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斯情书 第104章

作者:题叶帖 标签: 励志人生 甜文 沙雕 日常 现代言情

  贺念满意了。

  “我吧,我真没什么本事,没有人是不会犯错的,我珍惜你们,如果做了什么让你有压力或者不舒服的事情,请你们一定要告诉我。”竹听眠接着说。

  “那菜头。”贺念立刻给予反馈。

  竹听眠有理有据,“你上次没说不吃啊。”

  “我说了不想吃,”贺念转头问齐群,“你也说了不想,对吧?”

  齐群应当是回忆起当时的口感,所以痛苦点头。

  “你看。”贺念看向竹听眠。

  “你只说‘不想’,”竹听眠打断贺念,“这次就先原谅你,下次要记得讲‘不要’。”

  “还有下次啊?”齐群惊恐地看着她。

  “不要再提菜头,”竹听眠微笑着把话题掰回来,“我在跟你们说我感谢你们,因为你们让我多出了家人,我目前是没有家人的,我只是希望你们明白自己对我多重要。”

  她又说:“这是我家,也是你的的家。”

  她这么一顿煽情,齐群变得难耐而且困惑。

  他真心实意地关心道:“你破产了吗竹听眠?”

  “服了。”竹听眠捂着脑门站起来。

  齐群又问:“你今天这话什么意思,我们和李长青一样重要吗?”

  竹听眠已经拿着手机走出门去,没有回答。

  齐群带着感动的后劲儿,又困惑地看向贺念。

  贺念说:“非得问。”

  竹听眠说完这一通,不仅是表明态度,更是进行自我确认。

  人一旦说服自己,心里头认定这件事儿,那么做什么都变得更有底气。

  已经安内,接下来就是攘外。

  辛光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如果监控和调查一时找不出答案,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自己说出口,竹听眠头一次越过贺念和周云联系贺晴,先表示感谢,又同她确认到来的时间。

  记忆里贺晴是一个知性而专业的人,整体气质沉静,这也是当年竹听眠喜欢同她说话的原因。

  贺晴说自己早就想联系竹听眠,又担心她觉得打扰,而且自己都不知道要怎么感谢竹听眠愿意收留她的这个弟弟。

  竹听眠同她讲:“贺念很有能力的。”

  贺晴没否认,“他打小就喜欢钻研做生意的事情,什么都好,就是脑子有问题。”

  涉及贺家的秘辛,竹听眠不好顺着话往下讲,又开始走道谢的流程,两人谢来谢去,贺晴再次说明自己几天到,也让竹听眠放宽心,她一定会尽力。

  除了贺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苏燚。

  苏燚这人,出现的时机太过精准,而且说的话目的性也很强。

  竹听眠用脚趾想都知道年三十那天这个苏四火一定挑拨过什么,否则李长青不可能跑她这里来表明态度。

  想到这,她又拨了个电话。

  最近要查的事情太多,竹听眠几乎动用了自己认识的所有人脉,而且已经摆到明面上来,重新上诉,重启调查,重新搜集证据。

  李长青和竹听眠同步做着这些。

  “真的确认苏燚没有参与过矿场的事情吗?”竹听眠问。

  “所有上交的手续里都没有他经手的事项,”对方回答,“而且当年的确是苏燚到处托人找关系非要查清真相。”

  这就怪了。

  在竹听眠听到的所有说法里,苏燚都是那个竭力得到真相并且全力相信李平的人,那时候力压众议非要水落石出的苏燚,为什么现在是这个态度?

  他打着为李长青好的名头,明里暗里都在劝他不要继续向前,而且甚至对着竹听眠阴阳怪气,就差没直接说她多管闲事。

  苏燚这样的言行无疑能够扰乱人心,至少目前来看,竹听眠和李长青或多或少都被他影响到。

  目的。

  做什么,说什么,总有目的。

  “苏燚在外面做什么的?最近有什么官司或者事儿吗?”竹听眠问。

  对方说:“做外贸,前几年做精钢生意,也沾手一些材料,之后改了服装,也是外贸。”

  “重工和服装这两个领域的差别太大了些,”竹听眠说,“能知道为什么突然改变生意方向吗?”

  据她所知,重工近些年的市场没出过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苏燚已经闯了片天地出来,急急改换经商道路,除非有什么不得已的理由。

  “这个暂时不知道,”对方没有继续说下去,听键盘和鼠标的声音似是在翻找什么,忽而说,“倒是最近他在帮助一个材料公司打官司,那场官司已经到最后关头,没几天了。”

  是一个粘合剂材料公司,半年前被起诉某一批次防水胶里头的成分和配料表不符合。

  电话里这个人是竹听眠合作了很久的律师,自己成立了案件分析机构,也认识不少调度人员,得到的信息能够比外面更加精准。

  他说:“那家公司声称自己早已改良配方,但是原告是三年前购入的防水胶,用于自己的化工厂罐体封闭,那个化工厂的专业方向是稀土元素,钙磷钾纳这些矿物质的提取加工。”

  这家工厂审批流程花了些时间,建造倒是早已完成,之前运作别的生产线,审批完成,就立刻将重心转向提取加工矿物质。

  这就出事了,罐体开裂不说,连注入的材料都被污染,检验出来是矿物质和粘合剂发生反应。

  矿物质。

  竹听眠立刻询问细节,律师在电话里说了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交联剂的配方里有一个并未说明的化学成分,偶联剂也是如此。大量接触硅和铜以后,导致氧化过程被加速,产生高密度的硅酸盐,导致防水胶结构出现微孔,体积膨胀,密封性能下降。

