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宦心头朱砂痣 第123章

作者:袖侧 标签: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宅斗 现代言情

  他嫌浓烈的颜色闹心,偏闹他。

  这一年在余杭过年,大家都问陆睿:“今年下场吗?”

  陆睿道:“肯定下。”

  秋闱耽误了一届,一晃三年过去,今年又该开秋闱了。

  大家便议论起来,亲戚们谁家的谁谁和谁谁今年也要下场,各自什么水平,谁肯定能过,谁可能三年后还得重来等等。

  陆老夫人心疼孙子,很想多给他几个丫头,便陆夫人叫来训斥:“睿官儿身边也没个人服侍,你当娘的也太粗心了。”

  陆夫人一看她身侧站着几个漂亮娇嫩的丫头,便明白了,道:“专心备考呢。今年若往他身边放人,勾了心思去,耽误了秋闱,媳妇就成了陆家的罪人了。”

  陆老夫人一噎。

  丫头们才不管爷们考试不考试呢,个个都狐媚着只想着讨宠。年轻的哥儿若定力不足,的确容易被带得分了心。

  陆老夫人也不想做陆家罪人,看了眼丫头们,犹豫了。

  陆夫人道:“这几个生得真俊,老爷如今身边只有两个妾了,冷冷清清的,我跟老太太求个脸面,赐两个给我们,好帮我分忧,好好服侍老爷。”

  丫鬟们都奔着公子去的,闻言都目露惊惶,个个死命垂下头。

  陆老夫人从前十分爱给陆正塞人,也乐得看陆夫人不开心的模样。可如今好的她都想留着给陆睿,反到十分不情愿,

  只陆夫人都开口了,她一时想不出来什么拒绝她的理由,到底还是指了一个给她。

  老妯娌们知道了,都夸:“看你这儿媳,多么贤惠大度啊。”

  陆夫人如今给陆正提通房置妾室行云流水一般,哪有什么不开心的模样。

  还得了贤惠的好名声。

  便轮到陆老夫人不开心。又无处说,总不能说儿媳贤惠大度是不对的。

  但总是哪哪都不得劲。

  过完年,璠璠卷着许多的见面礼,十分富足地回了江州。

  陆夫人把新得的丫头也送去了陆正的书房,让余杭的丫头跟余杭的丫头掐架去。

  陆正的书房实是个温柔乡,丫头们不管私底下怎么掐,对陆正是个个温柔,红袖添香。

  今年是陆正在江州任上的第六年了,江州官场一片和睦,他跟上官的关系都不错,到年底考评弄个甲等肯定是没问题的。

  只是也该挪挪位子了。

  陆正在江州的任期里考评一直不错,又参与了修堤坝,算是一件功绩。

  过完年他就开始筹谋了,做出了预算,要派得力的幕僚去京城吏部打点,准备着下一年换个更好的地方,或者升一级。

  履历好看,关系跑到位,银子使足了,应该问题不大。

  妻子贤惠,儿子用功,丫头们娇媚,仕途也算平顺。

  陆正在温柔乡里哼着小曲。

  人生没什么不满意,就差一个孙子了。

  只希望儿媳妇要争气。

  元兴三年五月里,陆家的幕僚和管事便带着重礼往京城去为陆正来年的调动跑动了。

  而此时京城里,正出了一桩事。

  元兴元年,襄王登基,赵王上了贺表。元兴二年初,他上表贺新年,并跟新君伸手要兵甲补给。

  这个弟弟比西山关着的那个懂事得多了,先期帮他削弱了代王的兵力,后期更主动退出了夺嫡。元兴帝看他还比较顺眼,且他新登基,正要作一副明君模样。北疆军兵甲陈旧,也的确该换了。北疆防着胡虏,可不比内地卫军只是屯田,兵部核实并做好预算,户部便批了。

  恰逢新立了储君,元兴帝琢磨着也得给太子点成绩让他镀镀金,好看些,便把这个事交给他督办了。

  因涉及赵王和北疆,赵烺和霍决有志一同地没在这个事上使坏。

  他们真是想多了。

  这等事,何须他们出手。

  太子第一次办这么大的事,原也想办得漂亮些,作出成绩压一压弟弟们。只他有这么大笔的银钱过手,怎么能不动心。太子也需要吃喝拉撒,美人珠玉香车宝马门客幕僚,哪个不是吃钱的。

  何况在许多依附他的人中,更有精通此道者。手把手教太子怎么做虚账,怎么吃回扣,怎么以次充好。

  令太子大开了眼界,才知道原来官场上有这许多生钱的法子。

  只太子觉得自己拿钱拿得有度,不会影响大事。他到底过去在湖广过闲散富贵日子过得多了,对官场认知还不够深。

  最上面的人都伸手了,下面的人哪可能清廉自守?一层层的手伸出,一层层刮油水。

  终于元兴三年,赵王拿到这批军甲后,上的不是谢表,简直就是骂表,把京城上上下下骂了个狗血淋头。

  元兴帝叫这个能打善战的弟弟骂得灰头土脸。感觉吐沫星子都蹦出了纸面,啐到自己脸上来了。

  本来是个叫太子露脸的事,不想办成了一个丢脸的事,元兴帝恼火极了。他把太子叫到跟前大骂了一通。

  太子虽也认错了,却道:“赵王手握重兵,万一有了异心,带兵打到京城可怎么办。京军三大营虽精锐,可北疆军……您自己也看到过了。真要给他厉兵秣马吗?”

