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开网店 第51章

作者:竹叶西风 标签: 穿越重生

  嘴角上沾着莫名奇妙的黑色物质,小妹的手里还拿着细白的根茎,很像迷你的小甘蔗。

  小妹对于大嫂的大惊小怪有些奇怪,她主动递过另一只手:“甜甜根~”

  李明言一阵眼晕,另一只小手上握着一大把白白的茅草根带着黑泥土,说话之间她嘴里还嚼着一个,她都能从她牙缝里看见。

  李明言黑着脸,掰开接过带着余温的所谓甜甜根,这个东西她小时候也吃过,小孩子没有什么零嘴吃,野外所有能入口的他们都吃。

  春天的毛燕,野蔷薇的嫩茎,野草莓,花蜜多团,还有蒲公英长在根部的花骨朵,家里填不饱肚子,自然要在外面寻找补充。

  这也是孩子们一个个的都大着肚子的原因,几个小细腿支棱着,即便是如此,他们也一个个的都活力四射。

  不过饥荒来临,最先被放弃的也是他们。

  她接手了那些甜甜根,教育小妹:“这东西必须得洗干净了才能吃,你看这些泥巴,吃到嘴里难受不难受。”

  小妹眼睛盯着她好不容易从土里扒拉出来的甜甜根,“大嫂,你不要全部吃完啊。”

  …………

  她看起来也不像是会吃孩子东西的大人吧?

  李明言去山上,在小妹的指点下,找到一大片枯黄的茅草,然后全部挖了回去。

  跟小妹保证了,这些东西有她的一份,没有不让她吃之后,小妹才满意的背着手,两眼亮晶晶的盯着篮子。

  回家之后,李明言就把这些东西淘洗无数次,然后用榨成汁,一共就一碗,有种草木的芬芳。

  还挺好喝,然后告诉小妹:“碰到好吃的一定要洗干净再吃,或者问问大人怎么做菜好吃,知道吗?”

  小妹明礼点点头,舔着嘴唇表示自己知道了。

  李明言郁闷的心想,这孩子也不知道有没有听到心里去,家里现在已经够宽裕了,可她还是忍不住在外寻摸吃的,比别的孩子身上多一些肉,可到底还是挺着个小肚子,有些营养不良的样子。

  看来得买些使君子种子备着,那是驱蛔虫的最好中药,这个卫生条件,小孩子肚子里哪有没虫的?

  作者有话要说:决定痛改前非,按时整点儿写完

第67章

  使君子是驱赶蛔虫的中药材,在西医没有盛行之前,国人一般都是用土方法来治疗,疗效显著。

  可惜现在大家都没有把这事当回事儿,谁从小不是野着生长过来的。

  可以说从农耕文明发展以来,到现在,生活条件并没有改进多少。

  直到国家的工业彻底发达起来,农民才能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脱身而出。才真正的享受到像样的医疗。

  这个时候,一个大队才配了一个赤脚医生和一个兽医。药是没有药的,感冒不如去山上挖板蓝根。兴许还比请赤脚医生开药,好的快些。

  后世把中医传得神乎其神,可她见到的除了针灸和拔罐,就没有开药效果好的。不过老人们都知道的一些偏方,效果还不错。

  陈梅生长在果树林地下的灌木还有杂草都放倒,留待以后烧火。

  家里的两个半大小子听说自己家在果林做活,开心的不得了,这果园对于大人来说不值一提,可是对于小孩子来说,那可算是他们心目中的天堂圣地了,以往一下学就要跑来看看有没有什么野果子吃的。

  李明江拖着有他胳膊粗的桃树枝,兴奋的在地里打转,“娘,大嫂真真的要嫁接水蜜桃吗?以后这果园是不是咱家的?”

  “别瞎说,这是队里的财产,咱都是给队里干活儿。”

  李明江拉着树枝子乱转的脚步停下,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他听到的可不是这样的,老黑说以后队长的果园就给他们家的,二蛋子也这么说,还给他奉献出糖瓜让他以后通融一下,叫他们也能上山吃桃哩!

  “那我叫他们也上来干活,反正这桃园是大家的。”李明江转身呼啦啦的往山下跑,身后的树枝子刮起地下的枯枝烂叶。

  陈梅被呛了一下,无奈的骂了一句熊孩子,然后继续弯腰割草,家里分成两户了,要的柴火就要多一倍,之前家里烧了砖窑,自己分的柴山已经光秃见顶。没有没有个一年的休养生息长不起来,还有地头的玉米杆,大队不叫动,说秸秆要还田,到底怎么个还田法也没有人说。

