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中华修古籍 第11章

作者:黑白狐狸 标签: 现代言情

  视金钱如粪土的知识分子连车都打不起!左佑佑通情达理的想,没关系,我可以坐地铁!

  她满怀怜爱地掏出了自己的地铁卡,回忆了一下卡里的余额。

  非常够,甚至可以替清贫高尚的老大刷卡。

  地铁卡上挂了一个小草莓玩偶,在她的手上晃来晃去,分外有存在感。

  就在左佑佑脑中幻想替柏辛树刷地铁卡的霸气瞬间。

  “我们不用坐地铁。”柏辛树说。

  “嗯?”左佑佑抬起头。

  柏辛树指着前面,语气平淡:“我的藏书室就在前面,走过去几步路。”

  左佑佑顺着他的手看过去——

  那里是一线城市寸土寸金的地段,每平米房价大概在十万出头。

  左佑佑手一抖,不小心把地铁卡上的小草莓拽了下来,咽了下口水。

  等左佑佑跟着柏辛树走进某豪华小区的时候,内心已经麻木了。再看到柏辛树买下面积最大的相邻两套打通的时候,她的内心毫无波澜。

  “老大,您平时都住在这里吗?”

  “并不,这里纯粹用来藏书。”

  左佑佑麻了。

  年轻而清贫的知识分子?

  对不起,年轻而清贫的只有她自己。

  可左佑佑不明白,老大如果不是个年轻而清贫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坐地铁呢?

  他不是应该坐一辆加长林肯上下班,司机戴着白手套呼唤他为“少爷”,穿满身奢侈品,身边围绕着小明星吗?

  左佑佑上看下看,都没办法把柏辛树和电视剧中的有钱人联系起来。

  “到了。”柏辛树打开门。

  左佑佑睁大双眼。

  两套打通的大房里没有任何刻意修饰的痕迹,陈设简单,满满的书柜半旧。所有的藏书,依据经、史、子、集排序。

  “老大,这这这都是您的藏书?”左佑佑环顾四周,倒吸一口气。

  “倒也不是。”柏辛树想了想,“有一部分是我父亲的收藏。”

  左佑佑突然灵光乍现。

  她懂了,老大这是……

  家道中落!!!

  左佑佑迅速脑补了一出家道中落大戏:儒雅富商家道中落,郁郁而终,留给儿子的只有两栋市中心豪宅和一堆藏书。然而住在一线城市的市中心,衣食住行都贵,儿子负担不起这样的开销,但是又想保留亡父的痕迹,所以苦哈哈地选择住在郊区,日常靠地铁……

  逻辑通√

  左佑佑被自己的脑补感动极了,看向柏辛树的眼神中又带上了怜爱。

  柏辛树:“?”

  柏辛树感受到左佑佑投来的慈爱目光,不知道她刚给自己安排了一出苦情大戏,面露疑惑。

第11章 宋版书的颠沛流离

  他带着左佑佑和简行舟两人简单参观了一下。

  “这是……《和陶诗》。”左佑佑指着眼前书柜中毫不起眼的一本,说话都结巴。

  “是其中一册。”柏辛树意外地看了左佑佑一眼,“你知道《和陶诗》?”

  陶,指的是陶渊明。

  和陶诗,指的是晋代以后诗人们对陶渊明诗歌的追和。陶渊明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很大,因此,追和陶渊明诗歌的人,不仅仅局限在国内,更有大量朝鲜人、日本人。

  “知道,太知道了。”左佑佑目不转睛。

  左佑佑每个季度都对接拍卖行,深知《和陶诗》的价值。如今,这本书就摆在她触手可及的地方?

  这不是做梦吧?

  见左佑佑隔着玻璃,死死盯着《和陶诗》,小狗眼瞪得溜圆,柏辛树忍不住笑了笑,打开书柜,从一沓一沓古书中抽出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放进左佑佑的手里。

  “看看。”他温和地说。

  左佑佑万万没想到柏总这么随意就把古书递到她手上,瞬间手忙脚乱,恨自己没能焚香沐浴,抖着手几乎接不稳:“苏东坡!老大,您这本竟然是宋版苏诗!”

  最有名的和陶诗人,便是苏东坡。

  柏辛树所藏的《和陶诗》,是宋代嘉定六年所刻的苏东坡诗集,也是如今留下最早的苏诗刻本。

  刻本,指的是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在宋代发展到顶峰,各方面都达到了精美的工艺水准。同一本书,会随着历代翻刻,而产生不同时代的不同版本,最后产生许多谬误。

  而宋版书,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版本,因此,相比于后代的翻刻,宋版书更加真实准确。

  宋版和陶诗在手,左佑佑一时间也不想说话了,她急切地跑到一边的桌上,轻轻翻开,露出里面被火烧过的残页。

  百年前的火,如今也烧灼在左佑佑的心头。

  和传闻中一样,这就是真正的宋版《和陶诗》!

