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儿女 第153章

作者:卜元 标签: 情有独钟 种田文 甜文 年代文 成长 现代情感

这诡异的一幕让屋里瞬间安静下来。

姜珊瞪大了眼睛,她刚才就觉得罗晓雪有些不对劲。

刚才她和刘秀妍、苏志辉两人吵起来的时候,罗晓雪好像没事人一样坐在一旁看戏,完全不受影响,后来又误解她的话,不过当时她还以为对方听错话了,现在看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罗晓雪该不会是个傻子吧?

一想到这个可能,姜珊突然心情好了起来。

刘秀妍也发现了不对劲,把苏志辉拉到一边小声问道:“志辉,你这对象……”说着她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脑子,“她这里该不会有问题吧?”

苏志辉挠了挠鼻子,又咳嗽了一声说:“妈,晓雪不是傻子,她就是小时候发烧家里人没及时发现,脑子*被烧糊涂了,但她很听话,也会做家务活,以后你有什么活直接吩咐她干就行。”

刘秀妍如遭雷击,刚才的喜悦一扫而空:“不行!你不能娶个傻子当媳妇!我听人说了,傻子生的孩子也会是傻子,你这么好的条件,什么样的女孩子娶不到!”

姜珊听到这话暗暗撇了撇嘴。

苏志辉腿瘸不说,还在舞厅那种地方工作,也只有傻子才会看上他!

苏志谦也说:“妈说的有道理,结婚的事你再慎重考虑一下,不能冲动……”

话还没说完,就被苏志辉给打断了:“晚了,我已经冲动了,晓雪她怀了我的孩子……”

这话一出,屋里再次安静得落针可闻。

苏志谦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你忘了你的腿是怎么瘸的吗?你怎么还敢做这样的事,你真是……”

“狗改不了吃屎。”

姜珊在心里默默为他补上后面的话。

当年苏志辉就是搞大了别人的女儿才被打瘸了腿,没想到他还敢这么做,而且这次更离谱,居然连傻子都不放过!

苏志辉破罐子破摔:“大哥你骂的都对,不过晓雪现在已经怀孕了,她父母也知道了这事,大哥你不是一直让我做个负责的成年人吗?我现在就是在负起责任。”

刘秀妍又气又急,用力一拍他的后背道:“你这死孩子,怎么又惹这样的麻烦回来!”

苏志谦瞪着他,没出声。

苏志辉补充道:“晓雪她二哥是道上混的,如果我不娶她,她二哥会把我另一条腿也打瘸,大哥你也不想看我变成瘫痪,下辈子都只能躺在床上吧?”

苏志谦脸色铁青,拳头攥得发白。

***

根据1980年婚姻法,女子要满二十周岁才能登记结婚,罗晓雪还差半年才满二十周岁,但两人还是赶在春节前仓促办了。

原因有二:一是罗晓雪的肚子快要藏不住,二是苏志辉的另一条腿经不起女方二哥的“关照”。

虽说苏志辉在舞厅收入不少,可架不住他花钱如流水。最后还是苏志谦掏钱操办了酒席,这让姜珊心里很不是滋味。

刘秀妍更是愁眉不展。

本以为小儿子终于要成家,带回来的媳妇看着乖巧漂亮,谁成想竟是个痴傻的!

罗晓雪过门的第二天,刘秀妍就悄悄把传家的传家手镯收了回来。她本想转送给姜珊,谁知姜珊接过镯子时“手一滑”,那传家手镯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从此苏家再没有什么传家宝可言。

刘秀妍为此气得卧床三日,连年都没过好。

一九八八年的春节在鞭炮声中悄然远去。

开春后,常欢和钱广安真的着手筹备起服装店的事。

只是开店前,钱家为此闹得不可开交——钱大姐坚决反对这事。

钱大姐本就不中意常欢当弟媳,尤其是听说她曾想去香港钓金龟婿后,更是看她不顺眼。

如今见她“撺掇”弟弟合伙开店……不,不是合伙开店,而是钱家出钱,她无本当老板娘,当即就炸了锅。

“妈!”钱大姐急得直跺脚,“我跟您说过多少回了,常欢跟广安不合适。您不听劝也就罢了,现在他们要开店,您不但不拦着,还把棺材本都掏出来,这不是糊涂吗?万一赔个精光可怎么办?”

钱母慢条斯理地织着毛衣:“广安说了,他们考察过市场。现在的年轻姑娘都爱捯饬自己,十分舍得花钱买衣裳。就算赚不着大钱,总归亏不了。”

“妈!您别被他们糊弄了!”钱大姐急得声音都变了调,“做生意的有赚有赔,他俩连账都算不明白……”

“行了。”钱母突然打断她,手里的毛衣针一顿,“你弟弟长大了,该有自己的主意。再说……”她抬眼看了看女儿,“你已经是嫁出去的人了,娘家的事就别操这么多心了。”

