缱绻与决绝 第21章

作者:赵德发 标签: 现代情感

他知道他要增加土地的话,只能向这个鳖盖似的石顶子要。

他瞅着脚下想:你看我刨下的,还是有一点土的,有土就有盼头。

还是那句话:只要舍得花力气,保准能开出地来!

大脚信心倍增,又把镢头高高地举了起来。

二十多下之后,他刨出了一个鸡窝大的地方。

捡掉石头,便剩下了一捧石渣与沙土。

大脚抓起一把在手里攥着激动地想:这就是我要的,这就是我要的!

他脱掉身上的破夹袄,让整个上身暴露在融融的春光里,更加起劲地干起来了。

干到中午,大脚收住镢头正要回家吃饭,忽然发现绣绣从岭下走来了。

绣绣挑着一副钩担,一头是个篮子,一头是个罐子。

大脚便知道她是来送饭的。

大脚心里顿时充满了感动。

他拄着镢柄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已的媳妇一步一步从岭下走上来,一步一步走到他的跟前,莞尔一笑放下了钩担。

绣绣擦擦额头上的汗,便去瞅男人的脚下。

看到男人已经刨出了像床那么大的一个坑,坑底有一些沙土与石渣,说道:“这就是你开出来的地?”大脚点点头:“是!”绣绣不说什么了,便走过去,一屁股坐在了里边。

她把手在那土上摩挲了几下,苦笑了一下道:“俺要是不呕那口气,从娘家带来十五亩,就不用出这大力气了!”大脚说:“不,那地咱不能要。

人是要有志气的。

你看,咱自已开出来自已种,心里有多踏实!”说着便也去绣绣身边坐下了。

坐下后又小声说:“把咱自已开出的地传给咱的儿,你说有多好吧!”绣绣听了这话又一笑,手就不自觉地放在了小肚子上。

大脚扭头瞅瞅,见旁边几丛檗椤把他们俩挡得严严实实,便嘻笑着向绣绣道:“你躺下!”绣绣说:“躺下干啥?”大脚道:“俺跟俺儿说句话!”绣绣就顺从地躺在了男人刨出的新土上。

大脚撩起绣绣的褂襟,将嘴贴到她那白得耀眼的肚皮上说:“儿呀,爹给你开地喽。

爹给你开地喽!”绣绣把他一推:“你也真是的,还没见儿的面就讨好!”大脚羞羞地一笑,就势躺在绣绣身边,把她紧紧抱住,在温暖的阳光下闭上了眼睛。

这时,大脚只觉得身下暄软,怀中暄软,已分不清哪是地、哪是妻子。

但就在此刻,一个念头忽然从内心深处蹦出:可惜,这地是我新开出的,妻子却不是我开出的。

我在妻子身上不是第一次,妻子的身子早叫马子开过了……唉,我日他祖奶奶哇!

有了心中的这声骂,他环抱妻子的双臂不知不觉地就放松了。

一场带着火一样的西南风,很快把麦子烤熟了。

封二父子俩用两天时间把自家的几亩麦子割完,垛到了村东头他家那块小小的麦场里。

封二老婆与绣绣搓出半瓢,回家用碓捣烂,晚上熬了一锅粥,算是今年尝了新麦了。

一家人喝完粥,便商量明天要干的事,封二老汉提出要趁天好赶紧把麦子打完,大脚却说打场忙个啥,还不如趁着麦收大忙做几天工夫去。

封二一听,连声说对对对,这会儿不去挣工夫钱啥时挣?你看俺怎么没想到这窍门儿!说着就起身到大户家找活。

一会儿回来,说找着了,给费文勋家干,割一天麦给半吊钱。

说完这事老汉又道:早知明天早晨到别人家吃饭,今天晚上咱就留着肚子,你看咱不光吃了,还吃了新麦子,这弄了啥事!老汉抱着肚子现出一脸的懊悔,仿佛是未出阁的大闺女怀了孽胎。

封二父子俩一连做了三天工夫,其中给费文勋干了两天,给费文昌做了一天。

三天下去,地里的麦子已经很少了,往四周岭上望去,稀稀拉拉的几块,像谁遗落在那里的黄布。

封二仔细看了看,是宁可祥的居多,便跟儿子商量到他家干。

大脚有些踌躇,说不愿见那家人,老汉却说那怕啥,他从起先就没认咱这家亲戚,咱像庄邻一样去卖力气,还有啥不好意思的?你看他家麦子都要掉头了,也不用问了,明天看他们在哪里割,直接去就是!大脚想了想点头答应着,但嘱咐爹别把这事向绣绣讲。

封二老汉把红鼻子一掀:“我难道是三岁小孩,连这事都不懂?”

