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云溪
“梁九功,你跟在朕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也算是看着皇子们长大成人的,依你看,你觉得其中谁人最能担大任?”
“奴才不过区区一介阉人,能承蒙主子爷不弃几十年如一日伺候在您左右已是天大的恩德,奴才又岂敢逾越本分妄议皇家之事,奴才该死,望主子爷明鉴!”
“朕既问,你便答。”
“这……”
不似方才勃然的怒意,康熙的语调听不出半分波澜,可越是如此越是叫梁九功来得心中没底,饶是被话逼到这般份上也不敢轻易多说一句,只能一边用头大力磕着地,一边挑着能说的回话——
“主子爷数十年来不光是请遍朝中贤能之辈任御书房师傅,还多是亲力亲为亲自教导,皇子们皆是人中龙凤个个出挑,奴才无能,实在是比不出个高下。”
“哦?是吗?”康熙并未将目光停在梁九功身上,而是看着手边的折子冷冷的轻笑一声,“既是如此,那你觉得雍郡王如何?”
“主,主子爷?”
梁九功显然没有料到康熙会直接将折子上所提及的名讳与自己点明了来说,本能的抬起目光瞪大了双眼,随即又飞快的垂了下来,察觉到康熙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感觉到康熙似乎是认真在等自己作答,方才沉默良久之后终于从牙缝里憋出一句。
“……雍郡王从小跟随太子爷其侧,深受主子爷教导,自,自是极好的。”
“呵,极好的?”
梁九功满心以为顺畅几十年,这回怕是要逃不过了,可没想到康熙似是反问似是呢喃了这么一句之后,却是重重拿起轻轻放下的就此揭了过去,梁九功自问在阴谋算计中浸润了这么多年还算是有点眼力见儿,可这回却是抓破了头都没想明白其中玄机,只是隐隐感觉前朝怕是要翻天了——
“皇上驾到,跪!”
康熙龙体抱恙且病体渐重,虽是躺在床榻之上仍不忘批阅折子处理政务,却是有些日子没能上朝了,便是陡然听到康熙驾到的之声,众大臣不由得皆是一愣,慢了小半拍才一溜儿的跪下。
“奴才/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康熙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威严低沉,可听在在列都是人精的大臣们耳中,却不难察觉到其中的无力和虚弱,联想到康熙连日来的种种举动,和不顾病体也要上朝的行举,众人心中不由得猜忖出了个其中大概,而果不其然的,没等梁九功按照惯例宣‘有本启奏’,就听到上方再度传来了康熙的声音。
“太子之位乃是国之根本,朕一直用心教导只望江山后继有人,即便不成明君至少不能毁了祖宗基业去,太子在其位三十余年,虽无大错,却是得索额图挑唆近年来性子越发乖张,太子之位错不得赌不得容不得,朕虽痛心也不得不再做其他考量,然得众卿之意,却是叫朕始料未及。”
暗自得计也好,摸不着头脑也罢,谁人都不敢在这当口儿上去当什么出头鸟,便都是一个比一个的将头压得低,只由康熙自顾自的一个人往下说,而康熙倒也来得直接,前脚话音才落,后脚就将目光直直的落在打头的皇子之列,张口便抛下一句。
“平日上至国家紧要,下至鸡毛蒜皮,尔等无不你来我往暗自较劲,这回儿却是齐心得好,老四,朕倒是不知道你什么时候竟是有了这般能耐!”
“皇,皇阿玛?!”
康熙的话锋转得极快,前半句还是慢条斯理,后半句就言辞锋利了起来,便饶是淡定如胤禛,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一撩衣角飞快的跪了下来。
“儿臣惶恐至极,儿臣德蒙天恩生于爱新觉罗家,尽受皇阿玛之恩受太子爷之恩,满心想报却自知资质有限,唯有期盼能像皇伯一般辅佐圣明之君,生时守己之份尽己之力,死时则无愧列祖列宗无愧妻女,儿臣发誓绝无不臣之心,望皇阿玛明鉴!”
“哦?照你这么说,这满朝文武通通举荐于你竟只是巧合了?”
“这,儿臣,儿臣亦不知为何如此……”
“既是如此,朕就让你得个明白。”康熙话说得严厉,面上却不带半分情绪变动,从桌案上捡起几份折子,看着名字一个个的点了过去,“你们倒是说说这是为何,给雍郡王解解惑,也给朕解解惑。”
“是,皇上容禀……”
被康熙挑出来的都是最先上折子之辈,乍一眼看过去,竟然不是过往与索额图有点交情的,就是太子詹事府的,要么就是七拐八拐能跟乌拉那拉府扯到上点关系的,而不出众人所料的,这帮子人面上虽是将话说得好听谨慎,可细细一琢磨却无不是话里话外的指着胤禛能力远超太子,乃所列皇子之中唯一可担大任者,句句透着股子阴谋算计之意。
“老四,你可听明白了?”
