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 第148章

作者:遗忘li 标签: 宫廷侯爵 江湖恩怨 穿越重生

  “……管事的说今天有贵人到来,命令我等不得再开口歌唱,否则要处以鞭刑。”几秒后,刑徒有些怯懦的说道。

  明夷眼睫微微一敛,也不知心中是什么滋味,紧接着又问起了他们这些刑徒的衣食住行。

  刑徒一一如实作答。

  越听,明夷就越发沉默。

  等到重新回到地面上时,明夷再也不复之前的轻松自在。

  该怎么说呢?

  有些事情从书面上看到和亲眼见到,真的是两种感受。

  她从前只知道始皇帝发配七十二万刑徒去骊山修筑豪华壮观的秦始皇陵,却对前者忽略而过,只关注于后者是怎样的千古未有。

  那七十二万刑徒,对她而言,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书面上的数字,就好像史书上记载的那些饥荒、瘟疫、旱灾、易子而食一般,也许会啧啧感叹两声,但没有亲眼见证过,绝对不会意识到其中的残酷。

  那些运石甘泉口、渭水不敢流的歌谣里,又暗藏着多少辛酸和怨恨。

  ……

  等一起回到骊山行宫,晚上泡温泉和深入交流时,明夷开始试着给嬴政吹枕头风。

  为此,她主动殷勤的开始给嬴政按压肩膀。

  “这个力道可还合适?”明夷问道。

  “向下三寸,再重一点。”嬴政说道。

  正在将全身侵泡在温泉当中的青年面容英俊、鼻梁高挺,即便是闭目不语,那容颜气度也让明夷鬼使神差的突然联想到大理石雕塑。

  四周雾气渺渺,六扇薄纱屏风将水池周围遮挡严实,上面按照秦王一贯的喜好绘了山川水色,洁白的水池壁旁边,刚刚传入秦国种植,因此还十分珍贵的葡萄、石榴和其他几种珍果,被端正的洗干净后摆放在盘子当中,以供品尝。

  明夷按摩了一会儿,感觉到有些累了,都走到旁边捡起一颗葡萄品尝,顺便在心里思索着要怎样开口。

  因为水雾,嬴政额前的黑发都贴在了皮肤上。

  感到身后的人已经向旁边走去,他睁开眼睛,平静说道:“朕知晓你想说什么,但如今不可。”

  爱妻从跑到地宫底部、近距离看了那些刑徒以后,回来的一路上都情绪恹恹。

  嬴政不用思考,都知道明夷是又犯了心软的毛病,估计现在正琢磨着该怎样给那些犯了罪的囚犯求情,好改善他们的处境。

  明夷对于嬴政能猜中自己的想法并不意外,顿了顿,只是问道:“为何不行?”

  “没钱。”嬴政平静说道。

  秦国一向比较……拮据,而攻打其他国家得来的钱财粮食又大多拿去准备打仗了。

  明夷“……”

  “隶臣每月发小米两石、隶妾一石半、无劳的小隶臣妾一石、婴孩半石。骊山之上,仅仅是每月所要耗费的口粮,就要达到十几万石,除此之外,还有刑徒们的衣服、房屋、建造陵墓时所需要的石料木材……积少成多,即便是每月只给骊山上的刑徒发一枚秦半两以做工钱,对少府而言也承担不起。”嬴政说道。

  一人一枚秦半两,一个月就是十几万,一年就是一百多万钱,而他的陵墓至少要修几十年。

  别说拿不出来,就算真的能拿出来,这笔钱拿去做什么不好,非得给那帮犯了罪的囚徒改善生活?

  明夷“……”

  在秦国生活了这么久,她也知道一点物价,如今就算是一个最普通的庶民,在咸阳城中当一天苦力,也能赚个六到八钱。

  这也太惨了!

  明夷左思右想,最终为难的说道:“那陛下把陵墓修的简陋一点可好?”

 

第158章

  当然不好。

  这可是死后埋骨之地,绝对不能随意疏忽。

  嬴政不带半分停顿的拒绝了这个提议,并且语重心长的说了一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朕百年之后到了地下的安居之所,怎能有半点不如意之处”的长篇大论。

  见他如此坚决,明夷很是失望,不甘的问道:“当真不可?”

  “你想让朕死不瞑目?”嬴政不悦问道。

  这话说的毫无转圜,明夷无奈说道:“哪里有这么严重?”

  嬴政不做声,只是平静望着她。

  几秒之后,明夷叹息着说道:“也罢。”

  明夷随后又继续走到嬴政背后,将下颌放在了他的肩膀上。

  背对着她的嬴政挑眉问道:“不生气?”

  “生什么气?……”明夷有些不解的想了几秒,随后不以为意的说道:“……怎样修筑死后陵墓,都是陛下之权,我怎会因你不为我退让而恼怒。”

  况且想要改善那些刑徒的境况,未必只有非要将陵墓建造简陋一条路可走,就像现在一时半刻想不出对策,并不代表将来的数年时间都想不出来。

  嬴政微微愉悦,想了想秦国如今的局势,又说道:“等朕统一天下之后,可大赦天下,使骊山罪轻之人重为庶民。”

  至于干了烧杀抢掠罪名重的那些人,就想都别想了,一辈子在骊山劳作到死的命。

  明夷忍不住在嬴政脸上亲了一口。

  等到晚上入睡就寝时,躺在床榻上的明夷突想起嬴政之前口中的没钱,戳了戳身边青年的腰间。

  “陛下可否安睡?”明夷问道。

  嬴政翻了个身正面对她,说道:“还不曾,有事?”

