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姝色 第86章

作者:野梨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阴差阳错 宫斗 励志人生 古代言情

第62章 老鸹窝里藏真凰。

  “奴才听说,万岁爷亲临阵前,那叫一个天神下凡!”

  昭阳宫小厨房里,安久英躬着身子,眉飞色舞地细数着前线捷报,捏着嗓门叫出喜庆劲儿:

  “边关将士们见圣驾亲临,顿时士气大振,愣是把那起子不开眼的乞儿吉思人,打得丢盔卸甲,狼狈逃窜出百里开外!”

  安久英说到兴头上,唾沫星子都快飞出来,又赶紧拿袖子抹蹭嘴角,小心翼翼地瞅着自家娘娘:

  “只是不知……万岁爷是打算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捣了他们老巢?还是加筑边防,班师回朝呢?”

  尚盈盈正握着银匙,将一小碟金黄油亮的醉蟹黄,慢慢拨入锅里煨着的乳鸽汤里。

  汤面上顿时漾开一圈圈儿诱人油花,鲜香之气充盈整间小厨房。

  听着安久英绘声绘色地讲罢,尚盈盈也与有荣焉似的,禁不住垂睫浅笑。想起昨儿晏绪礼写给她的家书,心里更觉踏实安稳。

  “应当快回来了。

  “尚盈盈声音轻柔,带着笃定,“万岁爷英明神武,并非好大喜功之辈。昨儿个怹信上说,此番将乞儿吉思人打退,新扩的疆防须得加固一番,还有新地界儿上的钱粮丁口,都得清点妥当,但总归费不了多少工夫……”

  晏绪礼虽一向主战,却也绝非愣头青似的蛮干。

  眼下他登基还不满二年,年前才清算过康王余孽,内政尚需好生梳理整顿。

  想必那乞儿吉思人,也是瞅准了这点,才敢壮着胆子跑来碰瓷儿,想着趁虚而入捞一把。

  哪承想,晏绪礼可真真儿是个硬茬儿。当初做皇子的时候儿,他便力排众议也要发兵,如今登基为帝,更无可能低头求和。

  尚盈盈身怀六甲,忌讳碰刀子剪子。巧菱便守在一旁,替她将鲜蘑菇和香橼切成细丝,闻言立马喜上眉梢:

  “万岁爷要回来?那可太好了!”

  巧菱一边喜滋滋地傻乐,一边手脚麻利地切好细丝儿,搁进旁边白瓷小碟里。

  “娘娘,锅里的虾羹也快煨熟哩。”巧菱回身笑问,“前儿个新送来的青花釉里红汤盅,还在橱里收着呢,不如就用那个来盛?”

  尚盈盈不大喜欢上红釉的彩瓷,嫌忒俗艳,便一直闲摆着没用。

  这醉蟹性寒,尚盈盈万万受用不得,糟蹋了又未免可惜,便盘算着送往寿安宫里,孝敬皇贵太妃。拿一套簇新的碗碟盛去,也显得更体面些。

  “也好。”

  尚盈盈颔首应允,随后又像是想起什么,格外叮嘱了一句:

  “把验毒的银牌儿也插进去,彼此瞧着都放心。”

  既是要入口的玩意儿,再小心也不为过。献给尊长的吃食,尚盈盈惯常都会插上银牌儿,免得犯啰嗦。

  主仆俩儿正说着话呢,一只三花小猫,不知打哪儿钻进厨房。只见它身姿灵巧得很,蓄力一蹿,便跃上灶台。鼻尖还一个劲儿地耸动,显然是被这满屋子肉香给勾来的。

  巧菱见状,不由扑哧一笑:“娘娘您瞧,这起子小家伙,闻着味儿就摸上门来啦!”

  见小猫眼巴巴瞅着那锅汤,喉咙里还发出“咕噜咕噜”的动静,尚盈盈心头一软,伸指在盛蟹黄的小碟边沿,蘸下一丁点儿蟹肉糜,轻轻点在小猫湿漉漉的鼻尖上。

  “馋猫儿,你是打哪儿溜达过来的呀?”