这天晚上,看着绣绣将要做饭,封二老汉说:“大脚家的,我今天心口窝里发火,一点也不想吃东西,你就甭做我的啦!”绣绣说:“哟,爹你病啦?我给你做一碗鸡蛋汤?”封二立马急得鼻子通红:“你看你看,叫你甭做你就甭做,啰嗦个啥?”说着就去堂屋里床上躺着。

等到饭端上了桌子,大脚想我少吃一点吧,就坐到桌边摸起了碗。

不料刚喝了几口糊粥,就听爹在堂屋里咳嗽连声。

他明白这里爹在嫌他吃饭,就慌慌地喝了一口作罢。

绣绣关切地问他怎么吃得这么少,大脚说他也是不想吃饭。

这顿晚饭,果然省下了四五个煎饼。

第二天天刚亮,父子俩就提了镰刀去南门外蹲着。

大脚这时觉得肚里发空,一盘肠子“吱吱”地叫唤。

爹就蹲在一边,他也听见了爹肚子发出的响亮的肠鸣。

但此时封二老汉拿出了英雄本色,神态自若,半点异常样子也没现出。

等了一会儿,宁学祥领着一帮长工短工从村里走出来了。

封二站起身说:“大老爷,看你麦子没割完,俺爷儿俩今天帮帮忙!”听了这话,宁学祥的脸上立即绽开了笑容:“哎呀,你看你看,到底是亲戚!走吧,今天到蚂蚁沟割!”封二立即一愣,在路上,他悄悄向儿子说:“毁了,他一论亲戚,就不会给工钱了!”大脚说:“既然来了,咱们能再回去?”封二一边摇摇头一边说:“唉,那就光挣几顿饭吃吧!”

岂不知,封二老汉要挣的饭也没有吃足。

七八个汉子一直干到日头升到东南天,老汉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小说才把饭挑来。

围上去一看,是黑黑的糁子煎饼与稀稀的地瓜干汤。

封二还没吃饱,那边的饭便全光了。

封二想:早听说宁学祥不舍得给觅汉们吃,没想到找人做这样的重活也还是管不饱,怪不得他家麦子一直割得不快!

吃过饭刚干了一会儿,封二就抱着肚子喊疼,宁学祥便让他走了。

大脚不好意思走,只得在那里继续干下去。

到了晚上,宁学祥向别人发工钱,果然没给他。

第二天,大脚就与爹套上牲口,去打自家的麦子去了。

费左氏一连好几天坐立不安。

让她坐立不安的是南军围困临沂的消息。

这消息是郭龟腰带回来的,还是在麦收前,他贩了盐到临沂送,临沂城就进不去了,原来是从南边来了十万兵马,把临沂围得铁桶一般,天天攻城打炮。

这则消息并没有在村里引起太大的反响,因为大家关心的是麦收。

有麦子的人家想把它们一粒不剩地全部收回来;没有地种麦子的穷人便让老婆孩子下地拾麦穗,千方百计想品尝一下这种世上最好的粮食,谁还去管临沂发生的鸟事?

但费左氏对这事牵心挂肺。

因为他的小叔子费文典在那里上学。

费左氏不知道南军是干什么的,但她知道是当兵的就会杀人。

如果临沂城真让南军攻破了,文典就难保没有什么差池。

想到这里,费左氏将一年一度极为认真的收租也不当回事了。

佃户给得多就多收,给得少就少收,再不像往年那样斤斤计较。

佃户们第一次感觉到了这位女东家的宽容。

费左氏将这担心向苏苏讲过。

苏苏听得这消息也担心起来。

尽管对他没有多少感情,但她不能想像一旦那个名分上的男人不存在了她会是什么样子。

年轻守寡,费左氏的榜样已经在她前头高高竖起。

但费左氏的路上还有个老公公在那里,帮她成就了那份壮举,她苏苏呢?如果决定守节的话,只能跟那个老寡妇一天天厮守着,一天天无聊地等待那尚且遥远的死亡。

这太可怕了,太吓人了。

因此,苏苏便同费左氏一道爬进了一口热锅。

在焦急等待了七八天之后,终于把费文典等来了。

费文典进门时是在一个下午。

那会儿费左氏到王家台一家佃户家收租去了,只有苏苏一人在家。

苏苏当时差点没认出来人是谁,因为费文典大变了样子:他那张白皮子脸瘦成了窄窄的一条,头发又长又乱,身上衣裳也脏得不像样子。

费文典进门后说:“苏苏,快弄饭我吃,我要饿死了!”苏苏便急急忙忙给他拿煎饼。

不料,费文典将煎饼拿到手之后却又扔掉,突然把她紧紧地抱住了。

苏苏挣扎道:“你干啥呀?”费文典含混不清地说:“还是先吃你,还是先吃你!”拥着苏苏就到了床边,一下子把她推倒,一个躺一个立,转眼工夫就把事情办完了。

就在他站在那里提裤子,苏苏刚来兴致尚躺在那里犹有所待时,费左氏从外边回来了。

她对她看到的场面没来得及表现出尴尬,只管兴高采烈地大声嚷道:“唉呀呀,你可回来啦!”

在吃过苏苏又去吃煎饼的空当里,费文典向这两个女人讲了在临沂发生的事情。

上一篇:心动演绎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