,眉头紧皱:“这是真的吗?别是用胶水粘的吧。”

  跟着队长跑来看热闹的半大小子们不乐意了,这有什么假的?刚吃完的西瓜皮,新鲜着呢,立刻就给送来了,队长说着西瓜皮能炒一大盆菜,就这么送过来真是可惜了。

  他们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立刻有人骂:“放你娘的屁,你用胶水粘一个试试?”

  工作组的人对这些小子们怒目而逝,却找不出是哪个坏小子说的,心里暗暗恼火:“你们报喜是这么报的,拿个西瓜皮送上来。这怎么给上头看,啊?”

  队长就纳闷了,“大刘庄生产队报喜亩产五三百二十斤,也就捧来一捧麦。”报喜不就是这个报法吗,有啥问题?

  队里本来西瓜就不多,除了明言那妮子家里的,其他人家里都还是苗苗,哪有恁多去给他们吃去啊。

  面对这位队长的不识趣,工作组的人也算是服了,这个老家伙已经在工作组的人眼里成了老倔头,每次都是他最难拿下,他和他的生产队成了工作组的老大难心头难,每次动员都不积极,这种为家乡争脸面的事情为啥不搞呢,人家都在办啊。

  万万没想到,就这个老倔头,还敲锣打鼓的来报喜了。

  合作社门口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队里的狗剩抱着西瓜走来走去,像一个腆着啤酒肚的将军,斗士昂扬,恨不得全天下人都来一睹风采,虽然实际上看的是他手上抱的西瓜。

  队长想了想,说:“你要是不信,去俺队上看看,地里种的还有呢,没有这个大,不过马上就长大了。俺还有这瓜在藤上的照片,给你们看看,不过得等几天。从京市来的人都说没见过恁大的瓜,肯定能放卫星!还能打破那啥记录。”他看见陈大舅给拍照片了,还听说什么记录,洋玩意儿他没听清。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群众说话了:“俺吃过这瓜!交粮的时候吃的,比这个还大!俺家也种上了,俺家……”

  “嘁!”其他人发出了不信的声音。

  那人直跺脚,“还骗你们咋着?俺庄上差不多都种上了!等两个月俺也能放卫星!”

  自从邻国放了一颗卫星之后,放卫星成了一个最时髦的名词,从老百姓的嘴里说出来,从干部们的嘴里说出来,从工人们的嘴里说出来。

  那些干部们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有些卫星是怎么放出来的,大家心里门儿清,麦子,下面堆上土包,然后麦子盖一层,一千斤的小麦看起来就像一万斤。稻子,十亩地的稻子全部移栽到一亩地里去,挤得人手插不进,苍蝇飞不进,也是亩产万斤。

  可是现在这瓜,似乎是经得起检验的,是真的。任何检查组来了都不怕,学习组来了也不怕,这是为合作社挣功劳,在领导面前长脸的好事啊!

  李家庄的卫星,他们放定了。

  ***

  李家在热闹之后,又回归了寂寥,陈梅感叹这半天的工没有了,不过她总能找到活儿干,和自己的大哥话不投机,就忙着做饭,不能叫跟着来的兵蛋子吃苦啊。用镊子将猪蹄上的毛弄干净,再泡一把黄豆,支使明言继续揉面,晚上继续吃面条。

  两位小战士帮忙收拾院里,来吃瓜的人太多,将凳子都搬到了门外,他俩勤快的搬回去,然后将院子打扫一遍,院子也是泥土地,他俩却把院子扫的干干净净,如同麦场一样。陈梅边给猪蹄拔毛边乐呵:“你们当兵的真是,干啥都干的好,厉害,我大儿也在当兵,听说你们军队被子还叠豆腐块儿?”

  小蒋很讨中老年妇女的欢心,当即跟陈梅聊上了,一口一个阿姨,叫的陈梅心花怒放。

  而一家之主李振国,和他的大舅哥陈敏那边就不容乐观。

  “大哥回来有事啊?”

  “回来安排一下爹和小姨。”

  “怎么个章程?”

