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 第226章

作者:青铜穗 标签: 爽文 甜文 穿越重生

  长公主一走,说话间前厅这边大伙也都散了,萧祺与永安侯兄弟聊了几句,便携圣旨回了房。

  院里很安静,但隔墙的喧嚣热闹还不时透墙传过来。

  “父亲!”

  身后传来萧臻云的声音,萧祺在屋内转身,脸色深沉。

  “父亲,这好像不是个好消息。”萧臻云走近他,“佥事虽然官职要比原来高,但却没有了兵权,而且,皇帝是直接下旨,让您去衙门报道,这看似是殊荣,实际上咱们却是连出京的理由都没有了!他们是无意如此,还是故意的?”

  萧祺没有说话,他把圣旨抛在桌上,卷轴展开,黄绫上清清楚楚写着三日内前往中军都督府报道的这么一行字。

  拢得紧紧的眉头与先前接旨时的欢欣形成了对比,他定定地盯着这行字,说道:“一般说来,当你有了不祥的念头,那么这念头往往是真的。”

  萧臻云怔了怔,屋里瞬间静默下来。

  片刻,萧祺又道:“程素他们人到了哪里?”

  “听刘颂他们说,再有三五日,应该能抵京了。”

  萧祺站起来,走到帘栊下,忽又回头深深看了他一眼。

  太监奉长公主旨意到达三房,门下站着的人一看是从宫里就开始跟着长公主的老太监,也不敢阻拦,使他畅通无阻进了院内。

  庑廊下拐弯时正好看到前方萧臻云匆匆出门。太监将要张嘴呼唤,却听萧臻云先唤起人来:“去挑匹良马,喂饱草食……”

  太监眼看着他打发走了下人,这才迎上去:“四爷!”

  萧臻云顿步,看着凤尾竹后走出来的太监,目光定了会儿,然后笑应道:“于公公怎么来了?”

  太监道:“四爷挑马匹,是要出远门?”

  萧臻云道:“五弟和三妹妹还在驻地,我想来想去,让护卫去接不放心,所以打算亲自去一趟。”

  太监哦一声,点点头。

  萧臻云又道:“不知公公此来是为何事?”

  “老朽正是奉殿下之命,来与三老爷合计接五爷和三姑娘的。既然四爷亲自去,那老朽且回去禀一声殿下。”

  说完他便折身踏上来路。

  萧臻云在门下望着,萧祺走出来:“什么人?”

  萧臻云望着他:“祖母的人,于田。”

第413章 侯府的青梅酒

  于田回到长公主这边,萧臻山已经走了,长公主正在准备用膳,今日轮到永安侯夫人从旁侍候着。

  于田把话回了,永安侯夫人听了就凝眉起来:“他父亲蒙获升官留京殊荣,必然回头得有不少应酬,虽说眼下很该一家团聚,但又何必急在这时出京?等这几日老三进衙门入了职,府里再治几桌酒宴筵请了客人,再出发不好吗?”

  长公主是个最有主见的,此刻也是不由凝色:“他说出京,却也不曾来禀我,确是有些匆忙过头了。”

  永安侯夫人说道:“兴许是在外呆得时间长了吧?跟咱们也生疏了,三房行事一向有些我行我素。”

  长公主横眼斥道:“这是你当大嫂的该说的话吗?”

  永安侯夫人怔住,连忙屈身陪罪。

  长公主沉气未理。一时不知为何又看向了她:“你平日笨嘴拙舌的,入萧家几十年,若是个有计量的也不至于我还要收养子。如何今日又嚼起你弟妹的舌根来?”

  永安侯夫人慌得叫屈:“母亲可冤枉了!儿媳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嚼舌根,更何况儿媳素知母亲对三弟寄予的期望,都是为了咱们,儿媳怎么会犯这种浑呢?”

  “那你方才那话是什么意思?”

  永安侯夫人踌蹰不事。

  长公主皱眉:“说。”

  她这便就期期艾艾地开起口来:“儿媳,儿媳就是觉得,觉得三房虽说回来了,但跟咱们还是隔着一层似的,好多事像是在瞒着咱们,当然我也能理解,毕竟长年分开过日子,一时半会儿要与我们跟二记那般熟络还是不容易的。

  “但是儿媳就不明白,为何好几次儿媳去约三弟妹上街,她不去,但回头她又自己出门了呢?本来我还以为是她不喜欢我这个大嫂,跟别人约了碰面的,却发现她也没约别人,就城中几间铺子转转,然后就回来了。”

  “有这事儿?”长公主认起真来了。

  永安侯夫人连忙道:“儿媳要是说谎,便让我回头嘴里长刺儿!”

  长公主道:“还有什么?”

  永安侯夫人一听,便把萧臻山那日所见也跟她说了。

  “你说的这些可都当真?”

  “再真不过!”永安侯夫人嗫嚅,“儿媳承认,早前揣了点小心眼,怕母亲心里只疼老三,不疼咱们了,所以不免对三房多留了几分心,不然也不能发觉。”

  长公主凝眉定坐,片刻道:“你回去吧。”

  永安侯夫人诚惶诚恐地退了出去。

  长公主收回目光,望着于田:“老三媳妇虽说伶俐乖巧,但我也是看了二十来年的,可不像是如此小器之人,她为何要跟她大嫂来这套?还有,云哥儿与他父亲藏着掖着,是怎么回事?”

  于田沉吟:“不如,传三老爷来问问?”

  长公主未置可否,兀自坐了一阵,却问道:“近来朝中在议的宁王那案子,你听到些什么?”

