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夏至 第42章

作者:明开夜合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现代言情

  浮靡灯光里,夏漓听着那歌声,像是被末日的山灰落了一身。

  心脏沉重得浮云蔽日。

  仿佛,那年夏天和晏斯时初见时,那场心上地震的余震,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接连而至的连锁反应,是命里避无可避的劫难。

  而夏天那么短

  思念却很长

  那细听似乎带了几分哽咽的歌声,还在继续。

  夏漓泪眼朦胧地掏出手机,按亮屏幕,点开短信发件箱。

  一封封下落不明的问候。

  「嗨。最后一次模拟考试,题目简单得要命。我们都说,这场考试就是学校为了让我们找信心用的。」

  「嗨。今天天气不错,我整理了自己的to do list,发现高考完之后,有好多的电影要看。」

  「嗨。新一期《看电影》上市了。」

  「嗨。你现在还好吗?是不是已经在国外了?」

  「嗨。你考试会紧张吗?有什么克服紧张的方法吗?」

  「嗨,明天就是高考了。你可以……祝我高考顺利吗?」

  ……

  嗨,晏斯时。

  怪我声音太短促。

  我漫长的喜欢,飞不过你的万水千山。

第26章 (好久不见)

  2016年的秋天, 夏漓患了一场重感冒。

  她烧了整整一晚,断续的梦里, 梦到了高中时期的一些片段。

  退烧后, 整个人莫名有种四大皆空的超脱感。

  徐宁来给她测体温时,她说:宁宁,你那个公众号, 我能投稿吗?

  自南城大学毕业以后, 夏漓校招被北城一家科技公司录用,做产品品牌国际运营。

  徐宁本科就在北城, 毕业以后顺理成章留了下来,经人介绍, 做了编剧这一行。

  作为入行不久的新编剧, 徐宁接手的都是小项目, 别人定好了大纲, 她只照着大纲填内容, 报酬按集计数。

  这种“计件工作”, 很容易吃了上顿没下顿。

  好在13年起,徐宁就开始经营一个叫做“冥王星邮局”的微信公众号,主打情感故事。

  这号一开始半死不活的, 纯靠徐宁用爱发电。

  直到15年下半年, 公众号这东西突然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冥王星邮局”有一期的头条, 是徐宁的一个学姐写的爱情长跑八年, 备婚时却发现未婚夫出轨的真实故事。

  文章感情真挚,文笔畅白, 又因当事人疑似某高校曾经的一对风云人物,满足了读者的吃瓜欲望, 一时间在北城当地的几个高校圈子里纷纷转载。

  那一期的推文,阅读量如坐火箭一般噌噌上涨。

  徐宁趁热打铁,后续又推出了几个小爆款,说是真人真事,实则都是她自己编的。她本来就是从事编剧这行的,对此驾轻就熟。

  借此东风,“冥王星邮局”吃到了一波红利,靠着接广告的收入,总算让徐宁不至于喝西北风。

  夏漓想要投稿的,就是这个公众号。

  她病假休完,又请了两天年假,就窝在出租屋里写“回忆录”。

  两天后,稿子没写完,凭意志力吊着的那口气突然就泄了。

  她把只写了半拉的文档发给了徐宁,叫她先看看,觉得还行她就抽时间收个尾。

  那稿子的很多内容,摘自于她自己的网易博客,而后做了整理润色。

  她忘记自己之前在哪儿看过一个叫做《经过梦的第九年》的短篇,觉得这标题很贴自己的故事,暂且借用了,笔名是随手打下的博客的名字,“雪莉酒实验室”。

  倒不为文笔或者故事有多么惊世骇俗,而是故事的男主角“Y少年”,她根本就是认识的。

  徐宁评价夏漓:“在我跟晓晓眼皮底下搞了两年的暗恋,夏老师,您可真是个干大事的人。”

  后面开始做一个大的宣传活动,结束以后又是年关,夏漓忙得要命,稿子的事彻底抛诸脑后。

  徐宁那公众号也不缺投稿,排期能够排到三个月以后。

  已过八点,整栋写字楼依然灯火通明。

  办公室里,无人的区域熄了灯,留下几片孤岛式的白光,那就是跟她同病相怜的加班人。

  外头寒风呼啸,巨大玻璃窗将其隔绝,安静空间里,只有偶尔敲击键盘的声音。

  徐宁突然发来消息:夏夏,你上回给我看的那半截稿子,后面你还打算继续写吗?

