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开网店 第19章

作者:竹叶西风 标签: 穿越重生

  队长大爷站在高台子前说着什么,二哥没跟她们坐一桌,而是坐在跟他差不多大的大孩子那里。狗剩无论多大,鼻子下面始终挂着一条浓鼻涕,他拉开架势,“哼”一条鼻涕就出现在狗剩的两手中间,明礼低头摸了摸口袋里的手帕,然后看到狗剩将手擦在长条板凳上,明礼转过小脑袋,移开了目光。

  她看见大嫂的千层底踏在青砖铺的地面上,渐渐的离她远了,不过她一点都不害怕,娘还坐在对面呢。

  很快大嫂就回来了,端来了还在兹拉兹拉响的油煎包,还有热气腾腾的胡辣汤。

  大嫂叫她等一等再吃,现在吃烫嘴。她就定定的盯着那油汪汪的煎包看。看那小包子露出来的馅料,也油汪汪的,冒着香气儿。

  她很期待,可是很快她就期待不起来了,财神爷嘴里鼓囊囊的,像一只嘴里塞满草料的老牛,这个老牛左边嚼嚼,右边嚼嚼,然后慢慢的踱步到他们这桌来了。、

  来一个人,明礼小小的脑袋计算着这些煎包还要分出去几个,她还没有上学,也算不太清楚,知道自己吃到的肯定要少了就对了。

  这也没什么,客人来了就是要招待的,可是很快爹也过来了,队长也过来了,这就很难过,她觉得自己能吃到嘴的肯定就只有一点点。

  唉。

  但是很快的,队长大伯把油条拿过来,把豆腐脑也端过来,还招呼柜台后面的人又加了什么,她知道她能吃的又变多了。

  队长摆出了十二分的热络招待这个年轻人,毫不吝啬的加钱请客吃饭,热情的询问给庄上带来大米白面的年轻人:“笸箩你还要不?俺庄上闲人多着呢,保证给你做的好看。”

  队长不遗余力的推销自己庄上的手艺,虽然不知道好看顶什么用,他们庄稼汉,就一个要求,顶用!但是李老二说了,第一要好看,第二要结实。

  二癞一身白毛汗,给急的,他来这趟就是为了这个事儿。他也想知道,他到底是要啊,还是不要啊?

  二癞的目光看向李明言。

  李明言正吹着汤勺,小妹眼巴巴的想喝,只得给她吹凉了。她看到队长对待二癞的态度也有些疑惑,按理说着两人总归该对彼此有一些熟悉,毕竟都互道底细了,二癞的出生年月乃至家庭住址都被老队长套了出来。

  是亲戚的话怎么会不知道?

  不能再叫队长说下去了,李明言冲着一直朝她使眼色的二癞点点头。

  二癞立刻说:“那个东西嘛,我还是收的,嗯,还是老价钱。”

  队长满意的笑了,连忙拿来多叫的馅饼,还有粥汤,叫财神爷喝,二癞冲明言这妮子使眼色他当然看见了,只以为两人有什么交情,或者明言想独揽这个生意,从中赚点。

  完全没有想到明言才是这事的主事人,他怎么会想得到呢,毕竟明言是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的,他庄上的人,家里有几个老鼠洞他都一清二楚!

  总之知道这生意还能做下去,他就放心了。

  二癞也放心了,明言只要还叫做这个,那他的兄弟们也能分一点儿活计做做,勤快点儿总能糊口。刚才没吃饱,队长如此客气,他也就不客气的吃了起来。

  明言是无比确定队长并没有这门亲戚了,二癞为何搬到李家庄,这个契机从何而来,前世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二癞背井离乡,从窑头镇郊区工业重镇的郊区,跑到他们这个穷山恶水的旮旯地儿?

  世事变换,已经无法回到那个时空了,这件事恐怕也就成了一个谜。

  ……

  这次谈话结果双方都很满意,双方对新一轮的交易表达了美好的展望,并在李明言的暗地里授意下,达成的长期合作的愿望。

  庄里的老少爷们纷纷用佩服的目光看着二癞,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任何人都不能小看,你看那个形容不怎么样,甚至有些猥琐的男人,不还是阔绰到一斤白面换一个笸箩?

