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男配的人生2 第191章

作者:倾碧悠然 标签: 打脸 快穿 复仇虐渣 穿越重生

  温云起接话:“我们兄妹又不是来要饭的。”

  周大玉本有些心软,听到三哥的话,又觉得有理。大哥那话,好像他们到这里来是缺饭吃似的。

  两人说走就走。

  刘家父女也尴尬,尤其是刘氏,她身为长嫂,没把小叔子和小姑子放眼里,以为即便怠慢了些,他们也不会生气。若兄妹二人今日真的就这么走了,那两家以后还怎么来往?

  “三弟,你别生气呀,我们是太忙了才没空招待你们……”

  温云起颔首:“是的,我能体谅。本来就是我们兄妹俩的不对,不打招呼就上门,还影响你们做生意。我们这就走了,以后尽量不来,除非……哪天长辈离世,我会来报丧。”

  言下之意,除了白事报丧,他再不会登刘家的门。

  刘氏跺脚:“三弟,你这说到哪里去了?”

  “真心话!”温云起拉着周大玉的胳膊已经走到了摊子之外,摆摆手道:“忙吧,别送了。”

  最后一句是对着周大南说的。

  周大南撵过来不是送他们,而是想留下他们解开这个误会。

  当然了,无论怎么说,刘家怠慢周家人是事实,即便今日握手言和,两家之间的隔阂也已然存在。

  “老三!”周大南有些恼了,“我是大哥,你就不能体谅我吗?”

  兄妹俩已经汇入人流,周大玉听到大哥的话,一颗心砰砰直跳,她很是紧张,不知道自己这么走了是对是错。

  “三哥,这样好吗?大哥他……”

  温云起正色道:“失礼的不是我们,有什么不好的?”

  周大玉一想也对:“刘家就是看不上我们。”

  刘家人确实知道周家人在卖豆腐,但同样的,他们也听说了周大椿和汪家姑娘解除婚约,刚才周大玉还说自己与夫君和离……在当下,但凡成亲就是过一辈子,兄妹俩婚事弄成这样,在许多人眼中都很丢脸。

  “爹娘还让我问问大哥要不要在村里建宅子呢,刚才都没问。”周大玉叹

  息一声,“大哥那么忙,回村都没空,更不可能修个房子回去住,应该是不用问了。”

  两人还在人流里挤,听到了身后周大南的喊声……他追了出来。

  出了码头,官道很宽敞,也不如方才挤了,周大南这才撵上二人。

  一路过来,累倒是不累,就是被挤得满头大汗。

  “三弟,我有话要说。”

  兄妹俩站在路旁,此处是码头去城里的必经之路,不少马车来来去去,灰尘漫天。

  周大南喘了几口气:“你俩真的是……方才就不该甩脸子……”

  周大玉气笑了:“大哥,你追上来就是为了训斥我们?”

  “我不是这个意思。”周大南叹气,“那些是我的家人,你们今日说走就走,倒是畅快了,以后再见面,多尴尬啊!”

  “不会尴尬。”温云起面色淡淡,“我们不找到刘家的馄饨摊子上来,大家也见不着面。这些年,大嫂又回去过几次呢?对了,现在我不住家里,大玉虽不再是李家妇,却也自己顶门立户,有自己的院子住,大家这辈子都见不着,大哥实在多虑了。”

  周大南愣了愣。

  家里造房子的事他知道,只是他没回去看过,平时又太忙,下意识忽略了此事。

  “大玉怎么就和离了呢?李小五到底做了什么过分的事?”

  周大玉今日原上想跟兄长说一说家里的近况,打算好好解释一番,此时却完全没了心情:“不管为了什么和离的,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也不可能舔着个脸继续做李家媳妇。家里的事情你不想操心,也别在这儿放马后炮,忙你的去吧。”

  这话中带着几分怨气,周大南听出来了,他又有点委屈:“你们嫌我不回家,我不是不想回,是回不得空啊。”

  “没人怪你。”周大玉转身,“你这些年跟嫁出去的姑娘似的,逢年过节都不回家一趟,爹娘那边……以后你也别操心了,哪怕二哥不管,三哥会给他们养老。若是三哥太忙,还有我呢,如今我的院子就在爹娘的隔壁。爹娘生病了,我会给他们请大夫,动不了了,我会找人伺候,你顾好自己就行。”

  温云起呵呵:“够体谅你了吗?”

