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婚 第34章

作者:林春令 标签: 现代言情

  “好。”计庭尧人已经走到门边,想想不知怎么的又回头过来,他俯身摸了摸孟芳起大半都藏在被子里的脸,说,“其实我觉得我没去成美国,不是件坏事。”

  计庭尧说完便走了。

  -

  从花城回来后孟芳起一直都没有闲着,她将买的成品衣挂在店里墙上展示出来。除此之外,她还继续接做衣服的活,只是不像之前没日没夜忙活,最多等计庭尧从医院下班她也收拾收拾回家。

  不过现在夏天的衣服并不好卖,大家手里的钱都有限,几乎没人愿意花钱去买当季穿不了的衣服。孟芳起让孟继平给她做了块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衬衫七元一件”,就摆放在门口,这个价格,别说成品衣服了,连好点的布料都买不到。

  这样一来,原本就只有三十件的衬衫倒先卖光,至于棉衣,现在冬天只愁买不愁卖的,一件普通的腈棉滑雪衫都要二十七八块钱,她这个衣服的料子看着还要好些。在元旦来临之前,孟芳起店里的衣服就全部卖光了,滑雪衫她还特意留下两件颜色不一样的,一件明黄色,一件红色分别送给朱淑蓉和计振薇。

  一个多月的时间,孟芳起单单卖衣服,就赚到别人快两年的工资。这个挣钱的速度,计庭尧心里吃惊没表现出来,还在上学的夏红缨和孟继平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夏红缨还拿了前段时间的报纸出来给孟芳起看,她说:“你看报纸上写的,某些地方老师歧视‘万元户’的孩子,连学费都要比别人多缴几块钱,不会哪天我和孟继平也要变成‘万元户’的孩子吧?”

  按照这个趋势,还真的没准。一想到这个,两人都又是激动又是害怕。一方面为自己家生活变好而高兴,似乎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很多遥不可及的东西就摆在面前。以前说给家里买冰箱、买洗衣机那都是开玩笑,现在可不是了,要真想买,明天去找张购物凭证,后天就能扛着冰箱回家。另一方面,自己家和周围邻居日子本来差不多,那时候要给夏红缨攒钱大家还没觉得,现在再想,其实孟芳起这个挣钱的速度早超过了大多数人,身上钱多了也慌。

  其实学校老师整体都是很好的,并没有因孟芳起是干“个体”的而当面奚落他们。孟继平心态还算平和,只是夏红缨在这上头本就要敏感些。毕竟她入学后除了这些还有年龄问题。

  夏红缨在以前酷爱体育,越激烈的运动她越喜欢。之前二十中开秋季运动会,她报名不久便后悔莫及,因为报名的人都要填上出生年月,于是她写下1963年10月21日。她在这个班集体里年纪最大不说,还比有些同学大了四岁,班上有些男同学甚至当着她的面喊她“阿姨”。

  虽然夏红缨在面对和孟继平当初相似问题时都用拳头和她那张得理不饶人的嘴还击回去,但是这却给她留下连她都不自知的心理阴影。

  “就是‘万元户’又怎么样,我不偷又不抢的,为什么要感到羞耻?不瞒你们说,我打算后天再去一趟花城。”孟芳起告诉他们。

  计庭尧三人对看眼,两个小的没说话,孟继平悄悄在计庭尧背后戳了下,计庭尧低头考虑片刻开口说:“我刚算了笔账,我每个月的工资现在足够家里花销,你那个店给人家做衣服每月少说也有一两百的收入,现在这笔钱正好可以存起来给红缨和继平他们上大学。”

  上大学是不用学费的,学校还有助学金和每月的伙食补助,花销最多的就是伙食、教材还有寄信的费用,事实上现在家里的存款供两人念完大学不成问题。

  这可已经是件了不起的事,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供出大学生是有些吃力的,像隔壁毛家能培养出两个大学生,那也是幸好两人年纪差距大。孟家这样,两人要都考上大学,几乎同时念书,一般人家还真没法负担。

