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开网店 第49章

作者:竹叶西风 标签: 穿越重生

  大伯娘家的明林今天也要去。

  所以去新房里干活儿的就只能家里的另外两个男人。

  李明言因为娘家还有婆家都是一家,倒省了送来送去的礼,那些黄色硬纸壳包装的红糖能走二十几家亲戚!

  一家人一起吃个饭,就算完。

  小学生们的假期已经结束,他们还不太乐意,据说隔壁小学的狗蛋能放一整个学期的假,不过中秋节倒是放假了,今年闰八月,国庆节有一个中秋,下个月又有一个中秋。过的是第二个中秋。

  ***

  路上到处都是领着媳妇走的小年轻,李明湖和高秋分走在路上一点都不显眼,两人一前一后。

  高秋芬挎着提篮,有心想打听打听他家的情况:“明湖,你家忙着盖房子呢?”

  前面闷头走路的李明湖嗯了一声,然后就没音儿了。

  真是十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高秋芬咬咬牙顿住了,然后看前面无知无觉只管闷头向前走的人,快步追了上去。

  李家杀鸡宰羊好不热闹,这天房子也不起了,各家都有各的忙。

  陈姥姥还有陈姥爷也到李家来吃个团圆饭,陈老爷对于李明言不用自己家的砖头很是不爽,他家的围墙没有起上,因为他嫌弃请人吃饭太费!就让砖块儿在那里放着,可是放在那里是有损耗的啊,无论是个谁,想垫个桌角,要出去唠嗑,路过这儿,顺手就那个砖头垫屁股底下了。

  可是李明言不想要,因为姥爷要的价钱太贵了!不如自己烧的划算。

  喂了几天的羊宰了,做了好几道硬菜,饭桌上,陈梅问了亲家好,说起房子的事情,“给老大家的起好房子,就给你们两个起,明年春上秋里攒攒粮食,争取给你俩也盖上。就是盖好房子,我们老两口也能又清闲几年,剩下的就看你们自己挣得了。”

  陈梅就是这样想的,到时候可能盖房子有些困难,可是全家齐心协力也不是不可能。按理说大儿子二儿子都是一样的,一个为家里出钱,一个为家里出力,不过老大去当兵,自己手里有补贴,老二干的是愚笨活儿,却也帮着家里挣了好几百的大工分。

  都不能亏待,那就一碗水端平,两家都出够钱,让他们先把房子起了,剩下的家具还有家伙什什么的都让他们自己挣去。

  高秋芬笑着低头,不吭声,此时还没有结婚,自然是未来的婆婆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过看起来对于陈梅的说法也很满意就是了。

  不过高秋芬还有另一层担心,那就是大嫂是婆婆从小养大的,感情亲厚自然不同于普通的婆媳,生怕到时候陈梅会厚此薄彼,现在看了她们相处,觉得大嫂是个话不多,待人和善的人,婆婆也很和气,这就好了。

  李明言家走亲戚没有什么特别的,倒是李明言的大伯娘家很特别,二堂弟带了两个姑娘回家来!除了已经定亲的女孩,还有小姨子也来了,李家庄的人都在一旁看热闹。

  二位姐妹花送走之后,就有人问大伯娘,“你家怎么还来了俩呢?”

  众所周知,那家的女孩老大是前头生的,老二是继母生的,两个姑娘都已经许了人家。

  李明言看大伯娘也有些不高兴的样子:“那妮子说她跟她妹子好,两人好的穿一条裤子,就一块儿走亲戚,反正家里也不缺那碗饭。”

  大伯娘说的磊落又直接,还隐隐有些一男许二女的得意。

  这时李明言也在旁边听着,她不由插嘴提醒道:“大娘,我那嫂子的妹妹也定亲了吧,她妹子走婆家的时候,我嫂子是不是也跟着去?”

  大伯娘脸色一变,自己的儿子会被调侃,那这两个一起去她妹子的夫家的时候,肯定也会被拿来调笑啊,那可是自己的儿媳妇!

  嘴上说那不可能,可是心里已经这样想了。

  见大伯娘听进去了,李明言也就放下心来,自己的提醒也算是到位了吧,大不了等到接亲的时候她再提醒一遍就是了。

  炼铁一直持续到将近过年,这个时候李家已经起好了房子,只消弄好了木头,做好了家具,家可以入住了,这个时候也没有甲醛什么的,连水泥都没有,还是土法做的水泥,李明言只是要求他们一定要把缝给抹好,虽然外墙和内墙都没有涂料,但是看着非常规整,很有那些古村落的味道。