“儿臣,儿臣与几位大人除却政务来往之外几乎无任何私交,实在不明几位大人为何这般鼎力举荐,儿臣无愧于天无愧于地,亦无愧于皇阿玛无愧于列祖列宗,眼下儿臣不知如何以言辞相辩,但若皇阿玛不信,儿臣愿自请废黜郡王之位并立誓永不参与朝政,以表一片赤诚忠心!”
胤禛面上尽显骇然,可眼底深处却是一片平静无波,此般话音一落,殿中不由得顿时安静了下来,康熙不发话,底下人也不敢再多言不说,然而这份僵持却并未持续太久,呼吸之间就听康熙猛地一拍御案——
“放肆,简直放肆!”
胤禛这一招以退为进,放在无论是别有所谋还是符合为之的众大臣眼里,皆是叫他们提了一口气,而转而见到老爷子如此反应,除了被胤禟死死拉住的胤俄,和少数想要出声又不得不明哲保身,心中倍感叹息的清流之外,其余者又不由得瞬间落下的心中大石,然而说时迟那时快,与此同时之间,却是只见老爷子突然调转枪头发难——
“来人,把这几个窝藏祸心不敬不忠之辈给拖下去!”
“……皇,皇上?!”
谁也没有料到局势会这般急转直下,就是立在康熙身边的梁九功都慢了半拍才回过神来朝底下人示意,更别说刚刚还满心自得的殿下几人,直至快被拉到门口才终于回过神来——
“皇上这是为何?微臣不过应皇上旨意道心中之言,为何就成了包藏祸心不敬不忠?皇上明鉴啊!”
“朕是年纪大了,却不代表朕就老糊涂了,你们真当朕卧榻几日就理不清前朝情势,闹不清你们心中那点算盘了?”
“皇上!”
“拖下去,关刑部大牢!”
“皇上,微臣知罪,微臣知罪了,是十四爷,是十四爷要微臣这么干的,求皇上饶命!”
原本还看着好戏的胤祯打死没想到不过几个呼吸的功夫,自己个儿就被这脏水泼了个透心凉,比不得康熙老谋深算,也比不得胤禛的胸有成竹,措手不及之间他这儿可谓是弄慌了手脚,跪在殿前除了大喊冤枉之外,竟是连句像样的说辞都憋不出来,而这个时候已然把自己撇了个干干净净的胤禛却是开口了——
“皇阿玛明鉴,十四弟虽是年少气盛,与我兄弟之间也有着不小的误会平日里素来有些不对付,可到底年纪尚轻本性不坏,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十四弟真的对儿臣别有用心,十四弟如今尚居宫中于前朝势力尚是浅薄,又哪来的能耐能拉拢满朝文武来上这么一出?儿臣愿以身作保,此事决计与十四弟无关!”
“你作保?”康熙面上似笑非笑,却不知道为何并未直接拂了胤禛的面子,而是转头看向一旁一脸菜色的几人,“你们说呢?”
“皇上,真的是……”
“朕的耐心是有限的。”
“皇上,微臣……”
“嗯?”
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即便一向以仁治国,以仁待下,康熙的威严却是不容置喙的,便是在这般气场全开的逼喝,且不知道为何康熙似是有心庇护胤禛,眼前局势很是有些一面倒的种种相加之下,权衡利弊深知再拖下去大罗金仙怕是都捞不回自己的小命,便是几人之中终是有人松了口——
“是,是,是八爷……”
第139章 暮然回首是谁人
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胤禩兵行险招只为背水一战,赌赢了固然能咸鱼翻身,可但凡有个差错此生就只能残喘苟活,无论他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他都对于胤禛的能耐心中有数,也从不敢低估对方的实力,只是他到底未曾料到,竟是自己也不过是对方局中的一颗棋子,早在康熙说出满朝文武皆是举荐胤禛的那一刻,他就知道此般局势再不由自己控制,一子棋差,步步皆错。
“到底还是叫他赢了……”
或是老爷子惦念父子之情,或是老爷子不愿意污了自己的仁名,到底没有将事儿做得太绝,只是像看陌生人一般朝他扔下一句圈禁无诏不得出,然而从宫中被一路押解回府的途中,他却很难因着未被扔到宗人府等死对其生出什么感激,反倒是回想着自己从幼时到成年,从单纯到满腹算计的短短半生,停在自家门前看着近在咫尺的雍郡王府,胤禩良久无声,心中半带自怨半带自嘲,最后却只能化作一声喟叹。
“天下之大却偏偏生于一家,既生你爱新觉罗胤禛又何生我爱新觉罗胤禩?”
