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中华修古籍 第127章

作者:黑白狐狸 标签: 现代言情

  “简老师,我记得您是文字学专业的,怎么也接触这些?”小黄问。

  简行舟不自然地咳了一声:“……读硕士的时候学校里挖出了古墓。”

  小黄恍然大悟:“我知道!莫非您就是那所大名鼎鼎的学校宿舍下面挖出唐墓……”

  简行舟想起从前左佑佑吐槽他睡在古墓上所以阴阳,有些尴尬地打断了小黄:“对,我是。”

  小黄丝毫没有注意到简行舟尴尬的脸色,兴致勃勃追问:“听说你们学校考古系擅长唐史,就地专业对口。”

  简行舟硬着头皮说:“那倒没有,我校考古系的主要研究方向一半唐一半汉。”

  “汉?”小黄疑惑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我想起来了!19年你们学校在食堂底下挖出来汉朝古墓!”

  左佑佑:“噗。”

  简行舟瞪左佑佑:“……对,汉墓我也参与了。很方便,每天挖完还能去食堂吃饭。”

  左佑佑:“教授现场考古,学生校内实操。”

  小黄羡慕:“新鲜教材,热辣滚烫。研究汉唐的学生,毕业论文都不用出校门——不,是毕业论文自己找上门来。”

  左佑佑好奇:“后来呢?”

  简行舟挥舞马蹄刀:“研究过以后回填了。”

  “回填?”

  小黄竖起耳朵,满脸写着对业内一手信息的渴望。

  简行舟回忆了一下:“有两座被破坏过,一座保护得比较好。报告过市文物部门以后,决定只记录一下,就回填了。”

  小黄不解:“为什么回填啊?我以为这种古墓发掘以后都会把藏品清理出来,以供后人观赏。”

  简行舟垂眼处理污渍:“因为现在我们的技术不成熟,挖出来以后,没办法良好保存,可能会导致腐烂、氧化等现象。所以……讨论后觉得,这种情况属于‘非必要性抢救’,现在我们挖了,后人就没得挖了。”

  左佑佑问:“就像长沙马王堆汉墓那种?”

  简行舟叹气:“对,很可惜的。所以要等后人的技术成熟再挖了。”

  “那我们能等到技术成熟的那一天吗?”

  简行舟顿了顿,目光透过手中破碎的书页,仿佛看向百年之后的未来。

  “希望吧。”他的语气有些失落,“但是做历史工作就是这样,好听点说叫薪火相传。我们对问题的探索,放置于历史长河中、放置于人类发展过程中,不过一瞬。可能需要许许多多个这样的瞬间,需要人类成百上千年的探索,才能有幸向前迈出一小步。”

  左佑佑也感慨道:“是啊,如果几千年前的屈原,写完《天问》以后,能知道人类终于能登上太空,知道老天在未来给出的答案,该有多好。”

  小黄“嗨”了一声:“这事没必要伤感。像我们修复古籍,更是时光荏苒,上一个修复师在百年前做的,最后被我们拆掉,如果人人都钻牛角尖,那岂不是——我做的工作在未来都将被否定?但就算我们的工作注定要被更新替换,但我们把历史的信件传递下去,这就是最大的意义。”

  简行舟和左佑佑听了,齐齐点头。

  左佑佑更是狂吹彩虹屁:“黄大师高见。”

  小黄化身黄大师,喜上眉梢:“人不能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有生之年,咱们循着前辈的足迹继续探索问题的答案,临死前有幸知道,叫好运;不知道,叫浪漫。”

  小黄突然上了情怀,左佑佑肃然起敬。

  她看简行舟用马蹄刀用了半天,看清楚一些门道:“我也能帮你们弄。”

  “左老师,您不如用羊毛刷吧。”小黄递过来一把柔软的小刷子。

  左佑佑越懒看越眼熟:“和美妆工具居然有十分相似。”

  小黄利索地展开商业互吹:“对对对左老师,您时髦美丽,一看就是爱化妆的都市丽人,肯定有技术基础!”

  左佑佑化身都市丽人,喜上眉梢:“放心,羊毛刷我肯定没问题。”

  确实也没什么问题,左佑佑兢兢业业地用羊毛刷默默刷灰尘,但有一些黏着的不明结晶体和颗粒,羊毛刷柔软的刷毛束手无策。

  左佑佑看着小黄试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最后钱大师出马,从文具厂要了一块粘橡皮,用半干的湿巾揩了一下后递给小黄,小黄把粘橡皮团成一团,在书叶上轻轻滚动。

  “为什么用半干的湿巾揩一下?”左佑佑小声问,“这是什么厉害湿巾?”

  “不要小看这湿巾。”小黄严肃地说,“钱大师的独门秘籍。”

  左佑佑肃然起敬:“真的是厉害湿巾!莫非这湿巾用的是特殊调制的溶液!”

  小黄摆摆手:“是水。”

  左佑佑瞪圆眼睛:“这么大费周章,你告诉我是水?”