  夏漓回复:最近没空[嚎啕大哭]

  徐宁:剩的也不多了吧,你抽时间一口气写完给我嘛~最近缺质量高的稿子。

  夏漓:我看看周末有没有时间吧。

  徐宁:今天也得加班?

  夏漓:在等纽约那边的同事上班。太晚了的话你就先睡,不要等我。

  徐宁:我今晚通宵写稿呢。

  和徐宁聊完,夏漓起身去给自己续了一杯水。

  回电脑前坐下,她从网盘里翻到了去年秋天,发给徐宁的《经过梦的第九年》,将其点开。

  一边喝水,一边拖着鼠标快速浏览了一遍。

  那没写完的“回忆录”,搁置前的最后一段话是:

  「从楚城到南城,从南城到北城,从北城到洛杉矶。

  为了靠近你,我跨越三千昼夜,一万公里。

  不过你不必知道,因为我就要忘记你了。」

  夏漓回忆起那会儿,自己写这文档时的魔怔心情,笑了笑。

  自觉以目前似乎已然时过境迁的心境,这故事多半续不下去了。

  她关了文档,继续投入工作。

  晚上十点钟左右,通讯软件提示纽约那边运营部门对接工作的同事Jerry上线了。

  双方针对下个月宣传活动的排期进行几番battle,效率极低,于是改成语音会议。

  吵了半个多小时,勉强达成统一。

  夏漓准备明天一早过来,将今天沟通的结果汇总成文。

  收拾东西,准备撤了。

  此时微信上来了徐宁的新消息:夏老师下班回来的时候,能顺便帮忙在便利店带份便当么?

  附带一个可怜巴巴的表情包。

  夏漓:要什么?

  徐宁:有什么吃什么,夏老师你自己看着办吧!周末请你吃烧肉。

  夏漓拿上包,打了卡,离开办公室。

  在北城待了近三年,夏漓还是不怎么适应这里的气候。

  每一年真正舒适的就那么几个月,其余不是太热就是太冷,尤其秋冬季节,从十一月一直冷到春三月,漫长得没有止尽。

  天气干冷不说,时不时的静电最让她烦得要命。

  此时已过二月,天气依然凛冽。

  深夜的寒风灌了夏漓一肚子,拉开便利店的门时,手指又被电了一下,打得很有些痛。

  拿了一份鸡肉便当,结账以后丢入微波炉,等着定时结束。

  手机上,那纽约的同事Jerry在上发来一串消息。

  夏漓扫了一眼,是方才电话会议沟通确定的有一项内容,Jerry又提出了质疑。

  她没耐心打字,直接拨过去语音电话。

  没等Jerry开口,夏漓先声夺人:“方才的沟通中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现在你单方面想要推翻,只是徒增沟通成本。恕我这边不再接受你的质疑,我想我们都应该将精力放在后续的执行层面——如果你对我的做法有异议,可以直接去找我的上司投诉。”

  Jerry那边的态度便软化下来。

  微波炉“叮”的一声。

  夏漓打开微波炉,将便当拿出来。

  有些烫,她暂且将其放在了台面上。

  她应着Jerry的话,将自己买了其他东西的塑料袋拿过来,摆正东倒西歪的饮料瓶,给便当腾个位置。

  转头去拿便当时,视线不经意扫过前方。

  两排货架之间的过道尽头,横列着的冷饮柜前,似乎有人在看她。

  她霍然抬头,愣在当场。

  深夜的便利店,除了店员,只有她与对面的人。

  空间寂静,那冷白灯光落在人身上,如抖落一层薄霜。

  从记忆深处泛出的冷雾茫茫。

  漫长时间湮灭了她对细节的异同的判断,只觉得好像比记忆中更高两分,依然是那样高挑清薄的身架,着一件黑色的薄毛衣,和近似颜色的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