  “计划是几个外甥挑一个去陈家庄,侍奉二老,生活方面不用愁,每个月都用生活费。”陈敏觉得还是男人之间好交流,跟妹妹,还没有说到解决办法上,她就已经胡搅蛮缠起来。

  “咱这儿多的是丫头没人要。”李振国忍不住掏出一张作业本纸,捻出一颗旱烟来,点着,吧嗒抽了一口,继续道:“买一个吧,侍候也尽心,又给吃又给穿的。”

  陈敏:…………

  于是两人没话说了。

  李明言叫小妹来烧火,小明礼乐颠颠的应了,每次烧火,她都能吃到好吃的!

  小蒋却主动要求:“我来吧,怎么能叫这么小的孩子烧火呢。”

  小明礼立刻撅着小嘴不答应:“我会烧,家里烧火第一名!”

  她今年开秋就要去上学,陈梅怕她上学晚了,学校里的哥哥们都上初中去了,到时候有孩子欺负她,可没人给她帮忙,于是就准备让她早点上学,老四能照应她两年。于是明礼就打听了学校的不少事儿,知道第一名第二名,还知道了鸭蛋不只是单纯的鸭蛋,还有零分的意思。

  “让她烧吧,烧惯了,没恁娇气。”陈梅大声的说,又叫自己男人:“当家的,你给他们三个准备铺盖,他们明天才去陈家庄。”

  小蒋挠挠头,只得坐堂屋里和陈敏大眼瞪小眼。

  晚上还是李明言掌厨,她把面团揉劲道了,然后放在那里不管。将筒骨暴力敲断,放在锅里,嘱咐小妹大火烧,水开之后转小火,把泡好的黄豆加进去慢慢的吊汤,等汤汁出现奶白的色泽之后,再把骨头捞出来,用骨头汤下面条。

  猪蹄则是另有想法,猪蹄不适合在清单的骨头汤里炖煮,它只适合浓油赤酱,咬到嘴里就化开,各种调料的味道在嘴里爆开——那样才好吃。或者卤完之后,上炭火烤,撒上花生碎,还有辣椒面,芝麻研,烤的表皮焦香,吃到嘴里那好吃的呦。

  手机里不缺钱,她现在也舍得花,从空间里买了冰糖,料酒,豆瓣酱家里有就没有买,耗油,生抽老抽,等等,还买了一个卤肉料包,包含香料几十种,看了一眼灶火前的小姑娘,确定以她小不点儿的身高看不见什么,放心的使用起调料来。

  猪蹄淖水去浮沫,把它们捞起来洗干净,然后锅内下油,放几粒冰糖炒糖色加提鲜。

  一股焦糖味儿格外明显,小妹探着小脑袋望了,塞一颗冰糖让她认真干活,她就又认真的看火了。

  好在把猪蹄下锅翻炒几下之后,立刻就加各种调料,加水炖煮,锅盖也盖上了,这股焦糖的香气才慢慢散去。

  另一种香味慢慢浮起,混合着骨头汤的醇香,那是各种各样的调料在起作用。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李明言专注的擀面条,这一次做的可是十个人的饭,很是费功夫,她切完之后觉得两个膀子疼,无比怀念后世机器面条,不过这样的人工也有好处,那就是面更加的劲道,更好吃。

  在这样的香气中,不吃点什么似乎对不起自己的嘴巴,她想起坐火车回来时吃的那袋饼干,在旧报纸堆上终于找到之后,她拿出来和小妹分食。

  小明礼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她能把所有能入口不能入口的东西,都吃的无比虔诚,无比认真,让看她吃东西的人觉得,她吃的是什么无上的美味。

  就像现在,她一手小心的托在嘴巴下面,一手拿着饼干,吃着还不忘称赞:“好吃。”

  十块钱一斤的饼干能是什么好饼干,她笑笑,就着锅底的火光重新给小妹梳有些散了的头发。

  火苗不断的舔舐锅底,她听见火柴噼里啪啦的声音,等到锅里那咕嘟冒泡的声音变的粘稠,她就把柴火往后送了送,猪蹄该收汁了。

  猪蹄收汁盛到盆里,后锅刷干净,污水放进潲水桶,这水也不会浪费,会给鸡子拌食吃。

  看着太阳已经落到了大杨树的树梢上,估摸着家里的两个上学的也该放学,锅里的大骨头也已经变得酥软,用铁质的锅铲甚至能留下浅浅的痕迹,她就将面条下锅了。

  厨房外面的大人们各怀心思,渐渐变得心神不宁起来,厨房里的香气越来越香浓,他们都忍不住的流口水了!

