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婆婆手册 第139章

作者:朱大概 标签: 种田 年代文 古代言情

  要不是平安庄生产队这两年的工分值一年高过一年,口粮也都换成了小麦,孙氏觉得自己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两顿白面馒头。

  可一个院子里住着的刘二壮和刘三壮两家,隔十天半月的总能吃上顿肉,那香味顺着门缝钻到人鼻子里,让孙氏老觉得手里的白面馒头都不香了。

  她能跟以前一样骂刘二壮刘三壮不孝顺,不管她这个亲娘自己偷着吃肉吗?不能,她就算把自己的嗓子骂哑了,那两家都不会出来看她一眼,院门口也不会有人围上来看热闹。

  那样骂人除了让自己气是吃不下饭,还有啥有?

  孙氏更清楚的是,刘二壮和刘三壮两家都已经向大队申请了宅基地,而且还脱好了土坯、打好了瓦片,只不过现在没空,等有了时间,那两家子会毫不犹豫的盖好新房搬出老院。

  老院将只剩下她和刘四壮一家人了。

  以前的孙氏,巴不得院子里只有她和刘四壮一家清静过日子,可现在她不敢想那院子只剩下他们四口人,会破败成啥样子——现在院子有刘二壮两家人不时收拾着,正房前还有些下不去脚,等他们搬走了,院子里怕是处处都下不去脚了。

  想得出神的孙氏,不知道夏菊花啥时候离开养猪场的。夏菊花的确不觉得自己有跟孙氏打招呼的必要——有些人不是你打她一顿、骂她两声才算解气,过得比她好,让她望尘莫及是更好的出气方法。

  对于此时的孙氏,夏菊花连出气的想法都兴不起来,需要她关心的事儿太多,孙氏如果不出现在她面前,她都记不起这个人。

  现在她要把平安庄大队所有的生产队都走一遍,看看养鸡的情况。其他几个生产队的情况就不如平安庄生产队好,三队还凑合,每家鸡圈里都有二十多只小鸡跑着啄菜叶,还有几家的母鸡在抱窝,想来用不了多长时间,便能家家都凑够三十只。

  小庄头就差了些,每家都是自己家的老母鸡抱窝的小鸡仔,出几只算几只,李大牛家倒是养足了三十只,剩下的人家最多的也不到二十只。

  四队和五队更差一些,连上往年的成鸡只有十五六只的样子。对此夏菊花没多说啥,见到几个听说她到各自生产队的生产队长,也只问了问为啥小鸡仔这么少,是不是老母鸡不抱窝,以及喂的东西够不够等表面上的话。

  除牛队长外的另三个生产队长心里都不大是滋味:人家把路给自己指出来了,自己生产队落实的不到位,就不能再怪人不拉自己一把。

  可是社员们各有心思,生怕养的多了被人割了资本主义尾巴,他们也不能强迫人家养。

  牛队长十分坦然的对夏菊花说:“等五爷这批小鸡孵出来,我们生产队的鸡就能养齐,到时候吃鸡蛋、炖鸡吃都不愁。我肯定得把我们家最肥的鸡给大队长送过来。”

  夏菊花对牛队长一向宽容,听了忙告诉他:“那可不行,齐县长说了,让咱们年底得把鸡都交到收购站,人家不会压咱们价格的。所以咱们自己一只都不能吃,这话你们都得记住了。”

  李大牛听了就问:“齐县长也知道咱们平安庄大队养鸡的事儿?”那是不是说县里不会因此批评平安庄大队,否则不会让收购站收平安庄大队的鸡。

  见他明白过来,夏菊花只是点了点头,没说别的——现在明白过来有点儿晚了,再孵小鸡养到年底,都还是半大鸡。别说下蛋,直接交到收购站人家都不见得要。

  三个生产队长同样心里恼火,恨不得把自己生产队的社员脑子扒开看看里头装的是啥。一开始说可以多养鸡的时候,一个个叫的多欢,真让养了又打退堂鼓。

  现在好了,人家平安庄的鸡都长了一个月了,他们的鸡仔还没影子。等年底收购站收鸡,收入马上又比平安庄少一大块,那些人又得叫唤。

  那就让他们叫唤去。

  三个生产队长都下了决心,觉得应该让社员们明白明白,人家夏菊花指出的道儿,没有一条是坑大伙的,再不跟着她走,以后只能眼看着平安庄人过好日子。

  他们心里是咋想的夏菊花不想知道,掌握了养鸡情况之后,她的心思都扑到了包装酸辣粉上。部队协调的材料很全,调料调配起来不难,难的是操作塑封机把调料自动包装起来。

  好在薛技术员在,没试几次塑封机便能正常使用了。眼看着接电后,调料自动分成小包,不到一个小时就包装好了几百袋,可把夏菊花给高兴坏了:“这也太方便了,以前我自己用手封袋,好几天晚上才封了一百袋。”