  “方才泡温泉时,你说的内史没钱——?”明夷拖长了声音问道。

  听她原来是要问这个,嬴政安心的重新把眼睛闭上了。

  “无妨,朕已有解决之策。”嬴政说道。

  “是什么?”明夷问道。

  “齐国依仗盐铁之利,收遍天下钱财,等朕攻打下齐国以后,其国库全归秦国所有,自然能解内史之危。”嬴政说道。

  朦胧的微光里,青年君王的神态安详平静至极,仿佛根本不是在说灭别人的国、抢别人的钱。

  明夷“……”

  “这……恐怕不是长久之策。”明夷有些艰难的说道。

  抢来的钱再怎么节省花,也终有一日会花干净,自身有办法赚取钱财才是正道。

  嬴政却再也没有说话,仿佛已经沉沉睡去。

  明夷暂时还没有睡意,以手支颐,顺便开始思索起来将来要如何开源节流。

  可惜她实在不是治国的那块料,以前遇到问题后,都是知道有后世的标准答案,然后直接告诉嬴政完事,而那些法令到头来根据秦国的实际状况,加以调整和颁发,使之真正完美实行的,还是嬴政。

  在脑海子里面过了一圈盐铁专营、白鹿皮币、算缗告缗,又纷纷否决掉这些馊主意,明夷翻来覆去好几次,最终忍不住轻微的叹了一口气。

  就在叹气声落下的同一时,身后传来一声轻微的笑声。

  明夷身体一僵,紧接着平静说道:“陛下没睡?”

  “没睡……”嬴政半坐起来,露出大半肌理优美的胸膛,饶有兴致的说道:“……明夷苦恼之态,甚是有趣。”

  她可不觉得这有什么有趣,面无表情的盯着对面青年。

  “安心,此事朕已然有解决之策……”顿了顿,嬴政又说道:“并非抢劫他人国库和对商人收以重税。”

  自从完完整整的知道了上一世的凄怆下场后,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他就开始在心里不断思索上一世的政策有何不可取之处。

  其中有一条,就是对于商人的打压。

  事实证明,这根本没什么用,到头来被打压的只是那些小商贩而已,真正有积蓄的大商人根本不在乎那点打压,甚至还趁此机会又扩大了自己的经营,就好像巴郡寡妇清和乌氏倮一般,有数万家仆不说,甚至还养了几千人的军队。

  上辈子为了就近看管这几人,他还将这二人和其他豪强一并迁来了咸阳,给予了封君的虚名,又允许他们上朝听政。

  思索到这里,嬴政喃喃道:“虽说重农抑商,但商之一道却不可打压太过,否则无人来往贩卖各地有无之物,物滞于流通,久而久之,弊大于利。”

  那就好,明夷倦怠着打了个哈欠,放空思绪陷入了梦乡。

  ……

  久久没有听到回答声,嬴政偏头一看,见身边的女子已然酣睡。

  等观看完骊山工程进度,回到咸阳以后,又有一个好消息传入了秦王耳中。

  ——郑国渠修建完毕了。

  上一世,这条水渠修建了足足十年整。

  而这一世因为秦王的看重,再加上连灭四国时不断有他国的隶臣妾被传到河渠上充当苦力,这条工程量浩大的的水渠竟然比上一世提早了一年多修好了。

  当水渠修建好的那一刻,泥沙量众多的泾水顺着渠道奔涌而向泽卤之地,滋润了整个关中地区四万余顷的土地,使周围金灿灿的农田当年就获得了巨大丰收!

  看完内史送来的关中收获粮食数量的奏章,嬴政的心情无比愉悦,当即下令嘉奖了郑国。

  黄河附近农田,一亩地每年收获的粮食大约是一石半,而今年因为郑国渠的修建成功,这四万顷土地大多都收获了六石四钟粮食,是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这几日的咸阳城郊外,处处都有农人欢呼雀跃。

  于他而言,庶民到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攻打楚国的军粮终于有了!

  秦国这辆战车,又可以开动了!

  思考了片刻用什么理由开战,嬴政挥手招来了尉缭,命令他去传几句流言,一定要传的天下皆知。

  ——春申君身为人臣,假冒子嗣血脉充为太子悍,如今楚王年老病重,楚国芈姓熊氏血脉即将断绝,王气已散,为灭国之兆。

  ——数月之后,将有彗星横贯天际,寒冻四月将临,以示苍天之意。

  ——秦当代楚。

  三句话,每一句话都透露着深深的不怀好意,完全没有掩饰秦国的险恶用心。

  华阳宫中。

  雍容华贵的中年女子在听完秦王近来的动向以后,久久坐于榻上不言不语。

  华阳太后因为没有心情施以脂粉的容颜,暴露出属于这个年纪的疲倦和皱纹,宛若一夕之间就老了十岁一般。

  她的身边,赶来觐见的昌平君、昌文君二人神色焦急。

  “太后可有计谋转圜秦王所想?”昌平君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