  尚盈盈捋着三花猫背毛,笑眼弯弯地问道:

  “从前在宫里,怎的没见过你这身花衣裳?”

  三花猫用爪子拨下蟹肉,伸出粉嫩小舌,仔仔细细地舔舐干净。似乎是尝到甜头,竟不怕生人,用毛茸茸的小脑袋去蹭尚盈盈手指。

  咂巴两下嘴儿后,它更是从灶台上跳下来,围着尚盈盈的裙裾边儿,“咪咪呜呜”地打起转来,亲昵得不得了。

  “嗳唷我的小祖宗!”

  巧菱骇了一跳,赶忙上前一步,抬腿把小猫往旁边轻拨了拨,挡在尚盈盈身前。

  御猫性情都很温顺,巧菱倒不怕猫儿会伤人,只是娘娘如今身子金贵,万一绊着脚可怎么是好?

  “娘娘,您就惯着它们吧!”巧菱鼓起腮帮子,哼哼唧唧说,“自打您心善,命奴婢在角门前放了食盆,这事儿恐怕都在猫儿里传遍啦。哪个不知道咱们昭阳宫娘娘,是顶顶乐善好施的主儿?”

  “奴婢瞧着,那猫儿房里当差的太监们,合该排着队来给您磕头谢恩呢。”

  巧菱扶尚盈盈去椅子上坐下歇歇,咕哝着逗闷子:

  “您瞅瞅,咱们把这宫里的猫大人,一个个喂得肚儿滚圆,油光水滑的,可给他们省去多少差事!”

  听着巧菱打趣的话,尚盈盈只是抿唇浅笑,护着小腹微微俯身,抚了抚那只仍在她脚边打滚儿的三花猫。

  “罢了,既是头回见面儿,咱们也得大方些。”

  说着,尚盈盈从案头取来银箸,轻轻巧巧地挑出一只莹白饱满、炖得恰到好处的鲜虾。一扬手指,便将虾肉抛了出去,滚落在门外青石板上。

  这三花猫也很机灵,见状嗖地一下便蹿出去,叼着虾肉大快朵颐。

  小家伙在院子里撒欢儿,最是憨态可掬。

  尚盈盈噙笑看了一会儿,这才收回目光,语气轻柔:

  “走吧,先回殿里更衣净手,再把吃食家伙什儿都备妥,咱们这便往寿安宫去。”

  -

  寿安宫外,守门小太监远远瞧见宜嫔主子彩仗,忙一溜烟儿闪身进门,寻姜总管传信儿。

  没等尚盈盈步下轿辇,姜印忠便已笑呵呵地迎出来,打千儿道:

  “宜嫔娘娘吉祥!”

  “您怎么这会子得空过来了?”

  尚盈盈由巧菱扶着站稳,温和笑道:“没什么大事儿,只是惦记着给皇贵太妃请安,又顺道儿做了些小食,送来给娘娘尝尝鲜。”

  姜印忠一听这话,脸上笑纹更深,却又捎上几分歉意,直搓手道:“嘿哟,可真是赶巧了。”

  姜印忠凑近些,压低嗓门儿解释:“今儿个天刚亮,嘉毅太妃就递了牌子进宫。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见了郡主娘娘,心里头自然欢喜,特意留着在慈庆宫用午膳呢。”

  “这不?连带着咱们皇贵太妃,都被请去作陪,这会子还没回呢。”

  尚盈盈闻言,面上不显失落,只侧身让宫女上前,柔声叮嘱:“这盅虾羹,还有醉蟹炖鸽蛋,都是方做出来的,趁热吃才鲜灵。若是凉了,那蟹黄同虾肉就要发腥失味儿。”

  “劳烦姜总管费心,替本宫把这两样端进去,寻个炉子煨着。等娘娘回宫,也好尝个热乎。”

  姜印忠命小太监接过,忙不迭地应承:“娘娘放心,这点子小事,包在奴才身上。”

  姜印忠一面说着,一面侧身让路:“娘娘过会便该回来,嫔主儿要不进殿里稍坐,喝口茶润润嗓子?”