  孟芳起显然不这样想,她说:“生活富裕是件好事,我知道你们担心我,我以前吃过的苦可比现在要多得多。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就是沾了个胆子大的光,迟早这活儿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赚钱。你们是没见过不知道,那农贸市场上外地人有多少,好多人都知道要到这里进货。还有我坐火车,看到还有人是南下打工去的,人家都能背井离乡,我就是偶尔来回一趟没什么。”

  她说这话时自信又慎重,计庭尧不得不承认,孟芳起在这方面的睿智早已超过了他们。她有见识,有胆量,不是他们在旁边坐井观天说两句风凉话可比的。

第八十九章 按自己想法做事

  她说完这番话,计庭尧立刻反水,他说:“还是你想得长远,我们也就只能随便说说,你还是按你的想法去做。”

  夏红缨气急败坏,她就知道计庭尧是个墙头草,说话完全不顶用的,孟芳起说了两句他就没话了。去趟花城是容易的事吗,坐火车来回都要六七十个小时,比起这样辛苦,她宁可孟芳起就在服装店里忙活。

  至于以后要是考上大学,她听自己在念书的朋友讲过,学校一个月补助就有十五块钱,大不了自己再省点就是。夏红缨又在孟继平背后搞小动作,她拽了拽孟继平的衣服。

  孟继平不吭声,孟芳起和计庭尧都没有意见,这里哪还有他说话的份。

  夏红缨见家里两个男人都是软柿子,心里恨铁不成钢,偷捶了孟继平一拳,只得硬着头皮自己上。

  “可是……”夏红缨刚要开口,孟芳起一个眼神扫过来,她就瞬间偃旗息鼓了,“也行吧,你注意安全。”

  孟继平看看她,心说她这样怂包还不如自己呢。

  孟芳起并没有在家里搞一言堂的意思,要是遇到大事她基本都会同他们商量,不过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说到底也只是孟芳起自己的事。

  在1985年即将到到来的时候,孟芳起又去了一趟花城,这次她有了经验,刚到招待所办完入住手续就立马往农贸市场那里去。虽然上次有那家服装厂杭老板给的联系方式,孟芳起也没有直接去找他。

  她跑到其他工厂去看货,别人刚开始听着她的口音压根不把她当回事,她拿了一叠纸,最上头那张就写着杭老板的服装厂地址和电话,说:“你们这附近几个服装厂我都熟,今天来你家看看货,要是有合适的话以后也能长期合作。”

  她这拉大旗扯虎皮的做法果然奏效,服装厂老板将信将疑凑过去看了孟芳起纸条上的字几眼,还真是自己认识的人,他态度立马好了许多。

  孟芳起就这样走了七八家服装厂,最后才去杭老板那里,这番比价下来,竟还是杭老板的价格最实惠,当然最大的可能是其他工厂给她的报价不实。不过孟芳起现在好歹在人家面前混个脸熟,下次再走动走动有机会也说不定。

  这次她从杭老板这里拿了八九百块钱的货,两百多件衣服,春夏衣服的价格要便宜不少,大家日常换得勤也好卖。

  大几十斤的衣服,孟芳起还和之前一样背回去,这次她运气可就没那么好,没能买到有座位的票。火车上的治安并不好,据说有同志一路就被偷了好几次。孟芳起找到个地方坐下,夜里也不敢睡觉,生怕被人偷走衣服,直等到南嘉火车站她才稍微松口气。

  从花城到南嘉一共就两班列车,昨天她坐的早上那班车,今天到南嘉正好下午两点多,已经过了饭点。计庭尧独自骑着车来接她,他帮孟芳起将两个大袋子捆在自行车后座,孟芳起坐在他前头大杠上,计庭尧刚骑出去十几米,她就如小鸡啄米般点头打着盹儿。