  虽然今年交的粮食有点多,仍然抵挡不住对二癞的热情,他们买了地瓜烧给二癞敬酒,直到二癞喝的口齿不清,好在二癞喝的晕晕乎乎,也只是吃吃的笑着,并不多说话。

  吃罢饭,一天的任务完成,大家纷纷涌向集市购买家里娘们交代的物资,李明言趁机和陈梅还有小妹分开了,理由是要独自去买些东西。

  陈梅知道她向来有主意,只是再三嘱咐她不要跑远,不要往人少的地方去,今天赶集的人多,“想买啥自己去买,买完东西油坊门口见面。”

  将卖西瓜的钱塞到她手里,“买点儿皮筋儿,扎头发使,花儿那妮子扎的就挺好看。”

  明言接过那沾了黏黏的西瓜汁的一块多钱,多是一分一分的,想拒绝,可是等会要给家里添置东西,又没有由头,哪来的钱买呢?只得把钱接过。

  他们本地的集镇非常的小,一个十字路口已经囊括了全部,满打满算,就一个饭馆儿,一个新华书店,一个供销社,姓李的各位已经呼啦啦奔向各自要去的地方,他们来也不只是交公粮的,有来拿油菜籽换油的,有拿黄豆换豆腐的,也有怀里拿着家里的全部现钱和二尺布票,去供销社买布的。

  李明言当然不能去街上的任意一个地方,那里熟人太多了。

  她走向集市外的收割过麦子的麦场里,这个麦场只剩一垛垛的新鲜麦秸。只有零星的几个麻雀还在试图寻找遗留下来的麦粒儿,这些麻雀能够在那场大屠杀里存活下来,也是不容易。

  她走到两个麦秸垛之间,她知道二癞一定在注意着她的去向,一定会跟过来的。

  从空间里掏出两袋五十斤装的大米,放在地上,这大米还是布口袋的,丝毫没有任何的品牌标识,像是牛仔布料,十分的结实厚重,家里应该有几个袋子吧,也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娘应该不舍得扔的。

  身后传来脚步声,李明言探头,发现就是二癞,立刻招呼他过来,“我弄了两袋,一袋我拿回去,另一袋给你,我还是要求质量的,无论是谁做。到时候你给我五十个笸箩就行了。”

  二癞连连点头,目光直直的看向地下,“大米啊,好久没有见过大米了。”

  “你家那边不是水稻产区吗,好了,这一袋子就给你,另一袋子我背走了哈。”

  两人又约定了下次见面交易的地点,李明言还是愿意在窑头镇交易比较方便,所以又约定了窑头镇的集市。

  二癞什么也没问,他不知道这位女孩子的大米是哪里来的,明明看她挑着扁担很轻盈的样子,扁担是否挑着重物,他还是能够分辨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她明明可以直接给自己家人粮食,为何还要过他这一道手,有什么不能让家人知道的吗?可是他知道有些事知道的越少越好,他隐隐觉得,自己能够一直被李明言所用,就跟他做的多,说的少有关。

  两人就此分道,李明言就背着这白布装的大米招摇过市,反正今天交公粮,身上背一袋粮食合情合理。

  路过一个小脚老太太的摊位前,李明言一下子看到了挂在那里的皮筋儿,还有盒子里装的一个个的纽扣,亮晶晶的闪着光,要一分钱一个,李明言拿起端详一下,然后可惜的放下了,有点贵……

  皮筋儿倒是很便宜。李明言豪爽的买了一把,回家用一小截毛线一缠,有红毛线最好,就成了小小的红头绳。现在的皮筋还是筋骨外露的那种,就是纯的橡胶,买回去之后需要自己再加工,不然缠头发缠的厉害。