  转眼李明江就带了七八个半大的孩子过来,都是姓李的,一个个在孩子堆里称王称霸的,见到了大人就很腼腆,怯怯的问李明言帮忙干活到时候给不给他们桃子吃。

  李明言赞许的看了小弟一眼,还挺知道资源利用的嘛。向他们保证结果了有他们吃的,于是就见到他们干劲儿十足的开始干活儿。

  多了几个小童工,他们的进程果然快了许多,拉树枝的速度终于赶得上锯树的速度,孩子们一个个的干的挺高兴,基本上刺啦掉下一个树枝,立刻被捡走了。

  有了人接手,李明言就有时间腾出手去干别的事情,她发现果园这一片茅草特别多,那茅草根肯定也多,小妹就是看到了一片不知道是被野兔子还是被什么动物弄出来的一个坑,才抓了一把茅草根吃。

  她拿着三齿钉耙,带着小妹挖出了足足一整筐出来,回去洗洗干净,又做出整碗的甜水来。

  想着这么多的孩子可能不够喝的,从空间拿出一些白砂糖,烧开了热水混合到一起,叫小妹过来先喝一碗尝尝。

  小妹喝的直舔嘴唇,垫着脚朝锅里看,还想再喝一口。

  看她这个样子,应该是很好喝的,可是小妹这个孩子,给她什么吃的她都能津津有味的吃下去,更何况是甜的,于是李明言也喝了一口试一下,还行,多了丝甜,依旧保留着甜甜根的草木香味儿。

  等到孩子们再拉柴火到家门口,李明言就叫住他们,让他们喝水。

  有活儿干,还有甜水喝,真的不能更满意了,天擦黑孩子们歇工回家的时候,都说明天还来。李明言目的达到,也很开心,保证明天还给他们煮甜甜根的水喝,还有好吃的给他们吃。

  至于自家人,自然也有好吃的在等着。

  以往这东西都是孩子们的零嘴,谁也没有真正当回事过,没想到往精细了做,还是挺不错的。

  所以不光是孩子们,就连大人也赞不绝口。

  ***

  第二天是个星期天,李明言在山上找到了使君子,煮出来的味道怪怪的,于是她多加了几倍的糖进去,今天来的孩子更多了一些,想来是口口相传,知道这儿有糖水,都来干活。

  今天他们喝到了加了料打蛔虫的糖水,小明礼也喝了。

  晚上,小妹就拉着她的衣角告诉她,拉出了虫子。

  李明言拿着铁锨去茅厕,准备就地掩埋,然而不知道谁家的大黑狗已经埋头进去了。

  呃……

  算了,杜绝传染源消灭源头似乎很难,现在的人们大多还是喝生水的,主要是没有保温瓶,干了一天的活儿回家,还要现烧开水,然后两只碗倒来倒去的扬凉了,到时候人渴也渴死了。

  所以即便宣传着人人讲卫生,喝凉水饭钱便后要洗手,真正做的的却没有几个。

  与此同时,李家庄的孩子不约而同的发现了自己也有同样的困扰,聚到一起一说,发现都一样,小孩子们玩兴大,都没有怎么当回事。

  李明言完成了自己的目标,深藏功与名。

  ***

  河沿,挖沙运沙造地得工程进行的如火如荼,几个妇女说起来家里的孩子们。

  “也不知道俺家狗剩去哪儿了,吃完饭嘴一抹就跑的没影,不到吃饭的时候不回家。”

  “我知道,老黑去给明言家干活儿去了,他说有糖水喝,明言也是不会过,闲着也是闲着,熊孩子挣不了工分,干点儿活儿还给糖水喝。”

  话是这么说,明言如果真的什么东西都不给,白用那些小孩子,这些人肯定更有说头。

  李明言在家里炒制油莎果,晒干存储起来的油莎果还有很多,给孩子当零食吃再好不过,甜香酥脆,补充蛋白质还有油脂。

  油莎果已经洗净揉搓掉皮,白生生的一个,比花生豆大一些。

  炒制油莎果和炒板栗花生一样,是个细致活儿,出锅早了夹生,不够酥。出锅晚了有焦糊气,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时间。

  因为是要入口的,不能用沙子炒,还用大盐粒子在锅下面焙。

  做好之后,那果子的焦香就已经传了出去,李明言拿出一部分之后,剩下的给李明江,让他去给他带来的小孩子们分配。

  果然谁干的多谁干得少,小孩子们心里自然有一杆秤,在互相监督之下,干的多的就分的多。

  干完活儿之后,孩子们照样承诺明天还会来,然后捧着好吃的零食回家了。

  李明言去自己家的宅基地,给木匠送了一碗过去,房子已经盖好,只剩窗棂门板,还有床柜等要打。让木匠大叔歇着吃油莎果,瞅瞅窗户,又瞅瞅崭新的木门,又看看地下铺着青砖的地面,心里欣喜无限。

