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1145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皇上没旁的事,那奴才就先告退了。”袁直又拱了拱手,连腰都没弯一下,就退了出去。

  皇帝努力昂起脖子,没看袁直,而是朝窗外哭喊声传来的方向望去,虽然他什么也看不到,可是皇帝的眼睛却是又亮了一些……

  文永聚静静地看着皇帝,心里不太明白皇帝为什么要这样做,杀父杀母之仇不共戴天,慕炎是决不可能因为皇帝去祭祀就原谅他的。

  莫非是皇帝终于放弃了?

  不对。以皇帝的为人,应该不可能这么轻易就放弃了。

  文永聚又朝门帘的方向望去,门帘在半空中微微地摇晃着,袁直已经出去了。

  出了寝宫的袁直直接出了养心殿。

  外面的天空不知何时变得阴了下来,厚厚的云层挡住了太阳。

  曹大人还跪在石阶下方,干嚎得声音都嘶哑了,眼睛通红一片,偶尔用袖口擦着眼角,其实眼眶根本不见半点水光。

  曹大人当然认得袁直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见他从养心殿出来,就“哭”得更大声了。

  他又是捶胸,又是哭喊,一副为国为民为君忧心忡忡的样子。

  袁直什么阵仗没见过,曹大人这些花样把式根本就不放在眼里,他看也没看曹大人一眼,面无表情地从曹大人身旁走过,连停顿也不曾停顿一下,仿佛对方根本就不存在似的。

  袁直离开养心殿后,就去司礼监求见岑隐。

  袁直一五一十地把皇帝提出要参加太庙祭祀以及曹大人去养心殿外跪着又哭又喊的都事说了,“……曹大人现在还在养心殿外跪着。”

  “督主,您看……”袁直小心翼翼地看着岑隐的脸色。

  岑隐正坐在窗边,一手拿着一方鲜红如血的鸡血石小印,一手拿着刻刀,在印钮上细细地雕琢着。

  屋子一侧开着好几扇窗户,却还是有些暗,小蝎走过来用火寸条点亮了一盏八角宫灯。

  橘黄色的灯光洒在鸡血石小印上,给它镀上一层莹润的光晕。

  岑隐手中的刻刀停顿了下来,轻轻地转动着手里的这方鸡血石小印。

  岑隐淡淡道:“他若想去,就去吧。”

  岑隐没有指名道姓,但是袁直自然明白岑隐是在说皇帝,先是一惊,随即就平静下来。

  “是,督主。”袁直应下的同时,又看了岑隐一眼。

  印钮的轮廓已成,那是一头慵懒的麒麟,微微张嘴,似在咆哮,又似在打哈欠,麒麟旁还靠着一朵似花非花的东西。

  督主最近似乎醉心雕刻,自己是不是该设法寻些印石或者核雕之类的物件来?袁直在心里琢磨着,迟疑了一下,想问曹大人该如何处置,但最后还是咽下了。

  既然督主没提曹大人,那就代表此人微不足道,他这么想跪,那就继续跪着呗。

  虽然禀完了正事,但是袁直却没急着走,嘴上笑呵呵地又道:“督主,小的前不久看那些上贡的西洋物件中有西洋的镜子,比咱们大盛的铜镜照人要清晰多了。不仅如此,把那西洋镜子往烛火灯笼旁边一放,光线就更亮了。”

  岑隐又执起了刻刀,闻言又多看了袁直一眼,赞了一句:“你倒是机灵。”

  袁直心下得意,笑眯眯地谢过岑隐的夸奖。

  小蝎立刻去取了两面西洋镜子放在灯笼边,屋子里果然更亮了,与此同时,外面的天色却是更暗了,天空中的阴云层层叠叠,好像夜晚提前降临似的。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味,又湿又闷。

  袁直透过敞开的窗户朝外面的天空看去,就算他不懂天相,也能看出马上就会有一场暴雨来临。

  袁直嘲讽地勾了勾唇,扯出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要跪就尽管跪吧,自以为是的东西!