  回到油坊的时候,娘和小妹还没有回来,爹和二弟正蹲在油坊门前无所事事,柴老四也在那里,不知道他站在自己曾经拥有的油坊门前是什么感觉,李明言想象了一下,反正觉得如果是自己,肯定会不忿的,明明是自己的店铺啊,自己的榨油机,自己的长工……

  幸亏自己是个贫下中农。

  看到明言回来,李老二连忙应上去,接下那袋米,说“那小子真利落。”

  柴老四冷眼看着,以他曾经拥有的无数田产保证,这袋子里装的是大米,还是精大米,没有一个碎米的那种。以他无数田产的经验,包括李家庄那一片土地,他知道李家庄是不能种水稻的,虽然挨着河也浇不上来水,土地不适合。

  于是他开口了,“小老弟,你这是弄啥营生哩,不叫我知道知道?”

第31章

  李明言只是笑笑不吭声,这些事情,一直是爹再张罗的,她在家人心中就充当媒介的作用。这些活计到底怎么分配,还是看爹的,她就看向李振国。

  “搞的是社里不叫搞的营生,你敢不敢?”

  柴老四撮撮牙花子,他还真不敢,他是合作社里有名的老地主,当初分地时没枪毙他算好的,每天在柴庄都是夹着尾巴做人,就这还动不动被拉出来□□,他看着李家做这个生意也眼馋的慌,可是他不敢呐,庄上那一群白眼狼,曾经都是他的佃户,多少都受过他的恩惠,荒年他减租子,丰年他也不多要钱。可是那群白眼狼天天盯着他,生怕还有什么财宝没有交上来。

  “唉,早知道我也分家了。”

  “你家儿子还都没有成家,你分什么家?这都是人的运道,别想那么多,老哥,人活着就有奔头。”李振国安慰他的老伙计,本来自家也算小小的地主的,毕竟家里有醋坊还有酱油坊,分地之前家里也有几亩薄田。

  可是自家父辈明智,儿子们一个个成家立业,就把家都分了出去,让孩子们自谋生路,家是越分越小的,所以本来应该的地主或者中农的成分没有了,改成了下中农,一个好的成分可以让一家子娶个好媳妇,可以让孩子去参军。

  所以柴老四才发出那样的感慨。

  ***

  来的是候一个庄子的人热热闹闹的,可是回去就只是要好的结伴而行了,毕竟一个等一个的一串儿回去,遇到磨蹭的天黑也凑不齐。

  好在明言等了没一会儿,家人就都回来了,二弟没有回来,陈梅的嘴角挂着神秘的笑意,说不用等他,大小伙子自己回去,李明言就懂了。

  队长倒是和他们一起回去,看到李振国身后背着的米袋子,对小伙子二癞不吝夸奖:“这孩子行,有头脑,说风就是雨。”说完沉默了一下,似乎这词不对?

  但是李振国没有什么异议,立刻点头夸奖。

  队长问李明言瓜是怎么种的。

  “地挖多深?肥上几桶?没有一担肥出不来这么大哥西瓜吧?”

  说实话,菜地虽然是儿媳妇在打理,但是上粪这件事,他就没让她动手过,所有李振国自认为在肥料一事上自己最有发言权:“平常种菜该上多少就上多少。”

  队长皱着的眉头显示出深深的不赞同:“你知道?”

  李振国想说我当然知道,可是队长下一句话把他的话堵在了喉咙里:“你知道,你以前咋没种出来个大西瓜?那平时也是种出来花瓜蛋子,一个个小的跟葫芦瓢一样。明言种的,有磨盘大!”

  李振国愣住了,皱眉思索是不是自己遗漏了什么,不对啊,家里多少张嘴对应多少粪肥自己还不清楚吗。

  李明言呲着牙笑,知道自己就算是说了就按普通的方法种,队长大伯也不会相信的,庄子里早在传,说她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种瓜方法,每次她进菜园,都会有孩子过来瞅着她,她开始以为孩子天性好吃,就是想看个稀奇,没想到有一天,她听孩子们说:“你看出来明言是咋种的没有?”