  如果能找得到石匠就好了,做个料槽,她还想养猪哩。

  木匠摸了一个油莎果到嘴里,“好东西,下酒。”然后就放起来不肯再吃。

  “你男人来了好几趟了,满意的很,就是叫我做活再做快点,我说我日夜赶工,这还不快?我也赶着回去过年呐,你放心吧。”

  不知为何,李明言脸上有点发烧,她来也是想催一下木匠让做快一些的,这下来细看,一张大木床已经做好,看着细致厚重,看着心里就喜欢,可惜没有油漆。

  木匠看李明言看那床,说道,“你这不是啥好料子,俺给县长爹做的时候用的是酸枝木,红的,那沉手,那好看的,直接出来抛光就能用,比上漆还好看。你这白不拉几的,没办法,盘盘就好了。”

  木匠显然是个话痨,却又是个实在人,不肯出去偷闲浪费时间,见了人就忍不住说个没完。

  “你见过单干户吧?全县我看就县长爹一个单干户,倔得很,死咬着啥条例最后一条,说农民选择入社或者不入社的自由,其他人见他是县长的老爹,也没人敢叫他入社。”

  李明言心想我不仅知道单干户,我也见过呢,还不是不想入社的,是太偏了,没人叫他入社,然后又听木匠说道:“要我说单干也好,你们庄也差不多是单干了,三自一包,现在谁也没有这样干,都是大集体,大平均,一呼隆。”

  “都这样搞,能干的见跟那些懒汉分红一样多,那还能干吗,不能干的见干不干都有粮食分,更不肯干。我就给我屋里人说,能歇着就歇着,没得自己干得多叫自己累出一身病,好处还得给那些懒汉分。”

  木匠也不需要回应,只是想把肚子里的话倾诉出来而已,能有人听就很好了,他絮絮叨叨的。

  李明言心想这只是探索路上的小失误小阵痛而已,早晚有一天会改变的,然后看向院子外边,村庄的景色一览无余,万物凋敝,一片色彩斑斓的黄色,树叶的枯黄,道路的土黄,还有茅草的焦黄。她家在最高处,下面一些是为二弟申请的地基,再隔了一小片荒地之后,就是聚在一起的二十来户李家庄。

  她站在上面能看到李家庄,那么下面的人自然也能看到她,这样院子里可就一点儿隐私都没有,这片荒草坡也没有个树木作为屏障,院墙啥的那得二十年后才弄起来,太出格了不好,还是去山上砍一些臭鸡蛋树枝做个篱笆,或者酸枣树?或者木棉?

  这些都是生命力顽强的灌木,现在别在院落周围,明年就会生根发芽,绽出新绿,做围墙正好。

第68章

  山上到处都是野酸枣,长在石子缝里,长在陡坡上,这种东西最是好找,可是往往不到成熟,就被鸟雀给啄食干净。李明言上山砍了一些,酸枣是小灌木,长的有些矮,木棉长的高大,种在朝着村庄的方向,可以有效隔绝来自己自己村庄的视线,隔绝效果良好。

  捆着一捆超大捆的树枝放在背篓之上,她朝着家里走去,不知何时,她的力气变得越来越大,仿佛是为了不让自己的空间暴露似的。她每次都下死力气运送的东西多,把自己当做骡子使,这样即便她工作效率异常的快,大家也能自圆其说,自己就给她找理由去了,人家干的快是因为人家肯干呐。

  不知不觉,她的身材变得健美,洗澡的时候抬起胳膊,甚至能看见自己胳膊上的肌肉。幸而她的骨架小,外表看起来才没有看起来很壮。

  迈着坚实的步伐回到家里,娘正在摘蒜苗和葱留待过年的时候吃。

  大伯娘虎着脸,别着身子不知道在别扭什么。

  陈梅迎上去,将树枝接下来,心疼道:“捆好放在那儿不就行了,让你大哥去背,没有你这样的,把自己当骡子使。”

  大伯娘在那里阴阳怪气的:“可不是吗,一个童养媳恁能干,不是把你娘架在火上烤?新社会了,哪还有这样苛待人的。”

  李明言朝自己的娘使眼色,这是怎么啦,又发哪里的疯?

  大伯娘向来认为她再妯娌之间地位超然,她是老大媳妇,生的又是长孙,还养了两个老的,虽然老二家儿子多,可是老二家过的穷啊。

  没想到老二家现在过的抖起来,连累自己家儿媳妇诸多要求。

  陈梅让李明言回去做饭,示意大伯娘的事情不用她管,然后继续择她的菜。

  “大嫂,明林是老二,你既然是想叫他养老的,就应该跟亲家说清楚了,相看的时候说明白,不只有现在倒找账,要是到了这一步再找事,那是她们没理。”

  陈梅淡定的很,大嫂无非是被亲家找了不痛快,来这儿找事,她自己一个人就能给她打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