  周大南哑然:“胡闹!我是家中长子,该给爹娘养老,用不着你们。”

  听了这话,温云起一脸惊奇:“你所谓的养老,是指等爹娘百年之后回家给他们办丧事吗?”

  周大南无言以对,他抹了一把脸:“老三,我能力有限,不配做爹娘的儿子,也不配做你们的大哥。现在我有妻有女,得为他们考虑,想来爹娘能理解我。”

  “是能理解啊,他们从来就没有责备过你,也从来没到城里来打扰你,以后也不指望你养老送终。你还要怎样?”温云起面色淡淡,“亲戚嘛,大家合得来就多走动,合不来就少走动。我看不惯刘家人的嘴脸,不打算在与他们来往,以后他们家红白喜事,不用再告知于我。”

  周大玉接话:“也不用跟我说了。”

  反正她从头到尾在乎的只有自己的亲大哥,至于刘氏……她早就知道大嫂看不上自己。三哥说得对,互相看不惯,没必要强行相处。

  温云起拦下一架马车,带着周大玉走了。

  看着马车离去,周大南站在原地久久未动,他心头特别难受,不知道杵了多久,才慢慢往回走。

  刘家的馄饨摊子是真忙,包馄饨需要用到的肉和小葱之类,都有屠户和菜农送过来,其余油盐酱醋和碗筷,又有杂货铺送货。

  刘母刚才说要去买葱,不过是借口罢了。

  周大南回到摊子上时,一家人都在,他心神不宁,刘家其他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这会儿过了饭点,摊位上只有两个客人,刘氏阴沉着脸:“她爹,三弟和小妹这是何意?当面甩脸子,是打算以后都不与我们家来往了吗?”

  要说周大南对于自己一年到头只回一两趟家之事没有怨气,那绝对是假话。他知道自己忙忙碌碌是为了自己和一双女儿以后能过上好日子,将那些怨气压下去了而已。

  此时听到妻子的话,他心中所有的怨气喷薄而出:“对!大玉说了,她自己建了宅子,以后不再和刘家走亲,老三也是这个意思。”

  刘氏确实看不下乡下的公公婆婆和小叔子小姑子,也想过甩开那些穷亲戚,可他们主动断绝关系,她心里是又愤又怒:“不走就不走,谁还缺他们一份礼?住得那么远,走一趟耽误半天,不走亲,我还能多卖几碗馄饨赚点银子呢。”

  正在收拾桌椅的周大南听到这话,忽然就爆发了,狠狠把手里的凳子砸在地上,吼道:“银子银子,你眼里只有银子了是吧?那是我的亲爹娘,是我一母同胞的弟弟妹妹!我不求你对他们多客气,一年见不上两回,你好歹装也装得热情一点啊。你自己板着个脸,不拿他们当正经客人,反而还怪他们对你态度不好。”

  周大南说到这里,抹了一把泪,“长嫂如母,我没要你照顾多他们,只希望你像对待前来吃馄饨的客人一样,给他们倒杯茶,招呼两句,把他们面前的桌子擦了……罢了罢了,不来往也好,省得他们看你的脸色。”

  “我……”刘氏怒火冲天。

  刘母眼看事情要糟,忙道:“大南,胜男被我们宠坏了,你别生她的气,回头我熊她,下一次她一定不会这样了。”

  “没有下次了。”周大南又抹了一把泪,将方才砸出去的凳子捡了回来摆好,“他们不想看人脸色,已经说了不会再来。”

  刘母也没想到那乡下来的兄妹二人居然会说翻脸就翻脸,原先挺好说话的人,怠慢也就怠慢了……性子说变就变,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底气。

  “这事怪娘!娘给你道歉。”

  周大南哪里当得起?