  大概意思就是

  矿物质,矿物质……

  “我爹挖煤,”李长青曾经站在山里那个蓝水潭子边说,“但是我们这里,这一片山,可都是宝贝,就比如这水潭。”

  他看了眼竹听眠,示意他随着自己的手指去看那片艳蓝色的水潭。

  “这里边就有好多什么硫酸铜啊,硅啊,都是土里被泡出来的,喝一口味道很带劲。”

  竹听眠捏着手机,怔怔地看着前面。

  “竹小姐?”律师久未听她说话,出声询问。

  “三年前,你刚才说,苏燚改换经商道路,从事服装是两年前对吗?”竹听眠同他确认。

  “是的。”律师说。

  “我想问,如果,这个粘合剂,就是你说的正在打官司的这个防水胶,用在矿场,就是土壤里是富含这些化学元素的矿场里,会怎么样?”

  竹听眠这一句话问得t艰难,而且周身都起了不适的反应。

  律师说出她已经明白的答案:“正如我刚才念的报告里那样,那样的环境会大大缩短材料的使用寿命,密封失效,完全失去设计功能。”

  “防水胶,对于矿井来说,重要吗?”竹听眠直接问。

  “很重要,矿井的结构持续能力是安全的前提,尤其是煤矿,如果密封出了问题,那么气体积累很容易引发爆炸,”律师说,“竹小姐,我明白你想问什么,但其实这些都在当时的调查范围内,当年和李平合作的材料厂给出过样品,检验是合格的。”

  那场矿难发生得突然,山一塌,内部结构被严重破坏,而且初步的重点是搜救,暴雨连下七天,半座山都快变形,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取证的难度。

  竹听眠才听见苏燚和某个材料公司有关,而那个材料公司此时身陷囹圄,纠纷内容又刚好和秋芒镇的山土又所联系。

  没有那么多巧合。

  “我知道了,我会再去看当年的卷宗,看看关于防水胶的相关记录。”律师说。

  “麻烦您了,”竹听眠说,顿了会,又问,“苏燚的行动轨迹是突然回秋芒镇的吗?”

  “是的,不过这个也和竹先生有关系。”律师说。

  他口里的“竹先生”自然说的是竹辞忧 。

  竹辞忧二进秋芒镇,留下了X7,也留下了自己会参与调查的保证,起初竹听眠没有对他这个保证抱有太大念想,倒意外于此时听见这个。

  “竹先生那边的调查是从材料入手,又找了专业的人反推可能产生事故的原因,其中就反推到粘合剂,又顺着线索推出可能有影响的配方,调查案卷时,发现有公司被起诉,他们顺带着了解了一下,查出其中还有苏燚奔走相帮。”

  “这才顺带手去了解了一下苏燚。”律师委婉地说。

  竹听眠安静下来。

  顺带手。

  他是知道竹辞忧的行为模式的,要做什么,就得彻底。

  要是他发现苏燚此人居然认识李平,而且同李家交情不浅,那他出手去查,就绝非只是轻飘飘的“捎带手”。

  苏燚这人是个老江湖,别人能反推到他头上,他也可以自己寻找原因。

  打草惊蛇了?

  竹听眠又多问一嘴那个材料公司的官司怎么样了?

  “那家公司声称自己三年前已经改良过配方,主要说法是原告方购入太久没有使用,也就是没有立即发现,而且,半年前那家公司数据库受损,之前的材料都无法全部恢复,所以只能提供最近六个月的生产配方,而他们提供的,是没有缺陷问题的。”

  所以被告变原告,那家公司反口说化工厂可能存在更改购入材料成分的问题。

  “现在,材料公司没有同样批次的生产配方,化工厂也找不到同样批次证据来证明购入的时候配方上的确没写明那个交联剂里多了不该有的东西。”

  “三年前那家材料公司就只做过这一单生意吗?”竹听眠疑惑道。

  “他们三年前成立的公司,化工厂是第一单生意,”律师说,“而且化工厂也去查证之后和材料公司进行交易的其他人员,生产批次不一样。”

  也就是说,三年前,那家材料公司接连做了几单生意,只有化工厂这一单的批次和材料同其他的不一样。

  三年,材料,化学反应,矿物质。

  苏燚。

  不论是哪一个词,竹听眠都无可避免地总结到这个名字上面。

  “麻烦你把批次号发给我。”竹听眠对律师说。

  “没问题,”律师很快答应,但是提前告诉她,“我已经去查过秋芒镇矿场购入防水胶的批次,并不是同一个。”

  这句话让人有些失望,竹听眠说没事,让他发给自己就可以。

  *

  “我告诉过你,我当时是不是告诉过你!”苏燚压抑不住怒火,对着电话那边低吼,“当时那一批就全部销毁!为什么就是舍不得那点小钱!结果闹出这样的事情!”

  “被查?他竹家是法院吗?你少给我慌神,我告诉你,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擦屁股!这十天我能拖住李长青和竹听眠,你最好安心给我解决官司!别想有的没的!”

  苏燚重重按断电话,深深呼吸一口气,抬手扭动后视镜,检查了一下表情才推开车门下去。

上一篇:一场意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