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开网店 第38章

作者:竹叶西风 标签: 穿越重生

  李明言扑哧一笑,其实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不能说的这么明显,就是给省里领导送瓜的。

  看到县里来人,李明言才想起已经许久没有同窑头镇的麻花辫,还有当记者的表姐联系了,给他提供草编的瘦猴也不见踪影,这得有半个月了吧。

  收完油莎果就要准备盖房盖新房,到时候刚鼓囊起来的钱袋又要瘪下去,得抓紧时间挣钱了,她虽然很想去省城,但是这个时候不对?

  “去省里开会,能不去吧?我让西瓜代替我去。”

  报喜的董主任急了,他是个跑腿的,也觉得“种瓜模范”,这个称号与有荣焉。

  国家级劳模呀。

  不能理解李明言说不去的想法从何而来,他急的几乎要口齿不清了,“省里差旅费全报销,开大会表彰,还拍照上省里的报纸呢,多光荣的事儿,为啥不去?听说省里还要往中央报,到时候你就是全国劳模,多长脸的事儿。”

  李明言笑了笑,去菜园抱了一颗大西瓜,这瓜也奇怪,一茬接一茬的长,家里的西瓜几乎没有断过,总要跟邻居分享了来吃。

  正杀着瓜,她家的这个小院落来了今天的第二波客人。

  火车站的站长以及派出所的黄班长,可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他们正杀着瓜呢,可真是闻着味儿来的。

  派出所所长显然认识来报喜讯的董主任,两人寒暄了一番。

  黄班长大口吃着瓜,问李明言,“明海那小子呢?”

  李明言就去叫他回来。

  女人们也放下手里的活计吃瓜,她们可是有正当理由留在这里看热闹的,她们要干活呀。

  站长看着她们脚下的东西啧啧称奇,这是个什么新鲜玩意儿?咋跟草似的?

  当下有那泼辣大胆的,回应他,“这可不是草,油莎果吃着可香甜了,尝两个?”

  站长当下不客气的,摘了两个,用手搓了搓皮就填进嘴里,边吃边点头,味道不错。

  黄班长也好奇的捏了个尝尝,当下就挑了眉毛,这东西可以呀,跟花生一样。

  当下就琢磨开了,自己家也能种这个跟野草一样的东西吧。

  即便是领着公家的差事,家里也是种地的,嘴巴一尝就知道这是好东西,立刻琢磨着讨点种子回去。

  李明言到河边叫了大哥回家,又忍不住兴奋地告诉爹娘,“县里来给我发奖状了,发了一个搪瓷缸子,还有一块布。”

  没错,她很开心!忍不住跟家人分享她的喜悦。

  虽然一个搪瓷缸子一块布,不值什么钱吧。

  ***

  黄班长是为火车扒车案而来的,“少了一袋白砂糖,那活人死活不承认,说是第一次作案,我们过来调查一下,你放心,都是例行调查,那袋白砂糖被他们藏起来没跑,100多斤呢,这回得判他们个十年八年的。”

  李明言心虚地看手机仓库,原来那袋子东西是白砂糖啊,收到空间里就忘了。

  无意间增加了那群人的刑期,李明言是一点都不愧疚的,两个字,活该!

  黄班长还絮絮叨叨地:“火车上的俩人一直睡到终点站,被人家卸货都发现了。这回我算是办了件大案,立了功,你来跟着我干吧,”

第52章

  当个派出所小民警还真是个好事儿!这也算祖上烧高香了,为民除害匡扶正义,谁家丢个牛羊啥的都管的上,谁家新生了孩子,添丁进口的也管的着,得上户口嘛。

  二话不说,李明海就答应了。

  李明言觉得自家大哥真有出息,一时之间,说不准是他有福气娶了她这个自带金手指的青梅,还是她有福气,得这么一家人收养,婆媳关系不用操心,本来就亲如母女,男人又当上了民警。

  虽然是一个小卒,搁后世,那也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

  李明言杀了一只鸡庆祝,反正到时候家里的鸡也要被公社公了产,不吃白不吃。本来以为要被娘怪罪了。

  奇怪的是娘一声不吭。

  吃过饭,李明言看着大哥刷碗,问他:“娘咋没啥反应啊,我把下蛋的鸡杀了。”

  “娘也觉得该杀呗,最近累的很,一家人都补补。”

  他对娘的情绪感知也太迟钝了!

  饭桌上李振国倒是有些看法,“这也太费了,一个月杀了两只鸡,地主老财也不敢这么吃。”

  陈梅将桌子依旧靠着墙放下,等吃饭了再抽出来,“吃完了再养,没听别人说,马上人民公社了吗,到时候啥都归集体,还有你吃的没?”

  “那不一定,集体不就是咱,咱不就是集体。”

  李振国对于大队永远抱着美好的期待。

  ……

  油莎果被晒了九成干,就收拢起来,李家好久不用的茓子,被重新拾起来放油莎果。

  家里的油正好不够了,李明言每次都买些油放进去,一瓶底的油愣是被吃了两三个月。

  再继续吃下去,连她自己都不相信,所以打油这事儿,迫在眉睫。

  打油之前队里开了个会,里面对于队长的看法,如今是五味杂陈。

  客观来说,队长是个好人。如今她知道事情的真相,二癞那家伙被队长安排了李家庄的户籍,相当于助纣为虐。

  以至于李花儿几次来找她说话,她都不太搭理。

  傍晚到了会场,李明言还在琢磨打油的事儿,大哥已经在乡里上班,早出晚归的,天天经手这家的鸡丢了,那家宅基地少了半截等等鸡毛蒜皮的事儿,也忙的很。

  不过晚上的会议两人还是一同出席,夜里有萤火虫也有月光,吃过饭就来,这个会议一直开到天黑。

  主要是说柴老四搬到李家庄住的事情,看到柴老四,李明言忽然懂得了队长,他不过是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罢了,没有能力分辨是好是坏,不过是看不得别人没地方吃住,给个地方住,反正李家庄的荒坡多着呢,只要肯下苦劳力,还是有一口吃的。

  李花儿再跟她说话她就没那么冷冰冰的了,李花儿眼睛泛红:“明言,你之前都不理我,还以为我种出大西瓜,你生气了呢。”

  李明言:“????”