  恰巧又有客人来,周大南急忙忙去煮馄饨。

  刘氏知道自己过分了些,心虚地上前拿勺子:“我来煮,你去歇会儿。”

  周大南不给她勺子,还一把夺了回来。

  刘氏恼了:“你是不是要跟我闹?我是太忙了,还没来得及招待……”

  周大南有些心寒:“别说了,娶你的人是我,你们家如何看不起我,那都是我活该。但我弟弟妹妹不欠你的,咱们做夫妻六年,大家有来有往,他们没有占过刘家的便宜。”

  刘父一脸不悦:“大南,当初胜男选你,我不答应,原是想招上门女婿……”

  “我现在和上门女婿有何区别?”周大南把勺子丢到了锅里,“孩子跟了我姓周,你们改回去吧。”

  勺子落到锅中,溅起一片水花。

  前来吃馄饨的客人都吓了一跳,对视一眼后,也不吃东西了,说了一句不要,起身就跑。

  做生意的人不该在有客人的时候吵架,会影响家里的财气。

  不等刘家夫妻骂人,周大南抬步就走。

  这一下,刘家人傻眼了。

  刘母皱了皱眉:“当初我就说,入赘就是入赘,和入赘差不多是不行的。那周家的人来一趟就吵一架,当天不吵,过后那几天也要吵,几年了都是这样。”

  刘父训斥:“你少说几句吧。你们母女俩也是,给人倒碗茶能怎地?”

  “那是晚辈,我倒的茶,他们敢喝?”刘母冷哼一声,“毛病!赶紧把馄饨捞出来,坨在锅里还得重新烧水。”

  刘氏坐在凳子上,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

  温云起如今还住在铺子的后院。

  后院有五间屋子,他打算过周家人可能会进城留宿,除了自己住的房,还留了一间空着,其余的都拿来做药房和库房了。

  周大玉看到哥哥的铺子,一脸的惊讶,她长这么大,总共也没进过几趟城,往日看见类似铺子,别

  说进门,看都不敢多看。

  “哥,你那些东西贵不贵?”

  “还行。”温云起笑道:“愿意拿这种东西来当礼物的客人都不会觉得贵。”

  周大玉似懂非懂。

  “我不住,还是赶回家去。码头上的豆芽那么好卖,回头我多拿一些进城。”她想到什么,好奇问,“三哥,我是不是可以将发了三四天的豆芽连同簸箕一起卖给船东家?他们在船上,菜不好买,应该会喜欢。”

  温云起颔首:“试一试嘛,不成的话,搬到这里来放上两日,回头我帮你卖掉。”

  周大玉格外欢喜:“三哥,你对我真好。”

  人都会变,大哥对他们越来越冷淡,三哥却对她越来越好。

  温云起不放心周大玉一个人回,处理了一下铺子里的事,亲自把人送回了家。

  兄妹俩到家时,天都已经黑透了。

  半夜,温云起察觉到村子里狗吠声有些不同寻常,没多久院子里有了动静,他以为是遭了贼,站在窗户旁听了一会儿,最后听到了熟悉的脚步声。

  他推开窗:“呦,大忙人回来了?”

  院子里站着的人是周大南,最近夏末初秋,月光很亮,周大南进了院子,险些就踢到了摆在地上的物什。

  半年不回家,他简直不敢认自家的院子了。

  “点豆腐而已,要占这么宽吗?”周大南有些尴尬,“我早就到了,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大晚上的,怕被人误会,这才进了院子。”

  这么大动静,院子里的其他人也醒了,周家夫妻看到长子归来,特别欢喜,这大半夜的,周母还张罗着去厨房给儿子做饭吃。

  家里人都很热情,包括周大喜在内,又是给哥哥拿椅子,又是让媳妇烧茶。

  见状,周大南愈发觉得脸上发烧:“娘,不用忙了,我不饿。”

  周大玉回来就说了兄妹俩去刘家后的遭遇。

  周家夫妻早就知道亲家看不上自家……他们都感觉自己没有什么亲家缘分。大儿媳妇就不提了,刘家人的眼睛完全是长在了头顶,看似亲近,实则疏离,刘母说话喜欢指桑骂槐,两亲家母坐在一起的次数没有超过五回,但周母已经听亲家母说了三次穷亲戚登门打秋风的故事。

  二儿媳招娣的娘家纯粹是卖女儿,但凡招娣回去带的礼物不够多,吃饭都不配坐好位置,只留桌子角给大喜。

上一篇:情况有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