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开网店 第64章

作者:竹叶西风 标签: 穿越重生

  而那用纯米饭做稀饭的人,只是打肿脸冲胖子罢了。

  ***

  李明言将所有的饭菜都放进空间里,担着空挑子就去了,到地方的时候,李明海吹这汤上的热气,惹来高庄的人羡慕。

  “还是你们离的近的有好处,能吃上口热饭。”

  像他们离得再远一些的,就只能吃带有余温的饭菜,再更远一些的,到嘴里就是凉凉的,因此离家远的就很有意见。

  或许是觉的这些人的权威也不是不容挑战,一些到了一两点还没有吃上饭人意见尤其大,还表现出来,尤其是看到别人已经吃上了香甜的饭菜的时候。

  “来干活儿也不管饭,盖桥修路的时候还有肉片汤,这不管饭也就算了,还不叫回家吃?”

  “俺那走路过来得一个钟头,这回去传信儿的人说不定还没到生产队上!”

  “那正好,吃个晚上饭,中午饭免了,哈哈。”

  当兵的有组织有纪律,已经在空地上盖了一个窝棚,人称土房子小趴趴的,在里面弄了个灶房,他们来的时候自带粮票,用粮票和老乡换了粮食,已经做好了饭,在吃着呢。

  连营长自然听到了这些牢骚,暗暗的记住了说话的几人,隐忍不发。

  他自己也怀疑自己做这些事情的动机何在,听战友说老乡们不约而同的反应一个问题的时候,他已经对于这种种植方式产生了怀疑。

  不过别的队伍已经轰轰烈烈的搞起来,他不干,能说的过去?人嘛,还是要随大流的,不然就要被浪头拍死在岸上。

  抱着一丝希望,他把一个大队的人都组织起来,将炼铁厂都种上试验田,不占用老乡的耕地不说,万一能增产,收获的不还是这些老乡的?

  他呼噜噜扒干净饭碗,用军用粮票在李家庄换来的大米就是好吃。就是不多,军用粮票也不是万能的,一般家庭备个三四斤,留着进城的时候吃口热饭,再多人家也不乐意换。

  他知道李家庄的人在偷偷的搞副业,不,是当着他的面光明正大的干。

  都跑到李家庄的山脚下最高的那家,就是派出所民警的那个家里换成了大米。说实话他有些犹豫,毕竟这也是涉及粮食的买卖,但是一想这些村民都是弄回家自己吃了,并没有拿来囤货居奇,趁机赚钱,都是在用劳动换粮食。

  那他就没有什么好管的,想到自己家的父母在家也捏筐编篓,要是也有人收这玩意儿,家里肯定会好过很多。唉,想到父母,该给父母多汇一些补贴了,农村的情况都不太好,有人在山上觅食,连树皮都剥的干干净净。

  他吃完饭放下连,虎着脸,往那些发牢骚的人前一站,立刻一片都没了声音。

  李明言也有些怵得慌,但是想到队长的嘱托,再想到自己活了几十年了,任何人,在她面前都可以称得上是小年轻。

  不过去之前,还是要和自己家的那位通通气。

  “你知道这地块儿准备种啥不?你们啥时候能回家?咱们人手不够了,牲口比人多,队长着急的很。”

  李明海塞的满嘴的饭菜,一个上午的重体力劳动,可把他给累坏了,媳妇做的饭菜就是香的多,油盐放的足,还有汤水,沾了鸡蛋的鲜味儿,他吃着汤泡的米饭很是满足。

  他在部队里,虽说是后勤的,也要挖战壕搞战备,跟这情况也差不多了。

  吃的饭菜虽说也好,却没有家乡的味道。

  他沉思一下,“干啥这么急,早稻种不完,那就种晚稻,不都是一样吗?今年雨水多,种稻子再好不过了,稻种肯定够用的,是不是?”

  李明言想的是:“队长可能不想叫你们出白工,还要给你们记工分,还要给分粮食,养活不起。”

  李明海默默的放缓了扒饭的手,抹了一下嘴巴,不觉得他们几个最壮实的青壮会成为吃软饭的。这边的地不也是地?开了荒,家里还能多一些收成,怎么在媳妇的眼里,就那么的确定,这里一定收不到任何粮食呢?

  他呆呆的看着她,不过脑子的说了句:“不会吧?”

