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开网店 第20章

作者:竹叶西风 标签: 穿越重生

  “吁~”身后传来长长的呼哨声,一辆骡子拉的车渐渐的靠近一行人。原来是架着胶轮大马车的明森赶了上来,马车上好几个年轻小伙子!

  队长一看大吼一声:“都给我下来!自己没长腿是咋地!”

  一群小年轻呼啦啦的跳下马车,明森招呼过队长二叔一家,问:“坐车不?”

  李振国心疼骡子,夏收已经干了一季的活儿,接下来夏种也全靠它,牲口已经替人干了人要干的活儿,咋还忍心叫它拉着人呢,“不坐,你也下来赶车,累坏了骡子,你去拉犁拉耙?”

  小年轻七嘴八舌的,“二叔,队长,就坐了一段路,还没吹吹风就碰见你们了,嘿嘿。”

  最后李振国也只把那一袋米放在车上,把小明礼抱到车上去。

  两位年纪大的都没坐上车,年轻人就不好意思坐了,骡子得以悠闲的在路上,吃吃停停,干了十几天的路面硬实平整,伴随着一股黄土烟尘,一行人终于回到了自己家里。

  男人们回到家里,满嘴的地瓜烧的味道,女人们自然知道他们去干了什么,每年都有这么一遭,他们也已经习惯,可是今年出了一件新奇的事,那就是明言那小妮子居然去卖粮的地方卖瓜了,可真是有主意!

  那几个西瓜可以说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的,看着它们从拳头大小长得比磨盘小不了多少,总算是处出了感情,一听说陈梅把西瓜拉出去卖了没有给自己庄的人,没有给他们留一口,心里多少有些不得劲,但是当男人们拿出来西瓜种子的时候,这种不得劲儿就烟消云散了。

  本来就是人家的瓜,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不给大家吃一口,也是应该的,更何况人家一点儿都不抠门,给姓李的每个人都分了一块。听男人形容那瓜的滋味,女人们都要流口水。

  对于种植西瓜更加迫不及待了。

  队长再次召开会议,说了接下来种玉米花生的事情,这些工作都是往年安排熟了的,可是工作安排完毕之后,会议并没有散。

  初夏的天气,傍晚萤火虫已经出动,在,萤火虫绿光的照耀下队长那生动的绿脸,兴致勃勃的为大家规划了一种新的农作物:“咱们队要新种西瓜了,李明炎要作为咱们生产队,种西瓜的技术指导”

  “还为咱们种植西瓜提供种子,为社员们增加副业收入,提供技术支持,所以我决定,每年种西瓜的季节,给整十个整工分,有没有意见?”

  能有什么意见?大家对明年的西瓜早就垂涎不已,能够有人指导着种瓜,那是相当的好。即便住在李家庄的人,个个都是种瓜能手。没有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之前,他们跑到北方,跑到南方,去给人家做“瓜客”,就是在种植西瓜的时候,做一些技术上的活,不是他们吹牛,他们种出来的西瓜也是又甜又沙,一个个十来斤,没有一个空心儿的。

  可是看过吃过李明言种出来的瓜之后,他们都一个个的心服口服了。

  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然而让他们惊喜的事情不止这一件,笸箩换大米的好事儿又来了。

  一时之间,李明言家里的门槛要被踏破。整个村子的人没有去过李明言家三五趟的,屈指可数。

  其中尤以花儿最甚,李明言这么厉害,她仿佛也与有荣焉似的,跟在明言身旁跑前跑后的。

  李明言就忍不住问她对象的事儿:“那天分粮食,你对象怎么也在呀?”

  “他说他没有见过农村分粮食的场面,想见识见识。谁知道我爹这么不给面子,那天回家我爹骂了我一顿。”李花儿低着头,话音里满是委屈。

  可照李明言说,活该!

  这么大的人了,真不知道队长分粮食的用意?为了给乡亲们多留一些粮食,每年的种粮,队长都会多留一点,明明是一亩二分地,上报的时候都是一亩,为的啥,还不是为了大家能吃饱肚子?