  薛技术员看着夏菊花只是笑,他不相信夏菊花不明白机器生产起来的便利,否则也不会一直给自己定目标,机器改造了一个又一个。

  不过他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婶子,人家生产的东西,都有一个商品名称、商标啥的,上头写着产地或是生产厂家。现在粉条厂既然要大批量投入生产,你们是不是也得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对呀,夏菊花有些懊恼的看着塑封好的酸辣粉,对薛技术员说的同时也在安慰自己:“这些是供应部队的,暂时不用那东西。不过往后还真得把袋子上印上商标,省得别人买到了还不知道是谁生产的。”

  如何给平安庄的酸辣粉设定商标,夏菊花在配制调料的时候,不停的琢磨,却一点眉目也没有,反而由酸辣粉的商标,想到了编席组那边是不是也需要一个商标——再过几年,市场经济开始之后,假冒产品层出不穷,有个商标还有维权的可能,没有商标的话,连维权都做不到。

  别管维权成不成功,至少能拿出一个态度震慑一下那些假冒的人。

  自己一个人想不明白,夏菊花便在第一批酸辣粉运出之后,召集人开会,大家一起讨论商标问题。参会的不止有大队和各生产队的干部,连赵仙枝几个人编席组的骨干都参加了。

  对于一辈子光种地,最近两年才生产苇席和粉条的农民来说,大家对商标这个概念都是一脸蒙,被夏菊花强烈要求参会的薛技术员,不得不给大家解释:“大家都吃过大折兔奶糖吧,是不是一看包装就知道那是大白兔不是别的糖?上头的大白兔三个字还有那只长耳朵兔子,就是它的商品名和商标。”

  平安庄生产队来参会的人还好点儿,他们都吃过夏菊花带回来的大白兔,可其他人还是一脸蒙,让薛技术员解释不下去了。

  夏菊花想到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东西:“你买自行车的时候,是不是在红旗或是飞鸽里要挑一挑,红旗和飞鸽就是商品名,车把下头的那面红旗和鸟,就是商标。”

  懂了,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是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梦想,这么一举例子大家都明白是咋回事儿了。于是赵仙枝头一个开口:“我们的席子就叫平安庄牌,让人都知道席是我们平安庄的妇女编的。”

  陈秋生摇头不同意:“全国叫平安庄的地方多了,谁知道你那个平安庄是哪个省哪个地区的。”

  赵仙枝有些不服气,李长顺对她说:“要我说你们那席还不如叫半边天。你不天天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嘛,叫半边天的话别人就都知道是妇女们编的。”

  安宝玲倒觉得光叫半边天体现不出平安庄来,提议叫平安庄半边天,被大家七嘴八舌的否定了——名字太长就不容易让人记住。

  夏菊花想了想说:“我也觉得叫半边天不错。”

  她一说不错,安宝玲几个马上没意见了,看得几个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好悬没笑出声来:你们既然是这个态度,那还来参加讨论干啥,直接让夏菊花一个人来不就得了。

  编织品的名字定好了,接下来就得定酸辣粉儿的商标。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们有了,谁也不开口,都拿眼看夏菊花。

  她被看的直发毛:“都看我干啥,编织品叫半边天,酸辣粉儿总不能叫整片天吧?”那不是给酸辣粉起名字,是平安庄大队集体作死。

  李大牛说:“编席的事儿还能说是平安庄妇女们一起干的,叫半天天正合适。可漏粉也好、做酸辣粉也好,都是你一个人的主意,也是你教给大家的,商标是不是得带出你来。”

  夏菊花连连摆手:“那可不行,哪有商标用个人名字的。”

  “咋没有。”李长顺觉得李大牛今天算是说到点儿上了,连连点头:“早年间的臭豆腐、烧酒、点心,不少都是用人名当名号的。就叫夏菊花酸辣粉。”

  “不行不行。”夏菊花十分抗拒的说:“谁知道将来啥人买酸辣粉,一个个都叫我的名字,光想想我都觉得别扭,我不干。”

  赵仙枝几个都起哄,人人觉得李长顺说得不错,哪怕类比的东西有点儿不尽如人意她们也不在乎了,非得说要是酸辣粉不叫夏菊花,那就是有人想冒夏菊花的功劳。

  此时夏菊花跟大队、生产队的干部们的思想,终于同步了,那就是真不应该让赵仙枝几个参加讨论,让她们几个一叽喳,她反对的声音都没人听了。

  刘力群见夏菊花的确十分抗拒商标叫夏菊花,咳嗽一声说:“要不叫夏小伙?反正只有咱们平安庄的人知道那是你的外号,外头的人可不知道。人家叫夏小伙,还以为是说哪个小伙子呢。”

  同志,你可是大队的民兵队长,说这话是认真的吗,不怕以后穿小鞋?