  “老奴听到有人说,宁王是蒙冤被害的,跟二十多年前的蜀地铁矿案关系甚大。”

  “蜀地铁矿?”

  长公主闻言沉默了。

  于田道:“殿下,可要传三老爷?”

  “不了。”她抬起头:“上个月府里比拼斥侯学名次还不错的那两个侍卫在哪儿?你把他们传进来。”

  ……

  萧祺在京师长大,虽然近年常在京外,人缘却是极好的,留京任职,并且还升了职的消息一传开,这一下晌便陆续有人登门造访,萧祺应答如流,并约定好入职之后宴请庆祝。

  陆瞻因为帮了他这个大忙,是夜就被萧臻山拖着出去喝酒了,一面还嘀咕:“云哥儿真不够意思,竟急匆匆地去驻地接弟弟妹妹,也不曾先来跟你道个谢!罢了,我与他一家人,我来请也是一样的,你莫介意便是!”

  陆瞻先把何桢给的那几个人名交代给侍卫,然后道:“他出京了?几个人去的?什么时候发发?”

  “带了好些护卫,方才我来时就出发了,也不知为何这么急。”

  陆瞻噢了一声,看了眼旁侧杨鑫,等他消失,才上了马车:“上哪儿喝?”

  “你挑!”

  陆瞻道:“我记得你们家酿的青梅酒甚醇和,今夜应是有雪来,不如去你府上,反倒暖和自在。”

  萧臻山自无意见,二人便就又上了永安侯府,叫人把后面一座抱厦打扫出来,又把酒菜呈上。

  暮色渐浓之时,天上果然撒起了雪豆子,接而飘起了雪花,窗外两树腊梅散发着浓香,与雪景灯影相映成趣。

  三房这边终于安静下来。房门吱呀开启,昏黄光晕下,萧夫人的身影闪了进来。

  “云儿应该已经出了沧州了。”

  她说道。

  炕上盘腿而坐的萧祺微不可闻地嗯了一声,手未停地给自己斟了一杯酒。

  “这侯府的青梅酒,味道也不似从前了。我记得小的时候,每每入冬,府里便到处散发着青梅酒的味道,父亲饮酒的时候,我曾经偷偷地尝过一口,很辣,我那时才五六岁,被这酒辣的嗓子疼。”

  萧夫人在他对面坐下来,默默地看着他。

  “这酒还是一样的酒,听说酿酒的娘子也还是同一个,配方与当年也纹丝不差,但它却已经辣不到我了。由此看来人的岁数阅历增长,五感也会随之麻木。”

  萧夫人望着他的酒杯:“日间母亲与你在水榭里说了些什么?”

  “她说到了宁王的案子。”萧祺夹起一块鱼,放到她碗里:“她就是操心太多,让人不能放心。”

  “她将来会是什么下场?”

  “你说呢?”萧祺抬眼。

  萧夫人默语。

  萧祺低头,自行吃了一口菜。然后道:“你方才去哪儿了?”

  “快下雪了,今日这动静这么大,我怕夜间有人会来见你,先留了人在门后扫雪,省得落下痕迹。”

  “还是你心思细密。来日我的功勋,总要分几分给你。”

  萧祺说着,又指了指她的碗:“吃吧。”

  萧夫人端起碗来,望着窗外说道:“也不知道是不是没在京城过过冬天,看到这雪,我今日心里总不踏实。”

第414章 野心

  萧祺也跟着看了一眼窗外。这片刻的功夫,雪花已经渐大了,纷纷扬扬,铺天盖地。

  “我也多年没见京城的雪了。”他伸手推了推窗户,“但是从眼下开始,我们必须习惯了。”

  抱厦这边,酒已经空了一坛。话题也从家中说到了朝中。萧臻山说道:“一直没有顾得上问你,宁王府这案子,皇上为何指定你来协助办理?”

  陆贞不紧不慢道:“事关皇子的案子,而且还是重查十九年前的案子,皇上找个人督办岂不是很正常?至于为什么找我,一则我已经在朝中观政,二则我父亲与宁王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不是唤父亲去,便是唤我。或许因为我有都察院处理案件的经验,又更胜一筹。”

  萧臻山点点头:“难怪从前你跟我打听宁王,看来皇上应该是早有怀疑了。这案子我倒是也时常听人提起,倘若真是被冤枉的,那确实很该彻查。

  “平民百姓被冤枉至死,不外乎一家一族之事,皇子被冤枉至死,那事关的就是江山社稷。能背后弄鬼的必然也不是一般人。”

  “没错。”陆瞻抿酒,“而背后弄鬼的凶手,自宁王冤死之后一直也未曾露面,那么他们的目的多半也不仅仅是冲着宁王,也许宁王只是他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萧臻山听完,灵光忽现:“前阵子秦王这案子,莫非背后涉及的就是这帮人?这么说来,他们把秦王也当成了绊脚石?”

  陆瞻举着酒杯,深深看过去:“也许不止是秦王,我们所有皇子皇孙都是他们的绊脚石呢?”

  萧臻山逐渐敛色:“谁人有这样大的野心和胆子?”

  “既然宁王和秦王都已经中招了,那就说明这样的人还是有的。”陆瞻道,“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借着给宁王翻案,把这颗毒瘤给挖出来。”

  “我晓得了。”

  萧臻山把酒喝了,垂首默凝了一会儿,又道:“到底是什么人?如今有眉目了吗?”

  陆瞻略顿,问他:“你应该知道楚王吧?”

  萧臻山默了下:“知道啊,楚王那不就过去了更久了?这得有四十多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