  心里思绪万千,说出来却只有一句话:“听你爹的话就不会被骂。”

  谁的女儿谁管,在她看来,李花儿就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子一热,男人说什么话都答应。

  队长给她安排的活计是教大家种瓜,收完麦子,地里的麦茬还没有收完,也没有犁地耙地,秋花生和秋玉米还没有种上。套种西瓜的愿望,目前还只是一个想法。

  但是大家的房前屋后都有空地,春花生地里也可以种上大西瓜。

  她现在就在一户一户的指导种植,正好在队长家里。

  队长的媳妇也跟着数落女儿:“就是,跟你说了要听你爹的话,听你爹的话就不会被骂。你看看明言,现在多有出息。你跟着明言好好学学,学出三分本事,也够你用的。”

  竟然说她不如明言,李花不依的跺脚,“我学什么本事,学种地的本事吗?章家又没有地种,我学一身的本事有什么用?”

  转身看也不看菜园里的两人一眼,别着脑袋回屋了。

  队长媳妇脸上倾刻间蒙上了一层怒气,这个闺女小性子来了一点面子都不给。这说的叫什么话?自己本来就是个种地的,还看不起谁来了?

  更何况她打听过了,章家的院子挺开阔,里头一小片菜地,总有个半分,她婆婆勤快着呢。

  女儿这个性子,到了婆家准吃亏。都是她这个当老地的给她惯坏了。

  队长媳妇面对明言,脸上又和风细雨:“明言呐,花儿不会说话,你别往心里去,你在这等会儿,我叫她出来。”

  “哎,大娘,没事,我知道花儿就是这个性子。”身为老年人,自然不会跟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计较。

  窗棂里传来队长媳妇呵斥李花儿的声音,李明言将最后一个西瓜种子点到地里,拍拍手,队长家的菜地真肥。

  种的菜也长势旺盛,就是种的不太整齐,让她有点儿不太舒服。动了动胳膊,忍住将地里的旱葱拔出来重栽的冲动,她离开菜地,去水桶边将手洗干净

  。

  就见礼花红着眼睛出来了,队长媳妇却不在,李花嗫嚅着走到她身边:“对不起,明言,你就是比我厉害多了,我很羡慕你,应该向你学习,我刚才不应该那么说的,不应该歧视劳动人民。对不起!”

  “没关系,我真的没往心里去,那你还愿意跟着我学种瓜吗?”

  李花儿连连点头,当然要的。

  队长家的种完,下一个是大伯娘家,李花儿又毫无芥蒂的和明言一起去别人家菜园里溜达。奶奶已经在院子里等着,隔着篱笆墙,老远就看见他佝偻着腰,拄着拐棍在院子里站着。

  老人家身体还好,大伯家的菜园子都是她在打理,见到两个姑娘过来,奶奶掏出一包瓜子,“新炒的咸瓜子,拿去当零嘴。”

  这是给人家孙女的,李花儿不好意思要,连忙推拒:“奶奶,您留着瞌吧。”

  看着奶奶的瘪嘴,这到底是什么样的脑袋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呀。

  奶奶咧开嘴笑了,露出没有牙的牙床,“我牙都没了,还瞌瓜子啊,就是给你们小孩儿吃的。”

  李明言笑着接过放到兜里,不能辜负老人家的一片心意。大伯家四间土坯房,算是李家的祖屋,还有两间偏房,一间放杂物,另外一间当做厨房。

  院子也不小,李明言的撸起袖子,开始种瓜,奶奶已经整出了一小片菜地。目前只需要挖个坑,种下就好。平时注意防旱排涝,跟种普通瓜的流程是一样的。

  可是队长死活不信,还给10工分,她只得欣然接受。

  然而教了几家之后她发现,她也不是白做工,做做样子的。50年代的种瓜技术,和手机上详情页介绍的种瓜技术,多少有些出入。

  能改良一些现在的种植方法,对她而言,也算功德一件吧。

  和奶奶讲解完,种下最后一颗种子,大伯娘一家下工回来了,不知为何,见到李明言,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咱们老李家的大忙人明言来啦,总算有空来咱家,也没啥好招待的,给你倒杯水吧”

