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开网店 第39章

作者:竹叶西风 标签: 穿越重生

  “我家的西瓜是真的,村里我好朋友已经种出了更大一些的西瓜,不过没有一百斤,”她空间里就有好几个西瓜,不过不好拿出来,背篓里放了好多油莎果,“你什么时候去我们那里玩儿,请你吃瓜。”

  “粮食产量不清楚,俺村里还有庄上都没有放卫星,小麦赖地一亩一百斤,好地能到两百斤。俺们那儿种不了水稻,不知道产量。”

  麻花辫儿郑重的点点头,将报纸收起,她天天看报纸,对于粮食产量问题,也是似懂非懂,问家里,家里叫她小孩子不要管那么多,转头就买了两大袋子饼干回来。

  她不明白既然报纸都说了粮食多的很,还怕不够吃的?

  现在问了农村的朋友,她却还是糊里糊涂的。

  见李明言又给她留了一些东西要走,连忙叫住她:“还是这雪花膏,我表姐问我要了好几回,说同事好多想要的,你来的正好。你还没到我家吃过饭呢,今天在我家吃饭吧?”

  “不了,我得去县郊区找瘦猴,说好的东西我得去取。”

  麻花辫儿一脸震惊,“你去郊区?哪个方向的?”

  李明言用手一指瘦猴家的方向,就见麻花辫儿脸上一脸纠结:“扒火车的那个村?”

  压低了声音咬牙切齿的:“你给我的东西不会是扒火车得来的吧?那个土匪村!”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小宝贝在看嘛?举个小手手。

  【沧桑地抽烟~

第53章

  接着麻花辫儿就拿出了一张报纸,一个男人低着头,被手铐铐着。

  不是二癞是谁?

  空间里还放着那包糖呢,还是要为自己辩解一下,“没有的事儿,你仔细看看,赃物只有只有…”

  报纸上白纸黑字:“仍有部分赃物未追回,希望知情者提供线索。”

  本来说只有一包白砂糖,没有雪花膏什么事儿的,李明言不由住嘴。

  她换了一个角度解释:“其实他们还是我帮忙抓住的,你看,火车就是在我们那儿出的事儿。见义勇为的是我男人。”

  “好吧”麻花辫儿勉强相信的样子,然后说:“去那里我就放心了,他们那里吃饭免费!听说去了都是随便吃的,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就有。”

  ……

  瘦猴家里,只有他父亲在,手里依旧摸着个箩筐,却是个破的,显然是正在修补。

  听到李明言来,连忙招呼她坐,要进屋搬凳子。

  “瘦猴他去食堂端饭了,他回来再叫他端一份。”

  老人的脸上满是满足和安宁,皱纹也笑成一朵花儿:“遇到好时候了,俺这里办了人民公社,人人给饭吃,有盘子有碗。”

  李明言却是知道这样挥霍无度带来的是什么,节省着可以吃一年的粮食在几个月之内吃光,之后连个年都没法过!

  她见过逃荒的饥民的惨状,形同枯槁,面色黑黄。

  这个时候欣欣向荣歌功颂德,到时候大食堂粮食吃完,救济粮下不来,幻想的人家亩产万斤粮食吃都吃不完会给的救济粮,实际连个红薯干都没有。

  到那时候才哭爹喊娘,骂八辈祖宗呢。

  瘦猴回来的时候,带一铁罐的米饭,还有一个黄瓜炒鸡蛋,一个梅菜扣肉。

  真厉害,这个伙食水准,地主老财都不舍得天天吃。

  瘦猴看到李明言来也很高兴,拿起提篮就走,说再打一份饭去!

  跑得跟兔子一样快,然后过了一会又跑回来,挠挠头,“他们说得见到人才给打饭。”

  李明言只能也跟过去,食堂好像就是一个民居,只不过是青砖瓦房,院子里或蹲或坐,当然都是直接在地下,边吃饭边唠嗑。

  边迎接着他们好奇的目光,边想一个严肃的问题:这些人里有没有二癞他们的家属?会不会知道她是让他们家属直接入狱的推手。

  这样一想,她就不敢好奇的四处乱看,低头夹着尾巴进了食堂。

  食堂里大厨戴着白帽子,还带着围裙,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儿。

  见到瘦猴,真的带了客人来,满面堆笑,立志要让大家都知道人民公社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这位女同志,尝尝我们大食堂的饭菜。”

  呵呵,大食堂的饭菜,和家常饭菜还不一样,怎么滴?

  大厨勺子一动,给盛了满满的梅菜扣肉里的肉,黄瓜炒蛋里的蛋,将中国人的好客以及好面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给饭吃就很感激了,甭管好不好吃,她双手接过饭菜,说了谢谢。

  这个时候不能否认其优越性,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不要钱,后世那些穷游的应该会很喜欢吧。

  如果真的有足够多的粮食储备,还真的算是天堂了。

  ***

  “挺好吃的,大厨手艺不错。”

  瘦猴的爹笑呵呵的,瘦猴就是撇嘴,“我家的米全部被他们收走了,姐,多吃点儿,争取吃回来!”