  “困了?”计庭尧低头看她,“要不回去先睡会儿?继平他们都在干休所那儿,我们晚上过去吃饭就行。”

  今天元旦,孟继平、夏红缨一大早就跟计庭尧去干休所吃午饭,计庭尧出门的时候两人正在房里看书,他便没有喊他们,自己一个人来了火车站。

  “行。”孟芳起半趴在车把上,“我回去眯十来分钟,你到时候记得喊我起床。”

  孟芳起实在太困,回去几乎一沾床她就睡着,计庭尧把衣服卸下来回去房里。他原本坐在书桌边写资料,写了会儿却忍不住扭头往床上看。只见孟芳起眉头紧皱,脸色泛黄难看得很,面容憔悴像生过场大病,计庭尧心疼极了。

  外面天空中最后一抹亮色淡去,计庭尧靠近窗户,借着昏暗的天色看了眼手表,已经是下午五点三十分,他们应该要去干休所那里吃饭。然而孟芳起睡得这么香,他实在舍不得喊醒她。他连灯都没有开,就这样在屋子里枯坐一个多小时,然后这才起身去开灯叫她。

  孟芳起醒来看到桌上的钟,掀开被子急忙下床,她边穿鞋边抱怨道:“都快七点了,怎么不早点喊我,让爸妈他们等我们哪行?”

  “我忘记时间。”计庭尧哄她。

  他明显不太会扯谎,说完心虚地别开眼不看她。

  孟芳起一眼就瞧出他蹩脚的谎话,不过这会儿明显不是跟他计较的时候,只得匆匆拿过从花城带回来的礼物,催计庭尧出门。

  到干休所肯定迟了,饭菜都摆在桌子上没丁点热气,计母一见他们到家,忙端起菜要去厨房重新热,夏红缨也跑过去帮她。

  “爸妈,大哥、大嫂,姐姐、姐夫。”孟芳起跟屋里每个人打过招呼,又一脸歉意道,“还让你们等这么久,应该先吃的,都怪我没注意时间。”

  “也没有,菜刚炒好,下午他们一直在吃东西,肚子还没饿呢。”计母说,“倒是芳起你坐这么长时间的火车肯定饿坏,你们赶紧洗完手去坐桌子,马上就能开饭。”

  “芳起你赶紧去坐。”朱淑蓉拉她,“这才几天不见人又消瘦不少,回头我给你熬点汤好好补补,可不能这样拼命。”

  家里都从计母那里听说孟芳起去过两趟花城的事,这下不止朱淑蓉和计振薇她们,就是计庭华都有些吃惊。他根本没想到自己这个弟媳妇胆子会这样大,人家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她直接就去做了。

  “芳起你好好干,不要有任何顾虑。去年我们抽样调查统计农民家庭收支和职工家庭收支,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部分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坚持国家方针、搞活农村经济,某些地方比城市收入还高。”计庭华对孟芳起说。

  孟芳起笑笑:“大哥,我倒没有什么顾虑的。去年我离开工厂,您一百个支持,你看咱家爸妈、嫂子还有姐姐姐夫,谁都没有因为我干个体而说什么。特别咱妈,这事我觉得最对不起她,上次我去花城,害她担心得两三天都没睡。”

第九十章 端倪

  看看孟芳起多会说话,一下子就把众人架到了无法拒绝的高度。计母心里对孟芳起去花城明明有意见,这会儿听了她的话笑呵呵道:“咱家孩子都不求大富大贵,只要平安健康就行。当然,芳起能干是好事,我和你们爸啊,我们年纪也大了,现在就在家等着享福。”

  家里人都喜笑颜开,就连惯来看孟芳起不爽的计振薇都没有说什么。计振薇今天穿了件大红色的呢子大衣,吃饭的时候怕弄脏特意让计母拿衣架帮她挂起来。至于她身上这件米白色的羊绒衫,据孟芳起所知南嘉几家商场都很难买到,而且价格并不便宜,一件起码要一百多块钱。

