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余
去主帐中找严广海,还被对方斥责。
虽未被革除军职,但却也遭到了军中将领孤立,如今处境算不得多好。
严广海将脏活累活都丢给他,自己每日待在城中享乐。
而这些事情,经由严广海的手递交到朝堂中来,就变成了他居功甚伟,路星奕起到的作用微乎甚微。
路星奕刚投军时,曾得到严广海的赏识,那时的他也没想到,对方的真面孔居然会是这个模样。
施元夕心中却清楚,这战事对百姓和朝堂来说是危害,在严广海的眼中,却是他的一门生意。
道理很简单,只要战事一日不停,他便能继续留在边疆做土皇帝,朝廷送来大把银两供养他,他想如何便能如何。
这等情况下,他怎么愿意结束战事呢?
那武将听得施元夕的话,当即变了神色,高声道:“施大人这是何意?边疆将士用血肉之躯阻挡着敌国来犯,到了你这里,便成了失职?”
“有没有失职,眼下尚不好说。”施元夕冷眼扫向他,道:“到得如今,便该快刀斩乱麻,尽早结束战事。”
她上前一步,缓声道:“边疆之事,臣有计可解。”
“还请皇上下令,在边疆军中设立一支火铳队,由王溪将军率领全军,正面迎敌,尽快击退北越大军!”
她手里有的,可不只是双管突击步枪。
当日魏昌宏兴事时,镇北军坐镇下,她收缴了魏家手里所有的枪支。
这其中,也包括了魏昌宏之前千里迢迢送去惠州的那些。
东西是她让人损坏的,她自然也有修复的法子。
经历多番变革,他们手里的工匠已经趋向成熟,几日之内就将损毁的火铳全部修好。
施元夕确实也让人给王溪送了双管突击步枪,但只有一千来把,余下的数目都留在了京中。
加上这一千把,他们所持有的枪械便接近于五千。
五千把枪,在得到周瑛同意后,她已经派人将其全部装箱,送往边疆。
严广海坐拥兵权,自视甚高,她就直接扶持王溪和路星奕,与他争夺军权。
边疆军本身就是吕成坊带出来的军队,时至今日,吕成坊这个名字仍旧在军队中具备号召力。
更别说路星奕在军中蛰伏许久,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在军中颇有威名。
魏家积弊已除,谢郁维要争权,就不可能阻拦边疆平复战事。
她的话一出,谢郁维便意识到她想要做的事,他眼眸发沉。
他了解施元夕的处境,施元夕更了解他们谢家的作风。
此前谢魏两家争锋,为了跟魏家形成区别和对比,谢家轻易是不会做出有损朝堂、官员和百姓的事情来的。
也就是说,谢家要脸。
施元夕瞥了他一眼,这也是此前朝堂谢家多半都隐身的缘故。
不想沾染上恶名,又不想落于人后,于是便只能在暗地里推波助澜。
施元夕偏要将他们架到明面上烤,既是要表现出勤政爱民的模样,那就得要装到底。
她目光穿过所有人,直接落在了那谢郁维的身上,无数目光注视下,施元夕淡声道:
“战事不绝,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若有尽快结束战事的方法,当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尽快落定才是。”
“此事,中书省的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在场的官员都清楚,名为中书省,实际指的就是谢家。
中书省那些官员一时无言,她都将话说到这个地步上了,他们若出口拒绝,他们成什么了?