  不想赵仙枝几个又叽喳着觉得这个名字不错,即能让知情人记住酸辣粉是夏菊花想出来的,又不用让夏菊花有太重的心理压力。

  最主要的是,现在几乎没有人再叫夏菊花的外号,大家一提起来还觉得怪亲切的。

  所谓少数服从多数,哪怕夏菊花说叫夏小伙自己心理压力也挺大,却一点儿浪花都没掀起来,夏小伙的名字就定下了。

  她索性赌气提议,酸辣粉的商标就用一个中年农村妇女的头像上去,这样商标和商品名出现反差,说不定还能引起大家买的兴趣呢。

  不想大家一片叫好,夏菊花再想反悔也没人理她,几个人商量好,由陈秋生去找刘力柱,让他画一幅头像出来。

  刘力柱也是一个办事利索的人,没用一天时间已经把头像画好了。交上来一看,夏菊花觉得还是有自己的影子,不过刘力柱死活都说自己画的时候,一点儿也没想过夏菊花长啥样。

  夏菊花自己又不会画,只能勉强采用。

  部队给协调来的外包装袋是米黄色的,看上去十分干净。夏菊花按照自己记忆里方便面包装的样子,让刘力柱在正面斜着写下“夏小伙酸辣粉”几个美术字,上方正中放上头像,感觉挺像样。

  背面则把产品的生产时间、保质期、用料都标明,尽量向上辈子的方便面包装看齐——这些都是她记得的方便面包装的样子,想必现在都还没有出现,不会有人告她侵权啥的。

  设计好了,咋把这些印到塑料袋上成了一个难题。最终夏菊花在薛技术员的提醒下,不得不求助地区的薛副主任,由他帮着联系了一个印刷厂。

  在包装袋印刷期间,平安庄的粉条厂仍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之中,大梁都已经风干好了,只要瓦片烧好便能直接上梁铺瓦。

  第一批供应部队的酸辣粉反馈也传回了平安庄,绝大部分是正面的表扬,也有一部分提意见的声音:试吃的同志们,很多都要求调料可以再咸一点利于存放,还有要求辣椒多一些的。

  这些对夏菊花来说不是难事儿,只要稍微调整一下配方就可以了:最初制做调料的时候,夏菊花受了上辈子看到的养生节目的影响,有意识的减少了盐的比例,却忘了此时的人们,因为副食品少,大都口味比较重。

  于是第二批送到部队的酸辣粉儿,即调整了口味,也换了包装。一开始部队首长看到时,还以为东西不是平安庄生产的,差点派林宏亮跑一趟平安庄核实情况。

  好在有细心的同志看了包装的背面,见上头把食品的用料、成份、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都标的清楚,生产厂家也写明是平安庄粉条厂,都十分惊奇:现在的粮食还十分紧缺,平安庄的酸辣粉竟然标出了保质期,难道到日子没吃的话,真的要把好好的东西都扔掉吗?

  电话一下子打到了平安庄大队,夏菊花听到这个问题有些张口结舌,向着话筒那边解释:“粉条保存的时间长,外头又有塑料袋包着,放个一年半载的没啥问题。主要是里头的调料包,油包和辣椒油包放时间长了,怕变质,把人吃坏了。”

  电话那头明显松了口气:“夏菊花同志,谢谢你的严谨啊。你这么一说我们就放心了。”

  夏菊花心里一动,向电话那头保证:“粉条真的可以多放一段时间,不放调料也就是口味差一点,不过填一下肚子还是没问题的。”

  对面沉默了一下后,又向夏菊花道了声谢,询问下一批酸辣粉啥时候能生产出来。夏菊花便告诉对方,再有十天左右,平安庄粉条厂就能投入生产,酸辣粉的产量可以成倍扩大。

  “那平安庄现在的红薯还够用吗?还有你们印刷包装袋花了多少钱,下次酸辣粉运来的时候,好一并结帐带回去。”对方又问了一个问题。

  夏菊花想了想说:“如果扩大生产的话,也就能再生产十来天吧。不过早红薯马上就能下来,我现在就派人出去收,应该能接上生产。”

  “好的,我们知道了。我让林宏亮同志跟你说一下具体问题。”对方跟林宏亮说了几句后,才把话筒那头才传来林宏亮,最终林宏亮的意见还是夏菊花要把精力放在生产酸辣粉上,红薯仍由部队协调。

  夏菊花一下子觉得时间紧迫起来,她天天催完粉条厂催印刷厂,又催薛技术员想办法解决熟肉和蔬菜的脱水问题,把个薛技术员愁的,恨不得连夜跑回京城。

  五爷不用夏菊花催,在小鸡孵出来后,便自己来找她,很得意的告诉夏菊花:“这一批一共孵出了二百九十二只。”