  去年,拍卖行有一套宋版书出手,便是左佑佑写的文案。她专门查过资料,宋版《和陶诗》曾经被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弟弟揆叙所收藏,后来被翁方纲所藏,又辗转到晚清收藏家袁思亮手中,最后袁家藏书楼失火,不知下落。

  有人认为,这些珍贵的古书在战争时期流落到德国、前苏联等国家;也有当代学者在《和陶诗研究史稿》中认为,宋版《和陶诗》全部烧毁于其时。

  没想到,此刻,左佑佑居然在这里见到了传说中的宋版《和陶诗》。

  左佑佑屏住呼吸,亲手抚摸过一千年以前制作出来的书籍,黄麻纸上,人类文化历史的苦难在书页上留下发黑的烧灼痕迹。

  中国人的文明握在她的手中。

  她的手控制不住激动,微微颤抖。就在这时,口袋里手机震动起来。

  左佑佑的眼睛黏在书页上,没有去理会手机。过了一会,手机安静下来。

  她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我以为宋版《和陶诗》在晚清袁氏藏书楼失火中被烧掉了。”

  柏辛树打开冰箱拿出茶叶:“没烧掉,救出来了。那场大火里,收藏宋版《和陶诗》的袁思亮差点以身相殉才抢救出来,可惜还是烧坏得很严重,只剩下版心部分,袁思亮后来又做了修补。”

  “咦,那怎么传闻都说它烧掉了?”

  “因为它确实消失了一段时间。”柏辛树耐心地说,“抗战的时候,这本书随着国民政府辗转,被藏在桂林象鼻山某处的山洞中。抗战胜利后就是内战,这本书装在军舰里,一路被运送到台湾。建国后,这些书辗转到了香港,被大银行家陈澄中收藏——喏,你身后第二排有陈澄中旧善本古籍图录。”

  左佑佑还是第一次听这种文物八卦,竖起了耳朵:“然后呢?”

  柏辛树按了一下烧水开关:“建国初,周总理特批了外汇,委派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去香港,点名购买整套《和陶诗》,但谈判了两年,陈澄中就是不卖,最后也没能买下来。一直到陈澄中去世,《和陶诗》第四十二卷 才被岱石老人买到,献给国家图书馆,如今是国图的重量级藏品。”

  “还有几册《和陶诗》遭到盗窃,被运送到法国,后来在我国外交部的追索之下,由法国返还我国。”

  “前几年,《和陶诗》第四十一卷 中的一册被我买到。也就是你现在手上的这本。”

  柏辛树把茶推给简行舟和左佑佑,自己喝矿泉水。

  左佑佑发现柏辛树只给客人泡茶,自己都喝矿泉水。她对柏辛树的崇敬之心又增加了一层。

  看看,老大穷得用茶叶待客,自己只喝矿泉水。

  这是怎样一种高尚的情操啊!

  “我可以拍照吗?”左佑佑指着《和陶诗》问。

  柏辛树点了点头,递手机过来:“你手机碎了,用我的手机拍吧。”

  “谢谢老大!”

  左佑佑忙着捣鼓拍照,听到简行舟感叹:

  “虽说纸寿千年,但一千多年前的书如今还能被我们看到,多亏了那些藏书家。历史中的劫难太多、太残酷,如果不是他们,这些书早就湮没成灰了。”

  “这也正是我们做中华大典的意义。”柏辛树说,“如果能将这些中国古书影印出版,唤起人们对传统的兴趣,那就再好不过了。”

  简行舟又说:“我也一直想为古籍走向大众做点什么。毕竟,只有走向大众的古书,才能重新焕发生命力。因此,中国古籍真正要做的是……”

  “给千年古书续命。”左佑佑说。

  “守藏百代,与时舒卷。”简行舟说。

  两个人同时发声,然后又齐齐顿住。

  左佑佑:“呸,说人话。”

  简行舟:“呸,没内涵。”

  两个人开始对着彼此瞪眼睛,眼看着气氛开始尴尬,门刚巧被推开了。

  “我们做中华大典,还是为了告诉那些强盗——我们中国的东西,就算你抢了,也是中国的!”中气十足的老人声音传来。

  左佑佑和简行舟齐齐回头,一名身量矮小的老人被一名高大的中年人搀扶着,慢慢走进了藏书室。

第12章 打脸!中国巧妙尊重法国,追回宋版书

  他须发皆白,面容长圆,年逾九十,虽然行动迟缓,但双眼依旧锐利,声音激越:“那些强盗抢了我们的东西,就是要还回来!”

  左佑佑看着面前的老人,想起夏博士和老石给自己悄悄透露的八卦。

  这么生气的,一定是……

  “夏老。”柏辛树急忙站起来迎接,“您怎么都不让晚辈出门迎接。”

  “不要在乎这些虚的!”夏老随意地挥了挥手,坐在沙发上,声音宏亮,“中国的信陵缶就要被英国强盗堂而皇之地拿去拍卖了,我还有什么心思讲究这些繁文缛节!”

  夏老一拳砸在桌子上,看到左佑佑手中的《和陶诗》,顿时想起了一些不好的回忆,气得脸都红了:“有几册《和陶诗》在战争中被法国抢走,中国去索要,法国佬居然拒绝归还,说法国《博物馆法》规定,馆藏文物不得转让!”

  一旁高大的中年人忙笑着安慰夏老:“夏老,消消气,那几本流失在法国的古书已经追索回来了,您就别再骂法国人了——要骂,您就骂英国人吧。”

  柏辛树问那中年人:“王立,法国的古书具体是怎么索回的?”

  王立是海外流失文物调查工作组的成员,闻言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不堪回首的表情:“两国扯皮,哦不,是‘协商’,我们提供证据,证明这些古书悉从我国盗窃而流失,然后中法两国联合组建专家小组,继续实地考察来源,然后协商、协商、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