  计振薇家里情况孟芳起是知道的,夫妻两人每个月工资加起来能有一百二十块钱左右,负担不重,生活绝对比大多数人要好很多。不过要说计振薇舍得在一身行头上花两三百块,孟芳起不大相信。

  她好奇往计振薇身上看了好几眼,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得今天计振薇有些不大一样,她坐在那儿,脸上露着股极端的自信。孟芳起的目光太过灼热,计振薇终于注意到她,向她看过来,笑说:“芳起,我早上买了两块蛋糕,中午大家都吃过,就剩你没吃了,给你用纸盒装好了放在厨房,一会儿你回家记得带着。”

  孟芳起简直受宠若惊,她再也没有心思去想计振薇这身昂贵行头的问题。她以为上次计庭尧去她家里说项起了效果,计振薇愿意对她释放出善意,孟芳起更不会拿乔,忙道:“谢谢大姐,我这次去花城带回来不少衣服,等过段时间,天稍微暖和些就能穿,回头你跟大嫂去我店里挑挑看有没有合心的。”

  “上次你送我的滑雪衫我今天还穿着呢,这才多久又送。”朱淑蓉笑说,“再这样我可不好意思往你家走动,快别给了。”

  “淑蓉说得对,可不兴这样,我们有空去逛逛,要合适啊我们给钱,你给我们价格算便宜点就行。”计振薇接话。

  计父是个大老爷们,粗犷的性子,哪里知道家里姑嫂、妯娌间的弯弯绕绕,他自顾自坐着喝酒。

  倒是计母在旁看得十分欣慰,她对家里几个女人和睦是乐见其成的,尤其女儿向来和孟芳起不对付,今天却改了性子,哪里能不让她心悦,她搁下筷子揶揄道:“别精怪了,得了便宜还卖乖,到时候芳起难道还真能收你们的钱?回头有什么好事儿惦记着芳起就行。芳起给我也带了衣服,我不像你们,尽会说漂亮话。”

  “芳起你看,还是咱妈厉害,我们这就成漂亮话,她那可不是。”朱淑蓉笑说,“芳起,回头要是妈不把她那些好东西给你,你来找我跟大姐,我们帮你要去。”

  她话音刚落,一桌子的人都笑了。夏红缨和孟继平也坐在桌边跟着众人傻笑,计庭华越过计庭尧往孟继平碗里夹了一大筷子肉,说:“你这还在长身体多吃点,太瘦了。”

  孟继平这一年个子蹿得高,光长个子不长肉,站起来确实有些瘦,用夏红缨的说法:离得远了看孟继平跟竹竿似的。

  “是要多吃点,尤其现在学习辛苦,营养一定要跟上。”计庭尧看到后说,“你姐说了好几次。”

  夏红缨自从被孟芳起耳提面命后,在计家向来奉行“多吃菜少说话”的原则,她不动声色打量桌上每个人,还在这儿发呆,忽然听到计庭华又问:“红缨今年就要考试了吧,现在学得怎么样?”

  夏红缨一时没反应过来,等她回过神,计庭尧已经开口替她回答:“红缨英语和数学都不错,通常在班上都能排到第一、第二,语文作文水平还要再提高,现在就是地理让人担心,要是高考地理发挥稳定就问题不大。”

  计庭尧为什么知道得这么清楚,上次期中考试夏红缨和孟继平的家长会就是他去的,两个班同一天开家长会,不在一个时间段。计庭尧去完孟继平的家长会再去夏红缨的,也不知道他脑子哪根筋没搭好,老师询问他与夏红缨的关系,他张口就说是她爸,弄得老师疑惑好久。

  以前孟芳起去她之前的学校都自称她姐姐,现在好了,几乎全校都知道她有个年轻的“小爸”,原本有个小几岁的舅舅已经够“丢脸”。

  计庭华边点头边给夏红缨提了几条建议,现在距离过年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期末考试也不远,高考更是一步步逼近。