  “最奢侈的食材往往用最朴素的烹饪方法——啊呸,最安全的就是水。其实这种程度的附着物,利用合适的湿度去粘下来,对古书来说才是最温和的方法。”

  “合适的湿度是什么湿度?”简行舟忍不住问。

  “少许。”

  “少许是多少?”

  “适量。”

  左佑佑和简行舟暗搓搓地对视了一眼,炸厨房的经历让他们在此刻心思相通。

  左佑佑又又又一次:“……我恨感觉。”

  简行舟追问:“为什么不量化下来?比如几克软橡皮配几毫升水。我还有一套量勺可以送给你。”

  小黄挠挠头:“啊主要是就地取材的问题,其实最好用的是湿面团,不过我们也用过干馒头、软橡皮、橡皮屑、面包、几乎没有粘性的旧胶带、大米饭……毕竟我们的工作环境比较不固定,主要看身边有什么。”

第169章 我有编制

  简行舟难以忍受:“大、大米饭?”

  “是。”小黄诚恳地说,“因为地域不同,天气不同,空气湿度也不同。每本古书的情况都不一样,咱们也无法预知上面粘的是什么,不能一概而论。而且就算是文物修复师,大家还有各自的私人习惯,比如有人喜欢一开始就全叶喷湿,浸在水里对缝以后再去水;有人喜欢前处理后再修复,各自有各自的独门秘籍,所以没办法量化的。”

  简行舟耿直地问:“如果步骤不能固定量化的话,那你们硕士学修复学什么?”

  左佑佑转身一记黑虎掏心把简行舟打得血都差点吐出来。

  乱讲话!

  小黄淡定地笑了笑:“你别管我硕士学的什么,我有编制。”

  有。编。制。

  左佑佑想起来,小黄虽然是小字辈,但是正儿八经的省图编制,钱大师至今都没有入编。

  以后小黄还能评职称。

  说不准小黄的固定工资比钱大师还高。

  ……这是什么人间真实。

  左佑佑:“失敬失敬。”

  简行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捂着自己隐隐犯痛的心口,弱弱地问:

  “所以这个湿巾是为了……?”

  “都是过期甩卖湿巾,因为都干得差不多了,一张湿巾的湿度,刚好可以把软橡皮微微湿润。”

  左佑佑惊叹:“好厉害!话说你们买的什么湿巾,方便透露吗?我可以学习你们的秘笈吗?”

  简行舟眼巴巴地听着。

  小黄赧然摆手:“拼夕夕1块9一箱的湿巾,都这么便宜了,它的质量就也不那么重要了。其实我当时就是想看看1块9一箱的湿巾能差到什么程度。我师父为了不浪费才拿去用。”

  左佑佑:“呃?”

  小黄补充:“如果你买的话,千万记得买过期的,最好是假的。切记切记。”

  左佑佑和简行舟齐齐沉默:“……懂了,绝对不买保真的店。”

  小黄停手:“清理好了。宋臣之前应该也做过病害处理,剩下的交给师父去补。”

  左佑佑斟酌着问:“这本书的边角碎成这样,钱大师说修复的可能性比较小?”

  小黄说:“——我还没问你,怎么会碎成这个鬼样子。”

  左佑佑脸色青了白白了青:“我发誓我只是碰了一下。”

  小黄同情道:“你是不是被人摆了一道啊?今晚借出,明天一早要求归还,听起来像是故意让你还不上。”

  左佑佑警惕:“有什么做手脚的痕迹吗?”

  “上一次修补的质量就很差。换句话说,上一次修补根本就是糊弄,目的就是让这本书短暂撑一阵子。”

  左佑佑大概心中有数了。

  宋臣在拍前检查的时候没看出问题,等拿到手以后才发现自己被坑了。

  难怪借得这么爽快。

  他这个人有180个心眼子。

  “还有其他痕迹吗?”

  小黄犹豫了一下,起身走出了会议室,左佑佑跟了出去。

  走廊里,小黄小声说:“线装的地方其实有人为破坏的痕迹,但这个部位本来就风化腐蚀得厉害,所以很难判断是不是故意的。”

  果然。

  左佑佑皱起眉:“我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没办法呀,书脊背已经不是破损那么简单啦,纸纤维都成破棉絮了。轻轻一扯就全书崩盘,谁碰谁倒霉。”

  左佑佑:“……”

  小黄安慰她:“这种事情不算少,遇到了就遇到了,不要影响心情。”

  左佑佑咬着牙跟着小黄回到会议室,帮小黄用镊子把碎屑一点一点理到一处。

  钱大师端着保温杯走过来,看了两眼,指点左佑佑:“先大后小。”

  左佑佑懂了,先整理大碎片,再收拢小残屑。

  钱大师又出声:“先中心后两边。”

  意思先将书心的碎片整理出来,再整理边缘。

  左佑佑感觉像是在拼拼图。

  小黄端过来一筒浆糊,钱大师对齐纸张帘纹以后,用毛笔蘸着浆糊开始修修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