  上梁的那一天,李明言准备了不少的糖块,将东西撒下去,满村子的人都来了,来看庄里第一个砖头做的房子。

  顺便来抢一些糖果,后世最普通不过的水果硬糖他们也咂摸的津津有味,因为这个时候农村的人,除了散装的红砂糖常见,其他种类的糖果都是稀少的。

  尤其是有塑料包装的,亮晶晶的透明糖果,简直就是洋玩意儿,是稀奇货。都说好吃,比打糖好吃,比糖葫芦上面的糖都好吃。

  李明海居然用砖窑把瓦片鼓捣了出来!还是听了柴老四的指点,才知道怎么操作,不然就准备用毡布盖上,然后用茅草先铺上一层对付着过了。

  那砖窑本来就是柴家的,李明言要给柴老四钱,柴老四闭着眼睛摆手,“不要,不要,可不敢再走资本主义地路了。”

  好吧,不要,转头李明言抗了一袋面送过去。

  他们都有一个最朴素的认知,那就是凡是涉及钱的,都跟资本主义有关,只要不是大队年终发的钱,那就是不合理的,不该拿的,容易遭人举报的。但是地里的粮食就不一样了,我只要不换钱,随便换点儿什么那都是正常的,对于小规模的这种以物易物,只要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政府也不太管的。

  …………

  今年难得的有了冬闲,李明言琢磨着自己家的家具又该怎么办呢,好歹床还有柜子得有一套,还有橱柜,家里必须有的桌子。

  凳子爹已经用竹子做好了几个靠背椅,放在厨房,给他们的新家添置东西。

  为什么难得有农闲呢,因为自从土改以来,大家都是白天干活儿,晚上开会,不开会的妇女也要进扫盲班,发誓要把所有的盲都给扫掉。

  这会儿所有的地方都是热火朝天的,就他们这儿,也不是没有挣扎过,都是无疾而终,于是他们得以在冬阳照耀的墙根下蹲着闲磕牙。

  “二癞那孩子也不来了,天天吃红薯吃得胃里冒酸水儿。”玉米都归粮仓了,家里只剩红薯,再加上地菜,还能管个饱。

  “就说那小年轻弄的东西不长久,还是大筐子实在。”一个手里捏着竹篾子这么解释了二癞不来的原因。

  “咱这儿也不弄大食堂,人家食堂里天天吃大米干饭。”

  “听说人家吃不成大米白饭了,现在稀粥能照见人影儿。咱这儿好歹粮食交上去又发下来,一天三顿能糊弄糊弄肚皮,来年要还是这样交粮食,我就种上一山坡的倭瓜,跟红薯换换味儿。”

  自从在陈家吃了一回倭瓜之后,大家就都挺念念不忘的,手里都有种子,还吃了几回炒制的南瓜子,挺香,明年一定要多多的种上,山坡上除了毛桃树野柿子树,底下一片荒草,割了回家当柴火,出来的地正好种上。

  ***

  李明言也看上了这片野果树,野柿子没有人摘,已经干巴在树上,毛桃在秋末的时候吃了个饱,还挺好吃的。

  这是李家庄最大的一片果园,也是大多数人柴火的来源。

  可惜果树不能当做家具的材料使,太奢侈了。

  这片果园已经七八年无人打理,馋嘴的孩子们会跑来摘着吃,因为朝北向阳,长的异常茂盛。可惜没有什么好的品种,白长在这里也是浪费,并不能给村民带来任何的收入来源。

  坡度在这里,又不适宜耕种,实在是鸡肋。

  李明言看着这茂盛的砧木,心里感叹资源实在浪费,一个计划在心中渐渐成型。

  她能买到好的品种,嫁接上去不就行了?到时候问队长要写好处,队里的树木她看了好久了。

  以前都是自留树,现在属于集体了,那她就跟集体做利益交换!

  如果成了,那么家里的家具乃至二弟盖房的房梁木板,就都有了着落。

  冬天又干又冷,她赶紧从山头上下来,收拾一些干柴放进背篓,直接朝队长家走去。

第65章

  队长似乎每天都在为了开会的事情而烦心,那些通知在他看来都是放狗屁,如果是真的为了种地也就好了,可是那些个事儿,除了修水渠是真的有用,那炼钢开会是顶个吃啊,顶个穿啊?

  就算是说出花儿来,吃不到嘴里就是不实在。

  偏偏院子里还来了庄上几家人叫他主持公道,都是些长舌妇,一个个说的他脑瓜子疼。

  他沉默的抽着旱烟,听着她们说的话,脑门子突突的跳。

  “队长,你咋一点也不支事呢?人家庄上都去抢炼铁场的地种,那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可喜人。”

  “要我说,挖地也有咱出的一份力,怎么能不给咱们分点白菜?反正离得也不远。”

  队长呸的朝那人吐了一口唾沫,这个是庄上有名的二皮脸,专爱占人家小便宜的,看不下去!