  “不用了,大娘,奶奶给我一包瓜子,特别香。”李明言笑眯眯的,假装没有听出大娘的言外之意,反正就是埋怨她没有先给她家种瓜了呗。

第33章

  说实话都是自家亲戚,早种一些晚种一些区别不大,一个庄子的人都在看着,李明言就这么偏向自家亲戚,那样可不行。她早就放出话来,谁家施过底肥,平整过土地之后,她再去不迟。

  奶奶很是勤快,基本上是种上西瓜的前几户了,大伯娘有啥不知足的?

  不去理会大伯娘的横眉竖眼的,别人都下工回家了,她洗洗手,也准备下工回家。奶奶不知何时进屋了,她只得大声和奶奶告别:“奶,我回家了!发芽了我再来看看!”

  “不在家吃了饭再走啊”大伯娘无论前一刻怎么不满,面上功夫做的还是非常到位的,令李明言叹为观止。

  奶奶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先别走,喝完糖茶再走。”

  开水都被称为茶,无论有没有茶叶,热水瓶称为茶瓶,其实连根草叶子都没有,李明言想到这里觉得可乐,现在还没有茶瓶呢。

  奶奶端着两碗糖茶从厨房出来,小脚走的无比稳健,碗里的糖水冒着热气。

  盛情难却,两人只得一口气将糖茶给干了。

  回去的路上,李明言和李花儿顺路,太阳当空,照的人眼睛睁不开,喝进去的水分被快速的蒸发,微风吹来,带来阵阵凉爽。

  走了老远,李花儿才忍不住噗嗤一声:“你大伯娘真是的,我喝水的时候都不敢看她的脸色,黑的跟锅底灰似的,要真的在那儿吃饭,都不敢想她会是啥表情。”

  都是自家亲戚,李明言不好说什么,再者她也不是李花儿一样十七八岁的小女孩了,想到什么说什么。李花儿也就是嘴上功夫,要真在大娘家吃饭,她自己反倒不敢。这时候粮食金贵,不是几岁的小孩了,在别人家吃饭要被人说的。

  家里只有小妹一个人在院子里数蚂蚁,看来爹娘二弟还没有下工,大伯娘是偷懒回去的。

  小明礼看到大嫂回来眼睛一亮,跑去和大嫂撒娇:“大嫂,我好饿!我想吃馍。”小孩子可精了,知道找谁讨要才能要到吃的,如果说是陈梅她就会让女儿忍着,可是李明言就不一样,她觉得对小妹诸多亏欠,总想着如果不是饿着小妹,让小妹吃多了榆树皮柳树叶,也不会哇哇的吐血,最后没了。

  所以小妹想吃什么,那就吃,除了不让她吃凉的,喝凉水,其她的一切能满足都是满足的。

  拿出吊在梁上的簸箕,里面放了蒸好的馒头,白面的早就吃完了,现在整的是全麦馒头。就是小麦磨碎,掺着麸子直接吃。

  她快手打了一个鸡蛋,放盐,搅拌均匀,然后把馒头切成薄片,蘸鸡蛋液煎熟,这样做出来的馍干暄软鲜香,不必就菜就能吃下去。当然以明礼的好胃口,单纯的吃馒头,也能好好的吃完。

  午餐照旧吃米饭,连续几天吃米饭,陈梅都觉得自己家过的生活有些奢侈了,虽然平时一直在编竹子,家里一直有进项,看来得适当的提高一些价钱,让爹娘放心的每天吃上一顿白米饭。