  “轰隆隆!”

  天际很快传来了闷雷声,如同万马奔腾般。

  那厚厚的阴云笼罩在天空中,越来越浓,连天空仿佛被压得低低的……

  “隆隆,轰隆隆。”

  闷雷声一声比一声响亮,震耳欲聋地回响在耳边。

  曹大人还跪在养心殿门口,自然也听到了雷鸣声,微微蹙眉,但仍旧跪着没动。

  他一会儿仰首看看天空,一会儿看看前方的养心殿,一会儿又看看之前袁直离开的方向,攥紧了拳头。

  他跪了快半个时辰了,膝盖又僵又疼。

  这是值得的!曹大人在心里对自己说,若非他来这里跪着,袁直实在拿他没辙,也不会跑去找人做主。

  看袁直方才离开的方向,他肯定是去找岑隐了。

  以岑隐的脾性,一定会有所反应的,岑隐待人一向是给一棒子,再给个甜枣,他不会看着慕炎坐大,这次可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而且,还一举两得!

  曹大人心里早就打好了算盘。

  这慕炎因为当年崇明帝被推翻的事,怕是至今对群臣有几分怨艾几分迁怒,他说话行事总是带着挑衅的意味,委实太过出格,也太过随心所欲。

  要是不借着这个机会压一压慕炎,可想而知,以后慕炎只会更嚣张更荒唐,恐怕也更不会把他们这些臣下放在眼里了。

  自己能想明白的道理,岑隐肯定也能想到。

  这是自己给岑隐递的一个机会,让岑隐能够名正言顺地打压慕炎,岑隐定会记得自己的功劳。

  退一步来说,慕炎为了他的名声也得纳谏。

  “轰隆隆!”

  雷声此起彼伏地炸响着,与此同时,天空中劈下一道亮白色的闪电,劈开那沉甸甸的阴云,把周围照得亮了一亮。

  跟着,天色更暗了,如墨染般,那厚厚的云层仿佛要掉下来似的。

  曹大人神情笃定地跪在原地,腰杆如松柏般挺得笔直。

  他只差这一个机会就能一飞冲天,从此平步青云,名留青史。

  上方的雷声不止,闪电不绝,闪电发出的白光把曹大人的面庞照得有些诡异,眼眸中闪着异常明亮的光彩。

  须臾,袁直便再次进入曹大人的视野,如同之前离开时那样,他看也没看曹大人一眼,就径直地返回了养心殿。

  眼看着袁直沿着石阶往养心殿的方向去了,曹大人终于还是忍不住出声叫住了他:“袁公公!”他目光灼灼地盯着袁直,眼神中露出一丝冀望,希望袁直能透露一点岑隐的意思。

  袁直走上了最后一级石阶,这才停下了脚步,然后转过身,高高在上地俯视着跪在地上的曹大人,幽幽叹了口气。

  “呦,曹大人还跪着呢!”袁直用一种阴阳怪气的语气说道,仿佛他此刻才看到曹大人般,“大人慢慢跪。这眼看着都快下雨了,咱家就先进去了。”

  袁直从头到尾都是笑吟吟地,形容间看不出喜怒,话一说完,他也不待曹大人回答,就径直进了养心殿。

  “……”曹大人的脸色登时僵住了,原本笃定的心瞬间出现了一道裂缝。

  难道说,他估计错了?

第783章 告别

  “隆隆!”