  “你也知道离得近,你知道离得近,那地刚挖出来的时候,你咋不去种啊?谁抢到时谁的,谁种上是谁的,人家收成了你跟我前头闹,你去人家地里闹去。”

  那人斜着身子赖着脸,说道:“你也说了谁抢到是谁的,那咱去抢呗。”

  队长这下彻底的怒了:“早干啥去了,你好意思吃白食我不好意思,你们闹去吧,可白说是李家庄的人,我可丢不起那脸。”

  队长媳妇见实在不像话,停下喂鸡的手,自从庄上不炼铁也不开会,这些妇女就是闲的,没事儿就三瓜俩枣的占人家便宜。、

  队长也不好和村民闹的太僵,虽然的确是她们无理取闹,只能她当这个和事老:“要是咱庄上分的也有萝卜,明言给的种子,萝卜长的脆甜脆甜的,每家分的都有一麻袋,这么快就吃完啦?”

  “吃的哪有嫌多的,人家庄上都去了,就咱们庄上不去,人家分的少也就是算了,好歹也分了,咱不去,人家该觉得咱们家好欺负了。”

  所以农村的民风也不一定是淳朴的,有的人就认为,你不知道去占便宜,你就是傻,假清高。然后转过头来别人就会占你的便宜。

  队长依然梗着脖子,“想去恁去,别叫我出头,我丢脸行,咱们李家庄可丢不起这人。”

  见到李明言回来,队长有些不好意思说:“明言来了啊,花儿在家里窝着呢,你去找她去。”

  李明言看着热闹已经看了有一会儿的,也说不出来谁对谁错,肯定是她们这群妇女在别的庄子的人那里没有讨到好,然后就没有办法了,跑到队长这里让出头。

  可惜的是,队长也不愿意去争这个,李家庄今年又不缺东西,他们勤快的种了好几亩的白萝卜,一个大的能有十来斤。还多了陈家庄的那三十亩丘陵地,反正红薯萝卜是管饱的。

  队长媳妇见这个样子也不是办法,你不去她们能耗在这里一天。

  “你是队长哩,队长咋能不为咱们想呢。”

  “就是,还不去,再不去人家就把萝卜白菜都收完啦。”

  这边催的急,队长媳妇主动出头,“我去跟你们一起看看,按理说别的地方要到了,咱们也不该没有。”

  “就是就是,他们就是欺负咱庄子小。”

  ***

  一群人叽叽喳喳叽叽喳喳的走了,队长长叹一口气,“又不是没吃的,斗的跟乌鸡眼一样。”

  那蹲着的身影生生的叫李明言看出了恨铁不成钢的悲哀,李明言笑着安慰队长:“以后叫大家都吃饱穿暖,就不会为了那一点儿东西争来争去的了。”

  队长一抬头见李明言还在院子里站着,看着那一群女人的背影,心里诧异怎么不是去找自己闺女玩的吗。

  然后下意识的反驳:“你不懂,就算是啥都有了,天生爱占小便宜的人,就那样。”

  李明言说:“队长,我是来找你的,我看山上挺多野果树……”

  “哼,就知道拉着我娘当枪使。”李花儿嘴里愤愤不平,手上捏着头绳绑着她的大辫子,从她的房间里出来,风风火火的。

  “明言,你也跟着我去,走,看她们怎么去跟姓黄的斗。”

  不待李明言解释,她就被拉着走了。

  “队长,我回来再找你啊!真有事!”

  ……

  李家庄离火车站五六里地,看起来很近,实际上也很近,但是有更近的,就是姓黄的那一个庄子,他们得天独厚,火车站就建在他们的耕地旁边。

  火车站旁多的是荒地,一般是不太好开垦的,就任由荒着,炼铁之后,表面的荒草被踩踏的一干二净,又被开垦过一遍,黄庄的人就近捡了个便宜,把里面的碎石捡一捡,白得了二十亩地,当时已经深秋,种别的也已经没有了收成,他们就种上了大白菜。

  想着今年交的公粮很多,不管种了啥,总能补贴补贴口粮。这眼看着已经到了砍大白菜的时候,没想到多了许多捡现成的,这怎么不叫黄家庄的人恼怒。

  “想白捡!没门儿!”

  “不劳而获怎么行呢,这是可耻的。”这是书呆子。

  “那时候挖地可是所有人都挖了啊,再说了你们给别的地儿分了,怎么就不能给我们分,俺们咽不下这口气。”

  李明言一看,这都不是自己庄子上的人在说话,原来是也有人愤愤不平,在自己辛苦挖的地里撒上种子,却没有自己的份儿,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