  一溜儿摆出十个碗,盛好之后,两个上学的也回来了,先被拎着见了舅舅,然后李家就热热闹闹的开饭啦。

  一碗白生生,上面飘着清脆的小青菜,还有两颗红通通的猪蹄颤巍巍的立在面条上面,流下的酱汁凝而不散,和碗中白的绿的相映成趣。

  明言和明礼已经在厨房偷偷吃了一颗,真的很好吃。

  面条也很好吃,还不是精面,但是她偷偷的加了一些面粉,比中午做的又更精细一些。三个客人吃的头都不抬,老三明河将猪蹄砸吧的一丝肉渣都不剩,感叹的说了句:“要是能天天吃到猪蹄就好了!”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陈敏玩笑似的说了一句:“你去跟你姥爷姥姥过,就能天天吃猪蹄了,还有青砖大瓦房住呢。”

  李家其他人吃的鼻尖冒出了汗,对于跟姥姥姥爷过的提议并不感冒,自己爹娘还在呢,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不过明河倒是很意动的样子:“啊,真的啊?”

  啪的一下,筷子被摔在碗上,叉腰的陈梅像一个母夜叉,“蠢货,当年你姥爷有良田一百亩,愣是不舍得吃一顿白面馍,天天红薯面馍红薯干稀饭。那个时候都不舍得吃猪蹄,现在还想天天吃猪蹄?做梦!过年姥爷给你上过几个肉菜?哪一个不是咸的齁人?”

  被一连串的诘问堵的哑口无声,过年姥爷只上两个肉菜,一个咸鱼,一个车咸肉,那肉就像是盐做的,基本上上桌什么样,下桌还是什么样。好吧,看了大舅一眼,他原来是骗小孩的,还是眼前的面条比较实在,太香了,面汤上飘的油花儿比炒菜里面还多。

  试图离间母子感情失败,陈敏悻悻的拿起筷子吃面,这面条实在太好吃了,吃完了还想再盛一碗!

  吃过饭,李明言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她想了很久,却因为各种事情搁置,现在不提不行了:“娘,我想申请宅基地,大哥八月多就要回来了,还有二弟,也该成家,咱家的房子肯定不够住呀。”

  作者有话要说:日万第一天get

  感谢pure霸霸的手榴弹,爱您呦~

  大家新年快乐!!接受我迟到的祝福,祝大家事事顺意,梦想成真吧!

  明天见,因为日万可能更新晚,总之不会超过十二点的,mua

第38章

  陈梅当然想要起房子啊,孩子们一个个的大了,儿子还有这么多,不起房子,都娶不着媳妇。虽然说老二相亲已经相好了对象,可是连个睡的地方都没有,人家也不愿意嫁过来。

  她当即就点头同意了,“你想住西头还是东头?”

  陈敏这时候插话:“家里就这一座房子吗?七口人睡觉怎么安排?”

  “急什么,这房子还能装下十个人呢,今天晚上你就知道了。”陈梅霸气地回答了自己的大哥,惹得两个小士兵吃吃的笑,怼了他一句之后,转头又跟儿媳妇商讨宅基地的事情,“咱家就在西头,要我说还是住西头好,你跟你爹还有二弟一块儿商量商量,都算是成家了,咱们庄不会不同意的,你们老大老二家里一块儿把事情给办了,一块让大家给签,省得麻烦。”

  娘没有什么异议就好,李明言知道娘对她们几个孩子都好,都是她的心头肉,可也怕因为她提出盖房另居,而跟她生分了。不过现在看来,是她想太多。李家庄没有父母在不能分家的传统,从来都是孩子有能力自立门户,那出去单过,谁也没有什么说的。等到孩子们都成家了,两个老的愿意跟谁就跟着谁,不愿意跟着谁,自己单过也行。

  小蒋不知出于什么目的,说:“如果需要帮忙的话尽管提,只要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尽力帮忙。”

  “这事儿你们帮不上忙,俺庄上二十多户人签字同意就行。”这需要的是和庄上处的好,没有闹啥矛盾,以现在他家在庄上的风评,那是肯定没有问题的。再说现在家家户户园子里都种着他家的大西瓜呢,想翻脸不认人,那不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