  “当然也不要太刻苦,继平和红缨都是,我这里发了两张电影票,明晚你们去看电影。不要觉得这是对自己要求的松懈,偶尔放松才能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计庭华又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电影票递给夏红缨。

  夏红缨接过来,她望向仍在跟计母她们说笑的孟芳起,低头看眼手中的电影票,暗自想,似乎融入这个大家庭并不是件多么艰难的事。

  新的一年开始了。

  从干休所回去的孟芳起还不能休息,她在计庭尧的帮助下把衣服都拆开,有部分衬衫她打算过几天再拿到店里。这么多件衣服,单单熨烫整齐就是件艰难的工作。

  孟芳起叠衣服时突然又想起计振薇今天的衣着,也不能说是突然,她其实心里一直惦记着。她斟酌半天,试探问计庭尧:“你知道姐最近去哪儿了?她身上那件羊绒衫我觉得好看,不过好像都没见过南嘉这边的商场有卖。

  计庭尧完全没听出她的言外之意,只当她看上了计振薇的衣服,便说:“下次见面的时候你问问她在哪儿买的,要不行的话,明晚我下班去找她问看看。”

  孟芳起连连摆手,对自己问出这话后悔莫及,忙说:“别,你可别去问,我就随口说的。”

  “你不是喜欢?”计庭尧不解。

  孟芳起不得不正色叮嘱他,说:“你千万别去问。”

第九十一章 赚钱门路

  计庭尧虽然不知道她怎么突然这样严肃,但他又不是那种没事喜欢在媳妇和姐姐之间搬弄是非的男人,便没有再追问。

  计庭华送给夏红缨和孟继平两张电影票,第二天夏红缨从学校回来没看到孟继平的影子,她着急去电影院,边扒着饭边问孟芳起:“继平人呢?晚上六点半的电影,快来不及了。”

  “来不及就来不及,你吃慢点儿,不差这一两分钟。”孟芳起说她,“他比你早回来十分钟,一回来就去同学马海家,他为元旦写的诗老师说要再改一改,已经誊上黑板报,现在着急着呢。”

  夏红缨边说话边慌里慌张吃饭果然被噎着,孟芳起见状忙去给她倒水。热水瓶的水滚烫根本没法入口,孟芳起拿出两个搪瓷杯,站在冷风中,将一个杯子的水再倒进另个杯子,这样来回倒十数下,水很快就凉了。

  “那他不去看电影?”夏红缨大口喝了半杯水缓过来。

  “我哪知道,也没听他告诉我。”孟芳起说,“他去不了就不去,你自己去看,看完电影早点回来,路上注意安全,外面冷别忘了把围巾围上。”

  夏红缨到电影院时已经晚了几分钟,电影院外人群已经散开,她将自行车锁好正要去找检票员,忽然听到有人喊她:“红缨。”

  她扭头一看,原来是毛黎。

  “我刚回家路上碰到继平,他给了我张电影票,说你也要来的。”毛黎拿着票子走到夏红缨身边。

  夏红缨暗骂孟继平,电影票送谁不好,偏要送给毛黎。她这样想,却几乎同时红了脸。明明前一秒还心急如焚生怕错过几个镜头,这会儿人倒变得忸怩起来。

  “走吧。”她说。

  这不是夏红缨和毛黎第一次单独出来看电影,去年那会儿就在电影院门口,夏红缨被人羞辱,两人还不太熟。这才一年不到的功夫,两人心境都发生变化。

  即便今天这部片子很精彩,但谁都没有心思去看电影内容。看完电影,两人从电影院门口慢慢推着车回家。

  “你最近学习怎么样?”毛黎问。

  夏红缨扭头看他,说:“不是太有把握,只能尽力而为。”

  “还有几个月,你也不要太紧张,尽力就行了。”毛黎说,“我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