随着身后府院大门沉沉合上,最后的自由也被彻底圈在这一亩三分地之中,熟悉的楼阁,熟悉的花草,熟悉的下人,熟悉的路,在胤禩眼里这一切的一切是那样的熟悉,却又是那样的陌生,其中包括迎面走来的人。
“您回来了。”
一如嫁入皇家的那日,郭络罗明珍身着一身正红旗装,轻点朱唇淡扫蛾眉,将原本明艳的容颜收拾得越发的不可方物,可细看她的眉梢眼角之中,却没有了初初入宫之时的神采飞扬,同样的,也没有终于得计的满足,没有被圈禁的落寞,只像是早归于平淡生活的老夫老妻一般,说着与平日里一般无二的话似的,面带微笑却神情淡然。
“听底下人说您今个儿比平时要起得早了许多,匆匆忙忙的就进了宫竟是连早膳也没用上几口,折腾了这么半天连午膳的功夫劲儿都过了,这会儿可是饿得慌?”
“方才皇阿玛下旨,像是对待大哥那般责我们阖府上下禁足,无诏不得出。”
“我瞧着您近日里胃口也不怎么好,没敢让厨房备什么油腻的吃食,就熬了点粥备了些点心,眼下里您要不要用上点?”
“你没听到我说的话?”
胤禩本就有气没地方撒,看着自家福晋这般不以为意的模样儿,心中自是越发的不畅,眉头紧紧的蹙起,哪里还顾得上平日里示以人前的温和神情,满脸怒火张口就吼出一句。
“都到这个时候了还吃什么吃?福晋可是日子过得太过于随心所欲,连圣旨皇命都不放在眼里了?”
“自是听到了。”郭络罗明珍仍是一脸淡淡,“我也自是不敢不将皇阿玛的旨意放在眼里,只是一码归一码的,横竖这旨意都已经下了,府中上下已经被圈了,难不成还因此就不睡觉不吃饭了?活人总不能自己把自己给逼死吧?”
“你!”胤禩气结,好半天才缓过劲儿憋出一句,“活人总不能把自己逼死?那你知不知道我们现在跟活死人没什么区别,这辈子都只能在这一亩三分地中过活了?”
“那又如何?”郭络罗明珍终是变了神色,只是唇边的笑意更让人来得气恼,“你们皇子,除了一年盼到头都指不定能盼到的随驾出巡,和另得旨意出京办事之外,不也等于是被圈在这京城巴掌大的地方里?眼下里虽是这被圈的地儿变小了些,可实际上还不是一个理儿?”
“你……”
“而咱们这些后院女人就更是如此,像是生来就只为了打理内务打理各府各院的迎来送往,顶了天也就是宫里妯娌间走走串串,眼下里这圈禁不圈禁,于我也就是没了妯娌们一起唠唠嗑说说话稍显无聊,旁的真没有太大的分别。”
“你!”
胤禩不是不知道自家福晋有张极为利索的嘴皮子,可是他却是一百个没有料到这张嘴里,竟是还能说出这样细细琢磨起来满是道理的话,便是一时语塞,好半天才被激起心中的不甘,从而找回自己的声音。
“你倒是惦记着跟妯娌唠嗑说话,都说娶妻娶贤,若不是你因着过往那点子鸡毛蒜皮的事在背后小动作不断,我也断然不至于今日被圈在这一亩三分地之中。”
“您说什么?什么叫做我因着过往那点子鸡毛蒜皮的事在背后小动作不断?合着您以为我是因着那点子陈谷子烂麻子的事儿才硬是要给你找晦气?”
被胤禩这样戳着脊梁骨反唇相讥,明珍终于没法再淡然下去,柳眉倒竖的张口就给顶了回去。
“真是荒天下之大稽!若真照你说的这样,我就是心中再有不忿再有怨怼,也怎么都不至于连带着把自己折腾到圈禁才算罢休吧?合着这还是什么上赶着的好事儿了?”
“那你……”
“怎么时至今日,您怎么还看不清自己的身份?还不明白这不是你的东西怎么抢也抢不来的道理呢?”
看着面前这与自己过活了两辈子的脸,郭络罗明珍深吸一口气,不等胤禩说话就自顾自的往下说了起来。
“既然您提起了马佳若惜,那我这话就从马佳若惜开始说,她虽是家世不显却到底是沾了您的光成了待选秀女,若她是个聪明的,有着咱们当靠山,即便不说能够一朝飞上枝头成凤凰,却总是少不了配个宗室勋贵荣华顺畅一生,可她偏偏看不清自己的位子,偏偏一而再再而三的要去肖想那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最后你看,她落了个什么结局?”