  李明言不去管他,在连营长走到这边的时候,拦住他:“营长,我是李家庄的,俺庄上的人啥时候能回去干活儿啊?头一年种稻秧苗,想叫庄上的人都学学,还有,这片恁大一块地,您准备种啥?”

  连营长顿住脚步,他知道这是李家庄的,李家庄的汉子端的饭,都有白花花的大米饭,这是其他人没有的,其他人饭碗里有黄的黑的绿的,红薯干高粱饭野菜糊糊。

  这个姑娘还去帮了白庄的那些家伙一个忙,长的明艳秀美,听说是童养媳,但是每天见她都是笑模样,开开心心的。

  见她来问,连营长顿住了脚步,然后方圆两米之内的人都伸长了脖子。

  这个问题得慎重回答,因为吃饭的不方便,已经产生的浮躁情绪必须安抚下来,连营长说:“你们放心,叫你们来这里呢,也是正常的农业生产,也是为了你们好,等把新品种的玉米种子播下去,你们就都可以回家了,剩下的我们来管理。等到需要你们的时候再叫你们来。”

  得到准话之后,李明言的任务就算完成,这边所费的人工还有种子算是浪费了,她也毫无办法,能把所有的生产队集中到一起,不浪费生产队的熟田,已经算是意外之喜。

  人总是要在曲折的道路上走上几回,才能走上正道不是?

  回家之后大力劝告老队长,多种稻子就好了,雨水多,稻子却是不怕淹的。种植期持续到四月到六月都没有问题,可以让她们有限的人工,发挥最大的作用。

第84章

  想到就要做到,李明言立刻动身,回到家将碗筷都洗了,反正都是顺手的事情,然后将东西放回扁担里,大家都在地里干活,带到地里之后,让他们各自的碗筷各自拿回家,不耽误他们晚上回家吃饭。

  现在饭碗也没有多的,都是一个人一个碗,有客人来的话还要去邻居家借碗筷借板凳用,所以如果今天不拿回去,那些人家可能晚饭都吃不齐整了。

  一路上李明言都在想说服让队长全部种水稻的理由,小麦已经拔节,眼看着就要开花,可是天在下雨,一直下一直下,似乎没有放晴的时候。

  等到小麦开花的时候,就没有昆虫来授粉,没有昆虫来授粉,没有授粉就没有种子。

  到时候即便是长了麦穗,也是十有八九是瘪的空的。

  用收到的麦子来给队长经验教训,让队长改种稻种是不行的,那个时候就太晚了,以现在土地的肥力,至少要全部都种上稻子才行。

  种大豆还有玉米都是不行的,不耐涝一切都白搭。

  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李明言来到了田间,种田太辛苦了以及机械的劳作最能摧毁劳作的部位。

  好几个人都是弯腰一会儿,然后直起身来歇一歇。

  李明海累的更狠,吃完饭,躺到床上几乎立刻能睡着,显然是累的狠了。

  正因为如此,大家都辛苦努力过了,总不能让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白费,她心疼的慌。

  到了地里,李明言叫来队长,跟他说了连营长的计划和安排。

  队长沉默不语,眉心皱的蚊子进去都飞不起来,沉默良久,说了一句:“浪费种子啊。”

  “我这里还有很多的稻种,我先把种子撒上,种出苗来,到时候需要种,就先种稻子嘛,今年雨水多,就算是旱地说不定也能种水田的。”

  队长摆摆手:“不可能,旱地就是旱地,到时候缺水,哭都来不及。”

  “不过咱队里留的种子肯定不够用了,也不能叫地都荒着,跟陈庄似的,现在躺床上不下地歪着嘴笑话咱们,等到收粮食吃饭的时候,就是看着咱们哭了。”