  种出什么大西瓜,怎么还跟不上形势了呢?

  “我家园子里一个西瓜,七八十斤!!还是多亏了你的指导,我爹说咱们庄可以放一个西瓜卫星。”

  李花儿很兴奋。

  “人家一粒米做一锅饭,一个麦占一海碗,咱们西瓜皮当船!开完会你来俺家看看吧?”

  震惊,无比的震惊。

  男人那边,队长已经先透了底,柴老四被柴家庄的人驱赶,过不下去了,看在庄上人都去柴家做过长工,也都吃过柴家的地头饭的份上,想在李家庄安个家。

  柴老四唯唯诺诺的,一直低着头赔笑,生怕得罪了哪一位不让他搬过来。

  这时候流行赶地主,让地主住牛棚,恐怕是柴老四又被自家庄上人□□,才不得已过来的。

  李家庄之所以没有地主,就是因为庄上的耕地少,即便有大量的荒草坡,草坡里都是碎石,略有些沃土的朝南的山坡,坡度又太大,只能种些果树。

  再接纳一个人也不是不行,柴老四自愿开荒,不占庄上一户地,就没有人愿意反对。

  至此,李家庄又多了一个外姓。

  还说了民兵还有人民公社的事情,民兵连没有在人群里激起一丝丝水花。倒是人民公社的事,散了会之后,大家还在讨论。

  最开始的时候,打地主分田地,家家户户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地,大家都勤勤恳恳的干活儿,只要老天爷给面子,交过公粮吃饱穿暖还是有保障的。

  后来互助组,好嘛,大家互相帮助,两户有一头牛就能耕了两家的地,你帮我扶耙,我帮你上肥。也挺方便,啥都还是自己的。

  再后来初级社,架子车入股,牛骡子也入股,都分红,家里还剩些自留地,还有果树啥的,还行吧,都一样的干活,一样糊口。

  再再后来高级社还没有开始,队长刚露了一个口风,大家就锯了自家的自留树,杀猪宰羊好不热闹。

  这一次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儿,目前还不知道,但是李花儿家的西瓜她倒是可以去看看。

  为了让李明言看的更清晰,李花儿拿出了自家的狂风,在那束强光的照射下,只见一只大大的,足有冬瓜那么大的西瓜静静的匍匐在一片瓜秧里。

  一根瓜藤上只结一个,能不大吗?

  李花儿眼里闪烁着自豪的光彩,话音里有忍耐不住的激动:“明言,你觉得能上报纸不?”

  李明言点点头,又摇摇头,如今浮夸的越来越厉害,她好久没有看报纸,也不知道她这瓜还能不能争个“最大”。

  李花儿绕着辫子的手就停了下来,“俺爹说给上头报喜了,人家没啥反应呢,还说广省那边有更大的,我这心里没底,你出去跑的多,见识广,就想问问你。”

  李明言了然,亩产都是越报越高,为的就是打破记录,人家都说了亩产千斤了,你还巴巴的报上去,我家的已经亩产八百斤啦,即便是自己破了自己的记录,那也是拾人牙慧!没意思!

  在大家都在比赛粮食产量的关头,李家庄也算独辟蹊径,开了西瓜个头比赛的先河。

  何况还不是那种画画而已,真的运了几只大西瓜,特别实在。人家报粮产量的多交粮,李家庄就交西瓜,划算。

  …

  事实证明,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开完会第二天,大家就以各种名目,对自家养的三只鸡伸出了魔爪。

  家里只剩一只了,但是陈梅说:“要不喝鸡肉面条吧?”

  李明言:可以,但没必要。

  “给你补补身子,早早的给我生一个大胖孙子!”

  这就没有必要了,鸡没杀成,因为李明言要去窑头镇一趟,看看瘦猴为何不来李家庄了,她手机上面的货快没有了。

  还有钱,卖报纸的麻花辫那里放了一些护手霜,都是凡士林的,非常滋润,她考虑到香皂已经饱和,才放了这些便宜的擦脸用。

  现在该去收钱啦。

  她一到柜台就得到了热情的招待,麻花辫气色非常好,看来有保湿乳液的功效。

  麻花辫一如既往的坐在座位上看报纸,见到李明言来,立刻打开柜台那个木质的档头,让她进来。

  先是拿出报纸包着的钱,“你点点,全部都在这儿了。”

  然后又从身后的格子里,显然是放她私人东西的地方,上面有一顶遮阳用的帽子,拿出一张报纸来:“你们村的西瓜真的上报纸了,真厉害,不过是真的吗?”

  李明言接过报纸,正是那一张,省里的报纸也发了,不认识的人拿着西瓜在啃,看起来有些夸张的高兴。

  她就有些不高兴了,指着那个吃瓜的人说:“你看,这人都吃上了,难道还不是真的?”

  麻花辫儿笑容讪讪的,可还是不太信的样子,然后又拿出十来张报纸,一一指出:“你看,一百斤,两百斤…直到四百斤,西瓜皮都能当洗澡盆!”

  “还有这个,水稻亩产都已经到了三千斤!我家没有农村的亲戚,就想问问你,这都是真的吗?”

  李明言看着这些报纸,触目惊心。

  看来李花儿的那个西瓜卫星的梦想已经不能实现了,吹牛要趁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