  随着又是一声响亮的雷鸣声,那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地自天空中砸了下来,密密麻麻,顷刻间,就变成了一场瓢泼大雨,大雨如帘,连绵不止。

  整个皇宫都沐浴在一片朦胧的水雾中,水汽朦胧。

  那些守在檐下的锦衣卫早就在下雨的那一刻就躲到屋檐下,只剩下曹大人一人孤零零地跪在雨中。

  没一会儿功夫,他浑身上下都被雨水浇成了一个落汤鸡,雨水顺着湿哒哒的头发往下淌,在他脸上肆意纵横,模糊了他的视线。

  守门的锦衣卫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人,由着曹大人跪在那里,根本没有人给他台阶下。

  这场暴雨一下就从下午一直下到了深夜,雷鸣声几乎没怎么停过,到雨停时,曹大人已经失去意识倒在了地上。

  “袁公公,曹大人晕在外头了,看着不省人事。”一个青衣小內侍立即就跑去通禀了袁直。

  袁直正在西偏殿里喝茶,闻言皱了皱眉,没好气地吩咐道:“还不赶紧把人给送出宫去,免得死在宫里了,真是晦气。”袁直嫌弃地撇了撇嘴。

  那小內侍连连附和:“袁公公说得是!”可不正是晦气得很!

  小內侍又叫了两个內侍,粗鲁地把昏迷不醒的曹大人拖走了,养心殿外终于清静了。

  对于养心殿内外的锦衣卫和内侍们而言,这不过是一个不重要的插曲,大部分人甚至连曹大人姓什么、长什么样子都没记住。

  等到了次日一早,曹大人就主动向工部递了辞呈。

  曹大人在工部多年,这要是照常理,工部尚书怎么也要亲自劝对方一番,让他仔细考虑考虑。这朝中可没什么秘密,曹大人昨天在养心殿外跪了大半天的事早就在朝臣之间传开了,工部尚书也不想得罪了慕炎,干脆就把这道辞呈递了上去。

  当天,曹大人的辞呈就被慕炎做主批了。

  朝中不少双眼睛都盯着这件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又引来无数议论与揣测。

  黄昏,曹大人在工部的一个同僚下了衙后,就亲自造访了曹府探望曹大人。

  “曹兄,你也太冲动了!”四十来岁的同僚唏嘘不已地看着曹大人,“你可知道摄政王已经吩咐吏部尚书从候缺的官员中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替上你这个空缺。”

  “……”曹大人闻言,傻眼了。

  曹大人昨晚淋了半天雨,感染了风寒,昨夜又发了一夜的烧,到今早烧才退,此刻他的脸色略显苍白,还下不了榻,连那封辞呈都是他让长子送去工部的。

  他当然不是真的想要辞官,说穿了,那道辞呈只是一种手段而已。

  他昨晚在养心殿前跪到昏倒,现在又提了辞官,如今朝堂上那么多官员告病在家,正是用人之际,按常理来说,慕炎不是应该亲自上门来探病,再安抚自己一番吗?!

  “而且,我还听说……”同僚欲言又止。

  曹大人急切地追问道:“你还听说什么?”

  “你可知道大理寺卿下午找过你那长子?”同僚一边看着曹大人的脸色,一边问道。

  曹大人面色一沉,摇了摇头。他的长子如今在大理寺任职,大理寺卿那就是长子的顶头上司。看同僚这副难言的样子,对方要说的显然不会是什么好事。

  同僚把拳头放在唇畔清了清嗓子,“我也是听说,说是大理寺卿对令郎说,百善孝为先,劝令郎回来给你侍疾……”

  曹大人的脸霎时像泼了墨似的黑了下来,一时气极,愤愤地抱怨道:“摄政王夺了我的差事也就罢了,竟然连我儿的差事也想夺了,真是岂有此理,欺人太甚!”

  曹大人越说越气,已经全然忘了是他自己主动递出的辞呈。

  同僚也不好应话。有道是,一荣俱荣,一辱俱辱。一个人的行为本就会牵连整个家族,否则又怎么会有“满门抄斩,祸及九族”的罪状呢!

  曹大人还在恨恨地发泄着心头的愤懑:“摄政王这么肆意妄为,不肯纳谏,连今上都不如,这大盛到他手里,恐危矣。”

  “我倒要看看那个顶我那个缺的人当不当得起这个差事!”

  “哼,端木首辅也是不知礼数,真真有其祖必有其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