第144章

  听说五爷第二批竟然比上一批又多孵出五只,夏菊花对他的敬佩找不出别的方式表达,唯有默默的伸出大拇指:“五爷,你是这个。”

  五爷更加得意,问:“牛队长呢,让他快点把鸡仔都拿走,我可得好好歇两天了。”

  原来五爷第二批小鸡是替三队孵的,夏菊花觉得自己得批评五爷几句:“五爷,下回不管谁找你,你都不能再给他们孵小鸡了。累不累两说,太熬人了。”

  五爷不当回事儿的摆手说:“要是别人找我,我当然不管闲事。可人家牛队长处处跟着平安庄走,要是连三队也不管,以后你再跟那几个生产队长说话,人还能听你的?”

  “我都想好了,除了三队以后哪个生产队也不帮,好让他们知道,只有听你的,平安庄的人才能帮他们一把!”

  一句话把夏菊花的眼圈都说红了:重活这一辈子,可以说给她帮助最大的就是五爷。不管是她在平安庄当生产队长也好,还是当了大队长也好,五爷出头帮着镇场子的时候不含糊,帮着出主意同样尽心尽力。

  哪怕现在夏菊花在大队早已经站住了脚,五爷却仍怕别人不把她的话当回事儿,宁可以七十多岁的高龄、不咋好的身体,并不很熟悉的技术,熬着把小鸡孵了一批又一批,好让夏菊花提出的养鸡目标能够达成。

  如果这还不能让夏菊花感动,那么世界上再没有啥事能让她感动了。重活这一回,正是有五爷、赵仙枝等等一心一意支持着她的人,才让夏菊花愿意比上辈子更积极的开动脑筋想办法,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过好。

  成就从来都是相互的。

  当然,好日子不是一天能过起来的,奔向好日子的路上离不开吃苦受累。平安庄的社员们为了好日子,能吃得了苦、出得下力,他们跟夏菊花一起挺过来了。

  更重要的是过上好日子后,平安庄的社员们十分感恩,早已经把夏菊花当成了主心骨,不管她提出什么主间,都跟五爷一样无条件的支持她。所以别的生产队如何夏菊花可以不考虑,平安庄生产队的社员,夏菊花一个也不想落下。

  哪怕里头包括了孙氏和刘四壮两口子,夏菊花也不会特意把他们剔除在外:她会不主动照顾他们,由着他们沾点所有平安庄社员的光,免得刘二壮太过为难——刘二壮为难,很可能让李大丫为难,夏菊花觉得得不偿失。

  “得了,你要是没时间,我让七喜去找一下牛队长。”五爷看出夏菊花情绪有点波动,不想看她失态,自己主动岔开话题。

  夏菊花轻轻抽了一下鼻子,脸上带出微笑:“五爷,你还没见过咱们的粉条厂吧,走,我带你去看看。牛队长也在那儿,正好亲自跟他说一声,让他回生产队的时候顺便把鸡仔带回去。”

  五爷点了点头,跟夏菊花一起往大队部走,一路上关心了刘志全一家在省城的情况,又问了问刘志双啥时候搬到地区去。

  说起刘志双来夏菊花是真犯愁:“那个混小子先说等小满出了月子,现在又说孩子太小怕路上折腾着,要等孩子长硬实点再搬。这么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谁知道他啥时候搬。我都懒得理他了。”

  对此五爷有他的理解:“志双那孩子是个有心的,怕你一个人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再说安安是小了点儿,去了地区小满得在家里带孩子,只有他一个人挣工资,三口人日子不大好过。”

  “那也得先去报个到呀。”夏菊花早看出刘志双不想搬家:“人家地区供销社够可以了,人没报到就给分了单元房,好些参加工作多年的人都分不上呢。要是他再不去,供销社的领导也作难。”

  五爷听了觉得有道理,叹口气说:“行,哪天我碰着了说说他。”

  不管五爷说话刘志双听不听,多一个人劝着总好一点儿,夏菊花便欢喜的点头,接着跟五爷说着闲话,不知不觉便来到粉条厂。

  粉条厂占地足有四亩,早已经垒好了一米八高的围墙,远远看去十分壮观,五爷一看就觉得气派:“真象个厂子的样,哪天挂牌子?”

  夏菊花才发现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天大家讨论商标讨论的热火朝天,却忘记给粉条厂起一个响亮的名字。不过现在厂房还没建完,马上起好后请人做牌子也不晚。

  听说他们把这么重要的事儿给忘记了,五爷不知道该说啥好:“你不是说上回酸辣粉的包装袋上,都已经印了生产厂家吗,上头印的是啥名?”

  “就是平安庄粉条厂呀。”夏菊花没觉得有问题。

上一篇:青云台

下一篇:庶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