  李明言立刻高兴的回家把所有的水稻种子都撒上。

  水稻有一个育种的过程,需要用塘泥涂在地上,然后把水稻种子撒上去,长出小苗苗之后,还要把小苗苗种稻田里去,然后在田里长大的稻子,分株之后,才能长到田里去。

  李明言对于种植农作物无比的熟悉,在没有分田到户之前,她参与了所有的劳作过程,几乎所有的活计都干过。

  就算没有她的种子,队长也会买来优良稻种,在李家庄的河岸推广种植。

  李明言回到家里就开种,因为最近雨多,这个时候别提塑料布,就算是橡胶制品,唯一带橡胶的架子车的车轮都是生产队的贵重物品。

  所以除了塑料布,其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去应对雨水的冲刷。

  于是她将稻子种到了厨房里……

  山上自家房子的厨房,并没有像主屋那样,铺了地砖。只是用黄土和麦糠用碾子滚了一下,地面还是平整的。

  厨房的顶是茅草的,遮风挡雨的基本功能还在,家里又不做饭,做饭都在爹娘在的老宅子那里做。正好便宜了她。

  庄子里没有什么人,小孩子都在家里躲着,生怕自己衣服脏了,被自己的爹娘骂,李明言穿着蓑衣和斗笠,到庄子中心的鱼塘挑淤泥。

  幸亏有空间这个利器,她每挑出一担,就放进空间里,也不知道空间的储存原理是怎么运作的,她放进去的是污泥,拿出来的还是污泥,也没有沾染到她放进去的米面半分。

  然后她挑着柳条编的扁筐,里面装满了污泥,好好的平地发稻子,当然十分可惜,这些都是身外之物,毁掉了还可以再弄好。

  反而是粮食问题更为紧要。

  走路回家的时候碰到了李花儿,正是来找她玩的,手里拿着一个细巧的油纸伞,见到她连忙给她打着。

  这种蒙蒙细雨,不打伞也是可以的。

  不过李花儿显然是为了炫耀,把一把伞打的刻意又张扬。

  捂着鼻子说道“你挖这些干嘛呀?臭烘烘的。”

  李明言怕什么臭?没有去学裁缝之前,她连大粪都去挑过,这活又脏又累,所有人都避之不及,所以工分给的也高,她正好需要工分来养活一家人,别人避之不及的工作,正好便宜了她。

  李明言毫不在意,问她:“你这伞是哪里来的,可真好看,要不少钱吧?”

  李花儿娇羞一笑:“是我对象他送的!”

  对象送的!怪不得,就算是粗重的厚实木柄的油纸伞现如今也是少有,如今的人们都是戴斗笠穿蓑衣的。

  李明言觉得自己化身柠檬精,怎么别人家的男人都知道送礼物,自己家的男人怎么什么都不送呢?

  结婚的时候啥都是娘准备好的,他根本没有要送什么东西的自觉。

  这都是自己选的,没有啥好说的,唉,她只能看着人家的小巧精致的油纸伞陷入深思。

  华而不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用!

  在心里酸了一下,李明言不得不承认:“挺好看的,还挺用心!”

  李花儿爱炫,喜欢看别人羡慕的目光,但是不得不说,她对象的确做了许多让人羡慕的事情。

  ………

  李花儿来找李明言是来纳鞋底的,她作为人家家的准媳妇,需要给公婆姑嫂,还有男人做一双鞋子袜子,表示自己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女人。

  给婆家展示一下女孩必备的生存技能。

  李花儿对李明言的新家是非常中意的,有着最时兴的土炕,还有高大厚实的架子床,最重要的是摆在主卧的双开门大衣柜,翘起来邦邦的。

  一看就很质量,庄户人家没有不羡慕的,她也很羡慕,尤其是跟城里婆婆委婉的说了之后,城里婆婆居然说,他们那边没这规矩,有张床,媳妇就能娶进门了。

  庄上所有的妇女,都很羡慕明言的,可是明言在万千少女都向往的灶房里做了什么?!

  打开灶房的一瞬间,李花儿觉得自己想哭,这烂泥密布的灶房是什么玩意儿?

  被熏的一个倒退,稳住脚步之后,李花的声音带着哭腔:“明言你这是想干啥?”

  李明言,同样也被李花儿的反应震惊到了,不就是弄的多了一点烂泥吗?

  炕下面,一个泥鳅不甘命运,翻出了一个泡泡,炕上,小明礼盘坐在上面玩石子,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对着李花儿的悲伤脸震惊的长大了嘴巴。

  “你是不是疯了?好好的房子搞成这样,梅婶肯定会骂你的,当初总磙子辗了多少遍才出来的平整地面,比场院都平展,这,这也。”

  李明言毫不在意,脱下脚上的鞋子,光脚走进房间,淤泥里的泥鳅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作者有话要说:前天跟闺蜜一起过情人节去了,今天就码这么多,只能二月十六号更八千补偿了。

  断更一时爽,一直断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