  她做米饭不是用蒸的,而是在大铁锅里填上水和米,直接煮,当米饭被煮的夹生,米汤泛白的时候,再把多余的水撇出来,继续烧直到米饭烧熟。锅底免不了一层焦黄,这就是锅巴了,把米饭盛出来,用锅底里的余温把它焙的焦黄,一点儿水分都没有,撒上一层红糖,美味的红糖锅巴就出炉了。大人小孩都爱吃。

  为了每天吃上一顿白米饭,李明言决定再去窑头镇一趟,她的网店卖起东西来很快,虽然在金子的衬托下,这个竹编的生意小到忽略不计,积少成多嘛。

  肥皂也快用完了,尽管一家人都在省着用,衣服都是用皂角洗了之后,实在有洗不干净的地方,再用肥皂洗的。

  还有小妹的衣服,一个裤子,几乎是从春穿到夏天,好在那布料耐磨,也结实,穿了这么久也就是看着破了点儿。她想起以后的孩子们,衣服多的穿不完,一件衣服一年到头能穿个两三次就算不错了。有人疑惑以前的衣服怎么这么不顶穿,他衣服明明穿了好几年,一点儿破洞都没有,也不想想,他那几年穿的时间还没有人家一年穿的次数多!

  饭做好的时候,一家人下工的下工,放学的放学。明礼烧着火,吃下了一整个馒头,外加一个鸡蛋,还喝了一碗米汤。

  她听到爹娘在外说话。

  “你用肥皂好好洗洗手,玉米种上拌了杀虫药,抓了一天了你不嫌闹的慌?”

  “以前也吃了,没见咋地。”

  “我不管,过来洗。”

  然后就听见水哗啦啦的声音,洗过手的肥皂水也不浪费,被倒在了菜地里。

  吃饭的时候陈梅见又是大米饭,欲言又止,天天大米饭,地主老财也经不住吃,叹了口气,大不了下次她也学孩子大伯娘,回来的早一点,自己掌勺。

  ***

  午饭吃过后,烈日正当头,正是休息时间,这个时间李家庄也没有闲着,坐在自家堂屋里,或者村头的阴凉处,唠嗑顺带忙活着编笸箩。

  陈梅带着李明言也加入了这一项事业。

  “梅婶,这次是谁家编的最多啊?俺家七个了,排的上号不?”

  “你才七个,俺家十来个了!”

  这次说话的是三婶,她身后坐着两个女儿,明兰和明竹腼腆的笑着,以手上熟练的动作迎接大家羡慕的目光。

  或许三婶觉得这种程度的炫耀还不够,又添了一把火:“攒了两个布袋了,再来一个,差不多能给两个妮子一人做一个褂子,染布的来了染上颜色,还没做过衣服哩,也不知道做出来之后是啥样。”

  在场的妇女们都酸的牙疼,自己家怎么就没有拿到这么多呢,那可是五尺布料啊,结实又细活,比老土布不知道好到哪里去!

  越来陈梅觉得虽然二癞委托自家给帮忙,可是布料也是非常稀罕的东西,虽然不是成匹的。可是沿着缝拆开,也是四四方方一整块布,做什么都做得。所以她就说,一袋子里头,谁家做的活最多,这袋子就归谁。

  李明言这才明白,越来娘是把这东西当做奖励,给其他人了,这样处理也好,省的自家穿了好衣服扎眼。

  说曹操曹操到,女人们正议论着该给新得的布染上什么颜色,染布的匠人就不知道从哪个旮旯冒了出来,挑着一个扁担,嘴里吆喝着:“染布染棉线!土布洋布都染!”

  一个面生的汉子摇摇晃晃的走来,面皮黑黝黝的,眼睛像是一口深井,脸上的沟壑能栽死蚊子,走到大家面前,问:“老乡,染布不染?我这便宜的很,没得现钱用粮食也行。”

  这人面生,不是大家常见的染匠,队长媳妇就问他:“你是哪儿的人?以前没来过俺庄上啊?”

  那汉子道:“我是南边贾家沟的,俺爹叫贾开成,卖酱油醋的李酱油是俺爹的老交情了,俺爹去了后,就没往北走过,这是头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