谢郁维眼中晦暗不明,沉声道:“臣以为,此事可行。”
朝上顿时变得尤其热闹。
站在谢郁维不远处的广郡王怎么都没想到,谢郁维竟是会这么直接应承下来。
他脸上的表情一瞬间便冷却了下来。
这般细微的变化,旁人不一定能注意得到,施元夕却看得一清二楚。
她轻勾唇,抬眸看向眼前的人。
谢郁维懂审时度势,也爱惜羽毛,他身侧的人可不会这么想。
他从前跟先帝共同进退,也算观念相投,志同道合。
如今与他为伍的,可不是先帝。
江太妃和广郡王,不像是能甘心做他人手中的傀儡的人。
当下,小皇帝赐下圣旨,由天子亲卫携带圣旨出京,八百里加急送往边疆。
至于施元夕的东西,已经在送往边疆的路上了。
边疆局势复杂,哪怕是有这么多武器在手上,几十万的军队也不是几千人轻易能对付得了的。
这也是谢郁维轻易应下的原因所在。
但他不知道的是。
她送往边疆去的,不只有武器,还有……那几个跟在她身边,已经彻底学会制造炸药的工匠。
当初她在去往惠州的路上遭遇暗杀,他们都知晓了她手里有炸药。
那东西杀伤力过强,只怕人人都以为,制造难度也跟子弹差不多,应该都是她亲手所做。
所以谢郁维大概能猜到她送了炸药过去,但绝对猜不到,她送走的,是源源不断可以批量制造武器的人。
有枪支有人手有旨令都未必能行。
但有炸药……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散朝时,几方各自为营,施元夕与李侍郎等人一起,缓步往宫外走去。
行至一半,却见宫中突然混乱起来,来往的宫人急步匆匆,有奔着他们来的,也有得了召令往深宫内去的。
宫内伺候的人,是不会轻易做出这样急切的姿态来的。
施元夕停住脚步,抬眸看向后方,恰逢周瑛派人过来,将消息告知他们。
“还请各位大人留步。”宫人满头大汗,神色中还带着几分惊色,低声道:“慈宁宫传来丧讯,太后娘娘薨逝了。”
魏太后死了!
伴随着这一声落下,所代表着的,便是这两年多来,压在这片土地和所有朝臣头顶上的那片乌云,彻底消弭散去。
周遭的朝臣得了消息,心头皆是一紧,随后顾不得其他,皆是整理衣装,往慈宁宫的方向去了。
施元夕亦是如此。
抵达慈宁宫后,宫人已经在装殓尸身,施元夕并未上前去看。
基于魏家所行的事,今日朝上已经议定了废黜太后之事,如今太后人没了,也只会按照寻常宫妃的规格下葬。
只她一死,朝上无人摄政。
小皇帝年幼,先前又并非按照储君培养,如今仍是孩童心性,暂且无法稳定朝局。
朝臣汇聚,便为此事。
慈宁宫中主殿已空出大半,不复往日奢靡的景象。
周瑛穿戴整齐,静坐在殿内,抬眸看向入殿的所有朝臣。
殿内陡然安静下来。
施元夕缓步上前,轻声道:“臣等见过太妃娘娘。”
先他们一步出宫,在得到消息后,便立即折返赶回宫中的谢郁维,抬头便听得她道:
“太后薨逝,圣上年幼,又逢着边疆战乱不停,朝局动荡。”施元夕情绪平静,神色笃定地道:
“为避免江山震荡,民心不安,臣恳请太妃娘娘主掌六宫凤印,坐镇后宫、朝堂,以便安抚民心。”
来了。
死去的魏太后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位置该由谁来接替。
施元夕身侧,郑奇明、于翰林、李侍郎等人亦是同步上前,与其一起道:
“请太妃娘娘临朝听政,协助圣上处理政务,匡扶我大梁社稷!”
第108章 让他撞
慈宁宫内,大批官员在沉吟片刻后,亦是站了出来。
这其中,主要还是从前立场不稳的王瑞平等中立派。
郑奇明几位老臣在朝中本就有着极高的威望,之前是因魏家打压,难以行事。
魏家倒台后,以郑奇明为首的一众翰林学士,游说动摇了许多官员。
但其实,就算郑老等人没有上门,这些人多半也会转变内心想法。
在朝中为官,如若连这基本的审时度势都不会,又怎么可能走得远?
周瑛和施元夕行事,不像魏家那般不择手段。
在某些事情的处理上,甚至还能称得上明辨是非。
王瑞平抬眼,看了下施元夕,神色颇有些复杂。
他身处中立派,自然知晓这些人的想法,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对施元夕的做法感慨不已。
魏家倒台后,她在论功行赏时,特地提及魏长空这个人。
此事虽然遭到朝野上下的反对,可她却用这种方式告知所有朝臣,周瑛一派行事极其公允。
纵观历朝历代,凡是经历过这样重大变革,被拉下台的罪臣,家中几乎都不可能留下什么活口。
更别说是正常为官了。
可他们非但饶恕了魏党一派所有无辜的罪臣家眷,且还给出身魏家的魏长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