  尚盈盈听罢,却有些犹豫。如今外头虽暖和,可她坐在殿里,总觉着凉沁沁的,又不好意思张口要炭盆。

  况且昨儿吴御医才来请过脉,特意嘱咐她得多晒日头,对腹中胎儿大有裨益。

  “多谢姜总管美意。只是今儿这日头正好,暖烘烘地晒着,心里怪受用的。”

  “本宫想先去慈庆花园里转转,待到晚些时候儿,再来给娘娘请安。”

  姜印忠一听,立时明白过来:“嫔主儿说的是。那西花园如今拾掇得可齐整了,几位太妃都爱去那儿逛,又清静又敞亮!”

  “奴才这便替您引路。”

  见姜印忠如此说,尚盈盈忙轻声道:“有宫女们跟着就是。师傅您腿脚不便,快回去歇着吧,甭送了,仔细累着。”

  姜印忠心里一暖,也不再同尚盈盈客套,只恭恭敬敬行礼,目送一行人往西花园逛去。

  -

  西宫是太妃们颐养天年之所,这边的慈庆花园,虽不似御花园那般恢弘大气,却别有一番精心雕琢的清幽富贵。奇花异草,曲径通幽,皆是匠心独运。

  尚盈盈由宫女们拥簇着,慢悠悠地踱在石子路上。她步履小心,生怕惊着腹中小祖宗。

  转过几处景致,便觉腿脚隐隐发酸。

  抬眼瞧见前头葡萄藤架下摆着石凳,那石面儿被宫人擦得锃亮,尚盈盈便吩咐过去歇歇腿儿。

  阳春三月,暖风裹着花香草气扑面而来,熏得人昏昏欲睡。

  尚盈盈懒洋洋地窝在锦花毡里,指尖轻轻搭在腹前。心里头软软地想着,她这当娘的如此惬意,肚子里的小家伙想必也欢喜得紧吧。

  见尚盈盈眉眼舒展,巧菱喜滋滋地替她揉腿,又拣些闲话来解闷:

  “说起嘉毅太妃,如今都是七十有一的高寿了!身子骨还这般硬朗,隔三差五就能进宫陪太皇太后说笑解闷儿。”

  巧菱啧啧称奇:“真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儿,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顾家世代忠良,镇守边关,保得一方太平,可不就是顶顶有福气的人家?”

  尚盈盈深以为然,便也轻轻颔首。日光透过葡萄藤缝隙洒下来,衬得那

  副笑靥愈发漂亮晃眼。

  人生七十古来稀……

  尚盈盈不禁神游天外,待到自个儿和万岁爷,皆至那般须发皆白、儿孙绕膝的年纪,又会是个什么光景呢?

  彼时海晏河清,四海升平。

  晏绪礼应当会是个威严又不失慈祥的老皇爷爷吧?

  而她或许也能如郡主老娘娘一般,闲来看花弄草,含饴弄孙……

  想着想着,眼前大好光景,却又渐渐模糊起来。

  数十载光阴,漫长得教人不敢细琢磨。

  其间又会有多少风雨飘摇?

  沧海都能变桑田,谁又能把往后的事儿说个准数呢?

  方才心里那点子欢喜想头,不知怎的,忽然就蒙上一层阴翳。尚盈盈只觉恹恹的,四下没个着落,惆怅细细密密地渗进来,把一颗心都浸得发凉。

  正这般闲散胡想,忽见远处晃过一道人影,脚步踉跄地穿过游廊,直奔这边而来。

  待近前一瞧,竟是昭阳宫里新分来的大宫女画芝。

  人还没到跟前儿,那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儿,便先随风飘扬过来:

  “宜主儿!”

  画芝脚下一绊,险些栽个跟头。亏得旁边小宫女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扶住。

  “出什么事儿了?这般慌张?”尚盈盈心头突地一跳,赶忙坐直身子发问。

  画芝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声音都带着哭腔,指着身后昭阳宫的方向,颤声道:

  “那只三花小猫……就是方才在小厨房外头的那只。它忽然就在院子角落里口吐白沫,浑身抽搐了几下,然后就、就咽气儿了!”

上一篇:唤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