“再说德妃母,积累数年好不容易成了从一介宫女成了一宫主位,位列四妃在宫中彻底的站稳了脚跟,膝下二子一女个个出挑,若她是个聪明的,就该凭着膝下儿女,凭着皇阿玛的青眼,凭着皇玛嬷的看重本本分分尊尊荣荣的当她的妃子,可她偏偏执迷于过往早已随风而去的不甘,小动作频频惹了这个嫌讨了那个厌,最后你看,又可曾有人为她叹过一声可惜?”
“而说回眼前,大哥十四弟哪个不是如此?前者若是能看清自己的身份,不去肖想那原就不属于他的太子之位,眼下他必然还风风光光的当他的直郡王,甚至说不定早就升为亲王手握实权,而十四弟目前看起来似乎还不算太过狼狈,可他作为一宫主位之子,上头还有个当郡王的哥哥,但凡他醒事点聪明点,大可以背靠大树来乘凉,决不至于落得眼前这般进退无路,于朝中尴尴尬尬可有可无。”
“当然,或许你想说你跟这些蠢到家之辈不一样,或许你还想问为什么四哥就可以去争去抢去肖想那个位子,可是我的爷,您有没有想过您和四哥从来就不在一条起跑线上?”
郭络罗明珍并不愿意这样打击胤禩,可是另一方面她又深切的明白,如若到了眼前这般境地,对方仍是想不通看不透,那么即便自己苦心筹谋这么久在舒兰那儿拿了一张护身金牌,来日这阖府上下怕也仍是逃不开一劫,想到这里,她便又硬起心肠继续的说了下去。
“不说孝懿皇后这个皇后养子的名头,也不说从小养在宫中跟太子爷亲近的便利,也不说因此而得皇阿玛亲自教养的运气,只拿能比的来说,固然咱们额娘和德妃母都同是妃位,可额娘在宫中沉寂这么多年,一无人二无权就是宠爱也少得可怜,然德妃母却是襄理宫务的四妃之一,坐上妃位这么多年的积累,在宫中势力盘根深错,要人有人要权有权要宠爱有宠爱,便是此妃位能跟彼妃位比吗?”
“其次,四哥位列郡王爵,您却是顶峰时期也才贝勒爵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其中上下您还能不知道吗?再者,皇家以香火承嗣为重,只论嫡人家膝下就有二子一女,这一头我们又拿什么去比?”
“身为您的福晋,我与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何尝不愿意见到您登上那天下至尊之位,一洗幼时的委屈的屈辱,为了与您一般洗刷时时被当做棋子的怨念也好,因着女人天生的虚荣心也罢,我何尝不想与您齐头并进入主中宫?但凡有一丝希望,我又何必甘愿背上您的误解去拉拢四嫂,说白了还不是为了即便落得眼前境地,将来还能有一线可退之地?”
“你……”
“我郭络罗明珍看起来活得张扬恣意,可实际上身在安郡王府中是个什么情形想必您心中都有数,我并不是不怨念,可却也不得看清自己的身份守住自己的本分,这样方才能从夹缝中求得一丝生机,作为当家主母,我的本分保住这个家,而作为您的妻子,我的本分则是理应无条件的支持您,眼下,我做到了当家主母的本分却没尽到一个妻子的本分。”
明珍轻叹一声,复又抬头直直看尽听愣了的胤禩的眼里——
“好在未来日子还长,就让我们重新来过可好?”
第140章 德妃的神来之笔
比起半带顿悟半带温情的胤禩明珍那头,雍郡王府上下的氛围显然要紧张许多。
老爷子本就是有了年岁的人,之前三番两次的折腾之下伤了根基,又不顾御医劝阻强撑着上了朝,为朝臣而怒,为胤禩而怒,便是即便乾清宫暂未再传出什么风声,稍微亲近一点有点子眼力见儿的,都意识到了这康熙年间最大的震动怕是终要来临了。
如此之下,虽说胤禛凭着步步为营的缜密心思以及寻常人难以比肩的沉着淡定,避过了最为惊险的一役,且被予以重任暂代先前太子之职,可不说精明如老爷子,只论最是难解帝王心,就再是眼前看来众望所归,再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没到尘埃落定那一刻也没得松懈下来的理儿,或是说反倒更让人绷紧了神经,连带着一直被其保护在羽翼之下的舒兰和几个小包子也少不得被搅合了进来——
“虽说这已然是定下来的事儿,你膝下也不独只有弘晖一个孩子,可如今正是多事之秋,这紫禁城里就是掉了根绣花针放在外头都是了不得的大动静,便是不与你说上一声,哀家只怕你心里头没得底儿,成天见的想多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