  “没有啊,你呢?不就打头浇水吗。这咋给俺妈说啊。”

  “我也不知道,说浇一桶水吧。”

  然后李明言就套出来,孩子们不是单纯的看巨瓜的,还被爹娘带了任务来!

  现在嘛,她想了想,告诉队长:“就是生长期多浇点儿水,等到瓜长大,就不用浇了。粪肥嘛,比平常上粪多上一倍,但是不能挨着根上,容易烧死。我捡的鸡屎粪都上到西瓜上了,俺爹不知道”

  队长仔细听罢,横了李振国一眼,哼,他就说吧。

  “这道理我还是懂的,甭管多大的庄稼,都挨不住粪肥烧根,我晓得。”

  得到可靠的消息,队长满意的点头,然后又说道:“他们都说你这是跟冬瓜嫁接的西瓜哩,没想到你今天说种子也能种,到时候村里种上了西瓜,你也去指导指导吧?给你算整工分!”

  李明言惊呆了,万万没想到还有这意外之喜,忙不迭的答应,错过了这个村没有这点店儿啊!

  说实话,她照料西瓜就像平时种菜那样照料,那关心程度还不如小妹对西瓜的关心程度呢!

  只是她还有一个疑惑:“队长,国家计划种粮,哪有地让咱种西瓜啊?”

  队长的老脸笑的皱成了菊花:“这你放心,花生地里套种几亩,不占计划粮地。”

  李明言这样说是有原因的,现在国家紧缺的就是粮食,需要出口换外汇。所以地方对于哪亩地该种什么,种植的比例有多少,都是有详细的指导的,原则上,大部分只能种大米,小麦,玉米这些,经济植物靠边站。

  曾经有一个富农兼粮贩子说过他的致富秘诀:“我的经验是国家不让种啥,就偏种啥!价格高,大家伙儿都抢着要!”

  所说的就是油料植物。

  所以农村自家的自留地里,一般都种上花生,芝麻,油菜或者棉花来补充家里油料的不足。棉花籽也可以炸油。

  陈梅的嘴巴咧到耳后根,想合上,怎么都合不上,高兴从心里溢出来,只是有些可惜:“要是今天不贪这个小钱儿,留着种子咱自己庄上种就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又迟到

  痛定思痛,继续码字去了

第32章

  李明言觉得这话不对,既然自己种出来了,让别人吃,自己又没有有效的手段不让种子繁殖,以现在人们对于种菜的热情,早晚会种出来的,还不如现在就分享给老乡呢,还能赚个好名声。

  队长蹙起眉头,对这种狭隘的小农主义思想表示深深的不赞同,“陈梅啊,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咱种西瓜,也不是卖给庄稼人的,恁大一个,能不能买得起另说,关键是人家根本不会买!就说说你今天一个瓜卖了多少钱,谁能出得起?”

  卖的时候没有深想,因为是切开买的,一块只要两分钱,对于一个瓜到底值多少钱没有具体的感觉,但是现在想想,嗨,一个瓜居然能卖上一块钱!就是家里养了一年的公鸡卖了也不过是三块钱而已,这么一个瓜就两块,谁能买的起?明明是自己地里就能种出来的东西谁还会来买?

  农村人已经习惯了自给自足,凡是地里能生出来的,自己能做出来的,那是绝对不会去买的,今天能卖出去西瓜,恐怕也是大家见识了巨无霸的西瓜,想要自己留个种,在自己家地里种上的缘故……

  李明言眯起眼睛,队长不愧是队长,见过大世面,这会儿恐怕连西瓜的销路已经都想好了。

  果然李明言就听到自己娘问队长:“那合两块钱呢,肯定没有人买,咱生产队种上,谁会要啊。”

  队长看着不远处呜呜着运送着煤块的火车,笑而不语。

  装了几秒钟高深莫测,队长才说话:“看到火车没有,咱运到城里去,运到工厂里,工人都有钱,咱也算支援工人老大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