  北疆军追着山西卫军打了三个月,愣是把山西卫军都逼出了些样子,湖广卫军险些败了。元兴帝还记忆深刻。

  他闻言不禁犹豫了。

  齐王赵烺得知了元兴帝的犹疑顾虑,却专门去对元兴帝说:“赵王叔要有那个心,根本就不会北归。不,他早该带着大军直接南下,先夺取京城,坐了大位,哪怕北疆失些领土呢,先坐了大位再整顿边军、卫军北伐,夺回来就是。以北疆军的骁勇,完全可以做得到。”

  “皇祖父对诸王苛刻猜疑,都不曾对赵王叔猜疑过,便因赵王叔是天定的将星。”

  “父皇才是帝星,将星帝星,原该交映生辉,在史册上留一曲佳话的。”

  “赵王叔当初走的时候,让儿臣转告给父皇的话,父皇可还记得?”

  “赵王叔说,至高位者,必须明白这一点。赵王叔对父皇满心期待,父皇也请别辜负了赵王叔的一片心。”

  “父皇!”

  元兴帝抚摸金座的扶手许久,叹道:“赵王弟说得对,坐在这个位子上,不能蝇营狗苟。唉……”

  最后这一声叹,叹的是长子身为一国储君,却没有至高位者的眼界。

  这个事必须给赵王一个交代。内阁也十分恼火,因北疆实是国门,北疆若失守,胡虏能直接打到京城墙下来。从前京城就因为这个,曾经差点迁都。

  只这个事,该给谁来办?

  若在景顺朝,钦定的案子,毫无疑问就都给牛贵来办了。

  元兴帝却犹豫了。

  他是极喜欢牛贵的,但内心深处,也始终存在着一分对牛贵的畏惧。他得了牛贵这柄刀,有一种获得了父亲的力量的成就感,但同时也知道,这柄刀太锋利了,不好驾驭。

  牛贵能把一个案子办成多大的滔天大案,大家都是知道的。他只怕这个事交给牛贵来办,最后会无法收场,伤及太子。

  元兴帝犹豫许久,最终给了赵烺一道手谕。

  “你来办这个案子,你素来机敏会办事,记得要办得漂亮些,给你赵王叔一个交代。”他谆谆叮嘱,“但把你大哥择出来。老四,你把这事办好了,你大哥自会感激你。以后爹不在了,你日子好过。”

  赵烺心情非常复杂。

  跟景顺帝比起来,元兴帝真的是个好爹了。他还是希望儿子们都能和和睦睦,都能善终的。

  只大家都走到这一步了,金座就在眼前,谁能放弃得了呢?

  他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到齐王府,把手谕给了霍决:“我们办得漂亮些,给赵王叔一个交代。”

  手谕裱着明黄色的祥云纹绫锦,因是下给亲王的旨意,用的是玉轴。每一处精致的细节,都代表着权力。

  霍决将手谕卷起来,握在手中,抬起眼。

  “是。”

第122章 办案

  元兴三年, 京城的人认识了一个新的名字——齐王府永平。

  齐王府的永平拿着皇帝的谕旨,代齐王奉旨办案。

  这个人手段酷烈,不亚于监察院。他从下面开始着手, 一路往上掀,最终把兵部侍郎、工部侍郎都掀落了马,下了刑部的大狱。兵部尚书眼看着不好, 自己先上表求致仕。元兴帝给了他一个体面,许他致仕了。

  内阁便空了一个位子。

  对于经历过许多次腥风血雨的京城来说, 这次的事情其实还不算什么,顶多一场小风暴。因波及进去的都是相关的人,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齐王做事有度,没有牵连无辜。”

  但即便这样, 刑部的大狱基本上都满了,弄到最后赵烺都有点不安, 跟霍决说:“要不然……适可而止?”

  霍决知道他担心什么,跟他保证:“绝无构陷, 全都查有实证。”

  赵烺松了口气。他还是信霍决的。

  只他又琢磨了一下,道:“所以……竟败坏至此吗?”

  从前他在湖广,也不是不知道吏治败坏, 只那干他什么事。他的眼界被限在了襄王府里,只想着跟兄弟争抢利益。

  可现在, 他的眼界已经高过了许多人。他心中有江山,自然眼睛看到的便是大局,想到的便是社稷。

  只要将这江山社稷当成是自己的, 再看这些蝇营狗苟,就无法容忍了。

  霍决道:“其实,还有别的事。”

  他把几份供词给了赵烺看。赵烺看完, 面色微变。

  “虽是攀咬出来的,也不是不能一起办了,但跟北疆军备的案子又没有关系。”霍决道,“主要还是,涉及的人太多了,这么得罪人的事,现在不适合咱们来办。”

  赵烺愠怒,问:“那怎么办?就不管了吗?”

  “那怎么成。”霍决嘴角扯扯,“不是还有牛都督呢吗?”

  北疆的案子基本上定案了,太子得了个“督查不力”的罪名,从里面择了出来,罚了半年的俸,在东宫闭门思过三个月——这三个月还是从五月里就算起的,因七月里皇长孙大婚,太子必须放出来充门面。

  皇长孙娶了肃国公的嫡长孙女为妻。肃国公府也是开国八公之一,老牌的勋贵了。

  按说该是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偏办得冷冷清清。

  没办法,因七月里,正是霍决查案子如火如荼,天天枷了人往刑部大狱里送的阶段。

  且太子虽然从里面择了出来,依附他的那些人可没有这样的好爹护着,宛如大树上的枝枝杈杈,都叫霍决大刀阔斧地砍了去。让太子成了光溜溜的光杆子。

  成了婚,便是大人了。

  但皇长孙没有住在东宫里。因东宫其实挺小的,就没设计成几代人合住。

  正常年月,皇帝有了儿子,很多在儿子十一二岁的时候便立了太子了。少年太子便住在东宫里,一边陪伴父皇母后,一边接受皇太子应接受的教育。