  “咋说话呢?现在有人给咱做饭,天天吃得这么好,你还想求啥?”瘦猴爹显然是一个坚定的追随者,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大妮子,以前我们爷俩我年纪大,又是个瞎子,挣不到工分。瘦猴不务正业,下地一天也就五工分,不得已才跟你做买卖,现在俺吃着社会主义的饭,可不能再跟你投机倒把了。”

  说到“做买卖”这三个字的时候,瘦猴爹是小小声的。

  李明言点头表示理解,随即意识到这位大爷看不见,说了句行。

  只是以后她开的那小店又少了一个品种,本来也没啥好卖的,这可咋办。

  唉。

  ***

  给瘦猴儿留了一些油莎果,算是感谢他做的活,李明言就背着背篓离开。

  但愿在他们食堂吃光光之后,这些油莎果,能抵挡一阵子。

  回到家,李明言忍不住郁闷的跑到自家宅基地去放松一下心情。

  就见大哥正在干活儿,将草皮扒下来,石块儿大的捡捡,扔到一边去。

  见到她来,抬头展颜一笑:“回来了?怎么这么早。”

  李明言被大哥的美色所迷,笑起来可真是阳光呀,“你也挺早的,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

  之前几天他都是早出晚归,说是办档案还有入职。

  经过大哥解释,李明言才知道,以后一个月有一半的时间,他可以不值日。就意味着可以在家。

  李明言盘腿坐在草坪,呈老僧入定状,实际上手上在不停的动作,将大哥刨出的石块和草坪一起收进空间。

  这个东西实在太好用,李明言将运输功能发挥到极致,越看越觉得喜欢,大哥将石头松动一些,她就立刻收进空间,干活效率事半功倍。

  不一会儿,那些从山上滚落下来显眼的巨石就无影无踪。

  看着无忧无虑事业顺心的大哥,李明言仍然抹不去心底的那一份忧虑。现在看这情形是好,可是吃食堂的时候一来,李家庄又该怎么度过呢?

  她手里有存粮一点都不怕,可一大庄子的人,一个合作社的人,到底要怎样才能做到置之不理。

  头疼。

  ***

  晚饭飘来鸡汤面片的香味,炊烟袅袅升起,两人就知道该回家吃饭了。

  家里一地鸡毛,厨房里传来浓郁的鲜香,李明言洗了手去厨房帮忙。

  陈梅正在擀面片,似乎有什么心事,见大儿媳妇回来,勉强一笑。

  李明言淡定的接过小妹手中的烧火棍,她知道娘的心事是瞒不住的,过不了多大一会儿就得说出来。

  陈梅的心思回到了今天下午油坊里张师傅的话:“这是啥东西,换油可不成,没榨过油的东西,不知道咋榨。”

  种的时候由着明言的性子种,收获的时候看着也挺好,装那一茓的粮食,看着就欢喜,谁知道累死累活的收回家来,除了当零嘴吃,居然没有其他的用处。

  当零嘴吃得吃到猴年马月啊,手里揣着面,她还是忍不住问了:“明言,今天去镇上卖油莎果卖出去没?”QAQ

  李明言往锅里添柴火的手顿住了,她就顾着参观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了,回来之后忧国忧民,全然忘了还要卖油莎果的事。

  “没有,窑头镇上不让卖东西啦,就没有卖出去。”

  陈梅叹了一口气,她哪是不知道,这是儿媳妇找的借口。她相信以明言买卖东西的本事,躲过联防队还是轻而易举的。这么说肯定是因为没人要了,毕竟是一个新鲜物事,这可砸手里了。

  虽不欲增加李明言的思想负担,可还是想跟明言说说:“我背着50斤油莎果,去了油坊,排了半上午的队,说没见过,不能换油,也不给榨油。”

  把李明言震惊的烧火棍都要甩出去,“您跟他说了,这个东西跟花生一样吗?”

  “说了”

  “也让他尝了?”

  “尝了”

  李明言泄气的磕了磕烧火棍,也说不上是他们为难还是怎样,毕竟现在他们的榨油房还是古法榨油,每种油料作物炒制的火候都不一样。

  看到一个新鲜品种难免心里犯嘀咕,到时候榨得不好,费时而且费工,还落埋怨。

  李明言想起自己的手机,里边应该有不少好东西,“娘,没事儿,咱们自己榨油!”

  当即在手机上搜索,“榨油机”。

  各式各样的后现代的机器映入眼帘,冷榨热榨,各种油料都能榨。还有电能,太阳能,生物能,氢电池各种能源都有。

  端的是眼花缭乱,可惜家里还没通电…不过有可以用100年的氢电池,完美解决能量问题。

  买了一个放到手机空间内,李明言对陈梅拍着胸脯保证道:“娘,你放心,我让大哥做一个榨油机,保证能出来油。是吧大哥??”

  李明海无措的看向自己媳妇,他不会做榨油机呀,然而看到娘期待和不可置信的眼神,他违心的点了点头,就算会吧。

  想起油房里那些笨重的木头,和复杂的结构,更先进的机器榨油,他不是没见过,可他只上完初中,最基本的电路图都两眼一抹黑,他真的有这个能力吗?

  李明言不管那么多,东西已经买好,到时候让大哥做个木箱子,盖住榨油机闪闪发光的外形,就算能见光了。

  她端着鸡汤面片出门去,吃过晚饭庄上人已经自觉的在东头和西头围成一片,人民公社即将成立的消息极大的刺激了大家的消费欲,几乎人人碗里都有自家的老母鸡。

  李花儿碗里甚至有炒制的油莎果碎,闻起来香喷喷的。

  女的围坐一堆,李明言同她们分享她亲眼看到的人家成立的大公社。

  “十来个生产队都在一个食堂吃饭,人去了随便吃,听说他们的粮食都上交了,交给食堂,大家一块做。我还吃了一顿饭呢。”

  陈姥姥也在村头八卦小组的队伍中,替别人可惜起粮食来:“这得多费啊,吃了过头粮,明年新麦没下来,可咋吃食哟。”

  有人知道窑头镇的情况:“人家的水稻田,一亩地3000斤!粮食多得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