钱大姐顿时僵在原地,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钱大姐从不认这个理。

她虽已为人妇,膝下两个孩子都上学了,可心里始终把娘家放在第一位。自打父亲走后,她更是把自己当成了钱家的顶梁柱。

这些年和娘家合伙开的杂货铺,她出力最多,却总把大头利润留给娘家。

婆家不是没有怨言,丈夫也常为此跟她置气,可她总说:“那是我亲弟弟,我能不管吗?”每次都被她三言两语搪塞过去。

她原以为,自己的付出娘家人心里都有数,只是嘴上不说罢了。

可方才母亲那句话,像把钝刀子生生扎进心窝。

钱大姐站在杂货店门口,只觉得浑身发冷——原来在母亲眼里,她这个嫁出去的女儿早就是个外人了。

经此一事,钱大姐终究没再阻拦。

拿到投资款的常欢和钱广安干劲十足地张罗起来。

起初两人确实像模像样——专程跑去深圳向章沁和朱国文取经,从选款技巧到面料知识都学了个遍,还在他们引荐下找到了可靠的供货渠道。

可好景不长,正如李兰之预料的那样,这对卧龙凤雏终究难改本性。

苦奔波几周后,常欢嚷着要犒劳自己,两人竟扔下筹备工作跑去杭州游山玩水,开店资金转眼就花掉大半。

回广州后,自然免不了被李兰之和钱母揪着耳朵训斥。

要是换成以前,钱大姐肯定要加入“批斗”大队,并成为主力军,但这次钱大姐只冷笑了一声,什么都没说。

就在服装店筹备陷入停滞时,第二届劳务集市即将开幕的消息传来,据说这次来参加的企业比上届多了好几倍,提供的职位也翻了两倍。

林飞鱼满心欢喜地拨通上海的电话,想让江起慕赶紧准备简历来广州面试。

可还没等她开口,听筒里就传来江起慕冰冷的声音——

“飞鱼,我们分手吧。”

【作者有话说】

来了,谢谢大家支持[比心]

【注】①1980年婚姻法:是我国第二部颁布的婚姻法,其中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②蛋散:是广东省的传统小吃,但在粤语中用来骂人时,经常指胆小怕事或不成气候没出息的小人物。

③1987年,广州市越秀区劳动局推动了全国首个劳务集市的诞生。

④大学生就业经历的阶段:1949年-1987年,国家统包统分;1988年-1997年,双向选择

第94章

林飞鱼如遭雷击。

一阵热风卷过,路边的夏蝉在树梢嘶鸣,柏油马路被烈日炙烤得发软,路上行人匆匆,湿透的衣衫黏腻地贴在身上,满大街的三脚鸡载着人或货物呼啸而过,车鸣声刺得人耳膜生疼。

有那么一瞬间,林飞鱼感觉全世界突然安静了。

她什么都听不到,她只听见自己太阳穴突突跳动的声音,像是要冲破皮肤一般。

良久,她听见自己干涩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你……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对吗?”

他回答的有些太快了:“没有开玩笑。”

林飞鱼呼吸一滞,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为什么?”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江起慕的声音冷静而克制:“我不想去广州找工作,更不想让我父母为了我,在这把年纪还要背井离乡,他们在上海生活了大半辈子,熟悉这里的每一条弄堂,适应了这般的气候,更有亲朋好友在身边。去了广州,他们就只剩下我了。”他顿了顿,“他们辛苦了一辈子,该享享清福了。”

字字在理,句句诛心。

林飞鱼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她无法开口让他不管自己的父母,也无法任性地要求他履行承诺:“你必须来广州,这是你答应过的!你还给我妈写过保证书,都忘了吗?”

话到嘴边又咽下,电话那端却仿佛洞悉了她的心思:“我确实答应过阿姨毕业后去广州工作,对不起,是我食言了。”

林飞鱼感觉自己像溺水者般挣扎:“既然你来不了广州,那……我可以去上海。”

“阿姨不会同意的。”

江起慕的否决来得又快又坚决,电话线传来轻微的电流声,以及混乱不堪地吵杂声。

“我可以说服我妈……”

“飞鱼!”江起慕没等她说完就打断她的话,“我不想让我父母背井离乡,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我不想去广州,更重要的是……”

“是……什么?”

她声音发颤,握着电话的指节泛白。

“我累了。”江起慕的声音像浸在冰水里,“49次特快从上海到广州,50次从广州回上海,四年十四趟,每次三十六小时,总共五百七十六小时……而你四年,只来过一次上海。”

这番话像刀子般扎进心里。

林飞鱼突然想起那些寒暑假,总是他背着行李出现在广州站,他总说女孩子独自乘车太危险。

当时糖霜般甜蜜的体贴,此刻都化作喉间灼烧的砒霜。

她不禁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是不是把他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车票钱都是他在负担,那些漫长旅途的疲惫,她竟从未真正体谅过。

“对不起,以后换我去上海好不好?我保证……”她的声音带着哀求。

“别说对不起,飞鱼,永远别跟我说那三个字。”江起慕再次打断她的话,“异地恋太耗人了,我需要人关心的时候,你没办法第一时间出现在我身边,同样,你那边出事,我也没办法给你帮忙。”

“所以我说我过去……”

“阿姨不会同意你过来上海,而且这不是谁去谁来的问题,而是我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日渐年迈的父母……”

林飞鱼据理力争:“我可以和你一起照顾他们啊……”

江起慕冷静道:“你真可以抛下阿姨?抛下四年所学的专业当个照顾病人的全职主妇,你真的甘心吗?”

林飞鱼一下子被问住了:“……”

从小到大,她无数次想要离开这个家,离开她妈对她的掌控,离开这个让她窒息的环境,可如果真的走了,她又忍不住觉得她妈可怜。

上一篇:离婚前的一个午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